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生存和历史状态的绘画是我国绘画发展中的一大部分,少数民族绘画是为表现少数民族及其风土人情,他们身边的风景而存在,同时在画面中暗示折射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而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大聚居地,在西部地区拥有多种少数民族群体,其绘画发展是很丰富的。本文主要就以藏族绘画为例对西部少数民族绘画风格的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绘画藏族绘画艺术历史发展唐卡
Abstract: Be a main part of Chinese painting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we have many arts for nation to describe their life situation and history. Those paintings nearly to express the national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the views, the sights, and implies humanism and spirit of Chinese nations. West has a large numbers of nations in our motherland, by many kinds of groups, so the development of painting is aplenty. This thesis will have focus on Tibet nations to export their style of painting and development of painting history.
1 我国少数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经历了多次民族的迁徙和融合,在元明清三代才确立了各民族的基本形态。在少数民族互相影响和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元代和清代的少数民族统治大中国的局面,在这两个朝代的发展中迎来了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时期。
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相互促进必然伴随着民族艺术作品的发展和深化,其中就有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诞生。少数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与各个时代背景下相应的民族关系与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而每个时期的少数民族绘画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少数民族绘画之所有重要是因为它是学者们以研究民族关系、民族历史、民族生活状态及绘画技法的珍贵文献资料。
中国古代将少数民族绘画称为:番族画,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留存,但由于年代久远,最早的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已无法查证其具体年代。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涉及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作品是元代皇帝的《职贡图》,这幅图在集权统治和民族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延续了上千年,但绘图作者的身份在学术界有争论。
2 西藏少数民族绘画风格与形式
西藏可以说是我国现今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热门话题,其丰富而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是建立在高原藏传佛教的深厚基础上的,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近100年来,描绘西藏少数民族风情,高原藏族生活及西藏社会风貌的绘画数不胜数,甚至有很多画家出自西藏,钟情于西藏。
西藏少数民族的绘画也是被藏传佛教深深影响的,在许多来自西藏,钟情于西藏的西部少数民族绘画艺术家的作品中,能够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藏传佛教对其艺术思想的精神塑造。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稀薄的高原空气像一个天然屏障,拥有冰山和雪岭,地广又人稀,景色壮丽但地势十分险峻,其土地具有广袤而不富饶的特点,对传统藏族人民的精神,意识形态和人格的影响都是巨大而正面的,不仅是从绘画,通过藏族人民嘹亮的歌声也能感受到其广阔、孤傲、坚韧的品性。
西藏少数民族的绘画形式很多,在现代西部少数民族画家中,无论是利用传统中国画风格来表现高原空远的气质,还是运用西方油画来表现藏族人民厚重的精神色彩和明亮鲜艳,层次分明的传统服饰,或者是游弋不定的生态生活方式,都能够在技法和艺术表现力的层面找到共鸣。
在藏族文化中,有一种名为“唐卡”的著名艺术表现形式。这个名词在藏语中的原意有二,一是平坦,二是指政府诏令。唐卡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绘画艺术中富有民族特色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唐卡的核心思想基础仍然是藏传佛教,这种艺术形式正是藏传佛教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西藏、甘肃、青海等藏族聚居地。其兴起是在松赞干布时期,拥有极强的装饰性和方便收藏的特点。经过漫长的发展,唐卡在逐渐凸显出鲜明的民族特点的同时,包含浓郁的宗教色彩及独特的意识风格,在西藏少数民族艺术中确立了重要位置。其绘画主要在布匹上完成,被汉族人称为卷轴画,在画布两边用绸缎镶嵌,同时配有丝绣或者绸缎缝制的工艺品。其绘画色彩以绚丽著称,多用传统的有机矿石作为颜料,画幅大小从不足一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在画面完成后,还需经过喇嘛念经和加持,作品才算真正完成。
唐卡绘画艺术与佛教密宗不可分割的关系使它成为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其绘画题材通常有以下几种:
描写佛祖生平的绘画:佛本生故事画。如《释迦摩尼传》和《莲花大师传》等。
历史风俗画。这些绘画主要以宗教题材反映历史真实为表现宗旨,通过巧妙的构思,用佛经故事表现古代藏族人民的生活形态、风俗人情、节日欢歌等。
历史人物画。鉴于藏传佛教的权威性,其对西藏的社会、政治和人民生活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影响,并随着藏文化历史的发展形成坚固的中枢。唐卡历史人物画中主要为体现重大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随着唐卡绘画的发展,其思想风格越来越硬朗,在绘画中重在体现人物的内在特征和神态表情,而不拘泥与外表的真实。
唐卡绘画艺术作为藏族人民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在我国少数民族绘画历史得到重视和流传,尤其在明、清两朝时期,宫廷对藏传佛教最为接受并推崇,因而大量收藏和研究唐卡绘画,并邀请达赖等进贡,同时在宫廷内部制作唐卡绘画。
参考文献
[1]邱志杰.西藏题材绘画的分期和分类[J].中国当代艺术社区.2009第2期.
[2] 李华.本土少数民族美术色彩语言对当代云南绘画的影响[J]. 2006年第3期.
[3]占沛君.少数民族提出绘画的他者与媚俗[J].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09年第23期.
