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看人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时候我就想:读诗其实也是读自己。内心的色彩会被历史余光焕发出来。有人被灵动的东西所吸引,有人则是沉到时光的深处。在历史的线条里,我们各自的姿态是大不相同的。
  
  一
  
  《钱谷融论文集》是很好玩的书。作者早年的文字大有唯美主义色调,对文言文的把握亦有古风,词彩艳丽,天赋是高的。在动荡的年代,他心系美文,不愿被社会思潮裹着,其实也是文学青年的一般心理。五十年代,周扬的文学观一统天下,是权威话语的解释者,钱谷融的看法当然受限,不得畅达也是自然的。他后来写的那篇《文学是人学》,就有点离经叛道,遂遭批判。“人学”是什么,不太好解,至今还是笔糊涂账。钱先生觉得,人的心与行为乃复杂之事,不可以几句教条为之,允许探索,宽容个性的表达是应该的。这个看法,现在亦难解,那时候是禁区。现在讲起这些,年轻一代大概已不太清楚了。
   我未觉得钱谷融的学识是阳春白雪。他的魅力却是超越了学术的。想起他,就想起华东师大的一批学者,他的弟子王晓明、许子东等,在八十年代风骚领尽,开批评的新风气。我还记得那时读王晓明的《所罗门的瓶子》,佩服得不行,从感受到智慧,都和世风不同,真真是美文批评。许子东的郁达夫研究,神思鬼眼,包容万象,醉倒不少读者。后来的胡河清、吴俊、格非,都有清俊的文风,批评与创作出笔不凡,显然受到了钱先生的鼓励。让自己的学生沿着各自的路走,不重复别人的路,在高校的今天也不易做到。仅此点,钱先生的分量就是重的。
   现代文学研究是有一个“界”的,前辈学者颇有古风者多多。北大的王瑶就带出一个学派,得其风骨者至今被人关注。赵园、钱理群、陈平原等都写一手好文章,或搞辞章之学,或做社会批评,逆俗的思想,渐侵文坛,好不壮哉。此为北派。钱谷融在上海不拘礼法,走性灵无伪的路,自不同于京派诸人,不是从版本、目录之学入手探求学问,扬心绪的哲思,灵动得很。此为南派。钱先生年轻时就不喜欢掉书袋,有诗人的性情在,他注重学生兴趣的表达,绝不吞没孩子的感觉,任其自然发展,不被理论的框子所囿,风格趋于自然、散淡,精神就有张扬的痕迹。这两者各有所长。北派多实证与史家风范,赵园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乃为代表,当下感受与历史语境汇聚在一起,酣畅大气,得天地生气。南派则不袭旧路,天马行空又不失风范,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是个标本。我喜欢这两个风格,一个大漠惊沙般惨烈,一个江水般湍急。人性是有差异的。学问绝不是一条路径。王瑶当年允许赵园那样神乎其文的走笔,也就成就了一个学人的路,使其学生有了拓展思路的空间。钱先生在此点与王瑶很像,老人的境界,乃青年的起飞的背景。境界高,起点也高,是真的。
   我认识钱谷融二十年,从没深谈过。有一年在香山开会,和他住在一起,才有感性的认识。老人面带祥和,有仙风道骨,与人见面永远是笑的,好像和善的佛像,让人有亲近的感觉。他的话向来不多,心静如水。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有着安然的感觉,觉得世间的风雨再大,也无所谓的。因为风要过去,雨要过去,太阳总要来的。我和他对视片刻,喜欢得很,就想起了王瑶、李何林老年的样子。老年不是学术奔驰的时期,却是精神笼罩的光景。当他们把爱给与了别人的时候,就像明月在天,昏暗的世界忽然神异起来,我们会觉得,即便是余晖,也是暖人的。
  
  二
  
   在琉璃厂购得《陈师曾画论》,见内中《中国绘画史》,颇为兴奋。
