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清水里的刀子》用淡然清空的叙事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牛、生、死的故事,在故事表层之下,隐喻着一个更为深层的生态意义:人并不是这个世界中最有灵性的东西,作为生物链中的一环,人应当敬畏每个想生存下去的生命,如体验自己的生命一样体验其他生命。对人的生存现状的指涉则给了我们生态意义上的另一个思考。作为一个依据乡土背景为创作根源的人,石舒清以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审思乡土文明的异化,关注人在这种日益异化趋势中的心理现状。
关键词: 《清水里的刀子》生态意义生态文学
《清水里的刀子》是石舒清1998年的作品,获得1998—1999年度“小说选刊奖”,2000年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作为经典已被大家从不同角度解读过,今天再看这篇作品,是要从生态批评角度发掘过去被人们忽视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义,在新的意义层面上对其作出引申和延展。小说以一个生命猝遇变故的老人的心路历程为叙事视角,用淡然清空的叙事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牛、生、死的故事,在故事表层之下,隐喻着一个更为深层的生态意义。
一
在小说中存在着这样三层关系:“真主”对人的控制,人对牛的控制,而牛最终又在形而上摆脱人的控制,达到一种自由。小说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气息:人的生死是由一个强大的外力左右着。“当马子善老人走出坟院门的那一刹那,他似乎听到一个苍老而又稳妥的声音附在自己的耳边轻轻说,好啊,老东西,你命大,让你又逃脱了,那么就再转悠上几天,再转悠上几天就回来,这里才是你的家”。[1](P12)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死,就造成了对于死亡的一种未知与恐慌,导致在精神上失去超然独立性,人本位的思想在人无法获得生死流向的答案中也崩塌了。于是马子善老人久久站在老伴坟前冥想,他明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什么时候死却又不可知,他陷入了一种异样的伤感与恐惧之中,这是一种很沉重、很悲凉的恐慌,也是老人孤独、忧伤、不断寻求答案的心理起因。在一个问题没有解答的情况下,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人在“真主”面前不但是无知的,而且是有罪的,“亡人一入土,冥冥处就开始拷问他(她)的罪过了,亡人都有一个罪人的身份,因而活着的亲属就得施行一些搭救亡人的仪式”。[1](P15)原罪意识又进一步使人陷入对“真主”的敬畏,对死后世界所要接受惩罚的惧怕,所以耶尔古拜要举念老牛来搭救亡去的母亲。小说在这一层关系上隐喻:人不过是“真主”制造的万物中的一分子,在一种无法掌控自身生死的情况下失去了人的骄傲。
但是人可以控制其他自然物,比如一头老牛,老牛在年轻的时候被用来耕种,鞭子打在它的背上,在年老的时候被举念做了祭品,老牛的生死之权完全控制在人的手里。人在牛面前是强大的,但是牛最终却以它尊贵的精神超越了人,使人陷入一种更尴尬境地。当四十日的前三天到来的时候,牛停止了进食,小说用一种洁净温情的语言描写了牛的形象:“牛宁静端庄地站在那里,像一个穿越了时空明彻了一切的老人。它依然不缓不疾、津津有味地反刍着,它平静淡泊的目光像是看见了什么,又像是什么也无意看。”[1](P18)马子善老人在这一刹那热泪迅疾而下,他记起了老人们讲过,牛在被宰杀之前会在饮它的清水里看到与自己有关的那把刀子,自此就不吃不喝了,为的是让自己有一个清洁的内里,然后清清洁洁地归去。这对于马子善老人一直苦寻生命终极问题而不解是一个很大的刺激,老人迫切地希望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归真,然后以洁净的身心迎接死亡的降临,而这竟是那样不可得。老人追求生命理想状态的不得,最终在老牛这里找到了参照系,他清楚地看到牛可以早知它的死亡时刻的到来从而以洁净从容的心态对待,但人却不能,人可以宰杀牛的躯体,但却不能介入牛高贵的精神世界,牛以高贵的精神超越了形体的拘宥。显然,人表面的屠宰胜利掩盖不了人在更深层失败的尴尬处境,看似人利用了牛,但牛在精神上的超越使得人又反观了自己的小。在牛的大从容、大智慧面前,人是焦虑、无知的,并且更意味深长的是,在至高无上的“真主”面前,人是罪孽深重的,而牛是無罪、免检的。在这一故事的叙事文法中包含着这样一个重要的隐喻判断:自然物与人是共同生长于这个世界上的,自然物也就应该获得与人一样的生态主体性,而不应该仅仅被作为是可以被人类任意处置的客体。有评论者说老牛是人化的马子善老人,是老人的象征,这与作品实际不符。老人显然是把牛看作不同于己的外部存在,他在内心里把自我与老牛作对比,在目睹牛的高贵后从一种失败的意识中,老人反观自己,开始重新认识人与牛之间的关系,这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的生存力量与地位的思考。
