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天的历史无不揉进了史家现实的情怀,所以历史是“活”的。口述历史,让历史开口说话,对于国家级纪念馆而言,它就是“活”的文物。记忆也有不可靠之处,细节作为记忆单元不容易更改,也没法更改。口述历史的魅力,就是在一个个“小”真实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大真实。历史资料与当事人的相互佐证,是口述历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关键。
【关键词】口述历史;征集;整理;新媒体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的一句名言。它一针见血,非常的“真实”,因为史料本身并不会说话,能让史料说话的是史学家,今天的历史无不揉进了史家现实的情怀,所以历史是“活”的,它离不开现代人价值观念的参照与把控。
2008年10月26日,渡江战役纪念馆在合肥滨湖新区开工建设。作为国家级纪念馆,建设者们觉得它应该区别于已经建成的纪念解放战争的三大纪念馆,即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纪念馆。纪念馆“拼”的是什么?当然是文物。枪呀,炮呀,地图文件什么的,因为它们建得早征集相对容易,渡江馆难以超越它们。那就另辟蹊径,让历史开口说话,征集一些“活”的文物,于是有了馆藏片《八百将士忆渡江》纪录片拍摄的动议。这个任务交给了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口述历史”在当时还算新生事物,理论上讨论的多,实践者少。崔永元的重走长征路,采访了大量抗战老兵,扛起了口述历史的大旗,虽然最后的成片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个失败的项目,但笔者认为此项工程保存了那么多的历史资料,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未加修饰的珍贵历史资料,抗战史学界会感谢他,其在中国口述历史上必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大事件!对于如何完成渡江战役纪念馆口述历史征集这个艰巨的任务,说实话心里没底。说它艰巨,一是时间上的,解放战争胜利60多年了,当年的参战者、亲历者年逾古稀,健在的不多了,尤其是中高级指挥人员(普通战士可以把一次局部的战斗描述得绘声绘色,但要全貌地记述就勉为其难了)。得抢救性地完成这项任务。同时,为防止“选择性”记忆,能采访一些渡江战役“敌对”一方——国民党参战老兵就最好不过了。史料来源的多元化,可以起到“纠偏”与“补充”的作用。因为是国家级纪念馆的馆藏片,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任务,我们当时提出三个硬性指标,即参战部队一个不能少(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全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江南游击队以及渡江船工和民工);渡江战役重大事件一个不能少(渡江总前委进驻瑶岗、形势分析、和平谈判、水上训练、渡江侦察、突破天堑、江阴策反、 紫石英号事件 、占领总统府、千里追击、郎广战役 、会师江南游击队、解放杭州武汉南昌、决战上海等);重要的渡江旧址一个不能少。当时很多人认为难以完成的事情,经过近4年的努力,最后圆满地完成了。
一、避免记忆的不可靠之处
