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紫砂,是造物艺术圈文化共享的一大成果。关于宜兴紫砂的研究,长期存在一种倾向,即把紫砂当作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一是过于强调文人艺术家的参与和文化提升,一是把紫砂工艺视作特有的技能,将紫砂做时空隔离,这些研究很明显有着某种局限性。忽视了紫砂器物是民间工艺文化在长期内外互动中形成的复合体这一事实,切断了紫砂器物中实际存在的工艺交流,遮蔽了民间造物艺术的复杂机制和内涵。
人类制陶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作为陶器家族新成员紫砂出现较晚,但绝非仅仅是单一的文人参与和提升,其工艺水平也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在造物的底层,积累着大量孕育紫砂器的土壤,在以地域性制陶工艺为根本,以各类器物尤以金属器为造型基础,加上文人的某种观念,紫泥的性格以及器物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这是一个反映历史过程的“结构性事物”,群体性与普遍性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作者大都为职业紫砂工艺师的紫砂专著中,自然只强调文人与特殊性,忽略其群体和一般的叙述。因此,若要对紫砂器做出深入研究,对象资料不能只是紫砂工艺家与相关文献,而应是散见在大量工艺匠人手上的技艺及各种工艺来源的解读,在其中,才能够呈现出隐藏着的真实而丰富的紫砂面貌。而作为研究者要完成以上构想的紫砂研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田野工作。
令人欣喜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杨子帆老师,正是以长达8年时间,驻足鼎蜀,深入观察,长期体验,撰成《紫砂的意蕴——宜兴紫砂工艺研究》一书,书中对紫砂器的材料与工具的分析、对工艺程序的解读,对工艺及其思想的诠释,都显示了紫砂器是在一片肥沃的制陶土壤中孕育而成的,工艺技术是紫砂意蕴产生的基础。因此,可以说,紫砂器的技艺是典型的,但绝不是个别的、单独的,它的形成固然有文人参与的因素,但更是在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广泛吸收和活用造物技艺的成果,进而形成设计独到、新颖美观的紫砂器并闻名于世的。该书体现出紫砂建构的“结构性”和“群体性”,表现出作者深入研究的“在场性”和“理论性”,虽为专业论著却富有“可读性”,足可弥补紫砂研究的偏颇,其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不言而喻。
建构有序,体现了“结构性”
一部紫砂发展史,也是一部地域性民间艺术的发展史。虽然相关紫砂的文献资料极为匮乏,但其研究成果相对丰富,某个方面的挖掘也颇为深入。在此基础上,《紫砂的意蕴》一书并不局限于现有资料及成果,而是着眼于中国造物艺术全局,沿紫砂发展的脉络,着重阐述紫砂工艺对造物制器传统的因循、传承,以及在此前提下的拓展、创新。转而注入“宜物”思想,“文人”审美并最终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普通民间造物提升为经典造物闻名于世的一个实例。经典的提升,自然有其建构方式与过程,该书对此描述有序,体现了紫砂建构的“结构性”,也显现出著作的系统性。
中国制陶技术自旧石器晚期发明以来形成了自身的传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延续与创新、积累与突破,诞生出一个个新的品类。如彩陶、瓷器、青铜器,直至紫砂器,均是在制陶技术中形成,由其他的宗教、伦理、审美等复杂因素参与而发展成熟,从一般造物提升而为经典造物,垂范千古。其中必有一个复杂完整的结构系统,没有这个结构系统,一种新品类难以确立,也难有持续的影响。在《紫砂的意蕴》中,作者较为系统地对紫砂形成的“生态环境”“艺技交融”“材料与工具”“工艺程序”“技术思维”“思想内涵”和“规范训练”等紫砂各要素环节的嬗变及进化作了考察和阐释。材质工具是如何把握制作的?工艺程序的范式如何确立的?各环节是如何集合为一个整体的?对紫砂器形成的“结构”进行了科学的论证,从而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紫砂技艺研究系统。
