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复杂多样性,本文立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浅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合实际工作,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要全面了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违法犯罪日益突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青少年犯罪的“盲目性、冲动性、暴力性、模仿性、偶发性”突出。主要存在一下的特点:
一是低龄化,比如,吸毒者年龄越来越小,未成年的吸毒者有所增加;二是团伙化,特别是一些社会闲散的青少年经常无所事事,聚团成伙,抢劫盗窃;三是非法网吧、毒品等不良因素诱导犯罪率上升,因未成年上网没有准确的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在网络色情、暴力等因素的诱导下,在现实中频频引发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刑事治安案件有一定比例的未成年网民涉黄。经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广大青少年上网目的用于聊天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上色情网站,而后是听音乐、下棋、打牌、游戏、查资料等,极少部分真正用于扩大视野、提高学业水平的不多,相当部分时间花在聊天、游戏及浏览不健康网站上。此外,在校学生犯罪率上升,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
(二)心理问题突出
青少年心理素质欠佳,压力承受能力差,心理障碍问题时有发生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明显有上升的趋势,据调查显示每年至少有10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生。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相较于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相对严重。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未来就业压力巨大等因素,是造成青少年普遍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社会原因。应试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则使学校无暇顾及学生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生活中不良习惯日益突出
青少年生活中不良习惯日益突出,吸烟、酗酒等现象引发潜在健康威胁,早恋堕胎等生理问题普遍,性失误现象遭遇真空,性教育不容回避。现今大多数初中生尝试过吸烟,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已表现出今后吸烟的倾向。国内初吸烟者的年龄开始趋向低龄化。当前青少年性失误现象亦逐渐增多,但是,大多学校和家庭并没有对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未婚流产女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大中学生,而且不乏十五六岁少女,最小的才上小学四年级。
(四)思想道德淡化
青少年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道德认知模糊,社会责任感淡薄和社会公德心弱化现象突出,传统文化缺失,受商业文化影响较大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已经趋向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一次“您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的调查中得到的数据显示,少部分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个人价值,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已逐渐占据上风。许多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薄弱,是非观念不清,社会责任感淡薄和社会公德心弱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调研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在公共场合违反交通规则、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损坏公物等行为大量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标准混乱。缺乏社会责任感、崇尚自我为中心已成为部分青少年的通病,一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有个好前程”。认为“多多赚钱、好好生活”的学生占了很大比例。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位比较西方化。如很多青少年人不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不知道重阳节、端午节,却人人知道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被调查者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抱乐观态度。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查看相关资料、实地走访的方式,整合加工信息资料,笔者认为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多样复杂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缺陷和不足家庭问题是青少年出现行为偏差,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1、 家庭教育“缺位”。大多数失足青少年家庭关系不和睦。当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四种类型的缺陷:不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管教不当;家庭不健全;家长素质不高。另外近年来,流动人员的子女、“留守儿童”、服刑人员的子女这三类特殊群体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也存在着薄弱环节。
2、 学校教育“错位”。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方法不当,教学管理不严,对青少年疏于关心,放松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3、 社会教育“失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种良莠不齐的观念冲击着青少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近年来社会上一些“黄、赌、毒、黑”等现象再度滋生,一些不法经营者贪图眼前利益,直接或间接地引诱、教唆青少年养成不良习性甚至违法犯罪,严重地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尚不健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滞后,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活动场所和活动项目不足。青少年失学、辍学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青少年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处置方面尚未建立严格的程序,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司法、审判以及对青少年犯的监管、帮教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化。 (三) 大众传播仍有不良影响,青少年文化认可缺失大众媒体特别是有的小报小刊带有浓厚的商业氛围,不利于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青少年群体传播能力较强,这种导向容易引发青少年的不良心态,如攀比、高浪费等。青少年文化属于“边缘”文化,深受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又具有独特的主体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但是青少年文化不被广泛认可,褒贬不一,从而使得青少年文化的内容和含义不确定、不断变化,使青少年在道德认知和自我定位上产生模糊和矛盾,是非观念混淆不清。
(四) 青少年自身还不成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属于成年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心理和生理发育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自尊心、片面的虚荣心、好奇心和逆反心理较强。受到挫折时,容易沮丧、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
三、解决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要保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
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同时也要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守法,什么是违法,而且要他们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二) 要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全面强化关爱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
在提高全体公民政治思想素质的同时,各相关组织和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并进行沟通和衔接,逐步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思想道德建设格局。要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进行认真清理和整顿,认真开展网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声讯台等传播的有害信息,以及所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适宜未成年人发展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三)要重点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1、 以学校为龙头,发挥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一把手负责制,把德育内容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范畴,加强师德建设考核评估,创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学校。
2、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大力营造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3、 要培养青少年在学校、社会等的合作精神,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开展一些社会团体活动。
(四) 不断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
1、 通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来吸引青少年学生,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从小受到健康思想的熏陶。
2、 多为青少年提供符合年龄需求、心理需求的精神产品,通过举办各类优秀文化产品促销活动,扩展文化领域的消费,优化青少年学生的消费结构。
