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饱尝苦难
1942年初滇西沦陷前夕,由于缅北战事吃紧,大批到缅甸经商的华人及居住在缅北地区的华侨同胞逃难回国,与向国内转移的中国远征军伤病员混杂在一起,向地处怒江以东的保山撤退。以华侨为主的这股难民潮,争先恐后从战争前沿向后方奔逃,加之原存放在腊戌、畹町、遮放、芒市龙陵一线的物资,也被人们争先恐后向后方抢运,一时间,滇缅公路上人车拥阻,交通秩序陷入瘫痪。国民政苻眼见形势紧迫,即派交通部长俞飞鹏抵达畹町指挥难民潮疏散,但仍难以改变交通阻塞状况,反倒使得大量汽车横陈道路中,整个东迁人流的行进速度更加缓慢。到1942年5月2日,即侵华日军直入畹町的前一天,仍有大量归侨及难民滞留在国门附近,日军便衣夹杂在这股连绵不绝的人流中,一步步向怒江天堑惠通桥进逼。
曾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退休于云南省保山市史志委的中国致公党保山总支一支部主委、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滇西抗战史研究专家陈祖樑先生称:在短暂10余天中,不算入缅经商仓促回国的华商及后撤的远征军散兵游勇,,仅因躲避战祸从缅甸归来的华侨人数即突破10万之众,高峰时每天进入国门的难民多达2万人。这些归侨及难民大都携妻带子,哭哭嚷嚷缓慢东移,提前回国的侨民越过怒江天堑后,有的留在了保山,有的继续东迁到了大理、昆明;稍后回国的侨民则待到惠通桥被炸才陆续抵达怒江西岸,在日军的扫射下,有的殒命于怒江畔,有的则四处奔散,举家在密林中躲藏了很久;最后回国的侨民赶在了日军进陷滇西之后,只得沿滇缅公路一线滞留下来,成为饱尝日军残酷暴行的战争难民。
除日军侵占缅甸的原因外,是什么因素催化了大批侨民东迁回国呢?
东迁梦魇
陈祖樑对此的解释是:当时在缅甸居住的华侨至少有20万人,主要分布在腊成、密支那、曼德勒等缅北城市。缅甸当时属英国的殖民地,缅民十分仇恨英国,当日本帝国主义的“缅甸派遣军”侵入缅甸后,打出了“解放缅甸民族”的幌子,不明真相的缅民信以为真,亲日、反英美的倾向十分严重。中国远征军为保护滇缅国际运输线及中国后方的安全而入缅作战后,因协同英美军队抗击日军,引起缅甸政府对中国人民的仇视,华侨在缅甸社会旋即遭受排挤,大批侨民只得逃回国内。而值此时节,首次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也已溃不成军,大量散兵混杂在归国侨民潮中向国内逃溃。
陈祖樑先生的母亲原系缅甸华侨。缅北战事吃紧后,她与父母、丈夫等家人在归国路上失散了,独自携带4个未成年的孩子,夹在难民潮中东迁。由于找不到食物和药品,4个孩子中竟有3个惨死于当途,只剩下年仅9岁的陈祖樑随母回到国内。
年幼的陈祖樑在随母东迁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诸多归侨家人失散、骨肉分离的惨况。他回忆说,由于当时沿途的治安和交通状况复杂,人们自顾保命,不少年轻夫妇没能把孩子带回怒江东岸,尤其遇到日军飞机沿途轰炸时,很多人被迫弃婴逃命,等躲过轰炸再回来寻找孩子时早已不见踪影。有时,当人们正在加紧赶路时,突遭日军飞机来袭,人们只得钻进路旁茂密的大森林中躲藏,往往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在林荫草丛中住下,每到夜间,被惊扰的林中虎豹猛兽便向难民们发动袭击,咬死咬伤不少侨民,莽莽密林中整晚哭声震天。
当陈祖樑母子随着人流艰难赶到惠通桥附近,正值5月5日正午,大量的商车、军车抛锚在公路两侧,前进的道路拥挤不堪,惠通桥头聚集了上万名准备过桥的散兵与侨民,拥挤不堪。一个兵痞却偏偏驾车逆行通过惠通桥,将前进中的人流阻截在桥面上,在人潮中引起了更大骚乱。在惠通桥维持交通秩序的宪兵出于无奈,便将阻塞在桥上的卡车推进怒江,并枪毙了那个兵痞。但枪声惊动了混杂在人流中准备抢占惠通桥的便衣日军,以为自己已经暴露便迅速取出枪支向桥头扫射。在万般紧急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守桥军官张祖武营长只得下令立即炸断惠通桥,阻断日军向怒江东岸进击的道路。随着桥被炸毁,陈祖樑母子也被隔在了怒江以西。
