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择校在我国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呈现过热趋势。社会人士及其家长对“择校热”不满意,因为“择校热”不断侵蚀着教育公平的底线。为了办绝大部分家长和学生满意的教育,在已有治理择校的经验基础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缓解当前的“择校热”,逐渐根治因择校引发的突出问题,是实现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我国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 述评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重点学校制度凸显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紧接着是“应试教育”催生了择校热,最后是“教育产业化”使择校浪潮涌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把择校现象作为一种社会“顽症”进行研究。国外有关择校的研究,为我国择校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我国研究者初步探索了我国择校现象的内涵、现状、原因、结果、对策、理论等。本文结合国外有关择校问题研究的一些文献,同时主要立足于国内,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择校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市场化“放大了”择校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在教育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家长自由选择学校的教育制度,试图在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于是,形式多样的择校现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如特许学校、学券、磁石学校等。我国义务教育市场机制的推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下在教育领域的实验。在我国转型期这个大环境背景下,社会对教育市场机制的作用与价值缺少理性的判断,使得择校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日益冲击着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二)择校政策及制度比较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日趋突出,治理择校问题的政策也不断出台。从1986年至今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1995年起的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政策,2001年至今的关于流动儿童“两为主”政策,2001年至今的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这些政策逐渐由表及里,触及到择校问题的实质,但因政策执行不力,效果不明显。这些择校政策按“禁止择校”政策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以分择校、以分和以钱择校并存、进入政策议程并禁止择校、经审批允许择校、严禁择校、触及根源但政策目标有所退缩等六个阶段,这些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自身虚弱性、滞后性、配置政策缺失、被替换执行等问题。
(三)择校冲击着教育公平底线
择校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适度的择校能够保证教育公平。在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条件下,保证儿童就近入学的大前提下,实施有差别的收费择校政策,可以提升教育效率和质量,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体现有差异的教育公平。同时也有利于流动人员子女的入学,促进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另一种观点认为择校有损教育公平。择校打破‘就近入学’原则,导致义务教育机会不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牟利性寻租行为,更加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程度,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影响了学校的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加大了“应试教育”而削弱了素质教育,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基本精神;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甚至是还出现了一种悖论:教育公平受到了冲击,但依然有大部分弱势群体为自己的子女选择学校。
(四)择校能否提高教育质量尚无定论
择校能否改变教育质量这一核心问题,是择校问题存在以来就有较大争议的。在美国,针对择校能否改变教育质量的研究就非常多,支持者和反对者都给出了似乎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在一定程度上都无法有效地驳倒对方的观点。支持者认为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择校可以加大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促进公立学校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反对者认为教育市场化只是一种政治理想行为,会导致新的官僚制度、成本增大、教育公共性衰退、家长和学生消费者身份定位,经济思维定势等,对教育质量提升没有实质性帮助,只能诱发学生和学校发生更大的分化等。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择校是否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只是在如何有效疏导“择校热”问题上下功夫。
二、解决择校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我国是采取限制择校的国家,针对该政策也发生了一系列争论。在理论上,从人权来看,择校体现了公民的教育选择权;从人的差异来看,择校追求有差异的平等;从义务教育发展来看,择校是相对的动态平衡。在现实中,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优质资源的供求矛盾突出,我国的择校现象越演越烈,因此择校追求有差异的公平存在其合理性。我国政府采取“堵”与“疏”相结合,但“堵”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在认识择校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之上,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不同类型的择校加以“疏导”、分而治之。关于如何缓解择校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思路:
一是制定严格的“禁止”择校的政策,尤其是对当下实施严格的择校收费治理政策,遏制利益相关者的择校利益冲动,从而规范当前的择校行为。
二是增加教育投入,弱化重点学校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三是推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从出口上缓解择校压力,并以此为契机建立缓解择校的长效机制。
总体来看,国外发达国家有着悠久的择校历史。对于择校能否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整体质量,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较大的争论。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研究给我国很大启示,就是要面对国情、面对现实。我国择校研究存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窘状,受教育公益性的影响,我国长期在禁止择校政策的引导下,大多处于一种回避择校现象、力图消除择校问题的立场进行研究。这实质上是没有完全面对和正视现实,不可能提出有效解决择校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很难找到突破口。所以,要试图发掘问题背后的深刻原因,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丁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政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吴丹英.义务教育“禁止择校”政策嬗变(1995~2010)[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16-20.
[3]董辉,卢乃桂.从“指令”到“行动”:择校治理政策的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10(22):1-6.
[4]李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合理性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7(10):37-40.
[5]陈·巴特尔.我国“择校”现象的教育社会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11(5):5-7.
[6]李醒东,李换.义务教育择校:质疑、归因及合理性辩护[J].教育导刊,2011(2):32-35.
[7]许丽平.择校:“堵”还是“疏”——一种基于分类法视角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24-26.
