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的意义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e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荣寿,相声表演艺术家,北京相声代表人物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业待兴,相声艺术受历史原因制约一度受到社会的冷遇,存续濒临险境。为挽救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1950年,罗荣寿与侯宝林、孙玉奎、刘德志、侯一尘、于世德等有识之士共同筹备组建了“北京相声改进小组”,罗荣寿担任了第一、第四届副组长。他与相声界同仁一道,积极大胆地改革传统相声,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使相声艺术焕发生机。改革刻不容缓,罗荣寿想到自己擅演的相声《卖布头》里边有一句“亚赛头号的洋白面”。解放前,很多生活用品名称都被冠以“洋”字眼,火柴叫“洋火”,布料叫“洋布”,面粉叫“洋面”。罗荣寿想,解放了,这些东西咱们都能生产了,怎么还说“洋”字哪?咱们生产的头箩面叫“高白面”,不是也很白嘛,对,改过来,于是他把旧词“亚赛头号的洋白面”改为“亚赛头箩的高白面。”细小的差别提升了节目的立意。
  罗荣寿台风端正,嗓音清脆嘹亮,气力充沛,能说善学,包括双簧“后身儿”,也能轻松胜任,尤以“腿子活”最为擅长,《汾河湾》《捉放曹》《洪羊洞》《窦公训女》等特别是已经成为北京相声教科书的《黄鹤楼》,无一不精且独具特色。
  以《黄鹤楼》为例,就足以看出他钻研相声表演所花费的心血。这个节目最早他是跟赵霭如学来的,为了充实自己的表演,他特意向京剧界的先生学习京剧的表演程式和锣鼓经,再结合自身条件加工整理,在舞台实践中不断修改润色,并专程到天津请教同行,学习戏曲知识并丰富表演,使观众有常听常新的感觉。对于打磨这个段子的经历,他曾作过精练的总结“是戏,不演成戏,离不开戏。”也就是说,既要借鉴京剧,学得像,唱得正,又要忠于艺术本体,毕竟是相声,掌握好表演的尺寸。
  在艺术上,对于青年同行和业余爱好者,罗荣寿总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1979年,他结合自己长期的舞台实践,编著《相声表演漫谈》一书,用通俗的语言阐述对相声表演的独到见解。著名学者吴晓铃为本书作序说:“……由于这三十年来的交往,又兼比邻而居,除了他的表演艺术给了我比过去更深刻的印象之外,他的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老而弥笃的学习意志,诲人不倦的负责态度,尤其使我钦服。……给相声这一表演艺术做出科学性的整理是很需要的,因为找出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罗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是谦逊的,但是他的工作属于这个范畴,而且作出了可喜的成绩……”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罗荣寿艺术的充分肯定。
  2018年是罗荣寿诞辰100周年。4月7日,北京曲协组织专场演出纪念这位卓越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演出在追忆怀念前辈的同时,更促使人们思考相声艺术的本真和纪念前辈演员的意义。就罗先生的为人作艺和举办纪念活动的意义等话题,笔者对当晚演出的策划参与者和观众进行了采访。
  仰望先贤 以史为鉴
  至今仍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的罗荣寿弟子、相声表演艺术家李国盛当晚与李金斗联袂表演了师父擅长的“腿子活”《捉放曹》。李国盛说:“我师父这一代人是承上启下为相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一代人,在相声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师父诞辰百年的时候,北京曲艺家协会能够做这样一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回顾相声一路走来的历史,缅怀前辈,有益于我们坚定将相声传承下去的决心。”
  作为相声改进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罗荣寿当年的很多见解和认识对今天相声的传承和发展仍有启示意义。李国盛认为,相声改进小组的活动顺应时代潮流,提高了相声的整体格调,将相声从民間撂地的“玩意儿”提升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相声改进小组当年致力于“打基础,指方向,净化相声内容和形式”,眼光前瞻,意义深远,“用侯宝林老师的话来说,‘我跟你师父这一代人上挂马三立,下挂苏文茂,我们通过努力把相声带进了艺术的殿堂。’,这个功劳是不可磨灭而且无法估量的。自相声改进小组带领相声界开展活动以后,相声的确净化了、提高了,作品中反映的问题更加深刻,表演涵盖范围也更加广阔。所以师父这一代相声前辈是值得我们后来者永远学习和纪念的。”
