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民生 迎新年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身边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在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春节的起源与“民生”息息相关。大约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
年是关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热闹,也是“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祝福,更是“卯酒盈杯祝丰年”的期待。
被定调为“民生之年”的2011年,才刚刚开始。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总会祈盼来年“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在当前中央高度关心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确定为工作主线时,地方政府作为贯彻中央精神的主体,也在忙碌中书写着他们的民生“作业”:
江西赣州的农民读上了量身定制的手机报;北京怀北镇的村民,领到了花生油、米、面、煤气等新春福利;湖北宜昌的市民与环卫部门签订了“垃圾不落地”的协议;山东寿光的苏桂老人住进了城乡一体化的敬老院;河北承德的梁跃种植黑木耳,去年的收入达5万多元;湖南隆回光龙村的阳征来,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乔迁新居……
基层政府,他们在改善民生方面有何作为?他们如何承担起民生责任?
本刊记者选取了全国六个不同地域,力求通过展现这些地方的民生实践与思考,为中国基层政府求解民生难题提供些许的借鉴。
赣州农民读上手机报
闵 杰
赣州名片
赣州,江西第二大城市,下辖2区2市15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市户籍总人口897万,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土地总面积的1/4。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28.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元。
2011年1月,《赣州农民手机报》以其健全的信息采集发布机制、完善的组织结构保障、全免费的发行模式、110万农民的覆盖范围成为赣州民生实践的一抹亮色。
2011年1月5日, 在《赣州农民手机报》发行仪式上,江西省赣州市委农工部部长曾新方和赣州市移动公司总经理章步云共同按下按钮,向全市发出了第一份《赣州农民手机报》。
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份专门为农民量身定制的数字化“报纸”便传到了全赣州市2区、2市和15个县的110万农民和2万农村工作干部的手机上。
赣州市信丰县油山镇长安村的脐橙种植大户陈美说也在当天收到了这条彩信。打开彩信,第一页的“赣州农民手机报”几个字让他觉得很新鲜,他认真地读完了这份长达9页的彩信,其中最吸引他的一条信息是《市果业局提醒广大果农:警惕低温、冰霜冻天气对柑桔造成影响》。
这条信息对柑桔树如何防冻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给树冠覆盖,采用白色遮阳网对树冠进行覆盖,待气温回升后揭网;二是在果园薰烟,地形条件好的果园可采取薰烟的方法抗霜;三是对树蔸培土或覆盖,对树蔸培土或用稻草、薄膜覆盖也能达到保墒增温的效果。
尽管已经种植脐橙近十年时间了,这条信息还是让陈美感觉很实用,被他视为“手机专家”。
让广大农民群众在第一时间听到政府部门的声音,获取农口部门政策法规、农事建议、市场动态等方面的信息,正是赣州市推出《赣州农民手机报》的最根本初衷。
从最初“信息最后一公里”的终端建设,到“信息第一公里”的信息整合,再到现在推出全江西省第一份农民手机报,实现信息的无缝衔接和贴身服务,赣州市农村信息化建设也正在不断迎接新的数字化浪潮。
小手机里的大文章
2011年新年伊始,北京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长的无雪冬季。一位网友在微博里说:“北方只有大风。慢慢地,以后我们要开始羡慕南方的雪了……南方有雪,这四个字太让人嫉妒了。”
然而对于许多南方人来说,这个冬天正在变成“冻天”。大寒时节,寒潮南下频繁,南方大部分地区频繁遭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持续的低温也让赣州的农林作物很受伤。据赣州农经中心统计,截至1月18日,全市已经有62.2万亩果园受到了轻微冻害,其中安远县冻灾最为严重,有19.5万亩脐橙果园1925吨脐橙受冻,受冻脐橙苗木80万株。
对于负责编辑《农民手机报》的赣州市委农村工作部市场信息科科长彭钢和他的同事们来说,持续的灾害天气也引起了他们的关注。除了及时向农民传递农事天气信息,他们专门策划了三千多字的“抗冻专题”作为第二期手机报的重磅内容,全面介绍了果园、生猪、蔬菜、油茶、花卉、苗木、毛竹、畜禽、水产养殖的防寒抗冻措施和水利农田渠系建筑物防寒抗冻措施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如何防冻、沼气池抗寒防冻技术、如何安全取暖、冬季出行警惕路面结冰等十三个方面的作物防寒抗冻知识和低温天气下生活中的安全事项。
彭钢和同事们的努力很快收到了效果,第二期《农民手机报》发送不久就收到了来自赣州龙南县的一位王女士的短信回复:“这期专题非常好,这些信息极大地帮助了我们的农业生产,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产量,是我们的好帮手。”
2011年元旦之后,搜集、整合各类农业信息、编辑《赣州农民手机报》成了彭钢所在的赣州市委农村工作部市场信息科的一项重要的新工作。他们在每周五之前对全赣州市2区、2市和15个县所有农口部门上报的信息进行搜集汇总,下周一召开例会核对信息和进行讨论,形成编辑思路之后开始编辑,每周发送一期手机报。
手机报早已不是新鲜事物,随着电信技术突飞猛进,传统媒体与电信媒体实现联姻,手机这一“第五媒体”已由原来简单的通讯功能拓展为集通讯功能、传播功能、宣传功能、舆论引导功能为一体的重要载体。而在农村地区,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由于受基础设施和发行渠道的影响,发行面、时效性都受到一定限制,手机媒体的优势更为显著。
