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与作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80例住院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40例)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呼吸操康复训练6个月。对康复前后的肺功能、6min行走距离进行测评。
  结果:试验组康复前与康复训练6个月后比较肺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康复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康复后6min行走距离明显延长,SPO2提高,自主活动能力得到改善,与康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康复前后6min行走距离、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坚持长期、不间断的呼吸操锻炼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来增强呼吸肌肉群对气息的控制协调能力,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及生活质量,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呼吸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活动耐力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02-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由于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和病情的进行性加重,不仅影响气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时它还影响肺外组织,如骨骼、骨骼肌、心脏以及其他器官,甚至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痛苦,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据WHO 估计,在未来几年中,COPD 将取代肺结核和呼吸道感染,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中致死和致残的第一大原因,居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5位[1]。因此,必须重视COPD的预防、治疗与康复[2]。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操锻炼对COPD患者康复的作用与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入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呼吸内科的80例COPD患者,肺功能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排除标准: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肝、脑、肾、精神等方面的疾患。试验组:男33例,女7例,年龄61~80岁,平均(64.2士7.9)岁,病程6~28年;对照组:男35例,女5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65.6±7.5)岁,病程7~25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肺功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由呼吸科专职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和常规康复训练(缩唇呼气法、腹式呼吸锻炼)。
  (1)缩唇呼气训练。参照周玉兰等[3]呼吸操方法锻炼方案进行锻炼如缩唇呼气锻炼缩唇呼气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使等压点移向中央大气道,可防止气道过早闭合。教会患者闭口经鼻吸气用口呼气4~6,呼气时嘴唇缩成吹笛状,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或1∶3,15~20min/次,3次/d。呼出气流以使距口唇15~20cm处的蜡烛火焰倾斜而不熄灭为宜。缩唇呼吸可以有效提高气道内压力,防止呼气时气道过早塌陷,利于减轻二氧化碳潴留,延缓呼气流速,减慢呼吸频率,增加气道内压,便于肺泡内气体的排空,减少残气缝,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缺氧状况,吸气后屏气2S或3S,可改善吸入气体分布不均的状态和低氧现象,并可使部分萎陷的肺泡有机会重新张开。
  (2)腹式呼吸训练。采用卧、坐、立位练习,用吸鼓呼缩方式,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尽量回缩,吸气时则对抗手的压力将腹部鼓起。呼气时配合缩唇呼吸,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1~2倍。开始每次训练5min,逐渐增加至每次10~15min,每日2~3次。熟练掌后.可以逐渐增加次数,并可在卧位、坐位、立位或行走时随时随地进行锻炼,最终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呼吸方式。腹式呼吸可使胸腔扩大,心脏得到充分舒张,有利于心肌供血、供氧[4]。
  (3)有效咳嗽练习。先缓缓吸气,同时上躯向前倾,咳嗽时将腹肌收缩,腹壁内缩,一次吸气,连续咳3声,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再缓慢吸气,或平静呼吸片刻,准备再次咳嗽,如深吸气可能诱发咳嗽,可试断续分次吸气,争取肺泡充分膨胀,增加咳嗽频率;屈前臂,两手掌置于锁骨下,咳嗽时以上臂和前臂同时叩击前胸及侧胸壁,振动气管内分泌物,以增加咳嗽排痰效率[3]。
  1.2.2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身呼吸操锻炼,3~4次/天,15~20min/次,时间为6个月。全身呼吸操,主要是将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在一起的锻炼方法。主要动作要领及要求:①双手放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上移吸气,下滑呼气,10~20次。②双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击拳,出拳吸气,还原呼气,10~20次。③双腿交替抬起,屈膝90°,抬起吸气,放下呼气。④吹蜡烛火焰训练又能使距离口唇15~20cm 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以不熄灭为度,10~20次。锻炼时以患者自己感觉稍累而无呼吸困难为宜。呼吸保健操注意事项:①锻炼前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吸烟和有无慢性咳嗽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皮肤、甲床的颜色等。②患者锻炼时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每节操根据需要可重复3次或4次;③重症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操节进行锻炼;④锻炼中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⑤病情不允许下床时可选择采取坐位或卧位。⑥护士要有耐心,不厌其烦,认真做好康复指导并派发呼吸操宣传单张。
  1.3 观察指标。① 锻炼前后COPD患者6min的步行距离。②锻炼前后COPD患者的SpO2、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等肺功能的主要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与标准差对COPD患者锻炼前后6分钟步行的距离及肺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患者锻炼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及肺功能的变化差异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COPD患者锻炼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进行比较,锻炼后试验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改善好于对照组。(详见表1)。
  2.2 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锻炼前2组患者肺功能各项主要指标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2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5)。
  3 讨论
