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所生活的这颗蓝色星球,约70%被水覆盖。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体,人类身体约70%也由水构成。
水即命脉。
然而,全球的饮用水资源却异常珍贵,在70%的水中,它只占了约1%。
即便是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国来说,现实也并不乐观——中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进程却不落后。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饮用水产业高速发展,产量从1997年的280万吨增至2013年的39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远高于全球7.8%的平均增长率。
今天,中国的瓶装水消费量已占到全球的15%,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瓶装水消费国。
这个巨大的市场不仅吸引了企业,还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他们希望借力饮用水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崛起。东北的吉林,西部的西藏,华东的浙江、山东,华南的广东都将饮用水产业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由于长白山这一珍贵的水源地优势,吉林省饮用水产业早在20年前就开始发展。截至2013年底,吉林全省已勘察鉴定的天然饮用矿泉水水源地396处,允许开采总量为每日47万吨,占全国总允许开采量的13.7%,居全国首位。
同样具备水源优势的西藏似乎显得有些“后知后觉”。直到2015年11月,西藏才出台了饮用水产业发展十年规划,提出了宏伟目标:到2020年全区天然饮用水产量要达到500万吨以上,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2025年,全区天然饮用水设计产能要达到1000万吨,形成400亿~800亿元的产值规模。而2014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仅为925亿元。
不知不觉地,在近年来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产能过剩的趋势也在逐渐显现。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台政策,调整产业发展的节奏。
事实上,最重要且绝不可忽视的是,这些优质的水源地,无一不是环境敏感带。
《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明确提到,如果大规模矿泉水开采不能得到控制,将对区域生态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文件还举例说,1亿吨产能的开发项目仅建工厂就需约1000公顷土地,将使用大量林地,而森林砍伐将降低植被对水源的涵养能力。
而青藏高原是多条江河的发源地,在藏水企又多以冰川水和地下水为水源,一旦过度开发,便会引起冰川融化加速及冻土消融,可能对生态造成难以修复的影响。
当面临着并不富余的水资源,许多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政策法规设定的“红线”贪婪地违规超采,让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饮用水产业的发展或许到了适度降温的当口。
这是一场早已为人司空见惯的博弈——在水这条生命线的近旁,利益在左,公益在右。
水即命脉。
然而,全球的饮用水资源却异常珍贵,在70%的水中,它只占了约1%。
即便是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国来说,现实也并不乐观——中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进程却不落后。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饮用水产业高速发展,产量从1997年的280万吨增至2013年的39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远高于全球7.8%的平均增长率。
今天,中国的瓶装水消费量已占到全球的15%,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瓶装水消费国。
这个巨大的市场不仅吸引了企业,还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他们希望借力饮用水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崛起。东北的吉林,西部的西藏,华东的浙江、山东,华南的广东都将饮用水产业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由于长白山这一珍贵的水源地优势,吉林省饮用水产业早在20年前就开始发展。截至2013年底,吉林全省已勘察鉴定的天然饮用矿泉水水源地396处,允许开采总量为每日47万吨,占全国总允许开采量的13.7%,居全国首位。
同样具备水源优势的西藏似乎显得有些“后知后觉”。直到2015年11月,西藏才出台了饮用水产业发展十年规划,提出了宏伟目标:到2020年全区天然饮用水产量要达到500万吨以上,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2025年,全区天然饮用水设计产能要达到1000万吨,形成400亿~800亿元的产值规模。而2014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仅为925亿元。
不知不觉地,在近年来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产能过剩的趋势也在逐渐显现。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台政策,调整产业发展的节奏。
事实上,最重要且绝不可忽视的是,这些优质的水源地,无一不是环境敏感带。
《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明确提到,如果大规模矿泉水开采不能得到控制,将对区域生态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文件还举例说,1亿吨产能的开发项目仅建工厂就需约1000公顷土地,将使用大量林地,而森林砍伐将降低植被对水源的涵养能力。
而青藏高原是多条江河的发源地,在藏水企又多以冰川水和地下水为水源,一旦过度开发,便会引起冰川融化加速及冻土消融,可能对生态造成难以修复的影响。
当面临着并不富余的水资源,许多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政策法规设定的“红线”贪婪地违规超采,让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饮用水产业的发展或许到了适度降温的当口。
这是一场早已为人司空见惯的博弈——在水这条生命线的近旁,利益在左,公益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