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2014年11月20日,一则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比旧标准,一夜之间中国的特大城市从140多个锐减为了16个。一个划分标准的改动,也许并不涉及产业调整、政策变动或发展规划的剧烈转向,却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高度关注。新标准出台后,苏州凭借着661万城区人口一跃成为江苏省内除省会南京之外唯一的特大型城市,与南京、杭州一道形成了助力上海这一超大型城市的华东三引擎。
挑战
然而,对于苏州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底蕴和小桥流水个性的园林之城,这一“特大城市”的“殊荣”,从一开始就饱受批判与质疑。在这座资源告急、环境脆弱、经济转型压力巨大、区域竞争加剧的城市身上,究竟能承载多少发展与改革的重担?让我们先来看一组令人担心的现状:
一、土地资源吃紧,用地规模逼近极限。在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苏州城市人口、建设用地等大幅增加,已经达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上限。其中城市建设用地占市域面积从2004年的不到15%,到2013年接近30%,几乎翻了一倍,土地资源的紧缺推高了房价,使得民众居住成本高企,影响了区域外人才的自然流入;
二、城市路面交通拥堵加剧。交通组织仍以古城为核心,接近极限容量,轨道交通建设难以跟上机动车增长速度,高峰时段拥堵情况长期得不到缓解。截止2014年,苏州机动车保有量达245万辆,位居全国第九。市区高架环线的部分节点早晚高峰车速甚至小于5km/h,车流量超过饱和的时间越来越长;
三、生态环境异常脆弱。随着建设用地向乡镇扩张,苏州环境污染也呈现扩大趋势;水资源受到沿湖沿河不正规企业乱排放的威胁,徒为江南水乡却面临喝水问题,据统计,太湖流域六大重点污染行业企业约5.5万家,而在苏州境内的有约2.5万家,大量工业污水的排放,直接导致了太湖流域水质恶化;
四、城市生活质量提升面临挑战。苏州本地户籍人口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2014年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4.08%,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外来人口在苏州人口构成中比例很高,且外来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比65%。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的难度和要求;
五、城乡一体化进程受阻。受到落后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双重制约,存在着“半城市化”问题,农民入城却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只实现了农村人口与城市中低端就业市场的对接,而未完成包括就业、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福利制度的衔接。
机遇
苏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前沿阵地,身为开放型经济大市,在过去30年,一直在改革开放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面向未来30年,跻身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型城市的苏州还能不能继续发展、能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这是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
诚然,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但是人类的进步就在于不断升级技术、提高效率,不断突破资源的极限,也就是不断挑战承载力极限的过程。大量事实分析表明,苏州的发展优势雄厚、潜力巨大,完全可以通过改进公共服务管理、提高行政规划效率,来突破资源的约束和增长的瓶颈,大幅度提升承载力、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
苏州之所以能够在东部经济强市版图上脱颖而出,其成功的秘诀在于政府的强力主导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强调了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作用,在民生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财税的扶持力量,特别是通过科学性前瞻性的城市总体规划,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发展。2015年7月苏州在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时,将按照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型城市标准探索总体规划编制改革,势必推动公共政策制定者、执行者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理念,建立健全现代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在解决城市道路堵塞方面,苏州将在今后五年不断完善公交优先体系建设,研究制定轨交与公交线网衔接优化方案;深入推进智慧交通系统建设,逐步建成流量监测、道路监控、电子抓拍、交通诱导等职能交通管理设施体系;充分考虑到古城区地面道路扩展空间有限的特点,提前布局四通八达的地下管线和数量众多的交叉换乘站,避免后期重复施工。
从发挥经济结构优势角度来看,承载力更强的城市能更好地驾驭外向型经济、县域经济和高新型经济。工业化路径使得产业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发挥城市的规模效益。当城市形成巨大的规模效益时,会持续产生虹吸效应,这国际城市化遵循市场原则的普遍规律。可以预期的是,随着苏州升格为华东三引擎之一,其招商引资的能力会有大的提升,世界范围内优秀企业会进一步聚集苏州,无论是设立高端研发基地还是开辟总部经济,都会让苏州的外向型经济更加具有后劲。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承载力更强的城市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通过提高城市容积率、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将人口特别是农业人口适当向宜居地区集中,能够有效缓解耕地面积紧张、生态环境脆弱等矛盾。特大城市在公共投入、吸引高科技企业方面的巨大优势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节能减排成效,例如批量置换清洁能源公交车、大规模应用光伏能源、向低碳企业提供财税优惠等举措,特大城市在这些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号召力和执行力。
