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98年的秋天,我走进了七校的大门,从此便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感受着七校人孜孜不倦的育人精神。二十年来,我真切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虽然琐碎,意义却神圣。在做好班级日常工作的同时,更要关怀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向生命传递正能量,这就是我的班主任工作理念。二十年来,我一直为此而努力工作。培养学生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
【关键词】班主任;核心素养
一、赏识教育,收获成长的温暖
还记得那是我刚上班接的第一个班级,一群小不点在教室里总是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我怎么说别说话了都没人理我,我气愤极了就用教鞭使劲的敲讲桌,教鞭都敲折了,孩子们终于在教鞭的断裂声中停止了说话,可是没多大一会儿就又说上了。除了跟他们发脾气,训斥他们,我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有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画人物,琦琦同学把我画的头发根根立起来,我问他为什么把老师画成这样啊!他说这就是你生气时的样子呀!孩子天真的话语深深地刺痛了我,在班级管理方面我真的太需要学习了,于是我开始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自己慢慢琢磨,渐渐的我发现表扬比批评、训斥有效的多,于是我决定用赏识教育来管理学生。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针对性的夸奖,放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今天彤彤的作业写的真棒!”“洋洋今天做操真认真!”“梓微今天的字写的有进步呦!”向这样的话语经常会回荡在班级中。孩子们争相比较看谁做的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表扬有针对性,对我给他们指出的不足,他们也能愿意接受并改正了。这样,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赋予权利,收获成功的自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是一味的夸奖并不能支撑一个班级的未来,我开始让孩子们自己来管理班级,从班干部的竞选到班级公约的制定我都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孩子们的主人意识,责任意识大大增强了。如:班上每天卫生区打扫、路队回家、每周的学生量化积分等,都是班干部以表格安排好,由学生组织实施,老师只是寥寥几句话做些提醒。现在,班级的各项纪律在班干部督促管理,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学习上也是如此:素质教育落实的最重要的阵地是课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要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课堂上,我大胆的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由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汇报、自主评价组成课堂的主体。暂时的结果表明,这样大胆的尝试带来的后果不是可怕的,而是可喜的,孩子的各方面的进步不容小觑,孩子们真正明白了“学习是为自己学的”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和乐趣,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都大大提高了;学习本身变轻松了;学习态度也就有了极大的转变;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鼓励读书,收获书香的班级
我还发现读书是孩子们自我管理的又一途径,因为孩子书读的多了,知道的多了,懂得道理了,不用你说太多,孩子们就知道该怎样做,调皮的孩子少了。于是从早上入校到上课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我们班的读书时间,中午午饭后,也成了我们共同读书的时间。孩子们把喜欢的书带到学校,慢慢的自己的书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班级干部就在班中创设了“快乐书吧”,采用“图书漂流”的形式,让全班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手头的课外书带来,聘请两位细心的同学做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和归还工作。同学们从开始的漫画,绘本到故事,杂志再到科学、名著慢慢的认识这个世界,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使孩子们的修养得到了提高,润物细无声的完善了班级的管理。
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与孩子們共同成长了!
四、用心耕耘,收获小小的幸福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生命在我们不经意的地方瞬间绽放,倏尔凋落。每个孩子就犹如一颗颗珍贵的“千年莲花的种子”。晓茹一个先天性耳聋的聋哑女孩成了我的学生,天生的残疾使她分外的敏感,因为她听不见,如果两个孩子当着她的面说话她没看明白,就觉得他们是在说自己坏话,就会不顾一切的和他们吵架甚至出手打人。我想找她谈谈,可是她说话我听不明白,我说话他又看不懂,怎么办呢?我们该怎样沟通呢?通过和家长了解我知道,虽然是先天性耳聋,但是家长并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教孩子看口型,发音,所以孩子能说话,只是很难听得懂,看家长这么努力,我也不能放弃,于是有时间我就和她聊天,课上没有听明白的课下我就慢慢的给她再讲一遍,渐渐的我能听懂她说的话了,家长们知道班级有这样一个孩子也没有歧视,而是教育自己家孩子多多帮助她,因为有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晓茹渐渐敞开了心扉,开朗了,也能和同学们正常做游戏了,看着她能融入集体中,突然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不记得是哪一年了,8月份,气温却不很炎热,突然我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个我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老师,我考上鲁美了。这一刻谁能说我不幸福呢?这比一个正常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都让我高兴啊!这样一个身残志坚的孩子让我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幸福!
