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剖析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逻辑关系,分析学生投入的三个方面,强调提升学生投入程度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在提高学生投入程度方面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投入;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1-0058-01
体育教学的效果是从学生身上体现的,而学生的投入程度是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体现。下面通过剖析“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分析学生投入程度的表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一、体育教学中的四种逻辑关系
体育教学中,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种主导活动,主要存在四种逻辑关系。一是教大于学,这种关系指学生对教师所教的东西无法全盘吸收,只能学到部分内容,学多学少取决于学生个人因素,此种现象较为多见。二是教等于学。这种关系指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属于大河有水小河满,名师出高徒的类型。此种现象最为普遍。三是学大于教。这种关系指学生所学超过教师所教的范围,只要学生充分投入,勤学多练,触类旁通,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的,此种现象比较少见,但它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和重点论述的。四是有教无学,这种关系指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全然不知,此种现象个别存在。
二、学生投入的内涵
“学生投入”研究的发起人美国著名教育学者杰克逊认为: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相处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投入教学工作。然而投入只有行为参与仍是不够的,在其背后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投入。现代研究表明:“学生投入”是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的组合,其中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是以行为投入为载体的,并且表达“学生投入”的实质内涵。
情感投入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如表1。
认知投入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认知策略和自我监控,行为投入是指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是否积极,是两种投入的载体,如表2。
三、提高学生投入程度的几种途径
1.兴趣。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很好的利用体育教材中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巧妙设计课堂内容和角度,增加课堂活动,如进行跳远、投篮、射门比赛等,使学生依赖性学习转变为独立性学习,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投入程度不断提升。
2.意识。要努力扭转教大于学的状况,使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逐步实现角色意识的转换,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从而敢学,敢问,敢说,敢论,敢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潜力。
3.方法。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影响课堂效果。体育教师如不能对教学形式进行精巧的设置和合理的安排。就会让大部分学生感到缺乏兴趣,降低学生投入程度。因此,如何根据课堂内容设置多姿多彩,简单有趣,切实易行的练习方法,将成为上好体育课的一个关键环节。
4.体验。学生是否喜欢上体育课,归根结底在于能否从课堂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因此需要我们改变以往枯燥单调的运动训练模式,将训练设置成多种不同的比赛游戏和奖励。让学生在比赛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寻求、探索和体验成功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投入程度,教学效果就会自然得到充分的提升。
【责任编辑 吴小春】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投入;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1-0058-01
体育教学的效果是从学生身上体现的,而学生的投入程度是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体现。下面通过剖析“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分析学生投入程度的表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一、体育教学中的四种逻辑关系
体育教学中,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种主导活动,主要存在四种逻辑关系。一是教大于学,这种关系指学生对教师所教的东西无法全盘吸收,只能学到部分内容,学多学少取决于学生个人因素,此种现象较为多见。二是教等于学。这种关系指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属于大河有水小河满,名师出高徒的类型。此种现象最为普遍。三是学大于教。这种关系指学生所学超过教师所教的范围,只要学生充分投入,勤学多练,触类旁通,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的,此种现象比较少见,但它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和重点论述的。四是有教无学,这种关系指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全然不知,此种现象个别存在。
二、学生投入的内涵
“学生投入”研究的发起人美国著名教育学者杰克逊认为: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相处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投入教学工作。然而投入只有行为参与仍是不够的,在其背后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投入。现代研究表明:“学生投入”是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的组合,其中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是以行为投入为载体的,并且表达“学生投入”的实质内涵。
情感投入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如表1。
认知投入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认知策略和自我监控,行为投入是指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是否积极,是两种投入的载体,如表2。
三、提高学生投入程度的几种途径
1.兴趣。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很好的利用体育教材中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巧妙设计课堂内容和角度,增加课堂活动,如进行跳远、投篮、射门比赛等,使学生依赖性学习转变为独立性学习,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投入程度不断提升。
2.意识。要努力扭转教大于学的状况,使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逐步实现角色意识的转换,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从而敢学,敢问,敢说,敢论,敢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潜力。
3.方法。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影响课堂效果。体育教师如不能对教学形式进行精巧的设置和合理的安排。就会让大部分学生感到缺乏兴趣,降低学生投入程度。因此,如何根据课堂内容设置多姿多彩,简单有趣,切实易行的练习方法,将成为上好体育课的一个关键环节。
4.体验。学生是否喜欢上体育课,归根结底在于能否从课堂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因此需要我们改变以往枯燥单调的运动训练模式,将训练设置成多种不同的比赛游戏和奖励。让学生在比赛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寻求、探索和体验成功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投入程度,教学效果就会自然得到充分的提升。
【责任编辑 吴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