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秆相关论文
衡谷12号是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试验站由衡谷9号繁种田中发现的早熟突变株系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在矮秆(株高46~50cm)、......
发掘矮秆基因并解析其调控机制,为玉米矮化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利用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方法,研究了玉米矮秆突变体K15d与野......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培育理想株型已......
本研究以普通小麦品种陕农33的13个矮秆突变体为材料,采用农艺性状调查、茎秆细胞学观察、苗期GA3反应、內源激素测定和矮秆基因检......
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基因sd1和Rht1的发掘对于全球作物矮化育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玉米br2基因能有效降低株高,已在育种中成功......
一、选择题 1. 某小岛上有着丰富的牧草资源,人们在岛上放养了20000只小白兔,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小白兔分别占15%、55%和30%......
以前,我们这里的高矮秆间作物一般习惯于南北行向种植,也有少数田块因自然条件的限制而搞东西向的。1972年夏天,我们在两块不同行......
为了比较正确地反映自然条件下赤霉病子囊孢子的飞散状况,提高测报的准确程度,我们对电动孢子捕捉器设置的高度、转速和24小时中......
一、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特点 (1)普遍性: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2)随机性: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3)不定向......
<正> 引言过去十年间,人们对近缘野生植物在育种中利用的兴趣日益增加.以前,人们常把近缘野生植物做为抗病、虫和线虫病的抗源,然......
研究表明,贵州高原粳稻或矮秆粳稻均存在极显著的品种间光呼吸速率(Pr)、净光合速率(Pn)差异,而Pr/(Pn+Pr)比值的类型内品种间差异......
我国谷子专家李东辉从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矮秆谷子,先后育出了矮宁黄、矮协1号等矮秆谷子。矮宁黄在生产上试种之后,深受群众欢迎,各......
立春以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这时小麦的根、茎、叶和幼穗都同时迅速生长,干物质积累加快,是小麦一生
After t......
本文研究和比较了大粒稻和小粒稻在植物学性状和谷物生产效率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谷粒产量构成因素等经济性状方面的差异.小粒稻具有......
株高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半矮秆基因sd-1的利用,导致了水稻育种的绿色革命,因此矮秆基因的发掘、研究和利用备受重视。本研究利......
本研究所用的矮秆材料d63(t)来自CJ06/TN1的DH群体,该突变体表现为矮化、叶色深以及育性低等特征,属于矮秆中的dn类型。在与d1、d2......
玉米自交系是选配单交种和基础,没有好自交系就选不出好单交种。同列单交集优互补法是选育优良自交系和单交种的短平快方法。......
低矮秆紧凑型谷子新品种的选育成功,打破了几千年以来传统种植模式的束缚,变高秆长穗型品种为低矮秆紧凑型品种,变稀植为高度密植......
“培杂 2 6 6”是用恢复系玉 2 6 6为父本与培矮 6 4S不育系为母本配组成的早籼两系杂交稻中熟组合。株叶型好 ,叶细厚直 ,矮秆 ,......
提高小麦产量的途径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产,在小麦总产的增长方面,单产提高的作用明显高于扩大面积的作用。随着科技进步......
新的矮秆基因的发掘、研究和利用对水稻育种和植物生长发育机制研究有重要的作用.用60Coγ射线辐照粳稻9522,获得一个能稳定遗传的......
本研究所用矮秆突变体来自于本实验室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获得的粳稻品种中花11号的转基因株系。矮秆表型在T_1代才出现,T_1代的表型分......
综述澳美欧亚非30多国百多家有关研究表明,胚芽鞘长、细、硬、快的小麦品种耐深播、立苗好。从细胞能性角度阐述胚轴划分并澄清小......
育种技术经历了以20世纪30年代杂交玉米(Zea mays)、60年代矮秆水稻(Oryza sativa)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绿色革命、80年代......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据调查可知,甘蔗间套种玉米、南瓜、花生等短期矮秆作物,均有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这也打破了我场以往净种甘蔗的传统方法,使甘蔗的......
标杂AI杂交棉不仅自身优势强、产量高,而且宽行稀植,通风透光好,抗病抗虫,特别适宜间作套种,尤其是那些矮秆早熟的经济作物,更有利......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三北六号(图片见本期封二)是由隆化三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科研中心进行组配的矮秆、大穗、高产、高抗中熟玉米良种.2001年通过贵州......
摘要:52333Dt是山东农业大学选育出的玉米矮秆突变材料,矮秆性状由一个新的显性单基因控制,暂定名为Dt。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523......
期刊
中麦9号于1991年育成。组合为泗阳936/82鉴25。它是采用8个亲本聚合杂交方法从1975年第一次杂交到1991年出圃,历时16年在北京经过连......
1 种子及处理 1.1 品种选择选择矮秆、喜密、抗倒伏、质佳、抗逆性强、成熟期适宜的审定推广品种,较适合我县大垄密栽培的品种有......
为促进玉米产业快速发展,增加非转基因大豆国内供给能力。选择适应于当前及过度时期,土地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管理的矮秆玉米、大豆......
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besseyiChristie)为害水稻引起的典型症状,是在水稻孕穗期上部叶片的尖端2~4cm处形成扭曲状干尖,这是......
神麦1号(原泛3号)是黄泛区农场农科所与河南省同位素所合作,采用有性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小麦新品......
1品种来源rn该品种是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1993年用石92-5096做母本、冀麦23做父本,经有性杂交后连续7年异地交替定向选育而成......
小麦新品种“轮选518”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我国独创的矮败小麦育种技术选育,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
以我国首颗航天育种专用卫星“实践八号(2006)”搭载冬小麦轮选987为模式品种,选育出矮秆、白粒突变系衡辐9103,与野生型轮选987比......
秦稻2号原名黑珍珠是我所从矮秆黑香粳糯大田天然变异株中新选育的珍稀黑粳糯稻新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发展前景。2000年2月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