惠通桥已无法通行,滞留于怒江西岸的侨民前面是素有“水无不怒石,山有欲飞峰”之称的滔滔怒江,身后是丧尽天良、杀人如麻的凶残日寇,进不得也退不得,只得扶老搀幼向路旁的山坡上奔逃,几经辗转,返回腾冲、龙陵、芒市一带。当陈祖樑母子沿途乞讨辗转到腾冲时,腾冲县早已落入日军之手,母子二人只得又奔逃到腾北山区古永乡栖身了半年,幸运地存活下来。
在后来的岁月中,陈祖樑曾碰到过不少曾象自己一样东迁的难民,听到许多东迁中骨肉分离、家破人亡的故事。在这些东迁的流亡侨民中,不少女性遭到了日军野兽般的奸淫与屠杀,不少男性沦为民伕,受尽了日军的凌辱。
保山惨案
顺利抵达保山(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侨民境况又将如何呢?陈祖樑通过对大量史实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归侨曾大批死于日军飞机轰炸与细菌战。
1942年5月4日,2万多名归侨散布在保山城内;与此同时,因这一天是“五四”青年节,保山城中正在举行规模宏大的运动会,城郊四乡农民纷纷进城观看;全城学生、机关职员也齐聚在街头,举办各类纪念活动,保山城内共聚集了4万余名无辜平民。当时日军在连续攻克芒市、龙陵两城的同时,出动了27架轰炸机,突然空袭了保山城。当天因防空部门未能及时拉响空袭警报,民众以为是美军飞机来保山助战,纷纷翘首观望,拍手欢迎。仅一天,日军飞机共向保山城区投下3D0余枚炸弹和部分细菌弹,刚刚迁抵保山的归侨和当地市民就有2万多人倒在血泊中。
5月5日正午,日军再次出动54架飞机袭扰保山,投下了更多的炸弹和细菌弹。过了几天,霍乱就在保山大流行了,短短一个半月,保山民众死亡6万余人。在大量侨民聚集的滇西、滇西北地区疫情尤为严重,全省共发病12万人,死亡9万余人,保山城内更是死尸纵横,一派肃杀之气。
今天再说起自己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和保山惨案,陈祖樑一脸的凝重:今天我们国家强大了,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过去的历史一定不会重演了。
1942年初滇西沦陷前夕,由于缅北战事吃紧,大批到缅甸经商的华人及居住在缅北地区的华侨同胞逃难回国,与向国内转移的中国远征军伤病员混杂在一起,向地处怒江以东的保山撤退。以华侨为主的这股难民潮,争先恐后从战争前沿向后方奔逃,加之原存放在腊戌、畹町、遮放、芒市龙陵一线的物资,也被人们争先恐后向后方抢运,一时间,滇缅公路上人车拥阻,交通秩序陷入瘫痪。国民政苻眼见形势紧迫,即派交通部长俞飞鹏抵达畹町指挥难民潮疏散,但仍难以改变交通阻塞状况,反倒使得大量汽车横陈道路中,整个东迁人流的行进速度更加缓慢。到1942年5月2日,即侵华日军直入畹町的前一天,仍有大量归侨及难民滞留在国门附近,日军便衣夹杂在这股连绵不绝的人流中,一步步向怒江天堑惠通桥进逼。
曾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退休于云南省保山市史志委的中国致公党保山总支一支部主委、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滇西抗战史研究专家陈祖樑先生称:在短暂10余天中,不算入缅经商仓促回国的华商及后撤的远征军散兵游勇,,仅因躲避战祸从缅甸归来的华侨人数即突破10万之众,高峰时每天进入国门的难民多达2万人。这些归侨及难民大都携妻带子,哭哭嚷嚷缓慢东移,提前回国的侨民越过怒江天堑后,有的留在了保山,有的继续东迁到了大理、昆明;稍后回国的侨民则待到惠通桥被炸才陆续抵达怒江西岸,在日军的扫射下,有的殒命于怒江畔,有的则四处奔散,举家在密林中躲藏了很久;最后回国的侨民赶在了日军进陷滇西之后,只得沿滇缅公路一线滞留下来,成为饱尝日军残酷暴行的战争难民。
除日军侵占缅甸的原因外,是什么因素催化了大批侨民东迁回国呢?
