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以前,我国的商品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甲午战争以后,自然经济遭到进一步破坏。这些都是教材叙述得十分明确的地方。但是,如何理解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开始解体”、“进一步破坏”?作出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教材对此过于简略。而且,在民族工业处于“短暂春天”阶段,以及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随着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民族工业日渐萎缩乃至不断破产的情况下,自然经济是否就基本解体或完全解体呢?教材也未作正面回答。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复杂而又深远的。那么,该怎样理解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呢?
一、判断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在中国小农经济家庭内部,农业与手工业以及手工业各生产工序长期紧密结合着。鸦片战争前,在农民家庭手工业中,棉纺织业占最主要的地位。中国的小农经济是由植棉与纺纱即“棉与纺”的结合,纺纱与织布即“纺与织”的结合,以及农耕与纺织即“耕与织”的结合构成的。而这三者的分解,就反映了我国自经济解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此外,农产品商品化进程的加快也可作为自然经济解体的一个标志。
二、我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过程如何?鸦片战争前,国内棉花已有不小的商品市场,亦有相当数量的印度棉花自广州进口,部分地区已出现了一些非植棉纺织户,他们购商品棉纺纱织布。这表明“棉与纺”已部分分离,但在全国棉纺织农户中,仅占少数。棉纱的商品量极低,“纺与织”几乎全盘联结在小农家内的生产过程中。而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洋纱洋布的进口,逐渐破坏了这种结合。但在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还只是一个序幕。据估计,洋纱(包括少量国内产机纱)在1894年只占全国土布用纱的四分之一,这些洋纱又集中行销在福建,广东等地,在植棉纺织区销售极少。这些非种植棉纺织户原来在“棉与纱”上已经分离,现在“纺与织”的分离,只是以商品纱来替代商品棉。至于进口洋布(包括少量国内产机布)数量,估计仅占国内棉布消费总量的七分之一,并主销城镇,只是挤代了土布的部分商品布,一般尚未触动农家自给布。所以对分解农村自然经济的意义不大。第二阶段,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时期,进口洋纱数量大增,同时,国内机器纺织业有了初步发展。这一方面把棉区棉花大批吸纳上市,有利于割断“棉与纺”的结合。另一方面,洋(机)纱楔入到小农棉纱纺织业主要阵地即植棉纺织户中,使土纱的生产迅速没落。估计到1913年,洋(机)纱已占土布用纱总量的70%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纺与织”的分离,同时也造成“棉与织”的分离。这时洋(机)布也已大量销往农村。估计1913年,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洋(洋机)布约占三分之一强。第三阶段为一战以后到新中国建立前夕。这一时期自然经济的解體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局面。一战期间及战后两年,洋纱布进口锐减,农村土纱土布生产暂时回升,纱布生产的自给性重新抬头,但好景不长。1921年以后,国内机器棉纺织业(包括日、英在华纱厂)有了发展,其产品已代替进口洋纱布成为排挤农村土纱布的主力,再加上城镇上发展了手工布厂生产的改良土布,这就不仅排挤了农村生产的商品土布,也排挤自给土布的生产。估计在抗日战争前的1936年,农村土布总产量较1840年削减了四成多,已占不到国内棉布总消费量的一半(这期间棉布总消费量有所增加)。而在这剩余的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量达四分之三以上,土纱量已不及四分之一。这说明已有相当多的农户放弃了棉纺织业,因而不仅是“纺与织”,在“耕与织”的结合上也颇有很大一部分分离。不过,原来中国农村生产的土布中约有半数是商品布,这时土布生产的大量削减,主要仍是压缩了商品土布,自给土布减少数量并不很大,残余的土纱生产也集中保留在植棉纺织户的自给性生产。从这方面看,小农经济的自给性生产还是很顽强的。三个结合的分离都还很不彻底,并且三个结合的状况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有些回复。
三、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是一个逐步瓦解的过程。它既是我国近代商品经济特别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产物,也是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的反映,同时也与统治集团肆意掠夺有密切关系。第二,自然经济的解体很不充分。综观我国近代史,农村的农副产品商品化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但主要是经济作物,粮食的商品率仍然不高。农民有限的耕地首先必须解决粮棉这些生存必需品,因而经济作物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小农经济产品的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在国内市场又备受城乡剥削阶级的盘剥。总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结构,加剧城乡矛盾,阻碍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尽管农民依赖市场的程度日深,而农村购买力枯竭,广大小农极端贫困,只能勉强维持自给。因而中国农业还远非于商品生产,农村基本上还是自给、半自给的经济。这也必然导致自然经济解体的不充分,这本身就是半殖半封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