根据赣州市移动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赣州市农村移动手机用户达到200多万,能够接收到彩信的农民用户有近11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于是,创办一份《赣州农民手机报》的想法应运而生了。
《赣州农民手机报》借助移动公司行业手机报平台、以手机彩信的方式,每周三向110万农民和2万名市、县、乡、村涉农干部免费发送,成为江西省范围内的首创,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
目前,《赣州农民手机报》设有“三农要闻、农技信息、市场信息、乡村文娱、创业典型、农村调查、天气农情”等7个相对固定的栏目,也会结合不同的农事季节以及时政热点适当增加一些栏目。内容涵盖政策动态信息、部门工作资讯、农业技术信息、市场信息,还会及时地发布一些突发性事件应急信息。
与其他各类手机报相比,《赣州农民手机报》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设置了意见反馈短信收集平台,打破了传统信息单向输送方式。据彭钢介绍,每期手机报发送之后,他们都能收到七八十条回复短信,既有建议,也有各种咨询。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在了解情况之后对这些咨询信息进行一一回复。在彭钢看来,手机报实现了与农民的互动,成为接收民意反馈的重要平台,各个农口部门也可以通过《农民手机报》对农村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
从“最后一公里”到“第一公里”
《赣州农民手机报》由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主编,不过所有信息却由全市市直农口各单位和各县(市、区)共同提供,涉及农业、果业、林业、水利、国土、气象、水文、农机、扶贫、农业开发、计生等所有农口部门。
为确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赣州农民手机报》对各单位和各县(市、区)建立了信息工作责任制,对各个单位信息报送的数量和报送的时间有明确的要求。各单位内部也被要求建立相应的信息采集制度、信息交换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对一些涉农技术信息,要求各个业务科室及时提供给信息员,由信息员统一上报。同时要把分散在农口部门的信息收集起来,经过筛选之后统一上报到农业信息中心。
致力于从一开始就建立完善的制度,正是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从注重农村信息建设“最后一公里”到更加关注“第一公里”的观念升级。
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1年农业部发布的《“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即如何做好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组织网络的延伸。十年间,信息产业部、农业部、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相继对信息化建设新农村做出了规划,农村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入到农村的方方面面。
打通“最后一公里”成为了各地农业信息化的主旋律,各省市开展的电脑进村、“三电一厅”、“农讯通”等方式有效地将信息落地农村,给农村带来了巨大改变。然而近年来,打通“最后一公里”被过分关注,而忽视了作为信息源头的“第一公里”。没有了信息资源整合与加工,就无法把农民最需要的准确信息传递下去。各涉农部门纷纷开展如火如荼的信息化建设,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苗头开始慢慢显现。
如果说“最后一公里”解决的是如何把信息送到农民手中,那么“第一公里”则是解决农民需要什么信息,包括涉农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和本地化处理,这无疑是农村信息化的源头。
农村信息化的“赣州模式”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起步,以“红色故都”瑞金为代表的赣南大地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孕育了革命的火种。
硝烟散尽,当年的革命老区又开始以同样坚忍和不屈的性格经历改革的阵痛,重塑出新的活力和形象。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曾经被视为贫瘠的红土地却带来了另一种意外的惊喜,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得天独厚的脐橙产地,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
尽管特色农业一枝独秀,但整个赣南欠发达的农业现状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传统农业居多,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压力大,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任务依然艰巨。
从全国来看,信息化带动工业的发展已经日益体现,但信息化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为农民服务信息分别在各个农口部门,从中央到地方都少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部门在推进。即使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抓信息化建设,但大多数只是抓城市和工业的信息化建设,对农村信息化工作抓的力度不大,投入也不多。
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基础建设薄弱,为农信息供应量少,农民信息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近年来赣州市把农村信息化工作作为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传媒手段,全面整合为农服务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