细细分析这三层关系,我们看到这样一种信息:人是渺小的,人以往高贵的地位与独断的权利在神灵与牛的合力中受到了尖锐的挑战。这实际也是作品潜藏的一个生态主题:人并不是这个世界中最有灵性的东西,作为生物链中的一环,人不应该只追逐个体的权利和利益,人需要从新审视自己当下的地位。在小说中,马子善老人开始对牛做深沉的忏悔,几十年来人对牛是多么残忍,但牛以博大而宽容的心灵包容了一切,为人役使地度过了自己艰辛的一生,这让马子善老人深感愧疚并肃穆不已,这就像史怀泽说的:“人应当敬畏每个想生存下去的生命,如同敬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他如体验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体验其他生命。”我们确实需要这样一种忏悔与体验的精神来面对我们身边的自然万物,人的救赎不是靠无限制的科技、经济发展,而是善待我们身边的万物,和谐共生,否则人的无限制发展,结果只能是加速奔向灭亡,这是小说告诉我们的第一层生态喻意。
二
对众生生命的尊重是小说打动读者的一个层面,而对人的生存现状的指涉则给了我们生态意义上的另一个思考。
作为一个依据乡土背景为创作根源的人,石舒清以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审思乡土文明的异化,关注人在这种日益异化趋势中的心理现状。小说中马子善老人是一个失去内心谐和的孤独老人,就如同天空中只有日头走长路一样,最亲近的老伴已经在坟的那一面了,儿子也无法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在老人心里发凉的情况下还是举念了老牛。老人、老伴、儿子是小说中出现的三个人物,在这里我们看到,作为最基本关系展现的家已经是残缺的,家人之间也充满了距离感,从这个角度讲,老人与他人关系的平衡性、完整性已经被打破。当外在的平衡无法维系时,老人转向自我内心世界,但是在这里关于生死的问题如同祥林嫂对人死后有无灵魂的追问一样,成为老人无法解答而又摆脱不掉的一个焦灼。老人夹在内外失衡的窘境之中。
从广义生态学角度讲,生态的和谐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物的和谐,还有人与人的和谐,人心的和谐。马子善老人,或者延伸到更大范围内即现代人已经失去了内心和谐。这种失衡的原因,除了人与人的疏离感,人对于未知欲望的无法满足外,小说还通过马子善老人站在坟院的内心独白告诉我们另外一些原因:坟院已经变得拥挤,这里似乎也会像外面一样勾心斗角、争争吵吵。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但通过字里行间的空白,我们看到其中蕴藏的宏大的叙事空间。随着城市文明的渗入,寂静的、原生态的乡村已失去它的理想模样,人们生活的空间,不论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已经变得越来越逼仄,人失去原有的简单快乐而成为欲望膨胀、罪孽深重的符号。小说虽然未对此过多言语,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有关现代生存现状的讯息。当人变得孤独不快乐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重拾以往的快乐呢?这也是需要我们从生态哲学意义上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今天当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空前紧张时,当各种各样的生态危机出现时,人类不得不反思以往的行为,寻求一种新的发展观。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之下,生态文学的出现便成为一种必然。生态文学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反映,是作家对地球和所有地球生命之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创作中的必然表现,正如生态文学研究专家、哈佛大学教授布伊尔所说:“生态文学是‘为处于危机中的世界写作’的。”石舒清的《清水里的刀子》可谓一篇生态文学,希望这种生态意识能够影响更多的作家和读者。当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迈向万丈悬崖外面的时候,文学家应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着生态文学的兴起、发展并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杨继国.宁夏青年作家作品精选[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清水里的刀子》生态意义生态文学