一、判断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在中国小农经济家庭内部,农业与手工业以及手工业各生产工序长期紧密结合着。鸦片战争前,在农民家庭手工业中,棉纺织业占最主要的地位。中国的小农经济是由植棉与纺纱即“棉与纺”的结合,纺纱与织布即“纺与织”的结合,以及农耕与纺织即“耕与织”的结合构成的。而这三者的分解,就反映了我国自经济解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此外,农产品商品化进程的加快也可作为自然经济解体的一个标志。
二、我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过程如何?鸦片战争前,国内棉花已有不小的商品市场,亦有相当数量的印度棉花自广州进口,部分地区已出现了一些非植棉纺织户,他们购商品棉纺纱织布。这表明“棉与纺”已部分分离,但在全国棉纺织农户中,仅占少数。棉纱的商品量极低,“纺与织”几乎全盘联结在小农家内的生产过程中。而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洋纱洋布的进口,逐渐破坏了这种结合。但在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还只是一个序幕。据估计,洋纱(包括少量国内产机纱)在1894年只占全国土布用纱的四分之一,这些洋纱又集中行销在福建,广东等地,在植棉纺织区销售极少。这些非种植棉纺织户原来在“棉与纱”上已经分离,现在“纺与织”的分离,只是以商品纱来替代商品棉。至于进口洋布(包括少量国内产机布)数量,估计仅占国内棉布消费总量的七分之一,并主销城镇,只是挤代了土布的部分商品布,一般尚未触动农家自给布。所以对分解农村自然经济的意义不大。第二阶段,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时期,进口洋纱数量大增,同时,国内机器纺织业有了初步发展。这一方面把棉区棉花大批吸纳上市,有利于割断“棉与纺”的结合。另一方面,洋(机)纱楔入到小农棉纱纺织业主要阵地即植棉纺织户中,使土纱的生产迅速没落。估计到1913年,洋(机)纱已占土布用纱总量的70%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纺与织”的分离,同时也造成“棉与织”的分离。这时洋(机)布也已大量销往农村。估计1913年,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洋(洋机)布约占三分之一强。第三阶段为一战以后到新中国建立前夕。这一时期自然经济的解體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局面。一战期间及战后两年,洋纱布进口锐减,农村土纱土布生产暂时回升,纱布生产的自给性重新抬头,但好景不长。1921年以后,国内机器棉纺织业(包括日、英在华纱厂)有了发展,其产品已代替进口洋纱布成为排挤农村土纱布的主力,再加上城镇上发展了手工布厂生产的改良土布,这就不仅排挤了农村生产的商品土布,也排挤自给土布的生产。估计在抗日战争前的1936年,农村土布总产量较1840年削减了四成多,已占不到国内棉布总消费量的一半(这期间棉布总消费量有所增加)。而在这剩余的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量达四分之三以上,土纱量已不及四分之一。这说明已有相当多的农户放弃了棉纺织业,因而不仅是“纺与织”,在“耕与织”的结合上也颇有很大一部分分离。不过,原来中国农村生产的土布中约有半数是商品布,这时土布生产的大量削减,主要仍是压缩了商品土布,自给土布减少数量并不很大,残余的土纱生产也集中保留在植棉纺织户的自给性生产。从这方面看,小农经济的自给性生产还是很顽强的。三个结合的分离都还很不彻底,并且三个结合的状况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有些回复。
三、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是一个逐步瓦解的过程。它既是我国近代商品经济特别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产物,也是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的反映,同时也与统治集团肆意掠夺有密切关系。第二,自然经济的解体很不充分。综观我国近代史,农村的农副产品商品化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但主要是经济作物,粮食的商品率仍然不高。农民有限的耕地首先必须解决粮棉这些生存必需品,因而经济作物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小农经济产品的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在国内市场又备受城乡剥削阶级的盘剥。总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结构,加剧城乡矛盾,阻碍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尽管农民依赖市场的程度日深,而农村购买力枯竭,广大小农极端贫困,只能勉强维持自给。因而中国农业还远非于商品生产,农村基本上还是自给、半自给的经济。这也必然导致自然经济解体的不充分,这本身就是半殖半封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