赣州目前已经构建起“五位一体”的信息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手机、网站、电视、报纸等新型传播媒介和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分散的信息服务模式。从2007年起建设了赣州农业农村的综合性网站——赣州农网,搭建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结合赣州面积大、农村人口多、农业产业特色突出的实际,于2008年在江西省率先启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建设,到目前为止共接到农民的咨询近万次。
除了信息服务渠道,构建顺畅、高效的为农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才是根本的体系保障。赣州市在2008年下半年启动了“赣州农业信息中心”建设,负责全市农业农村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工作。作为向基层的延伸,县(市、区)农业信息中心、乡(镇)成立信息服务站、中心村设立信息服务点也在同步建设。
为真正提高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赣州市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农村有选择性地发展农村信息户,目标是每年发展1万户农民上网,到目前已经发展了2万户,覆盖60%的自然村,通过农民带农民的方式,促进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各县(市、区)在新农村建设奖补标准项目中,对购买电脑的农户,每户给予600-1000元的补助;对安装宽带的农户,宽带使用费降为30元/月。
后记
从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我国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始,短短6年时间,手机报已经从业务试水迅速发展成为新媒体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出版形式之一。
有关研究显示,最初本欲定位于“城市白领”“有钱一族”的手机报反而无心插柳吸引了大量农村群体的关注与青睐。农民群体已经迅速成长为手机报的忠实用户,充分体现出“三高”特征,即高普及率、高信任度和高满意度。
《赣州农民手机报》作为专门为农民量身定制的数字读物,尽管并不是全国首创,但以其健全的信息采集发布机制、完善的组织结构保障、全免费的发行模式、110万农民的覆盖范围,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目前,尽管我国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已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应用整合滞后、对农民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到位等问题。信息化对农村倍增效应的发挥,除提供适用的综合信息服务,帮助当地农民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生产外,还需要让当地农民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提高当地农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以科学致富方式,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身边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在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春节的起源与“民生”息息相关。大约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
年是关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热闹,也是“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祝福,更是“卯酒盈杯祝丰年”的期待。
被定调为“民生之年”的2011年,才刚刚开始。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总会祈盼来年“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在当前中央高度关心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确定为工作主线时,地方政府作为贯彻中央精神的主体,也在忙碌中书写着他们的民生“作业”:
江西赣州的农民读上了量身定制的手机报;北京怀北镇的村民,领到了花生油、米、面、煤气等新春福利;湖北宜昌的市民与环卫部门签订了“垃圾不落地”的协议;山东寿光的苏桂老人住进了城乡一体化的敬老院;河北承德的梁跃种植黑木耳,去年的收入达5万多元;湖南隆回光龙村的阳征来,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乔迁新居……
基层政府,他们在改善民生方面有何作为?他们如何承担起民生责任?
本刊记者选取了全国六个不同地域,力求通过展现这些地方的民生实践与思考,为中国基层政府求解民生难题提供些许的借鉴。
赣州农民读上手机报
闵 杰
赣州名片
赣州,江西第二大城市,下辖2区2市15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市户籍总人口897万,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土地总面积的1/4。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28.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元。
2011年1月,《赣州农民手机报》以其健全的信息采集发布机制、完善的组织结构保障、全免费的发行模式、110万农民的覆盖范围成为赣州民生实践的一抹亮色。
2011年1月5日, 在《赣州农民手机报》发行仪式上,江西省赣州市委农工部部长曾新方和赣州市移动公司总经理章步云共同按下按钮,向全市发出了第一份《赣州农民手机报》。
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份专门为农民量身定制的数字化“报纸”便传到了全赣州市2区、2市和15个县的110万农民和2万农村工作干部的手机上。
赣州市信丰县油山镇长安村的脐橙种植大户陈美说也在当天收到了这条彩信。打开彩信,第一页的“赣州农民手机报”几个字让他觉得很新鲜,他认真地读完了这份长达9页的彩信,其中最吸引他的一条信息是《市果业局提醒广大果农:警惕低温、冰霜冻天气对柑桔造成影响》。
