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强调了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了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各种原因,重点论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教学
一、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的本质职能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本科教育,本科教育决定学生和学校的未来[1],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2],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才是回归大学之道[3]。要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特别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质量,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当其冲[4]。
教学是高校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在教学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而课堂教学又占首位[5]。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本科生在学习期间,时间花得最多的是在教室、课堂,空间用的最多的也是在教室、课堂。学生最关心的也是课堂教学质量。显然,课堂教学居于教学工作之首,基础课课堂教学尤其如此[4];而实践教学本质上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深入与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重大作用;但是,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就难以有效与深入地开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5]。
二、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
目前,高校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第一,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原因,如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各类考核奖励都直接与科研成果挂钩[3],很多高校教师明显地重科研轻教学,教师普遍不愿意把时间和主要精力花在本科教育教学上,把教学看作可有可无,可以随意应付的差事,甚至当作一种负担。不重视教学、被动应付教学已成为常态[6]。第二,由于高校社会服务日益增加,教师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陷入“创收”中[4],不重视本科教育、轻视人才培养,仅专注社会服务[7]。第三,由于目前已经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招生数量急剧增加,生源质量显著下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数量与质量严重不适应[4]。第四,由于大学“宽出”,即大学教育中的“放水”问题(本质就是教育质量的“放水”),大学,特别是地方高校,学生入学就基本上可以毕业。如果学生入学就知道这种现状,就会认为,他们是不需要努力学习就能够毕业的[8]。因此,课堂教学上学生睡觉、玩手机、讲话等各种不学习现象大量存在。第五,由于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认识与应用存在着误区,从而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4]。在上述几种因素的作用下,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质量严重滑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下降。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目前应重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回归常识,就是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刻苦读书,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必须扭转,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增加大学生的课业难度和深度,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现状[9]。
高等教育涉及的是“高深”学问,学习和研究高深学问,需要学生积极和艰苦的学习投入 [8]。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学生在校的收获与其在校的精力投入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求实钻研的态度、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完善的人格[1]。
高校必须取消“清考”和“补考”制度,因为“清考”“补考”制度都容易演变为“放水”制度。课程不及格只能重修,并且收费应该更高,国家不能用税收补贴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学生不认真学习,就要应该为此付出代价、承担责任[8]。
因此,高校必须变“宽出”为“严出”,在“严出”上下功夫。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严管”[8],学生不认真读书就不能毕业,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育人为本的内在要求[1]。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大学教师不仅要上课,而且还要认真上课,不能被动应付教学;应把教书作为第一工作,把上课作为第一责任[10]。本科教学是大学的根本,教师应该把本科教学作为自己的主业,教书、上本科生的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英美等国家的大学中,即便是世界一流大学,包括教授在内的所有教师都有义务讲授本科生课程,直接参与本科教育[11]。
教师不仅要热爱教学、重视教学,而且还要十分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深造、充实自己,才能从所拥有的知识中比较、鉴别与挑选出所教的知识,并加以合适的组织,教起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所蕴含的内涵,从而能将知识教活,引人深思。另外,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师生关系,从内心深处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要热爱、激励和引导,为人师表,教书育人[5]。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对学生授业中去解惑、去传道、 去传弘文化、去“立德树人”[4]。
总之,要回归本分,加强教师教学责任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9];同时,加强对爱岗敬业教师的表彰和奖励[5]。
(三)改革教师评价考核体系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10]。可以说,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让教师真正重视并投身本科教育,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把本科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評一票否决制[10]。对教学工作的要求要严、要硬,教学工作不合格的教师,就不能晋升职称;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师,就不能评教授。只有严格做到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才能使高校的所有教师都重视本科教育,并将其视为分内必须完成的工作[7]。其次,加大对本科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鼓励更多的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总之,重视本科教育,就要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上动真格,让高校教师不得不重视、不得不参与本科教育[7],重新回到关注教学和学生的正确轨道上来,让教师快乐地从事教学这份天经地义的工作[3]。
(四)加强教学研究
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而且还是很深奥的学问。教学过程有许多现象和问题需要研究,许多规律有待发现[6]。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输,而是双向的、互动的。没有“互动”的教学,尤其是没有“互动”的课堂教学,就是“灌”、“填”,甚至是“混”。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既是学术,又是艺术,还是技术。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丰富的情感、精辟的语言、恰当的动作、合适的时机等艺术形式,将知识正确地、科学地、精彩地传授给学生,以达到与学生情感共鸣、心灵相通、思想交流、文化互动。即要求教师在生动地传授知识本身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索,了解乃至掌握知识及其所承载的内涵[5]。
另外,教学研究一定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内容应来源于教学,研究的目的是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五)正确使用PPT
课堂教学本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室内面对面的文化“互动”[4]。对课堂教学而言,关键是要师生“互动”。而不恰当地使用PPT课堂教学,往往使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破坏了课堂教学的精髓——师生“互动”,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5]。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本是教学改革中的一大福音,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展示了巨大作用[4]。然而,由于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出现了问题,如“照屏宣科”。“照屏宣科”没有“互动”,却更能有效地掩盖教师的“无能”,保护不备课的“懒汉”,为工作不负责的教师提供庇护,助长“拿来照用”之风。对于不重视教学、工作不负责的教师,只要有了课件,上课读课件,念完就下课。这给学生带来极坏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5]。
要加强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研究。多媒体教学应用在什么场合?它与传统教学方式有何不同?它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什么利弊?它对教师的钻研精神与表达能力有何影响? 过度依靠PPT教学,是否会减少师生“互动”,使师生关系更为淡漠? 教师在采用PPT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总之,要根据课程性质,恰当地利用PPT,以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4]。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如一些推理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及一些需要用带感情色彩的语言与动作来展开论述与分析、并辅以板书的课程,PPT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无法达到板书教学中教师边讲、边写、边论和边察颜观色,捕捉学生反应,同时辅以姿态,融人情感,在明亮通风的教室中,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境界 [5]。
上述强调课堂教学重要,绝非意味实践教学、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不重要,只是在目前情况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当其冲的是课堂教学[5]。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第一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14):57-60.
