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当代教育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将学生当作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意课堂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来看,在小学生眼里一切都那么美好,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诗意,作为教师也知道只有为学生营造具有诗意的环境,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诗意潜能。诗意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并且整个课堂从始至终都贯穿了美好的意境。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堂本该像一首诗,诗的境界就是让人轻松、愉快、自由,而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不仅能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而且能受到诗意之美的熏陶。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开展诗意课堂是教育者当前必须研究的课题,也是开放式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展开诗意的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让美的文章贯穿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展开诗意的阅读,让整个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诗意的阅读,例如: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这样构建诗意的课堂。我们知道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母爱也能感染每个人的心,而从古至今关于写母亲的文章与诗歌也是非常多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阐述了唐朝诗人孟郊与母亲分离的情景,其中文章中有“游子吟”这首诗,而这首诗则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目前来说也是赞颂母爱的经典,将诗人对母亲无限感恩充分表达出来,更主要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尊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若要更加深入的去理解这篇课文,教师应该将诗中的精妙比喻提炼出来,然后在黑板上展现给学生:母亲对儿女的爱——三春晖;儿女对母亲的爱——寸草心。将诗意展现给学生之后,此时可以利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讨论与交流,主题是“母爱”。作者因为心理时时刻刻都铭刻了母亲的恩情,因此,最终创作了这首著名的“游子吟”,其实诗人虽然找到了这么美妙的诗句来表达母爱,但是我们能不能效仿诗人这样来歌颂自己的母亲呢?在这个主题的促使下,小学生开始跟着诗人的感觉来读着:“母爱就是在下雨时,在学校门口等候我的花折伞”、“母爱就是热乎乎的早餐,每天都在为我摆上餐桌”等等,这样的课堂就充满了诗意,小学生虽然操着稚嫩的声音朗诵着这些简单的诗句,但是无疑不是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挚爱。当学生们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意之时,整堂课就充满诗意,学生也转化为了诗意的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有助于小学生语言的交流,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又融入了诗意,在学习中引导孩子们的心灵感受到母爱的真谛,也有效训练了学生思维。
二、激发诗意的情感
人有情感才能创造文学,文学作品都是情感的结晶品,从我们当前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很多文章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每一篇文章就想心灵的窗户,一旦打开这个窗户,就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作为教学工作者的主要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教师要在上课之前认真备课,首先对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进行一次感悟,然后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一起去经历、思考。唯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通过准确的表情、生动语言,来将作者在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并以此作为与学生共鸣的特点,构建出一种与课文意境相符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诗意的情感。以教学《观潮》一文为例,这篇课文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在这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作者寓情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情感。在这个主题下,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诗意情感,就需要在新课中“以声”激起学生的情感兴趣,在学生的激情朗读中配上雄浑的音乐,让他们在音乐中渐入情境,来体会大潮的磅礴气势。由于学生生活在城市中,很难亲眼看到这样的壮观景象,因此,教师应该利用电教手段,声像同步,视听结合,为学生创设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加深感受。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融入诗意
小学语文课堂诗意化,应该使学生真正获得语文教育的价值,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中受到精神的滋润。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被逐渐应用于教学当中,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包含了音乐、动画等等内容,不仅能对很多事物进行有效的模拟,而且还能仿真,能将抽线的事物变得非常直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打开学生的眼界,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为激发学生诗意潜能提供前提条件。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所带来的诗意课堂,是多么的真实。
例如:我们在学习“白鹫”这篇课文时,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而且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诗意,属于一篇清新简约的文章。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能制作出不同姿态的白鹫,进而通过画面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会逐渐喜欢上形象美好的白鹫,配合优雅的音乐,教师需要设计诗意很浓的语言来进行导入:美丽的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在它的世界里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并且孕育了无数的生灵,大自然的一棵小草、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以及一只小鸟,在诗人的眼里都是美轮美奂的素材,都充满了无限的诗意。白鹫就像是一首简约精巧的诗,并且韵味无穷,同学们面对画面里的白鹫,请你们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总之,当代教学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无论是小学语文,还是其他学科。小学语文打造诗意的课堂,孩子们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轻松学习、无拘无束,才能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卫琴. 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能力[J]. 小学教学参考, 2010,(11)
[2]石卫平. 论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情感品质[J]. 新课程(教师), 2010,(12)
