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命题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试题结构较往年一样,仍是30题选择题,5题判断题,3题材料解析题,未有大的变化,试卷总体遵循重视基础知识的原则。试卷从其风格、题型分布比例来看,与《考试说明》基本吻合,充分体现出基础性、广泛性、情景性、综合性等特点。试卷重视对历史材料分析解读能力的考查,试题总体结构保持稳定,与2010年、2011年历史试卷相比难度上升明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启发学生思考。
  从2012年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来看,我校历史得A人数并不多,不仅如此,而且得A率相对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低许多。根据近两年江苏“小高考”的情况,考生单科得A的人数呈现下降趋势,得4A的总人数也呈下降趋势,主要目的是控制高考的加分,让学业水平测试回到它本来的要求,使血液水平测试符合最初的指导思想,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达C,而不要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另一场“高考”。
  2012年江苏历史小高考在必修一、二、三题目分值比例与2011年相比变化不大,从内容的教材分布比例来看,必修一44%、必修二30%、必修三26%。其中,选择题中必修一共15题,在卷面分值中占30%,必修二一共10题,在卷面分值中占20%,必修三一共5题,在卷面分值中占10%。增加了的必修一考查分值无疑增加了试卷难度。三本书最容易出难题的就是必修一政治史,如第6题内阁、第8题辛亥革命、第12题国民大革命、第38题走向联合的欧洲等,这些均是考生的拦路虎。判断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准确记忆、严密思维,是最容易体现难度的题型之一,如第32题考查中国通讯传媒的发展史实,如学生缺乏准确的记忆必定会出错。2012年试卷判断题考查必修三的较多,占6%,这与最难的2009年历史小高考题时一样,另外两题判断题是必修一的内容,2012年判断题未见必修二内容,主观题仍然是材料解析题为主,三册书比分各占卷面分值10%。
  从试题的立意来看,情景性比较突出,比如材料题及图片题在该试卷中都有大量体现,特别是在这一份试卷中运用了大小15幅图片,这也是2012年小高考历史试卷所呈现的一大亮点,这告诉教师在以后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课本上的图片资料。应该说,虽然2012年小高考试卷有一定的难度,但总体来说试卷还是考查以准确记忆为主的基础能力,尤其是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概念。
  学业测试中,日常的学科教学,物理、历史、生物、化学、地理、政治各科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可2012年的考试与往年相比较,控A率几乎就是由文科生选的物理和理科生选的历史决定的。这就客观上提高了历史和物理的学科地位和教学要求。故总结本次考试,思考如下,希望对今后的历史考试有所启示。
  1.重视双基,强调规范
  从2012年试题来看,双基仍然是整卷测试的主旋律。平时教学中就要夯实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对付难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2012年的历史小高考试卷考查更多的还是基础题,如第1题宗法制的最大特点,第3题活字印刷术,第11题生活习俗服饰,第16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25题卢梭思想,第30题美国参与的经济组织等,教学要紧扣《说明》的测试内容和要求,利用好教材梳理相關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做到逐一扫描,没有遗漏,打好基础关。平时还应注重规范性训练,如历史专业用语的使用规范、开放性试题的语言描述规范等。
  2.关注过程,强调能力
  能力立意是命题的总策略。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材料选择题和图片选择题题每年都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如第5题王阳明思想,第7题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12题国共合作,第17题大跃进运动,第23题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得分率不高往往就是缘于考生自学能力的局限。
  3.依据说明,有针对性训练
  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的同时,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新一年的《考试说明》,尤其要注意区分测试要求中“了解”、“知道”、“理解”和“认识”等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应根据《考试说明》不同的要求分析出该考点的测试题型与方向,并按单元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这点是得A的必要条件。另外,还应有计划地进行适应性测试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加强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培训,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4.关注生活,联系实际
  2011年的试题出现了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试题,如世博会,但是2012年的试卷中没有任何一题与现实有紧密联系,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联系社会实际问题,因为学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周年历史纪念与社会热点,关注生活,联系实际,提高在新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按新课标要求,近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分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真正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的考查渗透在试题中。文章以分析试题特点为主题,以指导中学教学为目的,通过研究题型发展趋势,尝试分析知识应用型,信息收集与处理型,能研究物理问题方法型,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试题及综合性试题等常见题型的特点,找出复习迎考的相关思路。  
“自主命题”本指目前高考制度改革后,全国不再组织统一的高考试题,由各省市教育考试机构或相关招生学校自行命题的考试形式。而笔者提及的学生“自主命题”表面上是一种考试形式,在平时的训练中,它其实是一种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把“命题权”给学生是很多教育人万万不愿也不舍的事情,我们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实践
摘 要: 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各个方面都在总结经验中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在培养目标方面、学科特点方面、学科发展方向方面、课程体系安排方面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在继承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革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从而使资源环
【摘要】博物馆是城市记忆的载体,通过在博物馆陈列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城市的风云变幻、历史变迁及岁月往事。山西省太原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旨在彰显太原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弘扬城市品格与精神风貌,从考古与艺术的角度阐述太原的历史脉络和这座城市的故事。本文在分析博物馆城市文化建设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博物馆的城市文化建设功能,并提出太原博物馆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
摘 要: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门较新的课程,适用于海洋科学(生物学方向)和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目前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系统性不强、资源内容不全等问题。该课程还涉及较多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授课时容易出现重点不够突出、学生理解困难等问题。因此,该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关键词: 海洋类专业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 教学改革  海洋科学(生物学方向
摘 要: 宁夏理工学院作为一所新升本的普通高等院校,在教学制度、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教学培养计划和课程规划方面与其他高校还存在一定的认识上的差距。作者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在东北大学学习,深入研究了本院在专业概论和职业发展规划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就如何进行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专业概论与职业发展规划课程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和高考制度的改革,图书馆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势必越来越不可忽视。中学图书馆已不是过去的“藏书室”,而是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集散中心。学校图书馆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信息环境和实践平台,为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质量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作为学校一个举足轻重的设施——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教研工作和开展第二课堂开展的重要支柱,在新的时期,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