  近年来,除罗荣寿纪念专场演出,北京曲艺家协会还不遗余力地策划组织了刘宝瑞、王长友、良小楼等曲艺名家纪念专场。长期不懈的努力已经使系列活动取得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首都文化界的一道独特风景。以罗荣寿纪念专场为例,除现场800余位观众热情参与,活动还进行了网络同步直播。据统计,各大网络平台在线观看人数达到615554人次,创下曲艺类活动直播观看人数新高,这充分说明活动组织有力出色,体现了曲艺艺术的魅力,证明举办纪念活动在传播等方面的显著效果。
  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认为举办纪念活动的意义体现在两个字—— “传承”。传承艺术,传承艺德。“可能很多年轻人对罗老师不太了解,但作为我们从事相声表演的人来说对罗老师非常熟悉。他是北京相声的代表人物之一。因为过去媒体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他的艺术不被大家充分了解。我们纪念罗老师第一是为了传承北京的相声。北京相声清雅幽默,听完之后越琢磨越可乐,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罗老师尤其擅长《黄鹤楼》《捉放曹》《洪羊洞》《珍珠衫》《窦公训女》等‘腿子活’,说学逗唱技艺非常全面。纪念他提醒我们不忘北京相声的优良传统,把好东西真本事传承下去。我们纪念罗老师还为了学习他的艺德人品。从1960年起直到罗老师从团里退休,我感受到他对相声下一代的悉心培养。他为人非常低调,从来不多说,不多讲,做人正直。俗话说做人最难得有自知之明,发生在罗老师身上的一件往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我们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相声大会,当时王世臣、王长友、赵振铎等先生轮流攒底。有一天是罗老师攒底,演的是《学评戏》。我是第一个节目,演的是《地理图》。中间还有很多好节目,卖座达到七成,相当不错。我作为一个学生想在老师面前说几句恭维的话,我说罗老师今天您挑班儿,您是底角儿,您看多好啊。一般遇到这种情形,被恭维的人一定很高兴,没想到罗老师严肃地说‘不好。我要是攒底咱们就快饿死了。我要是演第一个节目,那后边谁攒底都比我强。’我曾多次对同行讲起这件事,也一直用这件事教育我的徒弟。一件小事反映了真理,是对我的一种警醒。罗老师简单的言行诠释了老一辈艺术家身上宝贵的艺德,提醒我们思考—— 什么是相声应有的规矩。我们纪念老先生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搞一场演出,而是要把他们身上好的地方、好的东西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样我们的艺术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观照现实 薪火相传
  纪念先辈,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审视当下,观照现实。罗荣寿等老艺人经历过旧社会的艰辛岁月,因此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即使受到客观条件制约,有诸多困难,罗荣寿依然一丝不苟地写成《相声表演漫谈》一书,期望对后学者有所助益。他在该书出版后记中写道:“……在我做学徒时期,有关相声技巧和理论的文字资料是很少见的,全凭口传心授,师父带徒弟也讲不出理论性的东西来,继承者很难掌握相声语言技巧的本领。我说了二十多年的相声以后才懂得一点儿运用技巧的手段。从那时起,我总想把我所领会到的东西用文字写出份材料来。我的愿望是给今后爱好相声的同志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作为一本深入浅出的相声理论教材,《相声表演漫谈》是罗荣寿利用工余时间,历时五年完成的。透过后记文字,我们不仅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位老艺术家的谦逊品质,更能感受到他对待艺术的敬畏心和使命感。传承从来不仅仅是哪一代人的使命,而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尽管我在年龄上来讲已经是老人了,但还要像小学生一样继续努力。”李国盛说,“传承对艺术非常重要,传承什么也很关键。我们讲继承就是要继承艺术从内容到表演形式的精华和核心。相声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艺术。相声用艺术手段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品质,这个核心永远不会变。我们要遵循前辈为我们开创的光明道路,一定要认识到相声是艺术,坚持相声的格调,这应该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北京曲艺家协会理事、青年相声演员刘颖曾得到过罗荣寿的传授指导。回忆起罗老师的启蒙教育,他至今记忆犹新:“罗老师告诉我,我们是搞语言艺术的,是从事口头文学的专业演员。我们表演不是普通说话,要讲究技巧,讲究艺术性,讲究理论根据。