东迁梦魇
陈祖樑对此的解释是:当时在缅甸居住的华侨至少有20万人,主要分布在腊成、密支那、曼德勒等缅北城市。缅甸当时属英国的殖民地,缅民十分仇恨英国,当日本帝国主义的“缅甸派遣军”侵入缅甸后,打出了“解放缅甸民族”的幌子,不明真相的缅民信以为真,亲日、反英美的倾向十分严重。中国远征军为保护滇缅国际运输线及中国后方的安全而入缅作战后,因协同英美军队抗击日军,引起缅甸政府对中国人民的仇视,华侨在缅甸社会旋即遭受排挤,大批侨民只得逃回国内。而值此时节,首次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也已溃不成军,大量散兵混杂在归国侨民潮中向国内逃溃。
陈祖樑先生的母亲原系缅甸华侨。缅北战事吃紧后,她与父母、丈夫等家人在归国路上失散了,独自携带4个未成年的孩子,夹在难民潮中东迁。由于找不到食物和药品,4个孩子中竟有3个惨死于当途,只剩下年仅9岁的陈祖樑随母回到国内。
年幼的陈祖樑在随母东迁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诸多归侨家人失散、骨肉分离的惨况。他回忆说,由于当时沿途的治安和交通状况复杂,人们自顾保命,不少年轻夫妇没能把孩子带回怒江东岸,尤其遇到日军飞机沿途轰炸时,很多人被迫弃婴逃命,等躲过轰炸再回来寻找孩子时早已不见踪影。有时,当人们正在加紧赶路时,突遭日军飞机来袭,人们只得钻进路旁茂密的大森林中躲藏,往往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在林荫草丛中住下,每到夜间,被惊扰的林中虎豹猛兽便向难民们发动袭击,咬死咬伤不少侨民,莽莽密林中整晚哭声震天。
当陈祖樑母子随着人流艰难赶到惠通桥附近,正值5月5日正午,大量的商车、军车抛锚在公路两侧,前进的道路拥挤不堪,惠通桥头聚集了上万名准备过桥的散兵与侨民,拥挤不堪。一个兵痞却偏偏驾车逆行通过惠通桥,将前进中的人流阻截在桥面上,在人潮中引起了更大骚乱。在惠通桥维持交通秩序的宪兵出于无奈,便将阻塞在桥上的卡车推进怒江,并枪毙了那个兵痞。但枪声惊动了混杂在人流中准备抢占惠通桥的便衣日军,以为自己已经暴露便迅速取出枪支向桥头扫射。在万般紧急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守桥军官张祖武营长只得下令立即炸断惠通桥,阻断日军向怒江东岸进击的道路。随着桥被炸毁,陈祖樑母子也被隔在了怒江以西。
惠通桥已无法通行,滞留于怒江西岸的侨民前面是素有“水无不怒石,山有欲飞峰”之称的滔滔怒江,身后是丧尽天良、杀人如麻的凶残日寇,进不得也退不得,只得扶老搀幼向路旁的山坡上奔逃,几经辗转,返回腾冲、龙陵、芒市一带。当陈祖樑母子沿途乞讨辗转到腾冲时,腾冲县早已落入日军之手,母子二人只得又奔逃到腾北山区古永乡栖身了半年,幸运地存活下来。
在后来的岁月中,陈祖樑曾碰到过不少曾象自己一样东迁的难民,听到许多东迁中骨肉分离、家破人亡的故事。在这些东迁的流亡侨民中,不少女性遭到了日军野兽般的奸淫与屠杀,不少男性沦为民伕,受尽了日军的凌辱。
保山惨案
顺利抵达保山(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侨民境况又将如何呢?陈祖樑通过对大量史实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归侨曾大批死于日军飞机轰炸与细菌战。
1942年5月4日,2万多名归侨散布在保山城内;与此同时,因这一天是“五四”青年节,保山城中正在举行规模宏大的运动会,城郊四乡农民纷纷进城观看;全城学生、机关职员也齐聚在街头,举办各类纪念活动,保山城内共聚集了4万余名无辜平民。当时日军在连续攻克芒市、龙陵两城的同时,出动了27架轰炸机,突然空袭了保山城。当天因防空部门未能及时拉响空袭警报,民众以为是美军飞机来保山助战,纷纷翘首观望,拍手欢迎。仅一天,日军飞机共向保山城区投下3D0余枚炸弹和部分细菌弹,刚刚迁抵保山的归侨和当地市民就有2万多人倒在血泊中。
5月5日正午,日军再次出动54架飞机袭扰保山,投下了更多的炸弹和细菌弹。过了几天,霍乱就在保山大流行了,短短一个半月,保山民众死亡6万余人。在大量侨民聚集的滇西、滇西北地区疫情尤为严重,全省共发病12万人,死亡9万余人,保山城内更是死尸纵横,一派肃杀之气。
今天再说起自己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和保山惨案,陈祖樑一脸的凝重:今天我们国家强大了,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过去的历史一定不会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