   忽想起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似乎二者有什么联系。对比《中国小说史略》与《中国美术史》,在方法上有相近的地方,都是从史料出发,论述之中多直觉的表现。鲁迅自己辑校的古籍和自己收集的材料颇多。陈师曾把各类资料汇集在一起,是集大成的。他们讨论问题,都不以理论见长,可是会心之处很多,使人想起《文心雕龙》的智慧。但鲁迅那时候也译过一些美学和社会学类的文章,可是他写小说史却不用翻译体,很值得深思。他和陈师曾的东方式的表达方式,对后来的艺术史的写作多少还是有影响的。中国的文学与美术,用中国式的感觉去表达,对他们是得心应手的。也许洋人的思维还没有被消化,也许真的眷恋旧式的表达,那一代人在如何处理表达的问题上,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在对西洋美术的看法上,鲁迅似乎比陈师曾要深切。他那时候购买了大量德国绘画与法国绘画。无意间发现了汉代造像,大概和他的有了西洋的参照有关。鲁迅的喜爱印象主义美术,和在小说里的现代主义的眼光是一致的,那么他回望自己民族的小说史时,会得到什么样的印象呢?我觉得是失望与欣然相伴吧?《中国小说史略》写得从容,大气,举重若轻,因为有西洋小说的背景的对比,就能进能出,指陈利弊,豁然得如清风白水。概括文学规律的话,警句多多。还有个因素,他写小说史时,正是创作高峰的时候,有小说写作的实践,内在的感受是强烈的。所以没有隔的痕迹。此与王国维之讲人间词话同样潇洒。陈师曾也是如此,自己一方面沉浸于绘画实践,一方面留意文物的鉴赏,历史感和当下感都有一些。他谈绘画,是出自画家的眼光,文字亲切,似乎有心律的跳动在里面,让人回味不已,而对艺术环境的看法,与鲁迅异曲同工,都能从佛道儒与社会变迁里寻找话题,没有一般文人的拘谨。也许是美术与文学的差异,陈师曾似乎更陶醉于古风中,鲁迅却从古人那里匆匆走过,对后来作家更有感觉。所以他的当代意识暗含其中,比陈氏更能穿透历史的盲区。陈师曾爱历史的遗产,也爱现代艺术,似乎是持中的。而鲁迅在描述过去时,大约不忘记对遗产的警觉,这是他们精神状态略为不同的地方吧。
   后来,当陈师曾去世多年后,鲁迅与友人编辑《北平笺谱》,在书的序言上写到了陈师曾,对其艺术多有夸奖。他们的友情,在静静的文字间闪烁着,那段交往留下的痕迹,还是依稀可辨的。亡友的细腻、体切,严明的现实情怀及童心,使鲁迅对艺术的新生有了确然之感。古风之中还有新梦,以聪灵之笔点化旧迹,使木然的世间重新蠕活起来,那该是明快的。亡友的劳作已让这个机缘变为了可能。
   鲁迅与陈师曾讨论旧的传统时,对正宗的文化与边缘的文化是分开的。比如对儒家的看法,鲁迅是分先儒与后儒的。对后儒的迂腐多有微词。陈师曾看中国的绘画,也有非儒家的冲动,对野性的与禅意的作品多有夸赞。鲁迅谈论小说,能以人情入手,发现民间想象的偏离儒风的心性之作的趣意。陈师曾每议古人的笔墨,常为非道学的飘逸而激动。他们对固有文明的打量,是带着重塑旧梦的期冀的。比如鲁迅小说的写意笔法与陈师曾人物画的陈老莲意向,都流着前人的智慧。他们在介绍域外文学与美术中,思想呈现出惊人的一致。
   在鲁迅小说与陈师曾的绘画里,民俗意味颇为相似。他们对市井里的人与事,都很敏感。你能感觉到他们对谣俗里美丽瞬间的留意,内心眷恋着岁时、嬉戏里的超功利的美。但他们更警惕流俗里暗影的缠绕,这是可怕的存在无疑。相比较而言,陈师曾还残留着士大夫气,是慢慢地偏离旧路。鲁迅则有些绝然,他身上的尼采气使其在非儒的路上走得更远,已经没有温吞的意向了。
  
  三
  
   我偶然在网络上读到朱航满的文章,是谈孙犁、邵燕祥的,印象很深。读他的文章,仿佛彼此早已是老朋友,内心有着深深的呼应。在学术与创作间有一个地带,类似旧时的小品笔记,介乎于书话与诗话之间,朱航满的文字属于此类。他的作品都不长,谈论的人物与图书很多,兴趣广泛得很。有趣的是他喜欢的对象有时在情调上相反,观点亦相差很大,但都能体贴地描述着,没有隔膜的地方。读了他的《精神素描——现当代文人阅读笔记》,第一感官是文字是很有才情的,把批评、随感融为一体,不像一般学者的文字那么八股调。接着就有凝重的思想的内省逼来,很有力量,有的读后难忘。这是本纯情的思想者的书,可在闲暇时作为消遣,但决非读后掷去的什物,像深夜里突听到笛声飘来,在它沉寂的时候,你还会总惦记着它,希望在什么时候再响起来。那个幽玄而清新的旋律,倒是可以驱走我们独处时的寂寞的。
