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以前,我国的商品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甲午战争以后,自然经济遭到进一步破坏。这些都是教材叙述得十分明确的地方。但是,如何理解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开始解体”、“进一步破坏”?作出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教材对此过于简略。而且,在民族工业处于“短暂春天”阶段,以及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随着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民族工业日渐萎缩乃至不断破产的情况下,自然经济是否就基本解体或完全解体呢?教材也未作正面回答。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复杂而又深远的。那么,该怎样理解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呢?
  一、判断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在中国小农经济家庭内部,农业与手工业以及手工业各生产工序长期紧密结合着。鸦片战争前,在农民家庭手工业中,棉纺织业占最主要的地位。中国的小农经济是由植棉与纺纱即“棉与纺”的结合,纺纱与织布即“纺与织”的结合,以及农耕与纺织即“耕与织”的结合构成的。而这三者的分解,就反映了我国自经济解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此外,农产品商品化进程的加快也可作为自然经济解体的一个标志。
  二、我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过程如何?鸦片战争前,国内棉花已有不小的商品市场,亦有相当数量的印度棉花自广州进口,部分地区已出现了一些非植棉纺织户,他们购商品棉纺纱织布。这表明“棉与纺”已部分分离,但在全国棉纺织农户中,仅占少数。棉纱的商品量极低,“纺与织”几乎全盘联结在小农家内的生产过程中。而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洋纱洋布的进口,逐渐破坏了这种结合。但在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还只是一个序幕。据估计,洋纱(包括少量国内产机纱)在1894年只占全国土布用纱的四分之一,这些洋纱又集中行销在福建,广东等地,在植棉纺织区销售极少。这些非种植棉纺织户原来在“棉与纱”上已经分离,现在“纺与织”的分离,只是以商品纱来替代商品棉。至于进口洋布(包括少量国内产机布)数量,估计仅占国内棉布消费总量的七分之一,并主销城镇,只是挤代了土布的部分商品布,一般尚未触动农家自给布。所以对分解农村自然经济的意义不大。第二阶段,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时期,进口洋纱数量大增,同时,国内机器纺织业有了初步发展。这一方面把棉区棉花大批吸纳上市,有利于割断“棉与纺”的结合。另一方面,洋(机)纱楔入到小农棉纱纺织业主要阵地即植棉纺织户中,使土纱的生产迅速没落。估计到1913年,洋(机)纱已占土布用纱总量的70%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纺与织”的分离,同时也造成“棉与织”的分离。这时洋(机)布也已大量销往农村。估计1913年,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洋(洋机)布约占三分之一强。第三阶段为一战以后到新中国建立前夕。这一时期自然经济的解體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局面。一战期间及战后两年,洋纱布进口锐减,农村土纱土布生产暂时回升,纱布生产的自给性重新抬头,但好景不长。1921年以后,国内机器棉纺织业(包括日、英在华纱厂)有了发展,其产品已代替进口洋纱布成为排挤农村土纱布的主力,再加上城镇上发展了手工布厂生产的改良土布,这就不仅排挤了农村生产的商品土布,也排挤自给土布的生产。估计在抗日战争前的1936年,农村土布总产量较1840年削减了四成多,已占不到国内棉布总消费量的一半(这期间棉布总消费量有所增加)。而在这剩余的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量达四分之三以上,土纱量已不及四分之一。这说明已有相当多的农户放弃了棉纺织业,因而不仅是“纺与织”,在“耕与织”的结合上也颇有很大一部分分离。不过,原来中国农村生产的土布中约有半数是商品布,这时土布生产的大量削减,主要仍是压缩了商品土布,自给土布减少数量并不很大,残余的土纱生产也集中保留在植棉纺织户的自给性生产。从这方面看,小农经济的自给性生产还是很顽强的。三个结合的分离都还很不彻底,并且三个结合的状况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有些回复。
  三、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是一个逐步瓦解的过程。它既是我国近代商品经济特别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产物,也是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的反映,同时也与统治集团肆意掠夺有密切关系。第二,自然经济的解体很不充分。综观我国近代史,农村的农副产品商品化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但主要是经济作物,粮食的商品率仍然不高。农民有限的耕地首先必须解决粮棉这些生存必需品,因而经济作物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小农经济产品的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在国内市场又备受城乡剥削阶级的盘剥。总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结构,加剧城乡矛盾,阻碍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尽管农民依赖市场的程度日深,而农村购买力枯竭,广大小农极端贫困,只能勉强维持自给。因而中国农业还远非于商品生产,农村基本上还是自给、半自给的经济。这也必然导致自然经济解体的不充分,这本身就是半殖半封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