[8]曾晓洁.我国教育制度下的两种择校[J].教育科学,1997(3):1-5.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北碚)
[关键词]我国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 述评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重点学校制度凸显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紧接着是“应试教育”催生了择校热,最后是“教育产业化”使择校浪潮涌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把择校现象作为一种社会“顽症”进行研究。国外有关择校的研究,为我国择校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我国研究者初步探索了我国择校现象的内涵、现状、原因、结果、对策、理论等。本文结合国外有关择校问题研究的一些文献,同时主要立足于国内,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择校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市场化“放大了”择校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在教育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家长自由选择学校的教育制度,试图在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于是,形式多样的择校现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如特许学校、学券、磁石学校等。我国义务教育市场机制的推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下在教育领域的实验。在我国转型期这个大环境背景下,社会对教育市场机制的作用与价值缺少理性的判断,使得择校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日益冲击着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二)择校政策及制度比较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日趋突出,治理择校问题的政策也不断出台。从1986年至今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1995年起的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政策,2001年至今的关于流动儿童“两为主”政策,2001年至今的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政策,这些政策逐渐由表及里,触及到择校问题的实质,但因政策执行不力,效果不明显。这些择校政策按“禁止择校”政策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以分择校、以分和以钱择校并存、进入政策议程并禁止择校、经审批允许择校、严禁择校、触及根源但政策目标有所退缩等六个阶段,这些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自身虚弱性、滞后性、配置政策缺失、被替换执行等问题。
(三)择校冲击着教育公平底线
择校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适度的择校能够保证教育公平。在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条件下,保证儿童就近入学的大前提下,实施有差别的收费择校政策,可以提升教育效率和质量,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体现有差异的教育公平。同时也有利于流动人员子女的入学,促进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另一种观点认为择校有损教育公平。择校打破‘就近入学’原则,导致义务教育机会不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牟利性寻租行为,更加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程度,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影响了学校的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加大了“应试教育”而削弱了素质教育,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基本精神;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甚至是还出现了一种悖论:教育公平受到了冲击,但依然有大部分弱势群体为自己的子女选择学校。
(四)择校能否提高教育质量尚无定论
择校能否改变教育质量这一核心问题,是择校问题存在以来就有较大争议的。在美国,针对择校能否改变教育质量的研究就非常多,支持者和反对者都给出了似乎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在一定程度上都无法有效地驳倒对方的观点。支持者认为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择校可以加大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促进公立学校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反对者认为教育市场化只是一种政治理想行为,会导致新的官僚制度、成本增大、教育公共性衰退、家长和学生消费者身份定位,经济思维定势等,对教育质量提升没有实质性帮助,只能诱发学生和学校发生更大的分化等。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择校是否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只是在如何有效疏导“择校热”问题上下功夫。
二、解决择校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我国是采取限制择校的国家,针对该政策也发生了一系列争论。在理论上,从人权来看,择校体现了公民的教育选择权;从人的差异来看,择校追求有差异的平等;从义务教育发展来看,择校是相对的动态平衡。在现实中,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优质资源的供求矛盾突出,我国的择校现象越演越烈,因此择校追求有差异的公平存在其合理性。我国政府采取“堵”与“疏”相结合,但“堵”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在认识择校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之上,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不同类型的择校加以“疏导”、分而治之。关于如何缓解择校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思路:
一是制定严格的“禁止”择校的政策,尤其是对当下实施严格的择校收费治理政策,遏制利益相关者的择校利益冲动,从而规范当前的择校行为。
二是增加教育投入,弱化重点学校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三是推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从出口上缓解择校压力,并以此为契机建立缓解择校的长效机制。
总体来看,国外发达国家有着悠久的择校历史。对于择校能否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整体质量,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较大的争论。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研究给我国很大启示,就是要面对国情、面对现实。我国择校研究存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窘状,受教育公益性的影响,我国长期在禁止择校政策的引导下,大多处于一种回避择校现象、力图消除择校问题的立场进行研究。这实质上是没有完全面对和正视现实,不可能提出有效解决择校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很难找到突破口。所以,要试图发掘问题背后的深刻原因,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丁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政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吴丹英.义务教育“禁止择校”政策嬗变(1995~2010)[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16-20.
[3]董辉,卢乃桂.从“指令”到“行动”:择校治理政策的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10(22):1-6.
[4]李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合理性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7(10):37-40.
[5]陈·巴特尔.我国“择校”现象的教育社会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11(5):5-7.
[6]李醒东,李换.义务教育择校:质疑、归因及合理性辩护[J].教育导刊,2011(2):32-35.
[7]许丽平.择校:“堵”还是“疏”——一种基于分类法视角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24-26.
[8]曾晓洁.我国教育制度下的两种择校[J].教育科学,1997(3):1-5.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北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