为防止60多年前的记忆被有意无意地再加工,采访的手法需要多样化,案头工作要充分,同时要有甄别能力。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都有股创造历史的自豪感,在回顾那段光荣岁月时,经常不自觉地有所取舍,他们面对摄像机时大多有个思维定式,说出来的是“官话”,甚至是“套话”,所以得做“去”摄像的工作。我们经常的做法就是尽量全程记录,同时不按他们准备好的思路去“采访”,而是从一些细节入手,去“聊天”,从中挖掘出一些记忆深处的细节。因为细节作为记忆单元不容易更改,也没法更改。比如说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每个战士都气冲斗牛,但具体到渡江那一刻,一些老战士心中还是有一个“怕”字,有的畏惧滔滔江水,长江无风三尺浪,传言江猪能吃人;有的士兵看到滔滔江水把头发都剃掉了;有的怕死在自己人枪下,渡江时有道命令,“任何部队只要上了船,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船打沉了,你能过到江北面,那你就爬到江南去死”(时任三野21军61师师司令部作战参谋董清树老人的回忆),江北岸上还有手持冲锋枪的督战人员,与其死在自己人手里,不如奋勇向前。关于江阴要塞策反,解放以后几位策反功臣就策反的过程,以及每个人扮演的角色是官司不断,互相质疑,最后也没有结论。我们采访和征集了大量视频资料,求同存异,互相佐证,最后用王征明、唐秉琳、王刚等当事人的回顾,把江阴要塞策反事件的原貌展现出来。
二、小事不虚
对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我们要求“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对于口述历史而言,大事不虚那是自然的,“小事”能“不拘”吗?显然不行。口述历史的魅力,就是在一个个“小真实”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大真实”。在渡江旧址的寻觅与拍摄过程中,我们经历许多遗憾与惊喜。百万大军,千帆竞渡,没有码头船只就摆不开。大的民用码头,早已被国民党的炮兵标在地图上,成了靶子,所以渡江前各个部队都利用夜色修筑自己的码头。有的部队还修筑了一些假码头,故意弄出点声音,让敌人知道,真真假假,迷惑敌人。这些渡江码头旧址,一般在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战役过后,利用价值低,自然被大家遗忘了。安徽是渡江战役主战场,渡江的东中西三个集团,有两个在安徽。中集团的24、25、27三个军,率先从无为向南岸发起攻击,第一船就是1949年4月20日晚8时从无为出发,在芜湖夏家湖登岸的。出发地在哪里,渡口在哪里?一些纪录片摄制组,来到这里,望江兴叹,要么失望而归,要么拿一块滩涂代替。虽然查阅各种军史资料,知道在泥汊附近,但没有人知道确切地点。我们很幸运,首先是采访到当年第一船的见证人尹秀亭老人,他当时是27军79师235团的作战参谋,渡江时被派到第一船的那个营,负责协调指挥那个突击营,所以对于大概地址是了解的。其次,我们两次赴无为县,在宣传部和党史办的支持下,找到早已退休的原无为县党史办的负责人王敏林老人,他这么多年一直在研究渡江战役历史,对于情况是了解的。最后老人把我们带到一块开满油菜花的滩涂地,看到我们吃惊的神情,忙解释说江水的冲刷,渡口几十年前就不复存在了,变成了看到的滩涂地。二野是从安庆地区渡江的,鸭儿沟比其他渡口名气要大。当年船只为了入江,在大堤的后面挖了长长深深的一条河,河流与长江只隔薄薄一层墙。渡江战役开始时,将那薄薄一层墙推倒,藏在大堤后面的船只涌入长江。由于区划调整,现在的安庆地图上查不到这个名字了。鸭儿沟在哪里?询问当地宣传部门及党史部门,也说不出个究竟。最后我们根据当时大军渡江的部署,找到大概位置并询问当地的老人,也都没听说这个不太雅的地名。最后街道的一个外宣人员,说前段时间安庆地区做历史普查工作时,找到鸭儿沟的确切位置,去了一看,那里正在搞开发,也许晚个年儿半载,可能再也见不到了。于是租了一条小船,沿着大军出江的路径,把它记录下来,并将视频资料放在纪念馆永久保存。最遗憾的是,找到了当年作为渡江跳板的枞阳的铁板洲、铜板洲、玉板洲,可惜后两洲无缘一面,因为它们多年前已沉入江底。铁板洲由于土质疏松,当年的渡江痕迹,也难以寻觅。只有洲上老乡自发守护的无名烈士墓,还在提醒后人60年前这里发生过怎样壮烈的一幕。 三、口述历史,也需历史文献的佐证