俯仰皆技,体现了“群体性”
作为专业艺术论著,技艺的把握得当是其重点所在。紫砂600年烟波浩渺,在工艺匠人一方是重“技”,而在文人士大夫的笔下则是轻“技”。加之紫砂工匠在规制化的同时也会因“手口相传”或所论不详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贵的是,作者以对制陶紫砂的酷爱和十数载躬耕实践,搜罗探微、爬罗剔抉,十分细致地挖掘、记录、梳理、整合,从材料属性与手工性、工具的实用原理、成型与技术应变、包括材料的语言与技术借鉴、烘成工艺演变等,广搜博采、取精用弘,工艺技术的研究为此书的真实可信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重要的是,紫砂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并非一时一人所发明,亦非一地一器而单传,实则是众多工艺匠人在实践中传播、承继的结果。俯仰皆技,体现了紫砂是一个广泛的“群体性”艺术。
在一种新品类产生之初,只能延用原有技术,不可能产生跳跃的发展,紫砂的变革与发展也只有在这一新品的技术成熟之时,在长期的群体性制作活动中整合才有可解。而成熟的紫砂器其艺术价值超出了同类器具和一般匠人所为,人们或许忘记了这是集体无意识的创造,而将此作为某个制陶名家、某个官员的发明专利了。同样,群体性的承继、探索在呈现出成熟的绚丽多彩的紫砂艺术后,紫砂器的某种技术特征,虽然仍带着陶盆、陶壶或金属器的技术与造型样式,只是人们忘记了这些都来自于陶盆、陶壶、铜器、锡器,而将此当作是紫砂器独有的样式了。作者在书中回到技术的基本点,表现出来的,正是紫砂器的本来面目,即“群体性”创造的特征。
驻足丁蜀,体现了“在场性”
《紫砂的意蕴》一书的一大亮点是丰富的技艺实例解析,而且大多为第一手获得的资料。作者为紫砂工艺的研究,在宜兴丁蜀镇作长达8年深入的田野考察,搜集到大量珍贵的工艺技术数据、资料,文中诸多精彩的图例、事件、细节,很好地体现了研究者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深入研究对象的场域进行考察、无疑是对物的技术本体形态的追寻,缺少这样的考察就会失去研究的基点。书中第三章关于紫砂制陶工具,从名称、材质、用途、尺寸等通过实物测量,归类、排列、制表,第四章成型工艺范式归类,从“作料”方法、敷脂泥、泥的“回片”、拍身筒等等的技术环节记录,再对线圆壶成型、觚菱壶成型、方壶成型等的解读,无一不出自直接的观察与深度的访问。如此纷繁细致的分解分析,读来令人叹为观止,驻足鼎蜀,体现了研究者“进入”实地、长期观察的“在场性”。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而实际上,复杂的紫砂工艺制作,很难在短期内观察全面,一般学徒也需三、四年时间才能摸清其全过程。而作者参与进去长期观察,凭着专业水平和技术敏感,直接体验其制作过程,捕捉其中的关键点,因此而获得生动可信的第一手材料。这种“在场性”的研究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式,是一种从主体到对象、从考察者到被考察者的研究方式,是写实主义的研究范式。早在20世纪40年代,庞薰琹先生在中央研究院下属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工作期间,深入贵州地区8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民族服饰、工艺品、技艺仪式的考察收集工作。50年代,陈之佛先生、张道一先生参与组织了民间美术工艺的大规模田野调查工作。80年代,一批研究者重新重视田野工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是“夯实”工艺设计学科的基础工作,作者正是延续了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式,这种“在场性”的研究是值得相关的研究者认真学习的。
意蕴解读,体现了“理论性”