对于生活在苏州城内的居民来说,这也是一次践行节约、倡导低碳的契机。可预见的人口增长与资源供需矛盾将倒逼民众摈弃粗放型生活方式,向以日本、以色列等先进国家为代表的高度集约型生活形态学习,自觉提升城市清洁整齐,从而营造出具有苏州气质的市民形象。2014年11月26日,苏州市启动城市环境十大整治提升行动,将用半年时间进一步净化、绿化、美化城市面貌,共建美丽新苏州,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承载力更强的城市能够强化文化导向的集聚作用。苏州在改革开放初期就通过合理规划,在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古城保护的典范。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非但没有受到现代化、城市化的挤压,还通过做大做优旅游观光与文化产业,打造出了园林之城、水乡古镇、美食天堂等夺目名片。201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697.78亿元,在全国城市中列第七位;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45.33万人次,列全国第八位;接待国内游客10028.8万人次。以东方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现代设计元素的文创产品在国内外受到热捧,继2014年亮相APEC领导人峰会晚宴后,宋锦系列产品在2015年又登上了米兰世博会国际馆,令苏州制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城市知名度与该城市的文化实力从来都是一对互相促进的“舞伴”,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了苏州这座城市名扬海内外的美誉,而立足500万人口建设的特大型城市定位,将进一步依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优势和高聚合都市的辐射影响力,充分挖掘文旅资源,打造强大的文化集团品牌,在业态丰富、服务配套、产品串联、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更多成绩。
结语
跻身特大城市,势必能吸引更多经济要素的聚集,打造更具资源整合优势与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这是其他城市所羡慕的;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势必带来一系列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困局,这是国家设置城市规模等级、遏制城市无序膨胀的深层次考量。本次划分标准的大幅提高,一方面是让一些城市“望而却步”、稳扎稳打谋发展;另一方面意在让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们通过调整规划布局,主动承担构建集群、加速转型升级的示范领头作用。
在500万甚至更多人口容量的特大型城市时代,苏州要提高发展的潜力,用承载力提升效率,就要坚持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改革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城市管理的各种体制,进一步释放生产力,从改革中要效率,从改革中创造发展的空间。
2014年11月20日,一则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比旧标准,一夜之间中国的特大城市从140多个锐减为了16个。一个划分标准的改动,也许并不涉及产业调整、政策变动或发展规划的剧烈转向,却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高度关注。新标准出台后,苏州凭借着661万城区人口一跃成为江苏省内除省会南京之外唯一的特大型城市,与南京、杭州一道形成了助力上海这一超大型城市的华东三引擎。
挑战
然而,对于苏州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底蕴和小桥流水个性的园林之城,这一“特大城市”的“殊荣”,从一开始就饱受批判与质疑。在这座资源告急、环境脆弱、经济转型压力巨大、区域竞争加剧的城市身上,究竟能承载多少发展与改革的重担?让我们先来看一组令人担心的现状:
一、土地资源吃紧,用地规模逼近极限。在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苏州城市人口、建设用地等大幅增加,已经达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上限。其中城市建设用地占市域面积从2004年的不到15%,到2013年接近30%,几乎翻了一倍,土地资源的紧缺推高了房价,使得民众居住成本高企,影响了区域外人才的自然流入;
二、城市路面交通拥堵加剧。交通组织仍以古城为核心,接近极限容量,轨道交通建设难以跟上机动车增长速度,高峰时段拥堵情况长期得不到缓解。截止2014年,苏州机动车保有量达245万辆,位居全国第九。市区高架环线的部分节点早晚高峰车速甚至小于5km/h,车流量超过饱和的时间越来越长;
三、生态环境异常脆弱。随着建设用地向乡镇扩张,苏州环境污染也呈现扩大趋势;水资源受到沿湖沿河不正规企业乱排放的威胁,徒为江南水乡却面临喝水问题,据统计,太湖流域六大重点污染行业企业约5.5万家,而在苏州境内的有约2.5万家,大量工业污水的排放,直接导致了太湖流域水质恶化;
四、城市生活质量提升面临挑战。苏州本地户籍人口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2014年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4.08%,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外来人口在苏州人口构成中比例很高,且外来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比65%。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的难度和要求;
五、城乡一体化进程受阻。受到落后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双重制约,存在着“半城市化”问题,农民入城却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只实现了农村人口与城市中低端就业市场的对接,而未完成包括就业、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福利制度的衔接。
机遇
苏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前沿阵地,身为开放型经济大市,在过去30年,一直在改革开放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面向未来30年,跻身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型城市的苏州还能不能继续发展、能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这是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
