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0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衡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勤劳努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01 不努力,就出局
   《长歌行》中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不努力的人,即使天分再高,也会沦为庸人,被淘汰出局。
   生于耕种世家、从不知书本笔墨为何物的方仲永,5岁那年,突然哭喊着要写诗。家人惊奇异常,忙借来纸笔给他,仲永马上写出一首诗。经过专家坚定,这首五岁小儿的诗歌,立意深主题好。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无论指给仲永什么,他都能立即写出诗来,文采立意皆非凡。他爹高兴得很,没让他去上学,整天带着他到处去写诗换钱。
   到十二三岁时,仲永写出来的诗已经很普通,水平远差于六七岁时。到了十八九岁时,仲永再也写不出诗来,与周围不会写诗的人没什么区别,一个诗坛天才就这样陨落!
   仲永的天资无人能比,可是因为没有努力学习,最终只能“泯然众人”。
   有没有努力,时间看的见,结果能体现。人怕的不是没有天资,而是没有努力;不努力只能被淘汰,天资再好也枉然。
   只要肯努力,即使资质平平,也能创造奇迹。
   02 努力,可以创造很多可能
   曾国藩说:“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有志向肯吃苦愿努力的人,不管做什么都能做成。
   同学沈茵虽然从小给人感觉资质一般,但她很努力。在小学,当其他同学忙着迟到旷课逃作业的时候,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班级,认真上完每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
   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追着老师问。回到家,不是背课文,就是练字。所以,她的成绩一直是班里最好的。
   上了中学后,她更勤奋了。每天早早起来读书,从没落过一节课。每次见到她,她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
   老师们非常欣赏她,说她不是最聪明的,但是最努力的。
   肯努力的人,都是不会差的。
   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大学四年,她保持一贯的努力,在高手如云的大学里,年年获得奖学金,直接保送升研。
   三年后,她通过考试,获得了海外全额奖学金留学机会。
   留学归来,她凭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聘为教授。她以努力,一步步打怪升级,一直升到自己理想的殿堂,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凡人做事想有所成,必须努力,必须勤奋。
   《荀子》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必须要有多么耀眼的优势,只要够努力,够坚持,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就能逐渐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挖掘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迟早你能拥有一席之地,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哲学家查尔斯说:“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03 真正的努力,是全心投入
   曾国藩说:“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想在学业上、事业上有所精通,必须专心致志地努力。
   著名学者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时,全神贯注于研究古典文学,甚至忘记了吃饭,基本没有睡觉,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每天足不出户,潜心探索。屋里书籍堆积成山,他不断地钻探,写出来的稿子密密麻麻。晚上一豆灯火陪他到天明,而他也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专注研究几年后,他的努力化成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累累硕果,为后人填补了这些方面的空白。
   努力不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而是自己全心投入,一以贯之。努力是收获的前提,而专注则保证了努力的最大效果。
   这世上,没有哪一样成果是随随便便得来的。如果没有全心全力的投入努力,就不可能有精彩纷呈的收获。
   斯蒂文森说:“一个人应当摈弃那些令人心颤的杂念,全神贯注地走自己脚下的人生之路”
   真正的努力就是,专注于脚下的路,坚持往前走。走着走着,你会发现,你已经踏出一个一望无际的平原。
   04 努力,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曹操在《龟虽寿》中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努力不论早晚,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开始;努力不按年龄,哪个岁数都可以出发。
   褚橙大王褚时健,在75岁被人认为应该在家颐养天年、“这么老了,还能折腾出什么”的年纪,没有囿于一般人思想的牢笼,而是择机“逆袭”,排除万难进行二次创业。
   他选择到大山上去种橙,而且不是种普通的橙子。褚时健说,既然要种,就要种出最好的橙子。他每天亲自到山上去育苗、种树、除虫,研究培植出最好的橙子树,种出了让人赞叹不已的“褚橙”。
