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城发展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西方大学城“自然发展型”、“规划建设型”两种发展模式,认真对比分析,借鉴其建设发展经验,能够为我国大学城规范化建设及其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启示。
关键词:大学城模式;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大学城,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意大利的波洛尼亚等。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大学城随着高校的合并、扩招应运而生。在这一建设过程中,一批初具规模、环境优美的大学城已在全国涌现,如上海松江大学城、重庆大学城、广州大学城等。
与我国大学城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西方大学城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又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借鉴西方大学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特点必然给我们提供诸多宝贵的经验。
一、 我国大学城建设发展现状
在我国,大学城是政府主导的带有共享教育资源特征的新的教育组织形态[1]。它以多所高校为中心,并具有教育、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多重功能的城市社区,为高等学校提供基础设施和后勤系统社会保障。
2000年9月,我国第一座大学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开城,标志着我国进入大学城发展建设阶段。根据资料统计显示,自1999年至2000年上半年,在东方大学城投入使用之前,先后有10个城市提出了大学城建设计划。2001年11月全国新建大学城数量达到29个,2002年全国各地已建成和在建设的大学城达到50个。到2004年5月,在“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发展城市新市区(城)”等多种目标引导下,国内有43个城市已建和正在规划建设大学城,大学城新建数量已经超过54个,遍及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截至2012年初,我国大学城新建数量达60余个。
迄今为止,我国大学城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也发挥了一系列积极作用。大学城的建设不仅为高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扩大了办学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同城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为实现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对于地区高等教育事业而言,大学城建设的发展效应也同样重大。大学城的出现有机的整合了该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解决了许多地区长期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3]。如广东珠海,之前珠海市内没有高校,但自珠海大学城建设以来,就吸引了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进驻,为珠海提供了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
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大学城模式尚不成熟和完善,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大学城建设应利于有效地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使之集中化、规模化,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4]。而当前我国大学城过快、过热、过于功利化的发展,使得大学城的“聚集效应”、“辐射效应”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学城与周边城镇还没有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大学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吸引力度也不够,在很大程度阻碍了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同一大学城内的各大学之间还是没有形成真正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二、 西方大学城模式分析
与我国大学城建设不同的是,西方大学城往往是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所或若干所集中于一地的大学规模越来越大,大学内部或周围聚集了一定的人口从事一些生产科研活动,从而使大学校园或者大学周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5]。人们往往把这样的大学城称为大学城(University City)、校园城镇(Campus Town) 或大学社区(University Community)。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两类典型的大学城模式。
(一) “自然发展型”的典范——英国的剑桥大学城
位于英国剑桥市的剑桥大学城伴随着剑桥大学的发展而逐渐成形。剑桥大学始建于13世纪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由于剑桥大学在当地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科研活动中的雄厚实力,促进了城市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剑桥大学被“包围”在一大片迅速成长和繁荣的地区之中,并且成为重要的城市中心。剑桥大学城也是一个高科技城,在良好的环境下,城内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企业,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结合,形成产业效益。整个学校就是一座城市,它没有人工围墙,与周围环境没有明显的界限,城市的街道贯穿于大学校园,城市生活社区与教学社区自然融为一体。
(二) “规划建设型”的代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园区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把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打造成全美的尖端工业基地,斯坦福大学提出了“将学校大量闲置土地出租给企业,兴办斯坦福研究园”的方案。此后,斯坦福大学划出部分校园土地来吸引外方兴建实验室、办公用房和轻型生产基地,加强与当地工业界的联系。于是,凡伦( Varian Associates) 公司、惠普( Helett Packard) 、苹果(Apple)、英特尔(Intel)、网景(Netscape)、雅虎(Yahoo)等公司相继进入,在那里逐渐形成了科技工业园区,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创了新的模式:以研究型大学为核心,学术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形成高新技术密集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今日世界著名的工业园区,被公认为世界电子工业的心脏、信息社会的典型和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中心——“硅谷”。“硅谷”拥有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还有圣克拉拉大学、圣荷塞大学和9所专科大学及33所技工学校、100多所私立专科学校,集中了8000多家技术密集型公司[6]。
三、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对策分析
大学城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对城市长足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7]。在对比分析国外大学城发展模式基础上,综合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大学城当前的建设现状,提出我们通过大学城的建设应该要实现:
(1)更好地促进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推行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合作共建,以期达到共赢局面。
(2)更好地推动大学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大学城的生态化、特色化、人文化、现代化。
(3)更好地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大学城规划或指定对口的科技园区,加快新技术转化。
(4)同一大学城中的高校可以尝试结成联盟,以研究型大学群的方式把各高校的教学、科研、师资力量汇聚起来,共同发挥引领性作用。(作者单位:1.湘潭大学研究生院;2.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黄金中学)
参考文献:
[1][4]李勃.我国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4).
[2]卢波,段进.国内“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调整[J].规划师,2005(1) .
[3]蒋达勇.我国大学城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3).
[5]杨天平,陈小东.西方国家大学城的发展模式[J].学术研究,2003(10).
[6]曾林阳,黄志远.关国硅谷模式介绍[J].放眼海外,2004(2).