诚然,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但是人类的进步就在于不断升级技术、提高效率,不断突破资源的极限,也就是不断挑战承载力极限的过程。大量事实分析表明,苏州的发展优势雄厚、潜力巨大,完全可以通过改进公共服务管理、提高行政规划效率,来突破资源的约束和增长的瓶颈,大幅度提升承载力、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
苏州之所以能够在东部经济强市版图上脱颖而出,其成功的秘诀在于政府的强力主导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强调了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作用,在民生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财税的扶持力量,特别是通过科学性前瞻性的城市总体规划,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发展。2015年7月苏州在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时,将按照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型城市标准探索总体规划编制改革,势必推动公共政策制定者、执行者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理念,建立健全现代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在解决城市道路堵塞方面,苏州将在今后五年不断完善公交优先体系建设,研究制定轨交与公交线网衔接优化方案;深入推进智慧交通系统建设,逐步建成流量监测、道路监控、电子抓拍、交通诱导等职能交通管理设施体系;充分考虑到古城区地面道路扩展空间有限的特点,提前布局四通八达的地下管线和数量众多的交叉换乘站,避免后期重复施工。
从发挥经济结构优势角度来看,承载力更强的城市能更好地驾驭外向型经济、县域经济和高新型经济。工业化路径使得产业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发挥城市的规模效益。当城市形成巨大的规模效益时,会持续产生虹吸效应,这国际城市化遵循市场原则的普遍规律。可以预期的是,随着苏州升格为华东三引擎之一,其招商引资的能力会有大的提升,世界范围内优秀企业会进一步聚集苏州,无论是设立高端研发基地还是开辟总部经济,都会让苏州的外向型经济更加具有后劲。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承载力更强的城市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通过提高城市容积率、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将人口特别是农业人口适当向宜居地区集中,能够有效缓解耕地面积紧张、生态环境脆弱等矛盾。特大城市在公共投入、吸引高科技企业方面的巨大优势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节能减排成效,例如批量置换清洁能源公交车、大规模应用光伏能源、向低碳企业提供财税优惠等举措,特大城市在这些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号召力和执行力。
对于生活在苏州城内的居民来说,这也是一次践行节约、倡导低碳的契机。可预见的人口增长与资源供需矛盾将倒逼民众摈弃粗放型生活方式,向以日本、以色列等先进国家为代表的高度集约型生活形态学习,自觉提升城市清洁整齐,从而营造出具有苏州气质的市民形象。2014年11月26日,苏州市启动城市环境十大整治提升行动,将用半年时间进一步净化、绿化、美化城市面貌,共建美丽新苏州,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承载力更强的城市能够强化文化导向的集聚作用。苏州在改革开放初期就通过合理规划,在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古城保护的典范。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非但没有受到现代化、城市化的挤压,还通过做大做优旅游观光与文化产业,打造出了园林之城、水乡古镇、美食天堂等夺目名片。201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697.78亿元,在全国城市中列第七位;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45.33万人次,列全国第八位;接待国内游客10028.8万人次。以东方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现代设计元素的文创产品在国内外受到热捧,继2014年亮相APEC领导人峰会晚宴后,宋锦系列产品在2015年又登上了米兰世博会国际馆,令苏州制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城市知名度与该城市的文化实力从来都是一对互相促进的“舞伴”,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了苏州这座城市名扬海内外的美誉,而立足500万人口建设的特大型城市定位,将进一步依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优势和高聚合都市的辐射影响力,充分挖掘文旅资源,打造强大的文化集团品牌,在业态丰富、服务配套、产品串联、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更多成绩。
结语
跻身特大城市,势必能吸引更多经济要素的聚集,打造更具资源整合优势与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这是其他城市所羡慕的;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势必带来一系列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困局,这是国家设置城市规模等级、遏制城市无序膨胀的深层次考量。本次划分标准的大幅提高,一方面是让一些城市“望而却步”、稳扎稳打谋发展;另一方面意在让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们通过调整规划布局,主动承担构建集群、加速转型升级的示范领头作用。
在500万甚至更多人口容量的特大型城市时代,苏州要提高发展的潜力,用承载力提升效率,就要坚持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改革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城市管理的各种体制,进一步释放生产力,从改革中要效率,从改革中创造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