这条信息对柑桔树如何防冻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给树冠覆盖,采用白色遮阳网对树冠进行覆盖,待气温回升后揭网;二是在果园薰烟,地形条件好的果园可采取薰烟的方法抗霜;三是对树蔸培土或覆盖,对树蔸培土或用稻草、薄膜覆盖也能达到保墒增温的效果。
尽管已经种植脐橙近十年时间了,这条信息还是让陈美感觉很实用,被他视为“手机专家”。
让广大农民群众在第一时间听到政府部门的声音,获取农口部门政策法规、农事建议、市场动态等方面的信息,正是赣州市推出《赣州农民手机报》的最根本初衷。
从最初“信息最后一公里”的终端建设,到“信息第一公里”的信息整合,再到现在推出全江西省第一份农民手机报,实现信息的无缝衔接和贴身服务,赣州市农村信息化建设也正在不断迎接新的数字化浪潮。
小手机里的大文章
2011年新年伊始,北京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长的无雪冬季。一位网友在微博里说:“北方只有大风。慢慢地,以后我们要开始羡慕南方的雪了……南方有雪,这四个字太让人嫉妒了。”
然而对于许多南方人来说,这个冬天正在变成“冻天”。大寒时节,寒潮南下频繁,南方大部分地区频繁遭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持续的低温也让赣州的农林作物很受伤。据赣州农经中心统计,截至1月18日,全市已经有62.2万亩果园受到了轻微冻害,其中安远县冻灾最为严重,有19.5万亩脐橙果园1925吨脐橙受冻,受冻脐橙苗木80万株。
对于负责编辑《农民手机报》的赣州市委农村工作部市场信息科科长彭钢和他的同事们来说,持续的灾害天气也引起了他们的关注。除了及时向农民传递农事天气信息,他们专门策划了三千多字的“抗冻专题”作为第二期手机报的重磅内容,全面介绍了果园、生猪、蔬菜、油茶、花卉、苗木、毛竹、畜禽、水产养殖的防寒抗冻措施和水利农田渠系建筑物防寒抗冻措施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如何防冻、沼气池抗寒防冻技术、如何安全取暖、冬季出行警惕路面结冰等十三个方面的作物防寒抗冻知识和低温天气下生活中的安全事项。
彭钢和同事们的努力很快收到了效果,第二期《农民手机报》发送不久就收到了来自赣州龙南县的一位王女士的短信回复:“这期专题非常好,这些信息极大地帮助了我们的农业生产,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产量,是我们的好帮手。”
2011年元旦之后,搜集、整合各类农业信息、编辑《赣州农民手机报》成了彭钢所在的赣州市委农村工作部市场信息科的一项重要的新工作。他们在每周五之前对全赣州市2区、2市和15个县所有农口部门上报的信息进行搜集汇总,下周一召开例会核对信息和进行讨论,形成编辑思路之后开始编辑,每周发送一期手机报。
手机报早已不是新鲜事物,随着电信技术突飞猛进,传统媒体与电信媒体实现联姻,手机这一“第五媒体”已由原来简单的通讯功能拓展为集通讯功能、传播功能、宣传功能、舆论引导功能为一体的重要载体。而在农村地区,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由于受基础设施和发行渠道的影响,发行面、时效性都受到一定限制,手机媒体的优势更为显著。
根据赣州市移动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赣州市农村移动手机用户达到200多万,能够接收到彩信的农民用户有近11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于是,创办一份《赣州农民手机报》的想法应运而生了。
《赣州农民手机报》借助移动公司行业手机报平台、以手机彩信的方式,每周三向110万农民和2万名市、县、乡、村涉农干部免费发送,成为江西省范围内的首创,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
目前,《赣州农民手机报》设有“三农要闻、农技信息、市场信息、乡村文娱、创业典型、农村调查、天气农情”等7个相对固定的栏目,也会结合不同的农事季节以及时政热点适当增加一些栏目。内容涵盖政策动态信息、部门工作资讯、农业技术信息、市场信息,还会及时地发布一些突发性事件应急信息。
与其他各类手机报相比,《赣州农民手机报》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设置了意见反馈短信收集平台,打破了传统信息单向输送方式。据彭钢介绍,每期手机报发送之后,他们都能收到七八十条回复短信,既有建议,也有各种咨询。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在了解情况之后对这些咨询信息进行一一回复。在彭钢看来,手机报实现了与农民的互动,成为接收民意反馈的重要平台,各个农口部门也可以通过《农民手机报》对农村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
从“最后一公里”到“第一公里”
《赣州农民手机报》由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主编,不过所有信息却由全市市直农口各单位和各县(市、区)共同提供,涉及农业、果业、林业、水利、国土、气象、水文、农机、扶贫、农业开发、计生等所有农口部门。
为确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赣州农民手机报》对各单位和各县(市、区)建立了信息工作责任制,对各个单位信息报送的数量和报送的时间有明确的要求。各单位内部也被要求建立相应的信息采集制度、信息交换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对一些涉农技术信息,要求各个业务科室及时提供给信息员,由信息员统一上报。同时要把分散在农口部门的信息收集起来,经过筛选之后统一上报到农业信息中心。
致力于从一开始就建立完善的制度,正是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从注重农村信息建设“最后一公里”到更加关注“第一公里”的观念升级。
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1年农业部发布的《“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即如何做好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组织网络的延伸。十年间,信息产业部、农业部、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相继对信息化建设新农村做出了规划,农村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入到农村的方方面面。