研究中有见地而不失偏颇,才能捕捉到研究对象的灵魂所在。通过“在场”的深度挖掘,构筑起整体的结构模式,并将技术置于工匠群体中观察辩析其思想内涵,作者既善于在技术细节处引出某种原理、秩序,又擅于深入解析、宏观架构,从紫砂发展的历史脉络丝分缕析其“宜物”思维和感知活动,从一般到经典,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作为对紫砂意蕴的解读,展现出紫砂是在历史进程中丰富的造物文化土壤上孕育而成的,其意蕴表现在“宜物”思维的拓展、统筹思维的构建、工具意识的深化、技术个性的取向,以及“以道驭术”的伦理等方面。这种意蕴解读,体现了本书不是简单的紫砂工艺技术的解读,而是点明了紫砂所具有的对“意蕴”的追求,是一种理论性的解读。
紫砂在发展过程中掌握了“物”的特性,吸收了它物的技艺,适应了生活需求,融合了文人情趣,从而摆脱了“物”的累赘、“技”的束缚,表现出十分自由的艺术意蕴。《紫砂的意蕴》一书,以工艺匠人的技艺入手,阐释紫砂艺术厚重的历史积淀,既从实践观察出发,解读工艺全过程,又从中探索建构方式,具理论思考,可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关于紫砂艺术的系统性、逻辑性的研究和理论体系的尝试。
文体平实,体现了“可读性”
一般专业性的论著,容易出现味同嚼蜡、艰涩生硬的语言,或洋洋洒洒、如同云里雾里的描述。而《紫砂的意蕴》虽领域专业涉猎甚广,但读来有深度,绝无学究腔,文字简朴、平实,段落分明,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具有逻辑性。书中图例选择恰当,图下注文明确简洁,图文对照,一目了然。如此平实文体,体现了该书的可读性价值。当下图文并茂的著述很多,而该书对于工艺制作过程,以连续图例展示,重点关节示范十分清楚。
除图例选择得当外,针对重要的图例,绘出测绘图、三视图、原理构造图等,并将名称一一列出。而分析某个技术环节时,归纳出表格形式,分类排列,井然有序。对于某些工艺烧成,化学分析,则以定量的方法统计。这对于我等爱好紫砂者读来,引人入胜,读到精彩之处,可以击节。
《紫砂的意蕴》一书,是杨子帆老师近十年来深入江苏宜兴丁蜀镇第一线考察实践的总结,也是他理论联系实际,对原生态的紫砂技术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的集中呈现。全书充溢着结构性的技术梳理,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于在场性,回溯来路、昭启前程,对于紫砂艺术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贡献和意义。
人类制陶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作为陶器家族新成员紫砂出现较晚,但绝非仅仅是单一的文人参与和提升,其工艺水平也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在造物的底层,积累着大量孕育紫砂器的土壤,在以地域性制陶工艺为根本,以各类器物尤以金属器为造型基础,加上文人的某种观念,紫泥的性格以及器物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这是一个反映历史过程的“结构性事物”,群体性与普遍性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作者大都为职业紫砂工艺师的紫砂专著中,自然只强调文人与特殊性,忽略其群体和一般的叙述。因此,若要对紫砂器做出深入研究,对象资料不能只是紫砂工艺家与相关文献,而应是散见在大量工艺匠人手上的技艺及各种工艺来源的解读,在其中,才能够呈现出隐藏着的真实而丰富的紫砂面貌。而作为研究者要完成以上构想的紫砂研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田野工作。
令人欣喜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杨子帆老师,正是以长达8年时间,驻足鼎蜀,深入观察,长期体验,撰成《紫砂的意蕴——宜兴紫砂工艺研究》一书,书中对紫砂器的材料与工具的分析、对工艺程序的解读,对工艺及其思想的诠释,都显示了紫砂器是在一片肥沃的制陶土壤中孕育而成的,工艺技术是紫砂意蕴产生的基础。因此,可以说,紫砂器的技艺是典型的,但绝不是个别的、单独的,它的形成固然有文人参与的因素,但更是在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广泛吸收和活用造物技艺的成果,进而形成设计独到、新颖美观的紫砂器并闻名于世的。该书体现出紫砂建构的“结构性”和“群体性”,表现出作者深入研究的“在场性”和“理论性”,虽为专业论著却富有“可读性”,足可弥补紫砂研究的偏颇,其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不言而喻。
