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有个元芳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b1b1ccdd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问最近网上谁最忙?非李元芳莫属。这个热播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角色,在剧中经常被狄仁杰问:“元芳,此事你怎么看?”并借两人的对话推动剧情。这句不经意的口头禅,如今成了网友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万能句式。有统计显示,一天内这句话就被网友问了250万次。
  事实上,“元芳体”不是第一个流行的句式,之前曾有“凡客体”、“咆哮体”、“甄嬛体”等多种流行体走红。对此,有心理专家表示,此种网络文体走红,反映了网友一种从众跟风的心理。也有网友分析认为,“其实是一小批人带头先转发了,然后很多不懂的人开始跟风,跟着跟着就火了。”
  “元芳体”的爆炸式流行,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网络传播的巨大能量。一个流行语的蹿红,可能有偶然因素,但一个个网络流行语相继出现,就构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流行并非人们刻意为之,而是“火得莫名其妙”,经常是路人皆知了,当事人还蒙在鼓里。
  流行语的突然蹿红,首先源于网友的从众心理。如果一件事足够新奇有趣,就能引起众人的关注。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而网友的自我传播,可以让一种流行元素发生“裂变效应”,短时间内释放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传播能量。
  其次,这些流行语的兴起,还源于本身具有的强大“附着力”。分析这些流行语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结构新奇、内容空洞。这就使得这些流行语能够成为万能句式,可以随意添加任何具体所指的内容,从而能“嫁接”到任何文本当中,造成出其不意的效果。
  仅就“元芳体”来说,笔者认为,它的流行也代表一种充满疑问的社会心态。确实,生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疑问,“人行道怎么被人一踩就塌了”、“一座桥怎么就被车压垮了”、“得了个诺贝尔奖,为什么还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如此,等等。借“元芳”发问,是对种种“莫名其妙”的疑惑,也是表达意见的方式。
  对一个并不存在的“元芳”发问,虽然有些无厘头,有些人甚至觉得无聊,但这种发问中蕴藏着一种可贵的品质——倾听。网络给了每个人表达的空间,却也造就了众人喧哗。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新闻事件刚发生,还没等事实调查清楚,网上就已经唾骂声声、“板砖”横飞,甚至有人动起刀子,戾气滋生,理性消沉。如果在新闻事件面前,每个人都能像狄大人那样,先听听第三者“元芳”的见解,我们的社会就会少很多无谓的怒目相向,多几分和颜悦色的其乐融融。
其他文献
我省每年供应的几十万吨磷肥,绝大部分做种肥使用。因为做追肥和基肥使用的数量不多,所以在播种阶段如何施用好磷肥,对全年促早熟、夺取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我省由于无霜期短
我场地处微山湖西边,土壤为砂姜黑土,群众称湖西狗头淤。俗有“淤地棉花难逮苗;逮住了也不结桃(指易疯长)”之说。过去我们曾想过种种办法拿苗,但见效不大。近年来采取“深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两个篇章展开论述,即Sports Illustrated:刘翔离开带给中国眼泪,其金牌卫冕永远结束,NBC:一个国家的失败的英雄——跨栏选手刘翔不再参与比赛,旨在以刘翔体
要搞好冬麦杂交育种工作,必须了解、认识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我县许多四级农科网组织近年来都在搞冬麦杂交育种工作,但是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不了解遗传规律,只是利用
本文通过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总结21年来CCBN走过的路程,对CCBN在展览展示、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全方位介绍,阐述了CCBN对于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结
~(60-)钴射线能引起作物遗传性的突变,创造新类型。特别在早熟、矮秆、抗病育种方面效果较为明显。松花江七号在我省已有二十多年的栽培历史。该品种至今在生产上仍有相当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浅谈都市报版式的创新 Talking about the Innovation of Urban Newspaper Format
期刊
矮粳23是我院以矮粳22×桂花黄F_6的优良株系与农红73杂交育成的晚粳新品种。1974年定型后进行多点鉴定,1975年进行多点试种,1976年参加省区域试验,1977年多点进行大田生产
用“3911”浸、闷棉种是过去防治棉花苗期蚜虫的一项有效措施,经“3911”处理过的棉种防治棉蚜残效期可达40—60天,在麦收前基本可控制棉蚜的为害,个别地块最多再打一次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