历史资料与当事人的相互佐证,是口述历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关键。口述资料的甄别与去芜存真,我们采取两个办法,一是史料的佐证,一是两个以上当事人的互相印证。比如渡江前清除江北桥头堡行动中的西梁山战斗,军史上一笔带过,实际战斗情形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现在的安徽和县修建的西梁山烈士陵园,对战况的描述也有许多空白,这方面资料的缺乏是主要原因。对于烈士陵园与地方史学工作者的描述,我们一概不予采用。我们的标准是这场战斗的参战者、亲历者。此次战斗是30军90师的两个团担任的,最后我们采访到了时任30军军长谢振华(原中顾委委员、昆明军区政治委员)、时任30军90师270团2营教导员徐世善(原南昌陆军学院顾问)、时任30军军部侦察营1连1班班长陆海平(原海军广州办事处副主任)、时任30军供给部军事科科员马国斌(原海军舟山基地后勤部长)等一批此次战斗的指战员,他们中既有当时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员,也有基层指挥人员,他们的共同记忆,为我们描绘出这场惨烈战斗的全景图,弥补了空白。再一个就是渡江“第一船”以及前面所说的第一船登陆点的考证,江苏的媒体认为“第一船”是一艘名叫“京电”号的机电船,并把它从江苏灌南运抵南京,进入南京的渡江战役纪念馆。登陆时间是1949年4月23日零时,登陆地点在南京下关。安徽马毛姐的船,也被称为“第一船”。二十四军军史上记载:在铜陵登陆作战的是第七兵团第二十四军所属七十、七十一两个师。“4月21日,二十四军七十一师晨1时渡长江继占许家坝、金家渡、坝埂头,一部占领顺安。”再一个就是安徽无为的船工张孝华、张友香父子俩那艘“1065”号船,被第二十七军军史认定为第一船,登陆地点在芜湖市繁昌县的夏家湖。根据登陆时间,最后我们采信的是最后一个,即张氏父子的渡船为“第一船”,夏家湖为登陆点。
人类早期的历史,都是口口相传的,那是口述历史的开始。文字创造出来后,历史成了少数人的专利。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历史的见证人,也可以成为历史的记录者。今天,做口述历史的征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硬件的保障(除文字外,还可以借助音视频,让历史更加鲜活),有可供分享的互动平台(利于纠偏与补充),有无限宽度的题材选择性等等。目前,口述历史是个重要的节目制作方向,对于纪录片制作人而言,因为大量口述资料资源的可资利用,共享“记忆”必将推动我国口述历史黄金期的提前到来。
(作者单位: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口述历史;征集;整理;新媒体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的一句名言。它一针见血,非常的“真实”,因为史料本身并不会说话,能让史料说话的是史学家,今天的历史无不揉进了史家现实的情怀,所以历史是“活”的,它离不开现代人价值观念的参照与把控。
2008年10月26日,渡江战役纪念馆在合肥滨湖新区开工建设。作为国家级纪念馆,建设者们觉得它应该区别于已经建成的纪念解放战争的三大纪念馆,即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纪念馆。纪念馆“拼”的是什么?当然是文物。枪呀,炮呀,地图文件什么的,因为它们建得早征集相对容易,渡江馆难以超越它们。那就另辟蹊径,让历史开口说话,征集一些“活”的文物,于是有了馆藏片《八百将士忆渡江》纪录片拍摄的动议。这个任务交给了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口述历史”在当时还算新生事物,理论上讨论的多,实践者少。崔永元的重走长征路,采访了大量抗战老兵,扛起了口述历史的大旗,虽然最后的成片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个失败的项目,但笔者认为此项工程保存了那么多的历史资料,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未加修饰的珍贵历史资料,抗战史学界会感谢他,其在中国口述历史上必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大事件!对于如何完成渡江战役纪念馆口述历史征集这个艰巨的任务,说实话心里没底。