  现代以来的学术分工,给文章带来不小的戕害,都从职业的角度言说,把丰富的存在窄化了。朱航满的作品是反抗职业化的自由之作,指点江山,笑对天下,就多了性灵的东西。而且他的思想活跃得很,记录了近三十年间文学与学术的痕迹。比如对鲁迅的理解,起点很高。他那篇谈曹聚仁的文章,就很有特点,自己似乎也染有自由主义文人的气息,精神是散淡和深远的。议论时弊的时候,笔下有批评的勇气,见识正合胡适的眼光。那篇关于黄裳的文章,考据与盘诘,多见功力,有丝丝锐气。讨论叶兆言、钱理群、王小波时,是心与心的对话,乃内心要说的情思,真诚而热烈。他行文带有感情,远离空灵,能切实地领会别人的世界。这是有暖意的文章,曹聚仁先生当年看重这些,而应者寥寥。此后遂难见类似的文字,我以为他是有这样的精神的。
   文章写出来,有为己与为人之别,也有在己与人之间游荡的。这使我想起法国的蒙田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不仅要表达自我,关键是在文字里要充分地理解他人。理解他人,不那么容易。鲁迅就说我们中国人很少想到“他人的自我”。专制主义与民族主义,都是没有“他人的自我”的概念的。所以,现代以来的好文学作品,在境界上给我们惊奇的,都是远离主奴意识与大中华主义的。我有时想,大凡拒绝此二点者,都是可亲近的吧。朱航满就是个可亲近的人,不仅有文章在,还有他的为人。记得在讨论台湾学者蔡登山的作品时,他有一个发言,厚道的语气给我很深的印象,许多话说得让人心热。没有俗气,还能和不同的观点交锋与辩驳,在气质上与五四的文人有些接近。虽然身处红尘,却无庸人的谬见,总是让人感动的。
   “文革”之后,文伤于愠怍,戾气淹没了常理。惟张中行、汪曾祺、邵燕祥等保持了智性之光。王小波之后,文风朗健者多了。一是觉得比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洒脱,没有道学的痕迹,扭曲的心态少于前辈。二是他们主动回到鲁迅、胡适那代人的基点,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不再是一个思路和一种观念的演绎,精神是包容的。回想我在朱航满这个年纪,还像个奴隶,脑子在套路里,只会学说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声音。现在,在一个敞开的世界里,心可以直面着什么,不必害怕,相信个性的张扬才是读书人的路。虽然大家知道这条路还是长长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谈到叶兆言的《旧时人物》,推崇有加。这大概能透露出内心的一隅,那就是对儒雅而纯粹的书斋生活的体认。叶兆言的书香气令作者倾倒,他似乎从中看到人物漫笔的描写的价值。我们当下的写作日益粗鄙,有趣的文章还是太少了。与此同时他对董桥、聂华苓、王元化的关注,大概都与此类心态有关。远远地看着他们,并不成为对象世界的一员,也因为这个距离感,使他没有定于一尊,思想是跳跃的,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可驻足的地方,不在一个平台上。
  他说自己最喜欢的是鲁迅,对路遥的书亦有感觉。都在证明作者的情感底色是什么,也由此隐隐地猜测到他对苦难感的态度。不过他似乎不愿意沉浸在苦涩的记忆里,思想是飞翔状的。他的好处是兴趣广泛,不被一个思路圈住自己,意识到摆脱人间苦楚有无数种路。相比较而言,他对性情的学人有种认可感,而对当代作家,似乎挑剔得很,原因也许是后者过于粗糙和乏味。读书之乐其实就是思考之乐。逃之于嚷嚷,安之于静静。书读多了,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四
  
  谈诗在今天是奢侈的事,锺于此道的人还是有限的。据说现在写旧体诗的人很多,我看得太少,不敢妄谈。不过研究旧诗词的也有一些,印象深的总能找出几位。比如扬之水善谈旧诗,有多本书行世。日前看她的《采蓝集》《诗经别裁》《诗经名物新证》,很感兴趣。比时下的一些高头讲章要好玩好看得多。张中行曾写过关于扬之水的文章,对其才华颇为认可,评价是高的。扬之水的艺术感觉很好,又在考古学上下过工夫,治学的思路是有奇思的。所以看到她的书,觉得和大学的教师写法不同,与一般治学的专家也有区别。像似闲散的文人的走笔,所写的书和读者的距离更近一些。