《清水里的刀子》是石舒清1998年的作品,获得1998—1999年度“小说选刊奖”,2000年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作为经典已被大家从不同角度解读过,今天再看这篇作品,是要从生态批评角度发掘过去被人们忽视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义,在新的意义层面上对其作出引申和延展。小说以一个生命猝遇变故的老人的心路历程为叙事视角,用淡然清空的叙事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牛、生、死的故事,在故事表层之下,隐喻着一个更为深层的生态意义。
一
在小说中存在着这样三层关系:“真主”对人的控制,人对牛的控制,而牛最终又在形而上摆脱人的控制,达到一种自由。小说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气息:人的生死是由一个强大的外力左右着。“当马子善老人走出坟院门的那一刹那,他似乎听到一个苍老而又稳妥的声音附在自己的耳边轻轻说,好啊,老东西,你命大,让你又逃脱了,那么就再转悠上几天,再转悠上几天就回来,这里才是你的家”。[1](P12)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死,就造成了对于死亡的一种未知与恐慌,导致在精神上失去超然独立性,人本位的思想在人无法获得生死流向的答案中也崩塌了。于是马子善老人久久站在老伴坟前冥想,他明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什么时候死却又不可知,他陷入了一种异样的伤感与恐惧之中,这是一种很沉重、很悲凉的恐慌,也是老人孤独、忧伤、不断寻求答案的心理起因。在一个问题没有解答的情况下,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人在“真主”面前不但是无知的,而且是有罪的,“亡人一入土,冥冥处就开始拷问他(她)的罪过了,亡人都有一个罪人的身份,因而活着的亲属就得施行一些搭救亡人的仪式”。[1](P15)原罪意识又进一步使人陷入对“真主”的敬畏,对死后世界所要接受惩罚的惧怕,所以耶尔古拜要举念老牛来搭救亡去的母亲。小说在这一层关系上隐喻:人不过是“真主”制造的万物中的一分子,在一种无法掌控自身生死的情况下失去了人的骄傲。
但是人可以控制其他自然物,比如一头老牛,老牛在年轻的时候被用来耕种,鞭子打在它的背上,在年老的时候被举念做了祭品,老牛的生死之权完全控制在人的手里。人在牛面前是强大的,但是牛最终却以它尊贵的精神超越了人,使人陷入一种更尴尬境地。当四十日的前三天到来的时候,牛停止了进食,小说用一种洁净温情的语言描写了牛的形象:“牛宁静端庄地站在那里,像一个穿越了时空明彻了一切的老人。它依然不缓不疾、津津有味地反刍着,它平静淡泊的目光像是看见了什么,又像是什么也无意看。”[1](P18)马子善老人在这一刹那热泪迅疾而下,他记起了老人们讲过,牛在被宰杀之前会在饮它的清水里看到与自己有关的那把刀子,自此就不吃不喝了,为的是让自己有一个清洁的内里,然后清清洁洁地归去。这对于马子善老人一直苦寻生命终极问题而不解是一个很大的刺激,老人迫切地希望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归真,然后以洁净的身心迎接死亡的降临,而这竟是那样不可得。老人追求生命理想状态的不得,最终在老牛这里找到了参照系,他清楚地看到牛可以早知它的死亡时刻的到来从而以洁净从容的心态对待,但人却不能,人可以宰杀牛的躯体,但却不能介入牛高贵的精神世界,牛以高贵的精神超越了形体的拘宥。显然,人表面的屠宰胜利掩盖不了人在更深层失败的尴尬处境,看似人利用了牛,但牛在精神上的超越使得人又反观了自己的小。在牛的大从容、大智慧面前,人是焦虑、无知的,并且更意味深长的是,在至高无上的“真主”面前,人是罪孽深重的,而牛是無罪、免检的。在这一故事的叙事文法中包含着这样一个重要的隐喻判断:自然物与人是共同生长于这个世界上的,自然物也就应该获得与人一样的生态主体性,而不应该仅仅被作为是可以被人类任意处置的客体。有评论者说老牛是人化的马子善老人,是老人的象征,这与作品实际不符。老人显然是把牛看作不同于己的外部存在,他在内心里把自我与老牛作对比,在目睹牛的高贵后从一种失败的意识中,老人反观自己,开始重新认识人与牛之间的关系,这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的生存力量与地位的思考。