说它艰巨,一是时间上的,解放战争胜利60多年了,当年的参战者、亲历者年逾古稀,健在的不多了,尤其是中高级指挥人员(普通战士可以把一次局部的战斗描述得绘声绘色,但要全貌地记述就勉为其难了)。得抢救性地完成这项任务。同时,为防止“选择性”记忆,能采访一些渡江战役“敌对”一方——国民党参战老兵就最好不过了。史料来源的多元化,可以起到“纠偏”与“补充”的作用。因为是国家级纪念馆的馆藏片,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任务,我们当时提出三个硬性指标,即参战部队一个不能少(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全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江南游击队以及渡江船工和民工);渡江战役重大事件一个不能少(渡江总前委进驻瑶岗、形势分析、和平谈判、水上训练、渡江侦察、突破天堑、江阴策反、 紫石英号事件 、占领总统府、千里追击、郎广战役 、会师江南游击队、解放杭州武汉南昌、决战上海等);重要的渡江旧址一个不能少。当时很多人认为难以完成的事情,经过近4年的努力,最后圆满地完成了。
一、避免记忆的不可靠之处
为防止60多年前的记忆被有意无意地再加工,采访的手法需要多样化,案头工作要充分,同时要有甄别能力。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都有股创造历史的自豪感,在回顾那段光荣岁月时,经常不自觉地有所取舍,他们面对摄像机时大多有个思维定式,说出来的是“官话”,甚至是“套话”,所以得做“去”摄像的工作。我们经常的做法就是尽量全程记录,同时不按他们准备好的思路去“采访”,而是从一些细节入手,去“聊天”,从中挖掘出一些记忆深处的细节。因为细节作为记忆单元不容易更改,也没法更改。比如说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每个战士都气冲斗牛,但具体到渡江那一刻,一些老战士心中还是有一个“怕”字,有的畏惧滔滔江水,长江无风三尺浪,传言江猪能吃人;有的士兵看到滔滔江水把头发都剃掉了;有的怕死在自己人枪下,渡江时有道命令,“任何部队只要上了船,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船打沉了,你能过到江北面,那你就爬到江南去死”(时任三野21军61师师司令部作战参谋董清树老人的回忆),江北岸上还有手持冲锋枪的督战人员,与其死在自己人手里,不如奋勇向前。关于江阴要塞策反,解放以后几位策反功臣就策反的过程,以及每个人扮演的角色是官司不断,互相质疑,最后也没有结论。我们采访和征集了大量视频资料,求同存异,互相佐证,最后用王征明、唐秉琳、王刚等当事人的回顾,把江阴要塞策反事件的原貌展现出来。
二、小事不虚
对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我们要求“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对于口述历史而言,大事不虚那是自然的,“小事”能“不拘”吗?显然不行。口述历史的魅力,就是在一个个“小真实”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大真实”。在渡江旧址的寻觅与拍摄过程中,我们经历许多遗憾与惊喜。百万大军,千帆竞渡,没有码头船只就摆不开。大的民用码头,早已被国民党的炮兵标在地图上,成了靶子,所以渡江前各个部队都利用夜色修筑自己的码头。有的部队还修筑了一些假码头,故意弄出点声音,让敌人知道,真真假假,迷惑敌人。这些渡江码头旧址,一般在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战役过后,利用价值低,自然被大家遗忘了。安徽是渡江战役主战场,渡江的东中西三个集团,有两个在安徽。中集团的24、25、27三个军,率先从无为向南岸发起攻击,第一船就是1949年4月20日晚8时从无为出发,在芜湖夏家湖登岸的。出发地在哪里,渡口在哪里?一些纪录片摄制组,来到这里,望江兴叹,要么失望而归,要么拿一块滩涂代替。虽然查阅各种军史资料,知道在泥汊附近,但没有人知道确切地点。