  3.1 本研究发现,持续的呼吸操锻炼可以增强COPD患者的体力和活动能力,能明显延长COPD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见表2)。谢湘梅[5]报道,患者接受呼吸康复操锻炼后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延长,自主活动能力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亦有提高。增加适度的呼吸操锻炼可以有效的刺激呼吸肌的运动,使呼吸肌劳逸结合,增加呼吸肌肌力,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了运动耐力。
  3.2 这种呼吸操锻炼由运动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利于减轻患者的胸闷气憋症状,同时也为运动训练提供了依据。本研究认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治疗后肺功能均会恢复,但均不能恢复如前,本文采用肺功能Ⅱ~Ⅲ级,而没有采用Ⅳ级(终末期),且专人一对一进行康复治疗,是临床疗效更显著的一个重要因素[5]。
  3.3 人工呼吸阻力训练可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有效排除肺内残留气体,改善通气功能[7]。缩唇呼吸可以有效提高气道内压力,防止呼气时气道过早塌陷,利于减轻二氧化碳潴留,延缓呼气流速,减慢呼吸频率,增加气道内压,便于肺泡内气体的排空,减少残气缝,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缺氧状况,吸气后屏气2S或3S,可改善吸入气体分布不均的状态和低氧现象,并可使部分萎陷的肺泡有机会重新张开[8]。故全身呼吸操更能锻炼膈肌的收缩能力,促进腹肌参与呼吸运动,提高肌力强度,增加肺活量,故取得更好的效果。
  4 结论
  本研究发现,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全身呼吸操锻炼,能有效提高PaO2及降低PaCO2 纠正COPD患者长期低氧状态,并且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各项指标和改善生活质量状况,而且呼吸操训练可在家完成,需时短,可行性高,长期坚持呼吸操锻炼可使呼吸肌组织结构和生理代谢方面发生改变,从而在减轻炎症反应、舒张小气道等多方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措施,关键要持之以恒,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等主编.内科护理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5-5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 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 周玉兰,刘枢晓,查云,等.呼吸肌功能锻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16-619.
  [4] 赵文芳,周卫.呼吸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5):1317-1018.
  [5] 谢湘梅,徐伟英,章小庆,等.呼吸操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8):96-99.
  [6] 张骞云.王慧玲,邱庆国,等.呼吸肌功能锻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5,12(6):1016-1017.
  [7] 高振,李风森,杨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年龄及体质量指数与肺功能的关系[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2):134-137
  [8] 刘姝梅,黄河,郭桂玲,等.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08,3(11):1465-146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  结果:经一段时间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对腰椎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紫杉醇每周给药与三周给药在食管癌放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回顾并筛选出60例食管癌放化疗中使用紫杉醇患者,按照紫杉醇给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每周疗法组25例,三周疗法组35例。采用SPSS 17统计分析资料。  结果:近期疗效,每周疗法组和三周疗法组肿瘤缓解率(CR+PR)分别是91.5%和95%,差异无显著性(Z=-0.745,P=0.262)。副作用,三周疗法组恶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优良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5.0%,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描述未经治疗的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影像诊断。  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分析64个病理确诊的中央型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增强CT的影像学表现。  结果:肺门及纵膈旁肿块伴随纵膈增宽是主要表现,肿瘤组织紧密,边界清晰,内缘常与纵膈增大淋巴结分界不清。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控措施,为降低发生率和病死率做好临床预防工作。  方法:抽取我院45例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VAP的发生情况分为VAP组和对照组患者,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观察,分析VAP危险因素,并制定出合理的防控措施。  结果:VAP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平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白蛋白水平、机械性误吸、抗生素联合使用、H2受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利用UPLC同时测定复方丹参片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乙腈(A)-水(B)为流动相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流速0.2ml/min,测定同一厂家10批样品以及市售10厂家样品中4种皂苷的含量。  结果:4种活性成分在所建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结论:所建立的UPLC方法可快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开展功能训练的效果,并为该病临床康复积累经验。  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功能训练,记录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两组在治疗前晨僵时间、ESR、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w末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内固定手术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38例应用内固定系统(Uss)治疗,对照组36例行骨外固定架固定手术,参照Merchant和Dietz标准评定治疗效果。  结果: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观察组优28例(73.68%),良7例(18.42%),可3例(7.8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疫苗安全注射与乙醇消毒效果的最佳时效性。  方法:选取2013年1月在黄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的人员400人为本次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五组,分别标注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且每组的人数都均为80例,以上五组分别在消毒以后的25秒、40秒、60秒、80秒、100秒的时间点采样收集进行细菌数目的统计整理。在每组人员的消毒位置通过使用无菌管型棉花拭子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顶部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30例肝顶部癌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肝顶部癌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对照组采用非单侧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手术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