[2]余寿文.大学的本质功能与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6-31.
[3]李新玲.不谈教学 还谈什么大学[N].中国青年报, 2014-01-13(01).
[4]杨叔子,王筠.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7,(4):1-3.
[5]杨叔子,吴昌林,吴波.再论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5-8.
[6]刘振天.教学与科研内在属性差异及高校回归教学本位之可能[J].中国高教研究,2017,(6):18-25.
[7]熊丙奇.人才培养是本科教育的第一要务[N].中国青年报, 2018-06-28(02).
[8]王之康,温才妃,许悦.本科教育的“中外对话”[N].中国科学报, 2018-07-03(05).
[9]吴雨航.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EB/OL]. http ://edu .china.com.cn/2018 _06/22/ content_ 52994864.htm , 2018 -06-22/2018-07-11.
[10]丁雅诵.一流本科 怎样建成[N].人民日报, 2018- 06-28(18).
[11]黄福涛.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7,(8):1-9.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CDIO模式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項目编号:JY2017041)。
作者简介:
彭小平,男,湖北文理学院物电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无线通信;
李刚,男,湖北文理学院物电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嵌入式系统设计。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教学
一、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的本质职能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本科教育,本科教育决定学生和学校的未来[1],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2],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才是回归大学之道[3]。要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特别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质量,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当其冲[4]。
教学是高校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在教学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而课堂教学又占首位[5]。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本科生在学习期间,时间花得最多的是在教室、课堂,空间用的最多的也是在教室、课堂。学生最关心的也是课堂教学质量。显然,课堂教学居于教学工作之首,基础课课堂教学尤其如此[4];而实践教学本质上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深入与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重大作用;但是,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就难以有效与深入地开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5]。
二、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
目前,高校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第一,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原因,如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各类考核奖励都直接与科研成果挂钩[3],很多高校教师明显地重科研轻教学,教师普遍不愿意把时间和主要精力花在本科教育教学上,把教学看作可有可无,可以随意应付的差事,甚至当作一种负担。不重视教学、被动应付教学已成为常态[6]。第二,由于高校社会服务日益增加,教师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陷入“创收”中[4],不重视本科教育、轻视人才培养,仅专注社会服务[7]。第三,由于目前已经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招生数量急剧增加,生源质量显著下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数量与质量严重不适应[4]。第四,由于大学“宽出”,即大学教育中的“放水”问题(本质就是教育质量的“放水”),大学,特别是地方高校,学生入学就基本上可以毕业。如果学生入学就知道这种现状,就会认为,他们是不需要努力学习就能够毕业的[8]。因此,课堂教学上学生睡觉、玩手机、讲话等各种不学习现象大量存在。第五,由于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认识与应用存在着误区,从而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4]。在上述几种因素的作用下,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质量严重滑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下降。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目前应重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回归常识,就是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刻苦读书,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必须扭转,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增加大学生的课业难度和深度,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现状[9]。
高等教育涉及的是“高深”学问,学习和研究高深学问,需要学生积极和艰苦的学习投入 [8]。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学生在校的收获与其在校的精力投入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求实钻研的态度、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完善的人格[1]。
高校必须取消“清考”和“补考”制度,因为“清考”“补考”制度都容易演变为“放水”制度。课程不及格只能重修,并且收费应该更高,国家不能用税收补贴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学生不认真学习,就要应该为此付出代价、承担责任[8]。
因此,高校必须变“宽出”为“严出”,在“严出”上下功夫。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严管”[8],学生不认真读书就不能毕业,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育人为本的内在要求[1]。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大学教师不仅要上课,而且还要认真上课,不能被动应付教学;应把教书作为第一工作,把上课作为第一责任[10]。本科教学是大学的根本,教师应该把本科教学作为自己的主业,教书、上本科生的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英美等国家的大学中,即便是世界一流大学,包括教授在内的所有教师都有义务讲授本科生课程,直接参与本科教育[11]。