如果没有理论支撑,舞台实践就无根可循。”“语言艺术与普通说话的区别在哪里呢?就举简单的一句话‘我要去吃饭’,这句话由5个字组成,罗老师要求把这5个字用5个意思表达出来。他告诉我们最简单的一个字也有丰富的内涵,附着着多样的功能和深厚的文化,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通过这些基础的培训,使我脑子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 知道将来我在舞台上成为相声演员,每一句话都要有讲究,而不能将就,要负责任,要代表一种艺术的能量,而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说话。回想起过去接受的教育,随着自己长大、沉淀、参悟,愈发觉得语言艺术真的很伟大,语言艺术真的需要传承。”
  在北京曲艺界纪念老舍座谈会的一段录音资料中,罗荣寿曾经以曲剧的诞生为例阐述过对发展曲艺的看法,他认为丰富新形式对曲艺存续有重要意义。这一认识对今天仍有启发。
  刘颖认为,适应时代需要逐渐衍生出新的形式符合现实的客观要求。相声是一门艺术,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跟着社会变迁变化:“罗荣寿老师说过相声‘生于死法,立于有法,成于無法’。无论怎么变,怎么创新,相声的理论、技巧、基本功必须扎实,就是所谓‘生于死法’;舞台表演有理论,有依据,有方法,是所谓‘立于有法’;当理论和技巧等各方面都成熟了,则需要把条条框框都去掉,大踏步往前走形成自己的风格,所谓‘成于无法’。过程中始终应该记得向前走必须要有一个依托,是什么呢?就是从艺的初心。当一个相声演员具备了这些东西,拥有了这些能量,就能大胆地跟着时代的脚步走,那么新节目、新技巧、新的故事、新的精品一定会应运而生。”
  知名博主启贺专程由外地赶到北京观看了演出。作为活跃在微博、知乎等平台并创办有自媒体的网络达人,他热衷于在网上与网友探讨关于曲艺的方方面面。谈及举办纪念活动对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意义时,他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罗荣寿等老一辈艺人发起相声改进是应运新中国建立而生,觉今是而昨非,艺术改进是出于为新社会主人翁服务的诉求,被提升到了一个政治的高度考量。对比现在,由于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等因素影响,相声艺术格调的追求和探索出现了缺口,甚至一些被前辈坚决摒弃的内容死灰复燃。罔顾相声发展至今日的不易,一些不讲究的表演方式被冠以‘后现代’‘先锋’‘前卫’的名义,而这恰恰是无知的表现。片面强调形式叛逆,缺乏思想内涵的所谓创新风格是不可取的。从前我曾写过《洋药方—— 相声的自白书》一文。《洋药方》垫话中‘不足以供君子之从听,实嘲笑小人之品行’一句恰恰点明了相声的属性。就是说,相声虽然是民间市井的艺术,但也有它移风易俗的功能和追求。”看过网友“小文员老褚”发布的一条微博内容启贺非常感动。这幅微博图片展示了长春社(启明茶社)六周年纪念之际嘉宾祝贺题词,常连安、侯一尘、赵霭如、罗荣寿、谭伯如、孙玉奎等相声前辈签名一一在列。“以艺易义”“良心作用”“力求进展”“艺术努力”“提倡教育”“移风易俗”“雅俗共赏”……题词字字铿锵,不难看出老艺人们对相声寄予的殷切期望。启贺认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相声老艺人们挣扎着要从旧社会的欢喜虫做回一个人,他们要站起来,完全是自发的。而现在,一些人身上发生了倒退,这是悲哀。哲学家李泽厚说,适应是为了征服,而不是为了流俗。今天我们应该纪念什么,不言自明。”
其他文献
山头花鼓,是一种介于曲艺和民间小戏之间的民间艺术。它源自凤阳花鼓,盛行于清末民国时期,因传承于邹城市亚圣孟子林所在的山头村而得名。山头花鼓使用方言说唱,主要伴奏乐器为花鼓和梆子,间或有大锣、小锣、钹、铙等,无丝竹管弦乐器伴奏。简便时,一人挎花鼓就可沿街卖唱。大多数时候两人搭班,简单扮成男女二人,打鼓打梆子或小锣,一人多角地演唱。  山头花鼓剧目题材广泛,多以诙谐幽默的手法描写现实生活,表达广大民众
期刊
文学作品中的事物描写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写照,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记录,表现了人在认识客观现实时的角度、焦点和主观态度。基于此种认识而展开的各种场景描写及表现手段也随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思维活动和主观态度。因之,高超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善于客观叙述,进而使欣赏者从场面描写、情节推进中自然体味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月落烏啼霜满天”一句为人千古传诵,以“月落”点时,“乌啼”衬静,“霜”写时令,而后
期刊