建构有序,体现了“结构性”
一部紫砂发展史,也是一部地域性民间艺术的发展史。虽然相关紫砂的文献资料极为匮乏,但其研究成果相对丰富,某个方面的挖掘也颇为深入。在此基础上,《紫砂的意蕴》一书并不局限于现有资料及成果,而是着眼于中国造物艺术全局,沿紫砂发展的脉络,着重阐述紫砂工艺对造物制器传统的因循、传承,以及在此前提下的拓展、创新。转而注入“宜物”思想,“文人”审美并最终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普通民间造物提升为经典造物闻名于世的一个实例。经典的提升,自然有其建构方式与过程,该书对此描述有序,体现了紫砂建构的“结构性”,也显现出著作的系统性。
中国制陶技术自旧石器晚期发明以来形成了自身的传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延续与创新、积累与突破,诞生出一个个新的品类。如彩陶、瓷器、青铜器,直至紫砂器,均是在制陶技术中形成,由其他的宗教、伦理、审美等复杂因素参与而发展成熟,从一般造物提升而为经典造物,垂范千古。其中必有一个复杂完整的结构系统,没有这个结构系统,一种新品类难以确立,也难有持续的影响。在《紫砂的意蕴》中,作者较为系统地对紫砂形成的“生态环境”“艺技交融”“材料与工具”“工艺程序”“技术思维”“思想内涵”和“规范训练”等紫砂各要素环节的嬗变及进化作了考察和阐释。材质工具是如何把握制作的?工艺程序的范式如何确立的?各环节是如何集合为一个整体的?对紫砂器形成的“结构”进行了科学的论证,从而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紫砂技艺研究系统。
俯仰皆技,体现了“群体性”
作为专业艺术论著,技艺的把握得当是其重点所在。紫砂600年烟波浩渺,在工艺匠人一方是重“技”,而在文人士大夫的笔下则是轻“技”。加之紫砂工匠在规制化的同时也会因“手口相传”或所论不详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贵的是,作者以对制陶紫砂的酷爱和十数载躬耕实践,搜罗探微、爬罗剔抉,十分细致地挖掘、记录、梳理、整合,从材料属性与手工性、工具的实用原理、成型与技术应变、包括材料的语言与技术借鉴、烘成工艺演变等,广搜博采、取精用弘,工艺技术的研究为此书的真实可信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重要的是,紫砂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并非一时一人所发明,亦非一地一器而单传,实则是众多工艺匠人在实践中传播、承继的结果。俯仰皆技,体现了紫砂是一个广泛的“群体性”艺术。
在一种新品类产生之初,只能延用原有技术,不可能产生跳跃的发展,紫砂的变革与发展也只有在这一新品的技术成熟之时,在长期的群体性制作活动中整合才有可解。而成熟的紫砂器其艺术价值超出了同类器具和一般匠人所为,人们或许忘记了这是集体无意识的创造,而将此作为某个制陶名家、某个官员的发明专利了。同样,群体性的承继、探索在呈现出成熟的绚丽多彩的紫砂艺术后,紫砂器的某种技术特征,虽然仍带着陶盆、陶壶或金属器的技术与造型样式,只是人们忘记了这些都来自于陶盆、陶壶、铜器、锡器,而将此当作是紫砂器独有的样式了。作者在书中回到技术的基本点,表现出来的,正是紫砂器的本来面目,即“群体性”创造的特征。
驻足丁蜀,体现了“在场性”
《紫砂的意蕴》一书的一大亮点是丰富的技艺实例解析,而且大多为第一手获得的资料。作者为紫砂工艺的研究,在宜兴丁蜀镇作长达8年深入的田野考察,搜集到大量珍贵的工艺技术数据、资料,文中诸多精彩的图例、事件、细节,很好地体现了研究者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深入研究对象的场域进行考察、无疑是对物的技术本体形态的追寻,缺少这样的考察就会失去研究的基点。书中第三章关于紫砂制陶工具,从名称、材质、用途、尺寸等通过实物测量,归类、排列、制表,第四章成型工艺范式归类,从“作料”方法、敷脂泥、泥的“回片”、拍身筒等等的技术环节记录,再对线圆壶成型、觚菱壶成型、方壶成型等的解读,无一不出自直接的观察与深度的访问。