细细分析这三层关系,我们看到这样一种信息:人是渺小的,人以往高贵的地位与独断的权利在神灵与牛的合力中受到了尖锐的挑战。这实际也是作品潜藏的一个生态主题:人并不是这个世界中最有灵性的东西,作为生物链中的一环,人不应该只追逐个体的权利和利益,人需要从新审视自己当下的地位。在小说中,马子善老人开始对牛做深沉的忏悔,几十年来人对牛是多么残忍,但牛以博大而宽容的心灵包容了一切,为人役使地度过了自己艰辛的一生,这让马子善老人深感愧疚并肃穆不已,这就像史怀泽说的:“人应当敬畏每个想生存下去的生命,如同敬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他如体验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体验其他生命。”我们确实需要这样一种忏悔与体验的精神来面对我们身边的自然万物,人的救赎不是靠无限制的科技、经济发展,而是善待我们身边的万物,和谐共生,否则人的无限制发展,结果只能是加速奔向灭亡,这是小说告诉我们的第一层生态喻意。
二
对众生生命的尊重是小说打动读者的一个层面,而对人的生存现状的指涉则给了我们生态意义上的另一个思考。
作为一个依据乡土背景为创作根源的人,石舒清以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审思乡土文明的异化,关注人在这种日益异化趋势中的心理现状。小说中马子善老人是一个失去内心谐和的孤独老人,就如同天空中只有日头走长路一样,最亲近的老伴已经在坟的那一面了,儿子也无法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在老人心里发凉的情况下还是举念了老牛。老人、老伴、儿子是小说中出现的三个人物,在这里我们看到,作为最基本关系展现的家已经是残缺的,家人之间也充满了距离感,从这个角度讲,老人与他人关系的平衡性、完整性已经被打破。当外在的平衡无法维系时,老人转向自我内心世界,但是在这里关于生死的问题如同祥林嫂对人死后有无灵魂的追问一样,成为老人无法解答而又摆脱不掉的一个焦灼。老人夹在内外失衡的窘境之中。
从广义生态学角度讲,生态的和谐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物的和谐,还有人与人的和谐,人心的和谐。马子善老人,或者延伸到更大范围内即现代人已经失去了内心和谐。这种失衡的原因,除了人与人的疏离感,人对于未知欲望的无法满足外,小说还通过马子善老人站在坟院的内心独白告诉我们另外一些原因:坟院已经变得拥挤,这里似乎也会像外面一样勾心斗角、争争吵吵。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但通过字里行间的空白,我们看到其中蕴藏的宏大的叙事空间。随着城市文明的渗入,寂静的、原生态的乡村已失去它的理想模样,人们生活的空间,不论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已经变得越来越逼仄,人失去原有的简单快乐而成为欲望膨胀、罪孽深重的符号。小说虽然未对此过多言语,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有关现代生存现状的讯息。当人变得孤独不快乐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重拾以往的快乐呢?这也是需要我们从生态哲学意义上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今天当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空前紧张时,当各种各样的生态危机出现时,人类不得不反思以往的行为,寻求一种新的发展观。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之下,生态文学的出现便成为一种必然。生态文学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反映,是作家对地球和所有地球生命之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创作中的必然表现,正如生态文学研究专家、哈佛大学教授布伊尔所说:“生态文学是‘为处于危机中的世界写作’的。”石舒清的《清水里的刀子》可谓一篇生态文学,希望这种生态意识能够影响更多的作家和读者。当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迈向万丈悬崖外面的时候,文学家应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着生态文学的兴起、发展并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杨继国.宁夏青年作家作品精选[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