我们很幸运,首先是采访到当年第一船的见证人尹秀亭老人,他当时是27军79师235团的作战参谋,渡江时被派到第一船的那个营,负责协调指挥那个突击营,所以对于大概地址是了解的。其次,我们两次赴无为县,在宣传部和党史办的支持下,找到早已退休的原无为县党史办的负责人王敏林老人,他这么多年一直在研究渡江战役历史,对于情况是了解的。最后老人把我们带到一块开满油菜花的滩涂地,看到我们吃惊的神情,忙解释说江水的冲刷,渡口几十年前就不复存在了,变成了看到的滩涂地。二野是从安庆地区渡江的,鸭儿沟比其他渡口名气要大。当年船只为了入江,在大堤的后面挖了长长深深的一条河,河流与长江只隔薄薄一层墙。渡江战役开始时,将那薄薄一层墙推倒,藏在大堤后面的船只涌入长江。由于区划调整,现在的安庆地图上查不到这个名字了。鸭儿沟在哪里?询问当地宣传部门及党史部门,也说不出个究竟。最后我们根据当时大军渡江的部署,找到大概位置并询问当地的老人,也都没听说这个不太雅的地名。最后街道的一个外宣人员,说前段时间安庆地区做历史普查工作时,找到鸭儿沟的确切位置,去了一看,那里正在搞开发,也许晚个年儿半载,可能再也见不到了。于是租了一条小船,沿着大军出江的路径,把它记录下来,并将视频资料放在纪念馆永久保存。最遗憾的是,找到了当年作为渡江跳板的枞阳的铁板洲、铜板洲、玉板洲,可惜后两洲无缘一面,因为它们多年前已沉入江底。铁板洲由于土质疏松,当年的渡江痕迹,也难以寻觅。只有洲上老乡自发守护的无名烈士墓,还在提醒后人60年前这里发生过怎样壮烈的一幕。 三、口述历史,也需历史文献的佐证
历史资料与当事人的相互佐证,是口述历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关键。口述资料的甄别与去芜存真,我们采取两个办法,一是史料的佐证,一是两个以上当事人的互相印证。比如渡江前清除江北桥头堡行动中的西梁山战斗,军史上一笔带过,实际战斗情形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现在的安徽和县修建的西梁山烈士陵园,对战况的描述也有许多空白,这方面资料的缺乏是主要原因。对于烈士陵园与地方史学工作者的描述,我们一概不予采用。我们的标准是这场战斗的参战者、亲历者。此次战斗是30军90师的两个团担任的,最后我们采访到了时任30军军长谢振华(原中顾委委员、昆明军区政治委员)、时任30军90师270团2营教导员徐世善(原南昌陆军学院顾问)、时任30军军部侦察营1连1班班长陆海平(原海军广州办事处副主任)、时任30军供给部军事科科员马国斌(原海军舟山基地后勤部长)等一批此次战斗的指战员,他们中既有当时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员,也有基层指挥人员,他们的共同记忆,为我们描绘出这场惨烈战斗的全景图,弥补了空白。再一个就是渡江“第一船”以及前面所说的第一船登陆点的考证,江苏的媒体认为“第一船”是一艘名叫“京电”号的机电船,并把它从江苏灌南运抵南京,进入南京的渡江战役纪念馆。登陆时间是1949年4月23日零时,登陆地点在南京下关。安徽马毛姐的船,也被称为“第一船”。二十四军军史上记载:在铜陵登陆作战的是第七兵团第二十四军所属七十、七十一两个师。“4月21日,二十四军七十一师晨1时渡长江继占许家坝、金家渡、坝埂头,一部占领顺安。”再一个就是安徽无为的船工张孝华、张友香父子俩那艘“1065”号船,被第二十七军军史认定为第一船,登陆地点在芜湖市繁昌县的夏家湖。根据登陆时间,最后我们采信的是最后一个,即张氏父子的渡船为“第一船”,夏家湖为登陆点。
人类早期的历史,都是口口相传的,那是口述历史的开始。文字创造出来后,历史成了少数人的专利。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历史的见证人,也可以成为历史的记录者。今天,做口述历史的征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硬件的保障(除文字外,还可以借助音视频,让历史更加鲜活),有可供分享的互动平台(利于纠偏与补充),有无限宽度的题材选择性等等。目前,口述历史是个重要的节目制作方向,对于纪录片制作人而言,因为大量口述资料资源的可资利用,共享“记忆”必将推动我国口述历史黄金期的提前到来。
(作者单位: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