新世纪,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启的大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在班主任的每一种正能量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会茁壮成长。引导学生在生命的成长中发现精彩的自己,走向无限的可能性,这就是我理解的最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关键词】班主任;核心素养
一、赏识教育,收获成长的温暖
还记得那是我刚上班接的第一个班级,一群小不点在教室里总是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我怎么说别说话了都没人理我,我气愤极了就用教鞭使劲的敲讲桌,教鞭都敲折了,孩子们终于在教鞭的断裂声中停止了说话,可是没多大一会儿就又说上了。除了跟他们发脾气,训斥他们,我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有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画人物,琦琦同学把我画的头发根根立起来,我问他为什么把老师画成这样啊!他说这就是你生气时的样子呀!孩子天真的话语深深地刺痛了我,在班级管理方面我真的太需要学习了,于是我开始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自己慢慢琢磨,渐渐的我发现表扬比批评、训斥有效的多,于是我决定用赏识教育来管理学生。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针对性的夸奖,放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今天彤彤的作业写的真棒!”“洋洋今天做操真认真!”“梓微今天的字写的有进步呦!”向这样的话语经常会回荡在班级中。孩子们争相比较看谁做的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表扬有针对性,对我给他们指出的不足,他们也能愿意接受并改正了。这样,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赋予权利,收获成功的自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是一味的夸奖并不能支撑一个班级的未来,我开始让孩子们自己来管理班级,从班干部的竞选到班级公约的制定我都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孩子们的主人意识,责任意识大大增强了。如:班上每天卫生区打扫、路队回家、每周的学生量化积分等,都是班干部以表格安排好,由学生组织实施,老师只是寥寥几句话做些提醒。现在,班级的各项纪律在班干部督促管理,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学习上也是如此:素质教育落实的最重要的阵地是课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要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课堂上,我大胆的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由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汇报、自主评价组成课堂的主体。暂时的结果表明,这样大胆的尝试带来的后果不是可怕的,而是可喜的,孩子的各方面的进步不容小觑,孩子们真正明白了“学习是为自己学的”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和乐趣,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都大大提高了;学习本身变轻松了;学习态度也就有了极大的转变;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鼓励读书,收获书香的班级
我还发现读书是孩子们自我管理的又一途径,因为孩子书读的多了,知道的多了,懂得道理了,不用你说太多,孩子们就知道该怎样做,调皮的孩子少了。于是从早上入校到上课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我们班的读书时间,中午午饭后,也成了我们共同读书的时间。孩子们把喜欢的书带到学校,慢慢的自己的书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班级干部就在班中创设了“快乐书吧”,采用“图书漂流”的形式,让全班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手头的课外书带来,聘请两位细心的同学做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和归还工作。同学们从开始的漫画,绘本到故事,杂志再到科学、名著慢慢的认识这个世界,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使孩子们的修养得到了提高,润物细无声的完善了班级的管理。
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与孩子們共同成长了!
四、用心耕耘,收获小小的幸福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生命在我们不经意的地方瞬间绽放,倏尔凋落。每个孩子就犹如一颗颗珍贵的“千年莲花的种子”。晓茹一个先天性耳聋的聋哑女孩成了我的学生,天生的残疾使她分外的敏感,因为她听不见,如果两个孩子当着她的面说话她没看明白,就觉得他们是在说自己坏话,就会不顾一切的和他们吵架甚至出手打人。我想找她谈谈,可是她说话我听不明白,我说话他又看不懂,怎么办呢?我们该怎样沟通呢?通过和家长了解我知道,虽然是先天性耳聋,但是家长并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教孩子看口型,发音,所以孩子能说话,只是很难听得懂,看家长这么努力,我也不能放弃,于是有时间我就和她聊天,课上没有听明白的课下我就慢慢的给她再讲一遍,渐渐的我能听懂她说的话了,家长们知道班级有这样一个孩子也没有歧视,而是教育自己家孩子多多帮助她,因为有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晓茹渐渐敞开了心扉,开朗了,也能和同学们正常做游戏了,看着她能融入集体中,突然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不记得是哪一年了,8月份,气温却不很炎热,突然我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个我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老师,我考上鲁美了。这一刻谁能说我不幸福呢?这比一个正常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都让我高兴啊!这样一个身残志坚的孩子让我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幸福!
新世纪,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启的大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在班主任的每一种正能量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会茁壮成长。引导学生在生命的成长中发现精彩的自己,走向无限的可能性,这就是我理解的最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