   褚时健用15年的时间,把一件很多人没有看好的事情,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果说拥有梦想是一种智力,那么努力实现梦想就是一种能力,而梦想实现后还能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则是一种品德。拥有这种品德的,都是厉害之人。
   敢于追梦的人,从来不会害怕太晚开始,而且他还非常相信,努力一定能够让梦想成真。因为梦想不是属于有才能的人,而是属于敢努力的人。
   摩西奶奶说:“每一个现在,都可以开始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只要认准方向,那就开始努力吧。你的努力会把你带到,你想到达的地方。
   人为什么要努力?施瓦辛格在TED的演讲,说出了努力的实质。
   如果没有努力,你就会随波逐流,最后一无所成。而每一次努力都会让你更加接近目标,直至把目标变成现实。努力,能让你的一生充实而快乐。
   这世上没有魔法,没有神仙妙药,没有捷径。无论你是谁,都需要通过努力、全力以赴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摘自有范读书)
其他文献
“咸鱼”这个词最近几年经常被大家用来自我调侃。在我的观察中,身边自称“咸鱼”的人,大多不是理直气壮地瘫着,而是一边焦虑一边就地躺下,然后继续躺着焦虑。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咸鱼”与其说是不想努力,不如说是不敢努力。甚至,他们还会主动给自己“挖坑”。  如果你也是这样一条无法心安理得瘫着且不知为何离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越来越远的“咸鱼”,这篇文章或许能帮到你。   这种看起来很不理智的,不仅不努力,还
后台很多人抗议,说我最近写的东西太深了,看不懂。   抗议有效,借着儿童节,聊点小儿科。   先问一个问题,唐宋写诗词的那么多人,让你不假思索一秒钟说出一个,你会说谁?   我调查了八个朋友,六个都说了李白,剩下两个说白居易和杜牧,已经被我拉黑了。   为什么李白的存在感如此强大?   除了试卷上考他最多,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李白的人设太扎眼。   简单点说,他一直就是个孩子,在成人堆
2020年11月9日,前玛格南图片社全球总裁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1941-2020)在法国去世。自1964年成为玛格南图片社的成员之后,布鲁诺巴贝在过去50年中的拍摄范围遍及五大洲,还曾多次来到中国拍摄,是最早使用彩色胶片拍摄中国的摄影师之一,也是最早拍摄彩色照片的玛格南摄影师之一。  “摄影是世界上唯一任何地方都能理解的语言。”布鲁诺·巴贝曾这样说,所以在他的镜头中可以看到2
“她经历了江湖、战争、逃亡、爱情和监狱”   旅馆内,昏黄灯光折射成晦暗暧昧的颜色。胡兰成与佘爱珍相对而坐,他牵起女人的手,蹲下身,将脸贴在她的膝上,姿态亲昵又显臣服。   不一会儿,他拿出一件半旧的皮大衣:爱珍,你替我卖了这件大衣可好?用作我去日本的路费。   委托之名,实为试探。   他试探这个半生狠辣的女人愿为自己付出多少。对座的佘爱珍眼波流转间,面容哀愁,她说自己已不比从前,细数生
1、科幻的童年  我是看科幻小说长大的。高中时,我连坐校车上下学时都在读着科幻小说。这些书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满足了我无止境的好奇。每当我在学校,我总是在树丛中寻找一些“标本”——青蛙、蛇、昆虫……我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总是试图认知这个世界,想找到它可能的边界。  我对科幻小说的热爱或许是那个时代的写照。60年代末期,人类登上了月球,去了深海。通过电视,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动物和地方。这都是我们
好人还会有好报吗?   这个问题,如今困扰着无数国人。   执法部门必须杜绝和稀泥的做法,守好法治的底线!  一条名为“树太好爬索赔60万元”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   点开新闻真的是让人惊奇:   广州六旬老人吴某在景区游玩上树摘杨梅时,由于树枝枯烂断裂,致吴某从树上跌落,经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事后,吴某亲属认为景区未采取安全疏导或管理等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向景区索赔60多万元。   法院
8張年度热图、8本年度摄影画册12期《摄影之友》封面 、10位签约摄影师 、10件年度艺术圈大事件、6个影像作品中出现的器材
这两天,网上又掀起了一波关于学历的讨论,因为两段视频。  一个是HR根据一名普通本科生的简历分析:为什么大企业只招名校毕业生(特指985、211高校)?另一個是考研名师张雪峰在某节目上的演讲:大学生究竟该不该考研?  虽说因为两者的说话技巧有差距,网友们普遍认为前者在刻意刁难秀优越、后者是真心实意为学生考虑,但归根结底,他俩讲的是一个意思——读书很有用,学历很重要,那些大熬毒鸡汤的,都是骗子。  
《西游·降魔篇》中,驱魔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天残脚靠那双巨大无比的脚,空虚公子用的是空虚剑法,段小姐凭借的是祖传的手环。唯独唐三藏的法器却是一本儿歌三百首。  一开始,这本儿歌集根本毫无用处。但最后却变成了大日如来真经,唐三藏凭着它练成了如来神掌,收复了妖王孙悟空。  后来开始取经。《西游?伏妖篇》中,每当孙悟空不听命令,妖性蠢蠢欲动时,唐三藏都会吟唱那首儿歌,“孩子,孩子,为何你这么坏……”孙
在中国这片广博的土地上,匍匐着亿万持笔静心,渴望登上象牙塔的学生。与他们同样摩拳擦掌的,还有他们的父母。台湾“虎爸”的风头未过,“狼妈”的热潮又起。令人咋舌的“棍棒教育”过后,我们逐渐反思,究竟该用怎样的教育方式培养祖国的花朵?  满分则收获鲜花和热吻,低了几分便是拳头和巴掌。另一边,截然相异的态度唯一的原因也只是一根“及格线”。看似夸张的漫画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某些家庭中教育思想的僵化和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