[3]王晓光. 情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意课堂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来看,在小学生眼里一切都那么美好,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诗意,作为教师也知道只有为学生营造具有诗意的环境,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诗意潜能。诗意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并且整个课堂从始至终都贯穿了美好的意境。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堂本该像一首诗,诗的境界就是让人轻松、愉快、自由,而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不仅能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而且能受到诗意之美的熏陶。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开展诗意课堂是教育者当前必须研究的课题,也是开放式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展开诗意的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让美的文章贯穿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展开诗意的阅读,让整个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诗意的阅读,例如: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这样构建诗意的课堂。我们知道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母爱也能感染每个人的心,而从古至今关于写母亲的文章与诗歌也是非常多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阐述了唐朝诗人孟郊与母亲分离的情景,其中文章中有“游子吟”这首诗,而这首诗则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目前来说也是赞颂母爱的经典,将诗人对母亲无限感恩充分表达出来,更主要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尊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若要更加深入的去理解这篇课文,教师应该将诗中的精妙比喻提炼出来,然后在黑板上展现给学生:母亲对儿女的爱——三春晖;儿女对母亲的爱——寸草心。将诗意展现给学生之后,此时可以利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讨论与交流,主题是“母爱”。作者因为心理时时刻刻都铭刻了母亲的恩情,因此,最终创作了这首著名的“游子吟”,其实诗人虽然找到了这么美妙的诗句来表达母爱,但是我们能不能效仿诗人这样来歌颂自己的母亲呢?在这个主题的促使下,小学生开始跟着诗人的感觉来读着:“母爱就是在下雨时,在学校门口等候我的花折伞”、“母爱就是热乎乎的早餐,每天都在为我摆上餐桌”等等,这样的课堂就充满了诗意,小学生虽然操着稚嫩的声音朗诵着这些简单的诗句,但是无疑不是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挚爱。当学生们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意之时,整堂课就充满诗意,学生也转化为了诗意的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有助于小学生语言的交流,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又融入了诗意,在学习中引导孩子们的心灵感受到母爱的真谛,也有效训练了学生思维。
二、激发诗意的情感
人有情感才能创造文学,文学作品都是情感的结晶品,从我们当前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很多文章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每一篇文章就想心灵的窗户,一旦打开这个窗户,就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作为教学工作者的主要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教师要在上课之前认真备课,首先对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进行一次感悟,然后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一起去经历、思考。唯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通过准确的表情、生动语言,来将作者在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并以此作为与学生共鸣的特点,构建出一种与课文意境相符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诗意的情感。以教学《观潮》一文为例,这篇课文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在这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作者寓情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情感。在这个主题下,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诗意情感,就需要在新课中“以声”激起学生的情感兴趣,在学生的激情朗读中配上雄浑的音乐,让他们在音乐中渐入情境,来体会大潮的磅礴气势。由于学生生活在城市中,很难亲眼看到这样的壮观景象,因此,教师应该利用电教手段,声像同步,视听结合,为学生创设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加深感受。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融入诗意
小学语文课堂诗意化,应该使学生真正获得语文教育的价值,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中受到精神的滋润。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被逐渐应用于教学当中,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包含了音乐、动画等等内容,不仅能对很多事物进行有效的模拟,而且还能仿真,能将抽线的事物变得非常直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打开学生的眼界,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为激发学生诗意潜能提供前提条件。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所带来的诗意课堂,是多么的真实。
例如:我们在学习“白鹫”这篇课文时,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而且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诗意,属于一篇清新简约的文章。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能制作出不同姿态的白鹫,进而通过画面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会逐渐喜欢上形象美好的白鹫,配合优雅的音乐,教师需要设计诗意很浓的语言来进行导入:美丽的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在它的世界里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并且孕育了无数的生灵,大自然的一棵小草、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以及一只小鸟,在诗人的眼里都是美轮美奂的素材,都充满了无限的诗意。白鹫就像是一首简约精巧的诗,并且韵味无穷,同学们面对画面里的白鹫,请你们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总之,当代教学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无论是小学语文,还是其他学科。小学语文打造诗意的课堂,孩子们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轻松学习、无拘无束,才能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卫琴. 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能力[J]. 小学教学参考, 2010,(11)
[2]石卫平. 论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情感品质[J]. 新课程(教师), 2010,(12)
[3]王晓光. 情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