打通“最后一公里”成为了各地农业信息化的主旋律,各省市开展的电脑进村、“三电一厅”、“农讯通”等方式有效地将信息落地农村,给农村带来了巨大改变。然而近年来,打通“最后一公里”被过分关注,而忽视了作为信息源头的“第一公里”。没有了信息资源整合与加工,就无法把农民最需要的准确信息传递下去。各涉农部门纷纷开展如火如荼的信息化建设,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苗头开始慢慢显现。
如果说“最后一公里”解决的是如何把信息送到农民手中,那么“第一公里”则是解决农民需要什么信息,包括涉农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和本地化处理,这无疑是农村信息化的源头。
农村信息化的“赣州模式”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起步,以“红色故都”瑞金为代表的赣南大地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孕育了革命的火种。
硝烟散尽,当年的革命老区又开始以同样坚忍和不屈的性格经历改革的阵痛,重塑出新的活力和形象。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曾经被视为贫瘠的红土地却带来了另一种意外的惊喜,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得天独厚的脐橙产地,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
尽管特色农业一枝独秀,但整个赣南欠发达的农业现状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传统农业居多,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压力大,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任务依然艰巨。
从全国来看,信息化带动工业的发展已经日益体现,但信息化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为农民服务信息分别在各个农口部门,从中央到地方都少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部门在推进。即使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抓信息化建设,但大多数只是抓城市和工业的信息化建设,对农村信息化工作抓的力度不大,投入也不多。
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基础建设薄弱,为农信息供应量少,农民信息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近年来赣州市把农村信息化工作作为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传媒手段,全面整合为农服务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
赣州目前已经构建起“五位一体”的信息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手机、网站、电视、报纸等新型传播媒介和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分散的信息服务模式。从2007年起建设了赣州农业农村的综合性网站——赣州农网,搭建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结合赣州面积大、农村人口多、农业产业特色突出的实际,于2008年在江西省率先启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建设,到目前为止共接到农民的咨询近万次。
除了信息服务渠道,构建顺畅、高效的为农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才是根本的体系保障。赣州市在2008年下半年启动了“赣州农业信息中心”建设,负责全市农业农村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工作。作为向基层的延伸,县(市、区)农业信息中心、乡(镇)成立信息服务站、中心村设立信息服务点也在同步建设。
为真正提高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赣州市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农村有选择性地发展农村信息户,目标是每年发展1万户农民上网,到目前已经发展了2万户,覆盖60%的自然村,通过农民带农民的方式,促进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各县(市、区)在新农村建设奖补标准项目中,对购买电脑的农户,每户给予600-1000元的补助;对安装宽带的农户,宽带使用费降为30元/月。
后记
从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我国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始,短短6年时间,手机报已经从业务试水迅速发展成为新媒体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出版形式之一。
有关研究显示,最初本欲定位于“城市白领”“有钱一族”的手机报反而无心插柳吸引了大量农村群体的关注与青睐。农民群体已经迅速成长为手机报的忠实用户,充分体现出“三高”特征,即高普及率、高信任度和高满意度。
《赣州农民手机报》作为专门为农民量身定制的数字读物,尽管并不是全国首创,但以其健全的信息采集发布机制、完善的组织结构保障、全免费的发行模式、110万农民的覆盖范围,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目前,尽管我国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已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应用整合滞后、对农民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到位等问题。信息化对农村倍增效应的发挥,除提供适用的综合信息服务,帮助当地农民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生产外,还需要让当地农民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提高当地农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以科学致富方式,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