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对晚期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ao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比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GFR的突变状态,了解化疗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状态是否产生影响,从而提高EGFR-TKIs用药的精准度。

方法

采集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6周期后的外周血。采用DHPLC(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EGFR-19外显子与EGFR-21外显子的突变状态。

结果

在30例患者中,化疗前EGFR的突变阳性率为53.3%(16/30)。6周期化疗结束后EGFR的突变阳性率为36.6%(11/30),化疗前后一致率为56.6(17/30),不一致率53.4%(13/30)。10例从化疗前的阳性转变为阴性,3例从化疗前的阴性转变为阳性(P=0.046),有统计学意义。6个EGFR19外显子发生转变,转变率为20%,8个EGFR21外显子发生转变转变率为26%。EGFR19、21共同发生转变的有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P>0.05)。

结论

(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EGFR的突变状态有所改变,故在开始靶向治疗前必须即时检测外周血EGFR的突变状态,以便决定是否选择EGFR-TKIs靶向药物的治疗;(2)EGFR21外显子的转变率高于EGFR19外显子的转变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种现象可能与EGFR19外显子突变的患者EGFR-TKIs治疗有效率较高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2例妇科急腹症住院患者,对其进行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单独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与阴道超声诊断比较,经腹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P<0.05),超声联合检查诊断的符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5,P<0.01)。联合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最高者为异位妊娠(100.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短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保肝、护肝、利尿、退黄、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并发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0.5 mg/次,每天1次,连续服用48周,疗程结束后评判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SS)患者脑钠肽与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0例重症监护室(ICU)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UTI。两组均给予Picco监测,分别在入ICU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抽静脉血,测心肌肌
目的观察单味大黄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胃肠道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SAP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4)。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味生大黄粉冲服或鼻胃管鼻饲。比较两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上腹压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凝血功能的纠正程度、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为(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该院所在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33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13例。A组采用氨氯地平片口服进行治疗,B组采用缬沙坦胶囊口服进行治疗,C组采用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胶囊口服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血脂和尿酸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