互联网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和改变着曲艺的发展,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借互联网提供的现实技术基础,实现曲艺的创造性轉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曲艺人的共识。开启“互联网+曲协”的新征程,实现“互联网+曲艺”建设目标,既是曲协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又是曲艺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曲艺的互联网建设要以先进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深刻把握网络曲艺发展特点和规律,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传统文艺和网
期刊
讲述相声艺术历史的图书也算读过不少,却从未见到如此好玩儿的一本。不只因其涉及面广泛,上至张三禄,下至当今众多新相声,还谈到许多同类书籍少有涉足的相声创作及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在讲述相声这门艺术的从业群体、传承关系、行业规矩、业内术语、代表作品等诸多话题时,全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保准能让那些哪怕是初识相声的爱好者在读过《相声史话》这本书之后,对相声有了更深的认识。
期刊
1990年央视元旦联欢晚会上的小品《超生游击队》是黄宏、宋丹丹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一个经典曲艺作品,至少在近30年的历史里,其创造的“超生游击队”一词已经固定下来,深入人心,且涌现出了不少同名的“互文”之作。如陈佩斯、潘长江的电影《超生游击队》(2007年)和电视剧《超生游击队》(2008年),甚至可以说,“超生游击队”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概念,而已获得了“肉身”,成为了一个丰满的形象——
期刊
3月22日21时38分,《曲艺》杂志社原编辑部主任李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李志同志于1937年9月生于辽宁省永吉县,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8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调入中国曲协,曾任中国曲艺出版社编辑、编辑部主任,《曲艺》杂志编辑、副编审、编审、编辑部主任、副主编等职,1998年11月退休。(曲讯)  学习乌兰牧骑精神―― 上海曲艺界曲艺轻骑兵巡演活动启动 
期刊
说到典型形象,很自然就能联系到现实主义文艺,无论是曲艺创作者还是文学艺术家对此都不陌生。它既是唯物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曾是艺术家创作的不二法门。然而,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不断涌入我国,现实主义仿佛成为明日黄花,无法再激起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而解构英雄、歪说经典、零度写作等,被媒体炒得甚嚣尘上,一时洛阳纸贵。人们回顾上个世纪的得与失,常常会用“断裂”来形容艺术传
期刊
艺术是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的创造性劳动。所以真正的艺术往往经过数代人的精雕细琢方才成型,后来者依样葫芦尚颇不易,创新更别有难 度。苏州评弹张派弹词选曲《望芦苇》是脍灸人口、久唱不衰的佳作。除原创者张鉴庭及张派弟子外,后学者甚多。而作为张派再传弟子的毛新琳通过三十多年孜孜不倦的探索,更对《望芦苇》别出
期刊
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曲艺在漫长的传承发展中,产生并留下了许多原始的“春典”“艺谚”“艺诀”等独特术语。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明多样化的今天,作为现实中的曲艺,避免不了西方艺术思潮和学术话语的影响,在交流交融交锋中一旦失掉了自己特有的话语权和传播能力,将直接面临艺术传统和艺术价值的丧失。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具有完整的科学的话语体系是一门艺
期刊
朱丽华,1945年7月9日出生于山东青岛,祖籍浙江宁波,山东琴书表演艺术家,原青岛市曲艺 团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东路)项目传承人。  13岁就登台演出的朱丽华,从1958年至今,从事山东琴书艺术表演已60年。为了更好地传承山东琴书这门传统艺术,承担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东路)项目传承人的责任,2014年,近70岁的朱丽华开始录制21回的山东琴书《呼延庆打擂》,历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