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发展学前教育春风劲吹。先是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12月初召开的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再传佳音:将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
这些消息,犹如久旱降甘霖,让那些身受“入园难、入园贵”之苦的幼儿家长看到了一丝希望。而对于那些正在孕育或计划要孩子的人,则是有了实实在在的盼头。规范收费、调整入学门槛等一系列“学前教育新政”,均是利好消息。
但是,欢欣过后,另一条消息却在敲打着家长们的神经:由于目前小学生源紧张,有关部门计划几年内关闭一定数量的小学,一些小学教师经过培训后将转岗幼儿学前教育。
入园难有了说法固然可喜,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接下来的入学难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数据显示,自1992起,我国小学数量一路下滑,累计减少43.28万所,跌幅超六成。2009年全国小学数量比2008年又减少2.07万所。各地都在顺应这种趋势:海南琼海,撤并15所小学改办幼儿园;海南昌江,74位中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任教;河北保定,将适合从事幼儿教育的小学教师通过培训调整到幼教岗位。
这让不少幼儿家长刚刚放松的心又再次揪紧:关小学、建幼儿园,虽然一定程度上解了今天的燃眉之急,但“入小学难”这样显而易见的明日危急,有关部门好似未曾预见。简单的“一撤一建”,虽然谈不上拆东墙补西墙,但是从某种层面上看,无疑是将今天的危机转嫁给了明天。3年后,这些如今挤在幼儿园门口通宵排队的家长,也许就要将队伍排到小学门外。
有家长已经开始质疑,会不会等幼儿园配套建好,我们的孩子早已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会不会等孩子报名上小学的时候,因学校大量关闭而造成新一轮的“入学难、入学贵”;会不会等小学资源紧张的时候,教育部门又开始撤并中学、大学改建小学。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不出3年,这些如今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要争抢仅有的公办学校资格。比幼儿园更为严峻的是,到时候,尚没有众多私立、民营机构可以选择;同时,大量没有上幼儿园或送回农村老家幼儿园的孩子,都将共同拼抢城市的义务教育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历史曾有前车之鉴,让我们将目光拉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次生育高峰”。1981年至1987年间,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平均达到2000多万人,这种情况致使1985年到1990年,全国大力增建幼儿园,政府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各部门积极办园。一时涌现了大量的机关、单位、工厂办园以及街道办园、校办园。
之后,随着人口增长进入相对稳定期,幼儿园转型、关张潮不断席卷而来。
紧随其后,80年代末,小学普遍推行“大班制”(一个班招收45人以上);90年代初,初中扩招、高中扩招;90年代末,大学扩招,接踵而来的压力一直顶到这批高峰期孩子步入社会。由此不难看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有窟窿往哪堵已经成了教育行业的救命稻草。
如今,这批高峰期孩子又相继进入生育期,每年新生儿数量再度接连攀高,我们有理由怀疑,当年多米诺骨牌似的扩招大戏又将接连上演。
其实,只要留心人口数量变化,入园难问题并非一夜之间出现的。早在3年前,妇产医院挂号难、住院难就已经预示了如今的幼儿园入园难题。2000年的千禧年“婴儿潮”,也曾直接导致2006年的小学入学难。
曾经的教训历历在目。究竟是追着问题解决,还是提前预测危机进而做好准备,是我们的教育部门亟待思考的问题。只有未雨绸缪,具有“远视”精神,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解决,教育资源配套建设才不会总都是“慢半拍”。
(作者为本刊记者)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有窟窿往哪堵已经成了教育行业的救命稻草。究竟是追着问题解决,还是提前预测危机进而做好准备,是我们的教育部门亟待思考的问题。
这些消息,犹如久旱降甘霖,让那些身受“入园难、入园贵”之苦的幼儿家长看到了一丝希望。而对于那些正在孕育或计划要孩子的人,则是有了实实在在的盼头。规范收费、调整入学门槛等一系列“学前教育新政”,均是利好消息。
但是,欢欣过后,另一条消息却在敲打着家长们的神经:由于目前小学生源紧张,有关部门计划几年内关闭一定数量的小学,一些小学教师经过培训后将转岗幼儿学前教育。
入园难有了说法固然可喜,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接下来的入学难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数据显示,自1992起,我国小学数量一路下滑,累计减少43.28万所,跌幅超六成。2009年全国小学数量比2008年又减少2.07万所。各地都在顺应这种趋势:海南琼海,撤并15所小学改办幼儿园;海南昌江,74位中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任教;河北保定,将适合从事幼儿教育的小学教师通过培训调整到幼教岗位。
这让不少幼儿家长刚刚放松的心又再次揪紧:关小学、建幼儿园,虽然一定程度上解了今天的燃眉之急,但“入小学难”这样显而易见的明日危急,有关部门好似未曾预见。简单的“一撤一建”,虽然谈不上拆东墙补西墙,但是从某种层面上看,无疑是将今天的危机转嫁给了明天。3年后,这些如今挤在幼儿园门口通宵排队的家长,也许就要将队伍排到小学门外。
有家长已经开始质疑,会不会等幼儿园配套建好,我们的孩子早已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会不会等孩子报名上小学的时候,因学校大量关闭而造成新一轮的“入学难、入学贵”;会不会等小学资源紧张的时候,教育部门又开始撤并中学、大学改建小学。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不出3年,这些如今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要争抢仅有的公办学校资格。比幼儿园更为严峻的是,到时候,尚没有众多私立、民营机构可以选择;同时,大量没有上幼儿园或送回农村老家幼儿园的孩子,都将共同拼抢城市的义务教育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历史曾有前车之鉴,让我们将目光拉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次生育高峰”。1981年至1987年间,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平均达到2000多万人,这种情况致使1985年到1990年,全国大力增建幼儿园,政府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各部门积极办园。一时涌现了大量的机关、单位、工厂办园以及街道办园、校办园。
之后,随着人口增长进入相对稳定期,幼儿园转型、关张潮不断席卷而来。
紧随其后,80年代末,小学普遍推行“大班制”(一个班招收45人以上);90年代初,初中扩招、高中扩招;90年代末,大学扩招,接踵而来的压力一直顶到这批高峰期孩子步入社会。由此不难看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有窟窿往哪堵已经成了教育行业的救命稻草。
如今,这批高峰期孩子又相继进入生育期,每年新生儿数量再度接连攀高,我们有理由怀疑,当年多米诺骨牌似的扩招大戏又将接连上演。
其实,只要留心人口数量变化,入园难问题并非一夜之间出现的。早在3年前,妇产医院挂号难、住院难就已经预示了如今的幼儿园入园难题。2000年的千禧年“婴儿潮”,也曾直接导致2006年的小学入学难。
曾经的教训历历在目。究竟是追着问题解决,还是提前预测危机进而做好准备,是我们的教育部门亟待思考的问题。只有未雨绸缪,具有“远视”精神,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解决,教育资源配套建设才不会总都是“慢半拍”。
(作者为本刊记者)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有窟窿往哪堵已经成了教育行业的救命稻草。究竟是追着问题解决,还是提前预测危机进而做好准备,是我们的教育部门亟待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