[7]邱晓敏.我国大学城兴起与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3.
关键词:大学城模式;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大学城,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意大利的波洛尼亚等。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大学城随着高校的合并、扩招应运而生。在这一建设过程中,一批初具规模、环境优美的大学城已在全国涌现,如上海松江大学城、重庆大学城、广州大学城等。
与我国大学城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西方大学城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又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借鉴西方大学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特点必然给我们提供诸多宝贵的经验。
一、 我国大学城建设发展现状
在我国,大学城是政府主导的带有共享教育资源特征的新的教育组织形态[1]。它以多所高校为中心,并具有教育、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多重功能的城市社区,为高等学校提供基础设施和后勤系统社会保障。
2000年9月,我国第一座大学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开城,标志着我国进入大学城发展建设阶段。根据资料统计显示,自1999年至2000年上半年,在东方大学城投入使用之前,先后有10个城市提出了大学城建设计划。2001年11月全国新建大学城数量达到29个,2002年全国各地已建成和在建设的大学城达到50个。到2004年5月,在“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发展城市新市区(城)”等多种目标引导下,国内有43个城市已建和正在规划建设大学城,大学城新建数量已经超过54个,遍及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截至2012年初,我国大学城新建数量达60余个。
迄今为止,我国大学城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也发挥了一系列积极作用。大学城的建设不仅为高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扩大了办学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同城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为实现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对于地区高等教育事业而言,大学城建设的发展效应也同样重大。大学城的出现有机的整合了该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解决了许多地区长期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3]。如广东珠海,之前珠海市内没有高校,但自珠海大学城建设以来,就吸引了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进驻,为珠海提供了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
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大学城模式尚不成熟和完善,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大学城建设应利于有效地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使之集中化、规模化,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4]。而当前我国大学城过快、过热、过于功利化的发展,使得大学城的“聚集效应”、“辐射效应”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学城与周边城镇还没有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大学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吸引力度也不够,在很大程度阻碍了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同一大学城内的各大学之间还是没有形成真正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二、 西方大学城模式分析
与我国大学城建设不同的是,西方大学城往往是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所或若干所集中于一地的大学规模越来越大,大学内部或周围聚集了一定的人口从事一些生产科研活动,从而使大学校园或者大学周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5]。人们往往把这样的大学城称为大学城(University City)、校园城镇(Campus Town) 或大学社区(University Community)。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两类典型的大学城模式。
(一) “自然发展型”的典范——英国的剑桥大学城
位于英国剑桥市的剑桥大学城伴随着剑桥大学的发展而逐渐成形。剑桥大学始建于13世纪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由于剑桥大学在当地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科研活动中的雄厚实力,促进了城市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剑桥大学被“包围”在一大片迅速成长和繁荣的地区之中,并且成为重要的城市中心。剑桥大学城也是一个高科技城,在良好的环境下,城内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企业,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结合,形成产业效益。整个学校就是一座城市,它没有人工围墙,与周围环境没有明显的界限,城市的街道贯穿于大学校园,城市生活社区与教学社区自然融为一体。
(二) “规划建设型”的代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园区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把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打造成全美的尖端工业基地,斯坦福大学提出了“将学校大量闲置土地出租给企业,兴办斯坦福研究园”的方案。此后,斯坦福大学划出部分校园土地来吸引外方兴建实验室、办公用房和轻型生产基地,加强与当地工业界的联系。于是,凡伦( Varian Associates) 公司、惠普( Helett Packard) 、苹果(Apple)、英特尔(Intel)、网景(Netscape)、雅虎(Yahoo)等公司相继进入,在那里逐渐形成了科技工业园区,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创了新的模式:以研究型大学为核心,学术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形成高新技术密集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今日世界著名的工业园区,被公认为世界电子工业的心脏、信息社会的典型和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中心——“硅谷”。“硅谷”拥有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还有圣克拉拉大学、圣荷塞大学和9所专科大学及33所技工学校、100多所私立专科学校,集中了8000多家技术密集型公司[6]。
三、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对策分析
大学城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对城市长足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7]。在对比分析国外大学城发展模式基础上,综合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大学城当前的建设现状,提出我们通过大学城的建设应该要实现:
(1)更好地促进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推行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合作共建,以期达到共赢局面。
(2)更好地推动大学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大学城的生态化、特色化、人文化、现代化。
(3)更好地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大学城规划或指定对口的科技园区,加快新技术转化。
(4)同一大学城中的高校可以尝试结成联盟,以研究型大学群的方式把各高校的教学、科研、师资力量汇聚起来,共同发挥引领性作用。(作者单位:1.湘潭大学研究生院;2.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黄金中学)
参考文献:
[1][4]李勃.我国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4).
[2]卢波,段进.国内“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调整[J].规划师,2005(1) .
[3]蒋达勇.我国大学城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3).
[5]杨天平,陈小东.西方国家大学城的发展模式[J].学术研究,2003(10).
[6]曾林阳,黄志远.关国硅谷模式介绍[J].放眼海外,2004(2).
[7]邱晓敏.我国大学城兴起与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