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
最近遇到让我很困惑的一件事。
事情是这样的。园内评优课,J老师设计组织了大班节奏活动“玛丽波尔卡”,其中有幼儿自主探索为乐曲配相应打击乐器的环节。第一次试上课后,她对我说:“配乐器时有断顿的那几个乐句预设配圆舞板,可是小朋友觉得配小铃、铃鼓都可以,又不能否定他们的想法,我怎么把他们引导过来呢?”又说:“我怎么觉得我们的探索都是假探索,弄到最后还是得听老师的。”
对此,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开展的集体教学活动始终是个需要高控制的高结构教育活动。
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低结构活动和高结构活动两种。前者以游戏为主、后者以教学为主。前者的教育价值在于顺应幼儿自然的发展,后者的教育价值在于将幼儿纳入社会所要求的轨道。前者主要是幼儿自发自主的,后者主要是教材、教师预设的。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高结构活动。它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幼儿知识技能的获得,强调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我们大多数教师都会感觉到,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所谓的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等等要求很难实施,大多数都是做做样子而已,幼儿实际上还是得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只是尽量牵得巧妙不强迫罢了。例如,J老师后来预先组织班内幼儿熟悉了三种乐器,引导幼儿发现了圆舞板、小铃、铃鼓固有的音色特点,正式上课那天,孩子们配乐器就很顺利。又如,试上课时,J老师发现铃鼓组的幼儿要是控制不好,在不该发出声音时发出声音,就会使整个配器效果十分混乱。正式上课时,她把班内控制力较好的幼儿安排在铃鼓组,控制力最差的几个安排在圆舞板组,使集体合奏获得了圆满的效果。
按照目前流行的先进理念,这样的高控制并不可取。因为先进理念强调关注幼儿的需要,顺应幼儿的发展。然而如果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真的让幼儿主动探索自主选择,顾及每个幼儿的需要,那么就会如朱家雄老师所说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就越大,教学活动目标的游离度就越高,活动内容的可变性就越大,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把握就越困难”。以“玛丽波尔卡”为例,如果不事先暗示幼儿各种乐器固有音色的特性,幼儿很可能在配器时不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他们可能坚持把铃鼓配在有断顿的那段乐曲上。这样配未必就是错,因为只要击鼓的方法得当,铃鼓也可以表现出断顿,只是需要较高的控制技巧。如果这时教师顺应幼儿的观点配铃鼓,那么接下去的教学就不得不花时间让幼儿练习用铃鼓打出断顿的节奏,这不仅带来实施的难度,还影响到其他乐段配器的改变。又如,教师如果不是有意识地选择安排铃鼓组的幼儿,而让每个幼儿自由选择,那么在53个幼儿这样大班容量的情况下,混乱的场面在所难免。如果教师让教学陷入一片混乱,那么教学的有效性从何谈起?这难道就是顺应了儿童发展的教育了吗?
我们应该关注儿童的自主选择自主探索,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或者弱化教师的教学和幼儿知识技能的习得。集体教学作为一个高结构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活动,教师的预设、控制不可避免。如果在设计实施时不恰当地使用适合于低结构教育活动的理念,就会导致许多教学活动不伦不类,既未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又未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导致J老师所谓的“假探索”“假选择”“假讨论”,导致“教师不敢去教幼儿了”或“会教的老师不会教了,不会教的老师更逍遥了”。我认为与其假探索不如不探索。教师在设计实施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活动的形式与教育理念是否一致,而不是弄虚作假,挂羊头卖狗肉,给高控制的活动套一个自主探索的帽子。
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很想听听专家的分析。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幼儿园 邹丽莉
您好!
最近遇到让我很困惑的一件事。
事情是这样的。园内评优课,J老师设计组织了大班节奏活动“玛丽波尔卡”,其中有幼儿自主探索为乐曲配相应打击乐器的环节。第一次试上课后,她对我说:“配乐器时有断顿的那几个乐句预设配圆舞板,可是小朋友觉得配小铃、铃鼓都可以,又不能否定他们的想法,我怎么把他们引导过来呢?”又说:“我怎么觉得我们的探索都是假探索,弄到最后还是得听老师的。”
对此,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开展的集体教学活动始终是个需要高控制的高结构教育活动。
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低结构活动和高结构活动两种。前者以游戏为主、后者以教学为主。前者的教育价值在于顺应幼儿自然的发展,后者的教育价值在于将幼儿纳入社会所要求的轨道。前者主要是幼儿自发自主的,后者主要是教材、教师预设的。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高结构活动。它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幼儿知识技能的获得,强调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我们大多数教师都会感觉到,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所谓的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等等要求很难实施,大多数都是做做样子而已,幼儿实际上还是得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只是尽量牵得巧妙不强迫罢了。例如,J老师后来预先组织班内幼儿熟悉了三种乐器,引导幼儿发现了圆舞板、小铃、铃鼓固有的音色特点,正式上课那天,孩子们配乐器就很顺利。又如,试上课时,J老师发现铃鼓组的幼儿要是控制不好,在不该发出声音时发出声音,就会使整个配器效果十分混乱。正式上课时,她把班内控制力较好的幼儿安排在铃鼓组,控制力最差的几个安排在圆舞板组,使集体合奏获得了圆满的效果。
按照目前流行的先进理念,这样的高控制并不可取。因为先进理念强调关注幼儿的需要,顺应幼儿的发展。然而如果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真的让幼儿主动探索自主选择,顾及每个幼儿的需要,那么就会如朱家雄老师所说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就越大,教学活动目标的游离度就越高,活动内容的可变性就越大,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把握就越困难”。以“玛丽波尔卡”为例,如果不事先暗示幼儿各种乐器固有音色的特性,幼儿很可能在配器时不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他们可能坚持把铃鼓配在有断顿的那段乐曲上。这样配未必就是错,因为只要击鼓的方法得当,铃鼓也可以表现出断顿,只是需要较高的控制技巧。如果这时教师顺应幼儿的观点配铃鼓,那么接下去的教学就不得不花时间让幼儿练习用铃鼓打出断顿的节奏,这不仅带来实施的难度,还影响到其他乐段配器的改变。又如,教师如果不是有意识地选择安排铃鼓组的幼儿,而让每个幼儿自由选择,那么在53个幼儿这样大班容量的情况下,混乱的场面在所难免。如果教师让教学陷入一片混乱,那么教学的有效性从何谈起?这难道就是顺应了儿童发展的教育了吗?
我们应该关注儿童的自主选择自主探索,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或者弱化教师的教学和幼儿知识技能的习得。集体教学作为一个高结构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活动,教师的预设、控制不可避免。如果在设计实施时不恰当地使用适合于低结构教育活动的理念,就会导致许多教学活动不伦不类,既未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又未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导致J老师所谓的“假探索”“假选择”“假讨论”,导致“教师不敢去教幼儿了”或“会教的老师不会教了,不会教的老师更逍遥了”。我认为与其假探索不如不探索。教师在设计实施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活动的形式与教育理念是否一致,而不是弄虚作假,挂羊头卖狗肉,给高控制的活动套一个自主探索的帽子。
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很想听听专家的分析。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幼儿园 邹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