3、 积极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丰富青少年学生的精神生活,积极营造读书氛围,不断形成读书热点。 (作者单位:共青团腾冲县委员会)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要全面了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违法犯罪日益突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青少年犯罪的“盲目性、冲动性、暴力性、模仿性、偶发性”突出。主要存在一下的特点:
一是低龄化,比如,吸毒者年龄越来越小,未成年的吸毒者有所增加;二是团伙化,特别是一些社会闲散的青少年经常无所事事,聚团成伙,抢劫盗窃;三是非法网吧、毒品等不良因素诱导犯罪率上升,因未成年上网没有准确的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在网络色情、暴力等因素的诱导下,在现实中频频引发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刑事治安案件有一定比例的未成年网民涉黄。经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广大青少年上网目的用于聊天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上色情网站,而后是听音乐、下棋、打牌、游戏、查资料等,极少部分真正用于扩大视野、提高学业水平的不多,相当部分时间花在聊天、游戏及浏览不健康网站上。此外,在校学生犯罪率上升,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
(二)心理问题突出
青少年心理素质欠佳,压力承受能力差,心理障碍问题时有发生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明显有上升的趋势,据调查显示每年至少有10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生。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相较于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相对严重。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未来就业压力巨大等因素,是造成青少年普遍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社会原因。应试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则使学校无暇顾及学生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生活中不良习惯日益突出
青少年生活中不良习惯日益突出,吸烟、酗酒等现象引发潜在健康威胁,早恋堕胎等生理问题普遍,性失误现象遭遇真空,性教育不容回避。现今大多数初中生尝试过吸烟,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已表现出今后吸烟的倾向。国内初吸烟者的年龄开始趋向低龄化。当前青少年性失误现象亦逐渐增多,但是,大多学校和家庭并没有对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未婚流产女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大中学生,而且不乏十五六岁少女,最小的才上小学四年级。
(四)思想道德淡化
青少年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道德认知模糊,社会责任感淡薄和社会公德心弱化现象突出,传统文化缺失,受商业文化影响较大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已经趋向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一次“您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的调查中得到的数据显示,少部分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个人价值,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已逐渐占据上风。许多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薄弱,是非观念不清,社会责任感淡薄和社会公德心弱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调研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在公共场合违反交通规则、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损坏公物等行为大量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标准混乱。缺乏社会责任感、崇尚自我为中心已成为部分青少年的通病,一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有个好前程”。认为“多多赚钱、好好生活”的学生占了很大比例。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位比较西方化。如很多青少年人不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不知道重阳节、端午节,却人人知道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被调查者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抱乐观态度。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查看相关资料、实地走访的方式,整合加工信息资料,笔者认为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多样复杂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缺陷和不足家庭问题是青少年出现行为偏差,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1、 家庭教育“缺位”。大多数失足青少年家庭关系不和睦。当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四种类型的缺陷:不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管教不当;家庭不健全;家长素质不高。另外近年来,流动人员的子女、“留守儿童”、服刑人员的子女这三类特殊群体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也存在着薄弱环节。
2、 学校教育“错位”。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方法不当,教学管理不严,对青少年疏于关心,放松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3、 社会教育“失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种良莠不齐的观念冲击着青少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近年来社会上一些“黄、赌、毒、黑”等现象再度滋生,一些不法经营者贪图眼前利益,直接或间接地引诱、教唆青少年养成不良习性甚至违法犯罪,严重地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尚不健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滞后,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活动场所和活动项目不足。青少年失学、辍学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青少年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处置方面尚未建立严格的程序,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司法、审判以及对青少年犯的监管、帮教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化。 (三) 大众传播仍有不良影响,青少年文化认可缺失大众媒体特别是有的小报小刊带有浓厚的商业氛围,不利于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青少年群体传播能力较强,这种导向容易引发青少年的不良心态,如攀比、高浪费等。青少年文化属于“边缘”文化,深受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又具有独特的主体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但是青少年文化不被广泛认可,褒贬不一,从而使得青少年文化的内容和含义不确定、不断变化,使青少年在道德认知和自我定位上产生模糊和矛盾,是非观念混淆不清。
(四) 青少年自身还不成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属于成年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心理和生理发育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自尊心、片面的虚荣心、好奇心和逆反心理较强。受到挫折时,容易沮丧、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
三、解决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要保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
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同时也要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守法,什么是违法,而且要他们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二) 要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全面强化关爱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
在提高全体公民政治思想素质的同时,各相关组织和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并进行沟通和衔接,逐步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思想道德建设格局。要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进行认真清理和整顿,认真开展网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声讯台等传播的有害信息,以及所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适宜未成年人发展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三)要重点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1、 以学校为龙头,发挥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一把手负责制,把德育内容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范畴,加强师德建设考核评估,创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学校。
2、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大力营造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3、 要培养青少年在学校、社会等的合作精神,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开展一些社会团体活动。
(四) 不断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
1、 通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来吸引青少年学生,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从小受到健康思想的熏陶。
2、 多为青少年提供符合年龄需求、心理需求的精神产品,通过举办各类优秀文化产品促销活动,扩展文化领域的消费,优化青少年学生的消费结构。
3、 积极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丰富青少年学生的精神生活,积极营造读书氛围,不断形成读书热点。 (作者单位:共青团腾冲县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