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公平与老年福祉服务设计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ba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是满足人在限定条件下本质需求的表达。设计以人为目的,而不应单纯关注产品。工业产品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对可能性的选择,设计行为的选择与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面貌。实现工业产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经济与生态、社会与人文环境,摒弃技术万能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物质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以一种尊重社会群体、公平对待自然、充满人文理性的文明观和价值观设计或评价设计行为,不仅要看它是否很好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本质需要,同时还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是否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进步与发展完善,通过好的设计来改善大众的生活方式与生存质量,实现社会的最终和谐,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中国不仅面临快速增长的人口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推进老年福祉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我国老龄事业仍处于探索与成长的阶段。纵观社会环境、政策、福祉目标人群和养老服务发展与研究的状况,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福祉事业有了较快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局部仍存在着养老需求供不应求,养老公共资源差别大等诸多不良问题。我国养老服务的主体虽然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其客体依然受政府供给的影响,没能达到真正的覆盖。作为辅助主体的市场机制未能良好地运行,造成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以及老年人在自由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养老模式上的诸多障碍。于此同时,养老行业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并且需要完善监管和约束机制,造成了养老公共资源差别大,养老资源不能优化配置等问题,养老服务措施分散化、分层化的现象亟待解决。最后,我国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缺乏,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近年来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病患老人也在老龄化加速过程中同步快速增长,几千万此类老人亟需专业系统的社会养老和社会服务,专业化服务设施不全,无法满足此类老人的基本服务条件。
  作为诸多福祉研究中的一环,通过产品设计的理念探究老年人福祉文化需求并构筑老年福祉服务系统,则是基于中国国情的跨文化、新兴学科比较研究得出的理性思考,是真实必要的有效尝试。随着时间的推进,产品设计领域在老年福祉文化层面的研究将对我国老年福祉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刚走进李卫东老师的家门,他和爱人便欣喜地招呼我去“欣赏”恰好来到窗台外沿吃食的两只斑鸠。两年来,他们每天在窗台外沿放上一碟小米,等待着斑鸠的到来。李卫东还给它们取了昵称,公的叫“肥肥”,母的叫“瘦瘦”。采访期间每次它们飞来吃食,李卫东都喜不自禁地示意我“欣赏”一番,眼角眉梢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就像给人家看自己悉心养育的孩子、精心培育的学生一样。这一幕让我联想到李卫东的文章《童年,窗角天空的一
经历了去年的APEC蓝,北京在一年之初再度遭遇多日的雾霾袭城。虽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于今年1月1日施行,但是环保意识的普及还有慢慢长路要走。正如这期一位文章作者引用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的金句:“地球上的人口与有限资源的使用都在飞速增长,而我们把整体环境变好或变坏的技术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作为有能力从各个方面影响到环境改变的人,设计师面对环保问题时又是何种态度,他们应该有怎样的责任
每年都是从春节过完的这个月开始,大家才找到了一年伊始的感觉。圣诞的归圣诞,元旦的归元旦,下意识的,中国人总还是要过了春节吃了元宵才感觉出了年了,可以正经开工了。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刊上,我们的特别策划关注的是近两年逐渐升温的一个概念——众筹。曾经我们觉得众筹的概念太大,与设计相关的创意孵化只是其中太小的一域,却总觉无从置喙,选题便一再搁置。  而就在2014年,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众筹平台首先发生了分
筹划这本2015年《设计》一月刊的时候,正值岁末年初,望着2014年骑在“马上”绝尘而去的背影,低头翻看这一年的设计大小事,在这个设计发展的好时代,人人都可以参与、体验设计所带来的美,而这一年当中,“设计为人民”是毫无争议的年度设计热词。  从北京国际设计周以“设计为民生”为主旨的“十二·间”项目,到上个月刚刚揭晓的以“设计为人民”为主题的2014中国设计红星奖的获奖作品,都堪称本年度“设计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