  我一直不敢谈论旧诗,因为材料知道得太少,多是望文生义,不求甚解的时候多些。读过钱牧斋的杜诗解析之文,叹服其学问之深,可是陈独秀对钱氏治学态度的批评,竟让我梦醒,似乎觉出士大夫者流的趣味,不是没有问题的。五四之后,研究旧诗的文章很多,观念大抵是改变了。以史学与美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为之,就多了前人少有的思考。钱钟书、郭沫若等人的观念,就和他们的父辈不太一样。那是有了现代人的眼光的缘故吧。
   到了扬之水这代人,思维又多了新的东西。比如她对出土文物的重视,以此解释诗经里的名物,就比古人多了史学的眼光。作者写古人的审美思想,一靠自己的鲜活的感觉,二用可证实的文献为之,显然就没有老朽的气脉,眼光是今人的。她的文字很温和柔婉,又不泛滥哲思,有时点到为止,鲜见漫溢。她谈周邦彦的词,篇幅都不大,论证时本于原始资料,没有外在的理论之影,全凭了心的体味。解析诗词的人喜洋洋万言,极尽发挥之。扬之水则处处节制,如《红楼梦》中言,短促而含蓄,不把内情讲尽。《诗经别裁》的写作也是这样,对古风的论述恰到好处,兴致正浓时,戛然收笔,暗语已然没入无声之中。读者也只好自己沿着其路慢慢去体味了。
   马一浮生前曾说:“言乎其感,有史有玄。得失之迹为史,感之所由兴也。情性之本为玄,感之所由正也。”徐梵澄在《蓬屋说诗》里,赞叹其语为诗学一家之说,殊多妙处。研究诗词,也不能不多注意一玄一史,扬之水于此是多有留意的。她讨论诗经,在保持诗性的敏感外,不忘历史的凝视,总要把说不清的旧物说清,这就要花费大的气力。也由于此,我猜想她不喜欢空幻的学理,愿意从历史的深处打捞旧迹,靠推理、证据和体悟说话。但作者写诗的审美感受,则幽思回环,气韵跌宕。这样的时候,她的笔触很得观堂,废名的要义,可当美文来读。她的文章在什么地方让我想起谷林、止庵,都不温不火,在节制里直抵内心。玄与史是不能偏废的,做到两者的契合无间也真的太难。
   考古学曾被看成是过于拘谨的学科。看一些考古报告便知道是一丝不苟的劳作,并无诗意。但它们还原了历史的断章,给我们的惊异是自然的了。我读《诗经名物新证》,就感到考古资料与诗学研究的融合,是可以相得益彰的。作者谈古代的车、马、旗、酒、鼓、玉,既有旧文人的儒雅,又带今人的科学思维。游走在古文物与诗的灵光里,也有如此自然无累的洒脱,那是超俗者方能为之的存在。想一想郭沫若、陈梦家都是诗人,在考古上亦有奇思,便不觉得考古与诗学是对立的存在。扬之水本来是散文家,可是探赜索隐所散发的情趣亦不亚于诗情,喜欢从大量出土文献里找理解文学的根据。她对鸟兽虫鱼、建筑、祭祀、音乐、射礼、器皿、天象都有严明的认识,而有时又能跳出物质层面的观照,沿着古人的诗兴跳跃着。沈从文当年在服饰史的研究上大放光彩,可能与他的诗人之心与科学实证的理念有关。一方面注重美的内蕴,一方面又从实物的考据里引发情思,都是了不得的劳作。这个传统在今天被人关注,对诗经研究及旧文学的研究的启发都不言而喻。
   在诸多谈诗的人中,废名是我佩服的一位。他的文章玄乎于有无之间,是没有道学的痕迹的。读诗是气质的问题,而并非都是认识的问题。废名讲诗经,从源头找根据,靠自我的当下感来说话,在品诗的行家里显得很特别。他文笔清瘦古奥,禅林之风漫卷,和古人对话,不像隔膜的外人,仿佛朋友在交谈,真是洒脱自由。古人的诗,大凡被今人阅读者,多有其传世的价值。废名好像对此颇有研究,就读诗的眼光来说,他把远古的东西自我化了,现代化了。我读他的诗论,觉得完全看不到朱熹的那种东西。他的思想背后有西方诗学的因素,洋人诗作的好处知道得多。也由于此,他能看出古人诗歌的优劣。谈论起来就洋洋洒洒。他在分析《关雎》时说,是西洋的艺术暗示给自己许多有趣的东西,知道悲剧与喜剧的意义,那是没有才子佳人的东西的。由西学再回到民族艺术,在他那里是个精神的回旋的过程。近代以来凡是在诗学上有造诣者,西学都不错。王国维不用说了,闻一多、朱自清在解析古诗时,都有不凡的谈吐。废名的作品好,看似是禅林的东西,其实有雨果、波德莱尔的诗情。这是隐含在背后的功夫,不经意难以察觉。您会觉得,谈论诗经与杜诗的废名,原本自己也是深昧东西方艺术的诗人呀。
