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始终坚信这样一个朴实的教育理念: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但是,夸什么?如何夸?由谁来夸?不一样的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能用照片夸,就不用语言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用手机拍下同学们感人的生活细节,然后展示出来,在鼓励少数学生的同时,也能激励更多的学生。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式,不失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赏识手段。无论是弯腰捡拾垃圾、认真打扫卫生,还是伏案勤奋学习、课堂上积极发言,当我把这些美丽的瞬间在班级、年级、学校展出,并分享到家长群里时,温暖的不只是当事人。
能请别人夸,就不自己夸。表扬通过间接的方式传进被表扬者的耳朵里时,往往会让人备感珍贵和幸福。同班同学是我最亲密的合作伙伴,除此之外,我还会借学生家长、最受崇拜的任课老师、学生儿时的老师之力,通过口头、书面等各种形式表达对学生的赏识。让家长给学生写“颁奖词”,让学生最崇拜的语文老师鼓励学生学好数学,这些方式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郑老师,非常感谢您的创意安排。当我女儿阅读着她小学班主任写给她的信时,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她没想到从前的老师依然在关注着她,依然记得当初她在学校点点滴滴的优秀表现。”这是我在高三“十八岁成人仪式”活动后收到的一则家长短信。我首先请家长找到孩子小学或初中的老师,告知他们孩子现在的状况,然后请他们写封信给曾经的学生。接到以前班主任的真诚祝福和激励,这批早已厌倦了父母和老师唠叨的孩子,无不重拾信心,奋进前行。
能用细节夸,就不笼统夸。“老师,每次听你在台上宣读同学们的周记内容,我心里都暖暖的。我很认同你说的,人是需要鼓励的,爱是需要表达的,心是需要沟通的。”学牛说的是我在每周一的班队活动课上组织的一个常规活动“今天,我要夸夸你”。我每周都把学生周记中的部分内容拍成照片,做成课件,然后一一宣读。我会对他们“夸人”的格式做出统一的要求,使用“我看到(用细节陈述事实)……我感到(表达感受,确认事实的可贵)……我期待(表达期望)……”的格式,即用描述性语言代替评论式语言。且坚持“夸具体不夸全部,夸努力不夸聪明,夸事实不夸人格”的原则。这项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支持。
能用“而且”,就不用“但是”。“芊芊,老师周末经常看到你在图书馆做题、整理错题,感觉你对数学越来越投入。但是,如果你能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你的数学成绩将会越来越好。老师坚信你会做到!”这是我写给一个“数学困难户”的纸条。事后,她的回复也充满着欢快。如今,很多老师都意识到了批评之前要先夸夸学生,这种先肯定再否定的方式,的确符合心理学上的“三明治”效应,但其侧重点依然在批评而不在鼓励。如果把“但是”改为“同时”,批评的成分就降低了,如果再把它改为“而且”,整个交流的侧重点就集中在前面的表扬部分。一词之改,效果加倍。
愿意听好话,乐于受到表扬和肯定,这是人渴望得到接纳和认同的正常心理需求。但是,避免让学生被夸奖绑架,需要我们从一些过多过滥、不切实际的赏识误区中走出来,真正发挥夸奖带来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能用照片夸,就不用语言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用手机拍下同学们感人的生活细节,然后展示出来,在鼓励少数学生的同时,也能激励更多的学生。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式,不失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赏识手段。无论是弯腰捡拾垃圾、认真打扫卫生,还是伏案勤奋学习、课堂上积极发言,当我把这些美丽的瞬间在班级、年级、学校展出,并分享到家长群里时,温暖的不只是当事人。
能请别人夸,就不自己夸。表扬通过间接的方式传进被表扬者的耳朵里时,往往会让人备感珍贵和幸福。同班同学是我最亲密的合作伙伴,除此之外,我还会借学生家长、最受崇拜的任课老师、学生儿时的老师之力,通过口头、书面等各种形式表达对学生的赏识。让家长给学生写“颁奖词”,让学生最崇拜的语文老师鼓励学生学好数学,这些方式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郑老师,非常感谢您的创意安排。当我女儿阅读着她小学班主任写给她的信时,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她没想到从前的老师依然在关注着她,依然记得当初她在学校点点滴滴的优秀表现。”这是我在高三“十八岁成人仪式”活动后收到的一则家长短信。我首先请家长找到孩子小学或初中的老师,告知他们孩子现在的状况,然后请他们写封信给曾经的学生。接到以前班主任的真诚祝福和激励,这批早已厌倦了父母和老师唠叨的孩子,无不重拾信心,奋进前行。
能用细节夸,就不笼统夸。“老师,每次听你在台上宣读同学们的周记内容,我心里都暖暖的。我很认同你说的,人是需要鼓励的,爱是需要表达的,心是需要沟通的。”学牛说的是我在每周一的班队活动课上组织的一个常规活动“今天,我要夸夸你”。我每周都把学生周记中的部分内容拍成照片,做成课件,然后一一宣读。我会对他们“夸人”的格式做出统一的要求,使用“我看到(用细节陈述事实)……我感到(表达感受,确认事实的可贵)……我期待(表达期望)……”的格式,即用描述性语言代替评论式语言。且坚持“夸具体不夸全部,夸努力不夸聪明,夸事实不夸人格”的原则。这项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支持。
能用“而且”,就不用“但是”。“芊芊,老师周末经常看到你在图书馆做题、整理错题,感觉你对数学越来越投入。但是,如果你能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你的数学成绩将会越来越好。老师坚信你会做到!”这是我写给一个“数学困难户”的纸条。事后,她的回复也充满着欢快。如今,很多老师都意识到了批评之前要先夸夸学生,这种先肯定再否定的方式,的确符合心理学上的“三明治”效应,但其侧重点依然在批评而不在鼓励。如果把“但是”改为“同时”,批评的成分就降低了,如果再把它改为“而且”,整个交流的侧重点就集中在前面的表扬部分。一词之改,效果加倍。
愿意听好话,乐于受到表扬和肯定,这是人渴望得到接纳和认同的正常心理需求。但是,避免让学生被夸奖绑架,需要我们从一些过多过滥、不切实际的赏识误区中走出来,真正发挥夸奖带来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