[4]董振辉.浅析丝绸之路队新疆少数民族绘画色彩风格形成的影响[J].丝绸之路.2009年第2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绘画藏族绘画艺术历史发展唐卡
Abstract: Be a main part of Chinese painting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we have many arts for nation to describe their life situation and history. Those paintings nearly to express the national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the views, the sights, and implies humanism and spirit of Chinese nations. West has a large numbers of nations in our motherland, by many kinds of groups, so the development of painting is aplenty. This thesis will have focus on Tibet nations to export their style of painting and development of painting history.
1 我国少数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经历了多次民族的迁徙和融合,在元明清三代才确立了各民族的基本形态。在少数民族互相影响和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元代和清代的少数民族统治大中国的局面,在这两个朝代的发展中迎来了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时期。
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相互促进必然伴随着民族艺术作品的发展和深化,其中就有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诞生。少数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与各个时代背景下相应的民族关系与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而每个时期的少数民族绘画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少数民族绘画之所有重要是因为它是学者们以研究民族关系、民族历史、民族生活状态及绘画技法的珍贵文献资料。
中国古代将少数民族绘画称为:番族画,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留存,但由于年代久远,最早的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已无法查证其具体年代。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涉及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作品是元代皇帝的《职贡图》,这幅图在集权统治和民族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延续了上千年,但绘图作者的身份在学术界有争论。
2 西藏少数民族绘画风格与形式
西藏可以说是我国现今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热门话题,其丰富而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是建立在高原藏传佛教的深厚基础上的,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近100年来,描绘西藏少数民族风情,高原藏族生活及西藏社会风貌的绘画数不胜数,甚至有很多画家出自西藏,钟情于西藏。
西藏少数民族的绘画也是被藏传佛教深深影响的,在许多来自西藏,钟情于西藏的西部少数民族绘画艺术家的作品中,能够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藏传佛教对其艺术思想的精神塑造。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稀薄的高原空气像一个天然屏障,拥有冰山和雪岭,地广又人稀,景色壮丽但地势十分险峻,其土地具有广袤而不富饶的特点,对传统藏族人民的精神,意识形态和人格的影响都是巨大而正面的,不仅是从绘画,通过藏族人民嘹亮的歌声也能感受到其广阔、孤傲、坚韧的品性。
西藏少数民族的绘画形式很多,在现代西部少数民族画家中,无论是利用传统中国画风格来表现高原空远的气质,还是运用西方油画来表现藏族人民厚重的精神色彩和明亮鲜艳,层次分明的传统服饰,或者是游弋不定的生态生活方式,都能够在技法和艺术表现力的层面找到共鸣。
在藏族文化中,有一种名为“唐卡”的著名艺术表现形式。这个名词在藏语中的原意有二,一是平坦,二是指政府诏令。唐卡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绘画艺术中富有民族特色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唐卡的核心思想基础仍然是藏传佛教,这种艺术形式正是藏传佛教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西藏、甘肃、青海等藏族聚居地。其兴起是在松赞干布时期,拥有极强的装饰性和方便收藏的特点。经过漫长的发展,唐卡在逐渐凸显出鲜明的民族特点的同时,包含浓郁的宗教色彩及独特的意识风格,在西藏少数民族艺术中确立了重要位置。其绘画主要在布匹上完成,被汉族人称为卷轴画,在画布两边用绸缎镶嵌,同时配有丝绣或者绸缎缝制的工艺品。其绘画色彩以绚丽著称,多用传统的有机矿石作为颜料,画幅大小从不足一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在画面完成后,还需经过喇嘛念经和加持,作品才算真正完成。
唐卡绘画艺术与佛教密宗不可分割的关系使它成为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其绘画题材通常有以下几种:
描写佛祖生平的绘画:佛本生故事画。如《释迦摩尼传》和《莲花大师传》等。
历史风俗画。这些绘画主要以宗教题材反映历史真实为表现宗旨,通过巧妙的构思,用佛经故事表现古代藏族人民的生活形态、风俗人情、节日欢歌等。
历史人物画。鉴于藏传佛教的权威性,其对西藏的社会、政治和人民生活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影响,并随着藏文化历史的发展形成坚固的中枢。唐卡历史人物画中主要为体现重大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随着唐卡绘画的发展,其思想风格越来越硬朗,在绘画中重在体现人物的内在特征和神态表情,而不拘泥与外表的真实。
唐卡绘画艺术作为藏族人民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在我国少数民族绘画历史得到重视和流传,尤其在明、清两朝时期,宫廷对藏传佛教最为接受并推崇,因而大量收藏和研究唐卡绘画,并邀请达赖等进贡,同时在宫廷内部制作唐卡绘画。
参考文献
[1]邱志杰.西藏题材绘画的分期和分类[J].中国当代艺术社区.2009第2期.
[2] 李华.本土少数民族美术色彩语言对当代云南绘画的影响[J]. 2006年第3期.
[3]占沛君.少数民族提出绘画的他者与媚俗[J].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09年第23期.
[4]董振辉.浅析丝绸之路队新疆少数民族绘画色彩风格形成的影响[J].丝绸之路.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