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环保教育融入到教学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现代人们缺少环保意识,会产生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本文通过对环保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对环保教育理念融入地理教学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提出开展高效课堂地理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环保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74-02
在初中阶段将环保理念渗透到地理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在生活中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环保教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由此环保教育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环保理念的认识,形成危机意识,正确的对待生活环境。
一、环保教育的理念
环保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通过教育方式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由此来看,环保教育的实质是社会实践活动,并基于人与自然关系开展教学。为此教育部将环保教育的理念添加到教学要求中,将理论知识与环保理念相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素养,正确认识自身的行为为环境带来的负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将环保理念融合知识教学中,能够不断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现代环境的污染问题,并形成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能够减少自身的行为为社会环境造成的危害,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二、初中地理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与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将环保教育的理念与教学课堂相融合,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在初中阶段将环保理念与地理教学相融合,能够促使学生正确的认识环境污染,并清楚的知道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学生在学习复杂的地理知识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地域结构,清楚的认识到我国资源分布。学生通过教材能够理解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准确数据,同时也能够理解到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带来的后果。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的环保意识,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的约束自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减轻环境负担。
2.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
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环保教育工作,能够在提高学生行为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观念。学校开始重视环保教育,并将环保教育理念添加到地理教学课程中,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环境污染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时,能够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并进一步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可以根据环境污染问题,对学生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学生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形成较强的文化内涵。
三、基于环保教育开展高效地理教学的策略
1.地理教学理念的创新。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能够灵活的运用知识,对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进行解释。要想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环保意识,应该根据环保理念制定相关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有效增强初中生的自控能力,减少对周边生活环境的污染。而环保教学理念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环保教学理念的应用,促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能够形成较强的环保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环保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地理环保教学课堂。
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课堂时,要想保证环保理念与地理知识相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教材内容将环保意识穿插进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能力,能够进一步分析教学内容,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地理知识与环保理念有效融合,比如教师在开展《国的自然资源》中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在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将这一章内容分解为三节课,深化环保教育理念。
在教学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时,教师还应该明确教学的重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的认识自然资源,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比如钢铁、汽油、煤炭等都属于自然资源。还应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性质,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展示,保证学生能够加强对资源的认识,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学生的环保意识能够增强。
教师教学第二节《土地资源》时,首先对于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对土地资源污染问题进行视频展示,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并进一步推出相关的环保措施。
在教学第三节《水资源》一课时,教师应该将水资源污染问题进一步扩大,使学生能够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正确的认识到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形成节约资源的意识。
3.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实践之后应该根据内容开展课外活动,学生能够形成较强的观察能力。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对自家用水情况与小区用水用电情况进行调查,最终绘制成表格,在下一节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发言,将调查的结果与同学进行分享。学生在调查的这一过程中能够理解到水资源浪费问题,并能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学校应该在校内积极宣传环保理念,才能够深化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环保活动中,在活动中清楚的知道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并能够形成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学阶段要想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首先要转变学校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才能够进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环保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校园内进行宣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够将环保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徐挺.试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172-173.
[2]何群.初中地理教学中环保教育渗透的分析——以“水资源”一课为例[J].中华少年,2017(26):108-109.
[3]曾伟刚.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08):28.
[4]吴晓燕.初中地理教学中环保教育渗透的探讨——以“水资源”一课为例[J].文理导航(下旬),2012(09):88.
[5]陈栋梁.新理念下環保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作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2(06):120-121.
[6]孙国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新课程学习(下),2011(08):149-150.
【关键词】初中;地理;环保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74-02
在初中阶段将环保理念渗透到地理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在生活中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环保教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由此环保教育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环保理念的认识,形成危机意识,正确的对待生活环境。
一、环保教育的理念
环保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通过教育方式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由此来看,环保教育的实质是社会实践活动,并基于人与自然关系开展教学。为此教育部将环保教育的理念添加到教学要求中,将理论知识与环保理念相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素养,正确认识自身的行为为环境带来的负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将环保理念融合知识教学中,能够不断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现代环境的污染问题,并形成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能够减少自身的行为为社会环境造成的危害,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二、初中地理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与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将环保教育的理念与教学课堂相融合,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在初中阶段将环保理念与地理教学相融合,能够促使学生正确的认识环境污染,并清楚的知道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学生在学习复杂的地理知识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地域结构,清楚的认识到我国资源分布。学生通过教材能够理解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准确数据,同时也能够理解到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带来的后果。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的环保意识,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的约束自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减轻环境负担。
2.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
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环保教育工作,能够在提高学生行为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观念。学校开始重视环保教育,并将环保教育理念添加到地理教学课程中,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环境污染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时,能够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并进一步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可以根据环境污染问题,对学生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学生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形成较强的文化内涵。
三、基于环保教育开展高效地理教学的策略
1.地理教学理念的创新。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能够灵活的运用知识,对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进行解释。要想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环保意识,应该根据环保理念制定相关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有效增强初中生的自控能力,减少对周边生活环境的污染。而环保教学理念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环保教学理念的应用,促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能够形成较强的环保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环保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地理环保教学课堂。
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课堂时,要想保证环保理念与地理知识相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教材内容将环保意识穿插进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能力,能够进一步分析教学内容,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地理知识与环保理念有效融合,比如教师在开展《国的自然资源》中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在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将这一章内容分解为三节课,深化环保教育理念。
在教学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时,教师还应该明确教学的重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的认识自然资源,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比如钢铁、汽油、煤炭等都属于自然资源。还应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性质,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展示,保证学生能够加强对资源的认识,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学生的环保意识能够增强。
教师教学第二节《土地资源》时,首先对于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对土地资源污染问题进行视频展示,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并进一步推出相关的环保措施。
在教学第三节《水资源》一课时,教师应该将水资源污染问题进一步扩大,使学生能够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正确的认识到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形成节约资源的意识。
3.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实践之后应该根据内容开展课外活动,学生能够形成较强的观察能力。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对自家用水情况与小区用水用电情况进行调查,最终绘制成表格,在下一节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发言,将调查的结果与同学进行分享。学生在调查的这一过程中能够理解到水资源浪费问题,并能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学校应该在校内积极宣传环保理念,才能够深化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环保活动中,在活动中清楚的知道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并能够形成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学阶段要想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首先要转变学校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才能够进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环保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校园内进行宣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够将环保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徐挺.试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172-173.
[2]何群.初中地理教学中环保教育渗透的分析——以“水资源”一课为例[J].中华少年,2017(26):108-109.
[3]曾伟刚.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08):28.
[4]吴晓燕.初中地理教学中环保教育渗透的探讨——以“水资源”一课为例[J].文理导航(下旬),2012(09):88.
[5]陈栋梁.新理念下環保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作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2(06):120-121.
[6]孙国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新课程学习(下),2011(0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