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比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GFR的突变状态,了解化疗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状态是否产生影响,从而提高EGFR-TKIs用药的精准度。
方法采集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6周期后的外周血。采用DHPLC(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EGFR-19外显子与EGFR-21外显子的突变状态。
结果在30例患者中,化疗前EGFR的突变阳性率为53.3%(16/30)。6周期化疗结束后EGFR的突变阳性率为36.6%(11/30),化疗前后一致率为56.6(17/30),不一致率53.4%(13/30)。10例从化疗前的阳性转变为阴性,3例从化疗前的阴性转变为阳性(P=0.046),有统计学意义。6个EGFR19外显子发生转变,转变率为20%,8个EGFR21外显子发生转变转变率为26%。EGFR19、21共同发生转变的有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P>0.05)。
结论(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EGFR的突变状态有所改变,故在开始靶向治疗前必须即时检测外周血EGFR的突变状态,以便决定是否选择EGFR-TKIs靶向药物的治疗;(2)EGFR21外显子的转变率高于EGFR19外显子的转变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种现象可能与EGFR19外显子突变的患者EGFR-TKIs治疗有效率较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