其他文献
“杨梅白,请人客;杨梅红,耳朵聋;杨梅半紫,人吓半死。”这首小调,是宁波人采摘杨梅时常哼的。  每年过了“六一”,街上卖杨梅的就渐渐多了起来。可爸爸总说:“杨梅还是自己摘来的好吃。”于是,我们便去杨梅基地慈溪采摘杨梅。车子驶到了目的地,耳边传来狗叫声和鸡叫声,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眼望去,一棵棵杨梅树高高的,像一个个披着绿装的小巨人,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实——杨梅,一阵风吹过,
(武进区湟里高级高中 江苏 常州 223100)    在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四Unit2 Reading the Honorable Games的课前活动中,为了和我们国家即将要举行第29届奥运会相联系起来,我把自己收藏的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从每个福娃的名字、颜色、重量、材料、图案等方面进行描述并要求学生讨论他们所发到的福娃所代表的含义,同时要求小组中一学生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解释 前来对你说别人是非的人,他自己就是一个制造是非的小人。是非每天都有,不去理会自然就不存在了。  父子骑驴  从前,有对父子赶着一头驴进城去。路中有人笑话他们说:“真笨,为什么不骑驴进城呢?”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了驴。走了不长时间,又有人说:“不孝的儿子,居然让父亲走路,自己骑驴。”父亲赶紧让儿子下来,自己骑着驴。又走一会儿,有人说:“这个父亲
柬埔寨国立博物馆  说到柬埔寨,跳入脑海的第一个关键词应该是举世闻名的吴哥窟,其宏大的规模和谜一般的身世令人神往,但要了解吴哥文明之外更多高棉的艺术成就,错过了位于首都金边的柬埔寨国立博物馆会是一场遗憾。毕竟,这里是世界上高棉文化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的建筑融合了高棉传统风格和法国殖民风格。从洞里萨河边走来,视线越过长长的草坪,就看到其高耸的尖顶和飞翘的装饰。在关于柬埔寨艺术和建筑的著
蒙代梭利说过,“教学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这就是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要让学生的生命亮丽起来,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寻找并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有计划地、主动地参与自身发展,逐步实现身心自由、全面发展,教学应当富有人性化。  科技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现代化的教学,但也带来了冷漠、功利的心态,加之日益完善的理性教育模式,批量
智慧退敵
期刊
1991年8月的一天,美国两名职业捕鲨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了11条鲨鱼。  其中的一条虎鲨与同伴们相比身形较长,当渔民解剖这条虎鲨时,意外地在它胃里发现了一副奇怪的骨架残骸。  这副骨架既不完全是哪种鱼类的骨骼排列,也不全然像某个不幸葬身鱼腹的可怜人,而是上身的部分像成年人类的骨骼,从骨盆开始却又变作大鱼的骨骼。  专家们将这副奇特的骨骼数据输入电脑,绘制出的,是美人鱼的形状。  美人鱼,真的存
“是呀,我的身体离开水,干燥后,再经风一吹,我的生命就朝不保夕了。”   “我也和你一样。我生在陆地,长在陆地,我若下海去,海水会灌满我的肠胃,非把我淹死不可。”   “你不必担心,我拿油来抹在你身上,你就不怕水了。这样,你即使在海中生活,一切也不妨的。”   “哦,这我就放心了,你给我拿油来,让我试试看吧。”   “好的,我去了。”雄人鱼带着水果,跃入水中,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雄
一、引言    请注意这样的事实:多数人不喜欢开会。其原因多为会议内容的无针对性,味同嚼蜡及时间过长等。学生每天都在“开会”——上课,而且“会议”时间也相当长,学生烦躁、厌学情绪较为普遍。当前,“社会迅猛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进度愈发迅速。为此,教育也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让学生喜欢“开会”,热爱学习,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个子不高,身体单薄,眼中散发出淡淡的忧郁,而他的性格就像他的姓氏——Lamb(羔羊)一样,羞涩、温和。他一生默默无闻,屡遭不幸,然而无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他都能用他那特有的点金术化腐朽为神奇,化痛苦为欢乐——他就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1775-1834)。   兰姆出生于伦敦一个贫穷家庭,父亲是法学院执事的助手兼仆人。执事家中有个小型图书馆,常和父亲到执事家玩耍的小兰姆得到执事的许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