   天底下读诗的人,总不是一样的,各种眼光下的诗人有各种见识与思想。废名之后,好的诗学专家,在功夫上都有优长。这些都是读者的运气。前些年在读叶嘉莹的诗论时,感慨于她的细腻和绵软之美,其中的见识直追顾随。叶先生的文字是生命力的喷吐,我们读了很易感染。而扬之水的诗论则使我们静下来,再激动的情景也能被其沉稳静谧的心所同化。她的书适宜夜深后独处时的默读,可以随之听到历史足音的跳动。与废名比是要老实平和的,比叶嘉莹要宁静温润得多。这时候我就想:读诗其实也是读自己。内心的色彩会被历史余光焕发出来。有人被灵动的东西所吸引,有人则是沉到时光的深处。在历史的线条里,我们各自的姿态是大不相同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新书,却是一本常印常新,常卖常新的书。它能进入畅销书排行榜就是一个明证。这本书初版于2006年,但它的起因却要早得多。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忠告现代化的两难》一书,为了印证事实,订正该书未尽正确、周详之处,1980年8月,他特意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长谈10余次,留下30盒录音磁带,该书就是根据这些录音磁带逐字逐句整理而成。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后期工程使用。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只有加强其安装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工程的使用功能,从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简述
浙江企业向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迈出重要步伐。4月25日,万向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在萧山经济开发区奠基,依托万向电动汽车研发与量产的资源优势,杭州市节能与新能源汽
本文结合测站所在流域基本特性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水文巡测资料,进行了流域年径流量成果的推求,为了提高结果的精确度,进行了巡测时段和巡测时机的重新确定,分析过程和
研究了离子色谱法检测辽河营口入海口水中的六种无机阴离子(F、C1-、NO2-、NO2-、PO43-、SO42-)的方法。实验采用Dionex IonPacTM AS22阴离子交换色谱柱,选用NaHC03和Na2CO3为淋
软件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电力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通过运用工程化的思想对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进行管理,协调各项工作使系统的建设取得一个好的结果.需求分
To study the vacuolating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 Method: The vacuolating effec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vacuolating cytotoxin antigen (an 87
据报道,4月15日,总投资46亿美元、年产1.5万t多晶硅项目正式落户辽宁阜新。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建设项目。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具有节水、省地、省时省工、控制灵活、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本文在系统分析吉林省松原灌区自然条件和水资源条件的基础上、选取项目区进行低压管道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