教师不仅要热爱教学、重视教学,而且还要十分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深造、充实自己,才能从所拥有的知识中比较、鉴别与挑选出所教的知识,并加以合适的组织,教起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所蕴含的内涵,从而能将知识教活,引人深思。另外,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师生关系,从内心深处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要热爱、激励和引导,为人师表,教书育人[5]。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对学生授业中去解惑、去传道、 去传弘文化、去“立德树人”[4]。
总之,要回归本分,加强教师教学责任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9];同时,加强对爱岗敬业教师的表彰和奖励[5]。
(三)改革教师评价考核体系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10]。可以说,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让教师真正重视并投身本科教育,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把本科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評一票否决制[10]。对教学工作的要求要严、要硬,教学工作不合格的教师,就不能晋升职称;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师,就不能评教授。只有严格做到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才能使高校的所有教师都重视本科教育,并将其视为分内必须完成的工作[7]。其次,加大对本科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鼓励更多的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总之,重视本科教育,就要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上动真格,让高校教师不得不重视、不得不参与本科教育[7],重新回到关注教学和学生的正确轨道上来,让教师快乐地从事教学这份天经地义的工作[3]。
(四)加强教学研究
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而且还是很深奥的学问。教学过程有许多现象和问题需要研究,许多规律有待发现[6]。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输,而是双向的、互动的。没有“互动”的教学,尤其是没有“互动”的课堂教学,就是“灌”、“填”,甚至是“混”。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既是学术,又是艺术,还是技术。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丰富的情感、精辟的语言、恰当的动作、合适的时机等艺术形式,将知识正确地、科学地、精彩地传授给学生,以达到与学生情感共鸣、心灵相通、思想交流、文化互动。即要求教师在生动地传授知识本身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索,了解乃至掌握知识及其所承载的内涵[5]。
另外,教学研究一定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内容应来源于教学,研究的目的是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五)正确使用PPT
课堂教学本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室内面对面的文化“互动”[4]。对课堂教学而言,关键是要师生“互动”。而不恰当地使用PPT课堂教学,往往使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破坏了课堂教学的精髓——师生“互动”,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5]。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本是教学改革中的一大福音,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展示了巨大作用[4]。然而,由于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出现了问题,如“照屏宣科”。“照屏宣科”没有“互动”,却更能有效地掩盖教师的“无能”,保护不备课的“懒汉”,为工作不负责的教师提供庇护,助长“拿来照用”之风。对于不重视教学、工作不负责的教师,只要有了课件,上课读课件,念完就下课。这给学生带来极坏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5]。
要加强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研究。多媒体教学应用在什么场合?它与传统教学方式有何不同?它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什么利弊?它对教师的钻研精神与表达能力有何影响? 过度依靠PPT教学,是否会减少师生“互动”,使师生关系更为淡漠? 教师在采用PPT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总之,要根据课程性质,恰当地利用PPT,以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4]。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如一些推理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及一些需要用带感情色彩的语言与动作来展开论述与分析、并辅以板书的课程,PPT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无法达到板书教学中教师边讲、边写、边论和边察颜观色,捕捉学生反应,同时辅以姿态,融人情感,在明亮通风的教室中,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境界 [5]。
上述强调课堂教学重要,绝非意味实践教学、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不重要,只是在目前情况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当其冲的是课堂教学[5]。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第一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14):57-60.
[2]余寿文.大学的本质功能与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6-31.
[3]李新玲.不谈教学 还谈什么大学[N].中国青年报, 2014-01-13(01).
[4]杨叔子,王筠.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7,(4):1-3.
[5]杨叔子,吴昌林,吴波.再论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5-8.
[6]刘振天.教学与科研内在属性差异及高校回归教学本位之可能[J].中国高教研究,2017,(6):18-25.
[7]熊丙奇.人才培养是本科教育的第一要务[N].中国青年报, 2018-06-28(02).
[8]王之康,温才妃,许悦.本科教育的“中外对话”[N].中国科学报, 2018-07-03(05).
[9]吴雨航.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EB/OL]. http ://edu .china.com.cn/2018 _06/22/ content_ 52994864.htm , 2018 -06-22/2018-07-11.
[10]丁雅诵.一流本科 怎样建成[N].人民日报, 2018- 06-28(18).
[11]黄福涛.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7,(8):1-9.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CDIO模式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項目编号:JY2017041)。
作者简介:
彭小平,男,湖北文理学院物电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无线通信;
李刚,男,湖北文理学院物电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嵌入式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