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ljok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强调了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了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各种原因,重点论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教学
  一、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的本质职能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本科教育,本科教育决定学生和学校的未来[1],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2],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才是回归大学之道[3]。要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特别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质量,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当其冲[4]。
  教学是高校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在教学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而课堂教学又占首位[5]。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本科生在学习期间,时间花得最多的是在教室、课堂,空间用的最多的也是在教室、课堂。学生最关心的也是课堂教学质量。显然,课堂教学居于教学工作之首,基础课课堂教学尤其如此[4];而实践教学本质上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深入与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重大作用;但是,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就难以有效与深入地开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5]。
  二、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
  目前,高校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第一,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原因,如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各类考核奖励都直接与科研成果挂钩[3],很多高校教师明显地重科研轻教学,教师普遍不愿意把时间和主要精力花在本科教育教学上,把教学看作可有可无,可以随意应付的差事,甚至当作一种负担。不重视教学、被动应付教学已成为常态[6]。第二,由于高校社会服务日益增加,教师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陷入“创收”中[4],不重视本科教育、轻视人才培养,仅专注社会服务[7]。第三,由于目前已经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招生数量急剧增加,生源质量显著下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数量与质量严重不适应[4]。第四,由于大学“宽出”,即大学教育中的“放水”问题(本质就是教育质量的“放水”),大学,特别是地方高校,学生入学就基本上可以毕业。如果学生入学就知道这种现状,就会认为,他们是不需要努力学习就能够毕业的[8]。因此,课堂教学上学生睡觉、玩手机、讲话等各种不学习现象大量存在。第五,由于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认识与应用存在着误区,从而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4]。在上述几种因素的作用下,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质量严重滑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下降。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目前应重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回归常识,就是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刻苦读书,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必须扭转,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增加大学生的课业难度和深度,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现状[9]。
  高等教育涉及的是“高深”学问,学习和研究高深学问,需要学生积极和艰苦的学习投入 [8]。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学生在校的收获与其在校的精力投入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求实钻研的态度、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完善的人格[1]。
  高校必须取消“清考”和“补考”制度,因为“清考”“补考”制度都容易演变为“放水”制度。课程不及格只能重修,并且收费应该更高,国家不能用税收补贴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学生不认真学习,就要应该为此付出代价、承担责任[8]。
  因此,高校必须变“宽出”为“严出”,在“严出”上下功夫。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严管”[8],学生不认真读书就不能毕业,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育人为本的内在要求[1]。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大学教师不仅要上课,而且还要认真上课,不能被动应付教学;应把教书作为第一工作,把上课作为第一责任[10]。本科教学是大学的根本,教师应该把本科教学作为自己的主业,教书、上本科生的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英美等国家的大学中,即便是世界一流大学,包括教授在内的所有教师都有义务讲授本科生课程,直接参与本科教育[11]。
  教师不仅要热爱教学、重视教学,而且还要十分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深造、充实自己,才能从所拥有的知识中比较、鉴别与挑选出所教的知识,并加以合适的组织,教起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所蕴含的内涵,从而能将知识教活,引人深思。另外,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师生关系,从内心深处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要热爱、激励和引导,为人师表,教书育人[5]。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对学生授业中去解惑、去传道、 去传弘文化、去“立德树人”[4]。
  总之,要回归本分,加强教师教学责任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9];同时,加强对爱岗敬业教师的表彰和奖励[5]。
  (三)改革教师评价考核体系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10]。可以说,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让教师真正重视并投身本科教育,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把本科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評一票否决制[10]。对教学工作的要求要严、要硬,教学工作不合格的教师,就不能晋升职称;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师,就不能评教授。只有严格做到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才能使高校的所有教师都重视本科教育,并将其视为分内必须完成的工作[7]。其次,加大对本科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鼓励更多的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总之,重视本科教育,就要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上动真格,让高校教师不得不重视、不得不参与本科教育[7],重新回到关注教学和学生的正确轨道上来,让教师快乐地从事教学这份天经地义的工作[3]。
  (四)加强教学研究
  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而且还是很深奥的学问。教学过程有许多现象和问题需要研究,许多规律有待发现[6]。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输,而是双向的、互动的。没有“互动”的教学,尤其是没有“互动”的课堂教学,就是“灌”、“填”,甚至是“混”。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既是学术,又是艺术,还是技术。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丰富的情感、精辟的语言、恰当的动作、合适的时机等艺术形式,将知识正确地、科学地、精彩地传授给学生,以达到与学生情感共鸣、心灵相通、思想交流、文化互动。即要求教师在生动地传授知识本身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索,了解乃至掌握知识及其所承载的内涵[5]。
  另外,教学研究一定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内容应来源于教学,研究的目的是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五)正确使用PPT
  课堂教学本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室内面对面的文化“互动”[4]。对课堂教学而言,关键是要师生“互动”。而不恰当地使用PPT课堂教学,往往使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破坏了课堂教学的精髓——师生“互动”,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5]。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本是教学改革中的一大福音,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展示了巨大作用[4]。然而,由于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出现了问题,如“照屏宣科”。“照屏宣科”没有“互动”,却更能有效地掩盖教师的“无能”,保护不备课的“懒汉”,为工作不负责的教师提供庇护,助长“拿来照用”之风。对于不重视教学、工作不负责的教师,只要有了课件,上课读课件,念完就下课。这给学生带来极坏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5]。
  要加强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研究。多媒体教学应用在什么场合?它与传统教学方式有何不同?它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什么利弊?它对教师的钻研精神与表达能力有何影响? 过度依靠PPT教学,是否会减少师生“互动”,使师生关系更为淡漠? 教师在采用PPT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总之,要根据课程性质,恰当地利用PPT,以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4]。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如一些推理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及一些需要用带感情色彩的语言与动作来展开论述与分析、并辅以板书的课程,PPT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无法达到板书教学中教师边讲、边写、边论和边察颜观色,捕捉学生反应,同时辅以姿态,融人情感,在明亮通风的教室中,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境界 [5]。
  上述强调课堂教学重要,绝非意味实践教学、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不重要,只是在目前情况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当其冲的是课堂教学[5]。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第一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14):57-60.
