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东乡土音乐教材编写的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37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乡土音乐是指以地方语言特征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地方传统的音乐文化,它包含声乐、器乐、曲艺、戏剧、舞歌(舞蹈)等五大类别的音乐文化等。岭南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广东乡土音乐课程资源丰富,文化厚重,特色鲜明,是每个广东人都必须学习了解的音乐文化养料。对于广东乡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广东三大语系的本土音乐,可分为广府音乐、客家音乐、潮汕音乐,以及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应采用具有浓郁的地方性、人文性、民族性、经典性的教学内容,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参与地方民族音乐文化活动,为学生全面综合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广东是一个语言丰富和多民族的人口大省,如何使学生在乡土音乐课程中,学习和了解本地区乡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同时还可学习和了解全省其他地区的乡土音乐文化?能否将广东三大地区语系的音乐文化同时展现给学生?能否将广东地区三大语系的乡土音乐文化汇集为全一册呢?这在当前全国教材编写中没有先例,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15%-20%留给地方教材及学校教材”,换算成地方乡土音乐教材的教学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大约为42节课时左右,即小学每一学年大约5节(6年30节),中学每一学年大约3节(3年12节)。因此,不适应依照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常规的课程计划,以每个学年单册编写的教材模式。如果能够使学生既可以学习和掌握乡土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又可以整体系统了解和学习地方乡土音乐文化的体系和历史,本着节约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原则,能否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汇编成全一册教材呢?使学生在九年学习以后,仍然能够将广东乡土音乐教材作为继续学习的读本?这也是当前全国教材编写中没有过的尝试。
  在广东地方乡土音乐课程设置中提出了乡土音乐课程的补充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如何在教学中既能体现对国家标准课程的补充性,又能方便教学的可选择性?既能方便教师将乡土音乐整合到常规音乐教学中,又能方便学生参与课外和校外活动时灵活运用乡土音乐教材?
  就以上的思考,广东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设计为全(单)一册的模式。教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学段目标的要求(三个学段目标),选择相适应的地方音乐作品和内容汇集为全(单)一册,涵盖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涵盖广东地区三大语系的音乐文化和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这是对当前音乐教材编写的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在音乐教材编写方面作一些创新和探究。
  教材编写结构分为3单元,每单元有4节课,约13—15节课时,栏目设有欣赏、表现、实践与创编、小词典、资料文件夹等。教学内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与不同年龄特征,把地方乡土音乐课程的五个门类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到三个学习水平阶段,五个不同门类教学内容与三个不同学段相互渗透,相互衔接,完成中小学校乡土音乐课程教育的目标。每个单元既可以独立,又可以相互补充,单元首页简单明了的介绍本地区乡土音乐的种类、代表作品、代表人物等。
  以上教材编写设计模式将广东地区三大语系的地方民族音乐文化汇集于一本教材,方便广东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本地区乡土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学习广东其它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如在学习广府音乐儿歌《落雨大》时,可以同时学习客家山歌《落水天》、潮州仔《雨落落》等,对三大语言体系的音乐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学习。
  这种教材编写设计模式将广东地区三大语系的地方乡土民族民间音乐的各个门类、体裁汇集为一册,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各个门类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各个门类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继承与发展状况等。如在学习粤剧的同时,还可以了解粤剧的代表作、代表人物,并学习潮剧和汉剧。
  这种教材编写设计模式对于教材中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单独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成教材活页式。这主要是遵循乡土音乐课程的补充性和可选择性的原则。也就是说教材的每一首乡土音乐作品都可以单独抽出来用于教学,可以单独选择适合学段目标的乡土音乐教学内容与常规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方便了教师的音乐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可以根据学校课外活动和社区乡土音乐文化活动,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教学。
  在学生学习九年后,这本教材仍然能够作为课外读本,学生在以后仍可以继续了解和学习广东乡土音乐。所以我们在每个单元首页编写有不同地区乡土音乐的概述,专门设置了小词典栏目,并将相关的详细资料汇编成页,附在教材之后。
  广东乡土音乐教材编写在结构与设计上,强调四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学生音乐文化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继承与发展地方民族音乐文化,有利于补充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在常规音乐教学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倡导五个注重:注重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音乐文化的传承性,注重音乐教育的听觉艺术特征和参与式活动特征,注重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音乐实践性和创造性,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五个结合:培养学生弘扬民族文化与理解多元文化能力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园音乐文化活动与艺术团队相结合,地方乡土音乐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地方乡土音乐教学实践与地方文化活动相结合。做到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学生对地方音乐文化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对地方民族音乐的文化理解和风格特征的把握,促进学生自觉参与地方民族音乐文化活动和弘扬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对于地方乡土音乐课程的设置和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还只是处于探究起步阶段,要使乡土音乐课程常态化,使广东地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真正学习、了解、热爱广东地方乡土音乐文化,并积极参与乡土音乐文化的活动,传承和发展乡土音乐文化,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许多人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魏文琦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广泛运用,电子商务这一交易形式也日益兴盛起来,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物流环节的实施在电子商务中的制约作用也突显出来。 本文从分析制约
本文将价值管理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中,分析了价值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筹资战略产生的影响。价值评估结果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利用风险投资进行定价,也可以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筹
目的 分析探究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8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
“有效教学”是我们的教学追求。“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而“有效教学”的重心在于问题教学,这就要求课堂设问要“有效”。什么样的设问才是“有效”的呢?关键是要有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提问。  第一,教师要吃透教材,抓住解读文本的关键之处。  如果教师本身没有深入研究教材,吃
期刊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将课本知识进行简单的“授业解惑”,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猜想与假设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使学生掌握猜想与假设的基本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顺利进行科学猜想与假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猜想与假设的方法.  1. 运用具体经验进行猜想与假设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它
期刊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成人难治性ITP(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4例成人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环孢素治疗,治疗组予
把古诗文内容转换成现代文内容的过程,我们通常叫做“翻译”。中国的古诗文向来讲究“微言大义”,年代越久远,我们就越难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内涵。因此,“翻译”也就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古人在翻译过程中讲究用“信”、“雅”、“达”作为翻译标准,其实“信”、“雅”、“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三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是矛盾的统一。所谓“信”,指的是译文与原文的关系。所谓“雅”,则重于转译中语言的
期刊
一、化学示意图及其使用  化学示意图是把用文字叙述的化学内容用简要的符号、文字、数码组成的图形或图象等形式加以表现,用以说明知识结构和内涵,揭示化学变化规律的一种直观方法,如原子结构示意图、原电池示意图等。它的使用是从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既充分发挥两个大脑半球在思维中的优势,又极力强调视听感官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变课堂的单向传递为多向传递,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发现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