如此纷繁细致的分解分析,读来令人叹为观止,驻足鼎蜀,体现了研究者“进入”实地、长期观察的“在场性”。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而实际上,复杂的紫砂工艺制作,很难在短期内观察全面,一般学徒也需三、四年时间才能摸清其全过程。而作者参与进去长期观察,凭着专业水平和技术敏感,直接体验其制作过程,捕捉其中的关键点,因此而获得生动可信的第一手材料。这种“在场性”的研究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式,是一种从主体到对象、从考察者到被考察者的研究方式,是写实主义的研究范式。早在20世纪40年代,庞薰琹先生在中央研究院下属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工作期间,深入贵州地区8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民族服饰、工艺品、技艺仪式的考察收集工作。50年代,陈之佛先生、张道一先生参与组织了民间美术工艺的大规模田野调查工作。80年代,一批研究者重新重视田野工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是“夯实”工艺设计学科的基础工作,作者正是延续了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式,这种“在场性”的研究是值得相关的研究者认真学习的。
意蕴解读,体现了“理论性”
研究中有见地而不失偏颇,才能捕捉到研究对象的灵魂所在。通过“在场”的深度挖掘,构筑起整体的结构模式,并将技术置于工匠群体中观察辩析其思想内涵,作者既善于在技术细节处引出某种原理、秩序,又擅于深入解析、宏观架构,从紫砂发展的历史脉络丝分缕析其“宜物”思维和感知活动,从一般到经典,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作为对紫砂意蕴的解读,展现出紫砂是在历史进程中丰富的造物文化土壤上孕育而成的,其意蕴表现在“宜物”思维的拓展、统筹思维的构建、工具意识的深化、技术个性的取向,以及“以道驭术”的伦理等方面。这种意蕴解读,体现了本书不是简单的紫砂工艺技术的解读,而是点明了紫砂所具有的对“意蕴”的追求,是一种理论性的解读。
紫砂在发展过程中掌握了“物”的特性,吸收了它物的技艺,适应了生活需求,融合了文人情趣,从而摆脱了“物”的累赘、“技”的束缚,表现出十分自由的艺术意蕴。《紫砂的意蕴》一书,以工艺匠人的技艺入手,阐释紫砂艺术厚重的历史积淀,既从实践观察出发,解读工艺全过程,又从中探索建构方式,具理论思考,可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关于紫砂艺术的系统性、逻辑性的研究和理论体系的尝试。
文体平实,体现了“可读性”
一般专业性的论著,容易出现味同嚼蜡、艰涩生硬的语言,或洋洋洒洒、如同云里雾里的描述。而《紫砂的意蕴》虽领域专业涉猎甚广,但读来有深度,绝无学究腔,文字简朴、平实,段落分明,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具有逻辑性。书中图例选择恰当,图下注文明确简洁,图文对照,一目了然。如此平实文体,体现了该书的可读性价值。当下图文并茂的著述很多,而该书对于工艺制作过程,以连续图例展示,重点关节示范十分清楚。
除图例选择得当外,针对重要的图例,绘出测绘图、三视图、原理构造图等,并将名称一一列出。而分析某个技术环节时,归纳出表格形式,分类排列,井然有序。对于某些工艺烧成,化学分析,则以定量的方法统计。这对于我等爱好紫砂者读来,引人入胜,读到精彩之处,可以击节。
《紫砂的意蕴》一书,是杨子帆老师近十年来深入江苏宜兴丁蜀镇第一线考察实践的总结,也是他理论联系实际,对原生态的紫砂技术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的集中呈现。全书充溢着结构性的技术梳理,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于在场性,回溯来路、昭启前程,对于紫砂艺术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贡献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