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实验室筛查与诊断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ve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缺陷是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新生儿筛查是我国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技术保证。遗传代谢病的实验室筛查和诊断是新生儿筛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质谱技术、尤其是串联质谱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新生儿筛查的能力和效率。PCR、Sanger测序、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等中低通量分子诊断技术逐渐成为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工作的重要内容。下一代测序技术等高通量基因组分析技术将对新生儿筛查工作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但此类技术须经严格的技术验证和评价后方能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248-251)

其他文献
我国为降低新生儿非整倍体疾病的发生开展了大量的产前筛查和诊断工作,但仍然存在着覆盖率低、后续诊断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产前筛查的效率、降低假阳性率,大力发展快速产前诊断技术及其他新技术是突破“瓶颈”的关键。胎儿游离DNA技术是一种“近似于诊断的筛查”,在非整倍体的筛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荧光原位杂交、荧光定量PCR等快速诊断技术,有望用于非整倍体高危人群的后续诊断。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微缺失综合征的
1988年,英国报道了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ce Enterococcus, VRE),随后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也相继检出VRE。目前VRE已成为重要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美国卫生感染监管系统(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NISS)将其列为引起院感的第二大病原菌[1]。国内VRE分离率一般低于国外,但近年V
期刊
目的检测不同患病程度、不同病程阶段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白介素-18(IL-1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S-100蛋白B(S-100B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实验研究,以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临床确诊的67例(轻度HIE 23例,中度HIE 23例,重度HIE 21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急性期(
非肌球蛋白重链9相关疾病(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 9 related diseases,MYH9-RD)是一种少见的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液疾病,具有典型的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包涵体三大特点以及肾脏受累、听力受损和白内障等临床表型。由于此病临床表型不一,具体可以分为May-Hegglin异常、Epstein综合征、Fechtner综合征、Sebasti
期刊
目的了解吡嗪酰胺(PZA)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中pncA与rpsA的全基因突变特征与作用。方法采用MGIT 960系统测定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广州市胸科医院的161株结核分枝杆菌的PZA药敏结果,分析pncA与rpsA全基因序列,χ2检验分析PZA耐药株和敏感株之间这2个基因的突变差异。结果52株PZA耐药株的pncA突变率为84.6%(44/52),109株PZA敏感株无pncA突变,耐
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手术后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术后心血管缺血事件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随机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2010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203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男151例,女52例,平均年龄(66.9±8.4)岁。采用法国梅里埃VIDAS荧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ROC
目的评价Vitek2 Compact YST鉴定卡与焦磷酸测序分析鉴定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的能力。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 YST鉴定卡和焦磷酸ITS1区测序分析回顾鉴定了2011年度济南军区总医院临床分离的酵母样真菌。焦磷酸测序法不能鉴定到种的菌株用Sanger法ITS1区测序复核。YST与焦磷酸测序鉴定结果不一致的菌株用API 20C复核。结果分离自本院2011年临床送检的各类微生物
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快速普及,参与医疗机构的增多,要求必须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要重视室间质评,充分理解室间质评的意义,积极参与;要科学合适地运用质控规则做好室内质控,对各实验室的室内质控要有评价与指导;重视实验前的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向临床应有适当的评价,根据技术特点与足够的临床研究指出优势与不足,便于医生与孕妇知情选择;应同时建立或完善技术规范,规范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CAP是全球常见的死亡因素之一,对于CAP的正确治疗基于
期刊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合并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并对感染合并不同等级心衰患者的PCT诊断界值进行探讨。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不同程度单纯心衰、单纯感染、心衰伴感染2454例及健康对照者244名,分析PCT检测结果在不同组间表达差异情况,并采用ROC曲线分析PCT检测结果对单纯感染及心衰伴感染的诊断性能,初步设定感染合并不同等级心衰患者的诊断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