  [2]余寿文.大学的本质功能与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6-31.
  [3]李新玲.不谈教学 还谈什么大学[N].中国青年报, 2014-01-13(01).
  [4]杨叔子,王筠.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7,(4):1-3.
  [5]杨叔子,吴昌林,吴波.再论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5-8.
  [6]刘振天.教学与科研内在属性差异及高校回归教学本位之可能[J].中国高教研究,2017,(6):18-25.
  [7]熊丙奇.人才培养是本科教育的第一要务[N].中国青年报, 2018-06-28(02).
  [8]王之康,温才妃,许悦.本科教育的“中外对话”[N].中国科学报, 2018-07-03(05).
  [9]吴雨航.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EB/OL]. http ://edu .china.com.cn/2018 _06/22/ content_ 52994864.htm , 2018 -06-22/2018-07-11.
  [10]丁雅诵.一流本科 怎样建成[N].人民日报, 2018- 06-28(18).
  [11]黄福涛.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7,(8):1-9.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CDIO模式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項目编号:JY2017041)。
  作者简介:
  彭小平,男,湖北文理学院物电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无线通信;
  李刚,男,湖北文理学院物电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嵌入式系统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着力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依靠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推动了开发区教育蓬勃发展。  关键词:党建内涵发展  开发区中学党支部精准聚焦党建工作,把党建融入到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融入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全过程,分析、研究、解决学校在校长、教师、课程、课堂、制度、学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方位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继荣获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潍坊市规
期刊
摘要:早晨是人一天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人一天中记忆的高峰期。因此,早读时间对每个学生都十分重要。《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所以说早读课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扩大词汇量,培养语感的主阵地,也是决定学生英语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笔者
期刊
摘要:《李尔王》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本文旨在分析剧中的悖论关系,这些相悖关系正是作者在剧中的揭示的冲突,也是在当时社会重大变革时期作者对人性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与关注,是作者人文主义思想在剧作中的真实展现。  关键词:李尔王;权力; 智慧 ;爱;悖论  引言: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在该作品中,最值得反复研读和深入探讨的是贯穿于作品之中的悖论思维,这种悖论不仅仅表现在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大科目,它在基础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开篇先分析了小组合作法的教学目的,接着从方法论的角度,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为案例来阐述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法,以期可以给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思考与启迪。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小学生  1、小组合作法的教学目的  1.1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組合作学习模式下,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承担的责任与需要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心,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能够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实现了提升。每个学科都有着特色的核心素养内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基于此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整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展开实践活动,再就是还应该注重优化教学评价,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如何管理好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除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外,更需要历练出管理的大智慧。关于学生手机的使用,只要肯想办法,完全可以寻求到既有利于学校教学管理,又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权益的解决问题之道。  关键词:电脑;手机;游戏;校园  某中学校长的开学致辞——“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卸其QQ,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奈
期刊
一、前言。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甚至能够在其中找寻到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之处。初中学生正处于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立足于语文教材,充分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动性,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致
期刊
摘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就必须要让学生具备数学思想方法,而转化思想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能力,这种思想在数学问题分析过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小学数学的题目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转化思想能力,可以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明确,对提高解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练习中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能力的培养对策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要:科学史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方法,也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涵养以及人文知识储备的有效方法,所以说科学史的应用效果是影响小学科学教程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方法研究  引言:本文将全面的叙述科学史的含义以及科学史渗透对实现教学目标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帮助。除此之外,文章还介绍了科学史在渗透小学科学教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了提高科学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融合了专业知识与文学素养于一体的学科,具有工具性、文学性与审美性等综合特点。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意识、丰富文学素养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的心灵成长、情感体验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世界与情感世界发生正向的反馈。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应用措施  一、引言  单元整体教学法是适用现代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有效地将分散的文章串联,建立文章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