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熊丙奇:在国外学生退学很平常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o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丙奇认为,因为美国教育的个性化、多元性和公平性,学生和学校是双向选择的,退学并非都是由于负面原因。
  “爸妈,我退学了。”这句话在中国恐怕没多少孩子敢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这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近日,“中国留学生美国名校退学率达25%”的假新闻传得沸沸扬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作为第一个出来辟谣的教育专家,对“退学”这件事有他的看法。
  留学生:美国的退学跟中国的退学有什么不同?
  熊丙奇:退学在中国高校被认为是失败,主要是学校开掉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而不是学生主动选择。最近几年来已有不满意学校而选择退学学生,但退学转学机制没建立,前不久一位港大生放弃港大选择复读,也引起很大争议。如果不给大家解释国外的退学是怎么一回事,就可能生出很多误解。这不可能让大家真正理性对待留学,而只会增加焦虑,更显迷茫。比如,一名学生就是从哈佛退学,然后选择美国一所文理学院,这不见得就是“失败”,因为美国有的文理学院,比哈佛的本科教学质量还要高。再者,出国留学本就是给学生提供多元选择,不能只拿名校说事,这不是“名校情结”的继续吗?
  留学生:中国人为什么会有“名校情结”?
  熊丙奇:中国人的“美国名校情结”其实是国内名校情结的一种延续,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国内把学生上大学作为是学业的终点,衡量一个学生成不成功,以他考上了什么学校为准。例如他考上了清华、北大,他就是成功了。现在国人把这个评价的标准也用到了海外,以为上了哈佛、耶鲁,他就是成功了。过去十多年来,谈到出国留学,总是在提“哈佛女孩”“耶鲁小子”等,本身就是拿名校说事。这是一种比较局限的成功观念。
  第二,留学虽然越来越火,但是公众并不真正了解国外大学的真实情况,其实在国外,欧洲也好美国也好,上哈佛上耶鲁还是上一个普通的社区学校,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别。虽然大家觉得上名校是不错的,但是并没有中国人那么在乎。有的学生本来可以上哈佛,但是他选择了一个社区学校,外国人也不会觉得有多奇怪,但是我们却觉得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留学生:为什么中国人和美国人对“退学”的看法差异如此大?
  熊丙奇:因为中国人对外国的教育制度和体系不甚了解,外国的评价体系跟我们不一样。美国除了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学校,还有很多文理学院、社区学院、职业学校,有的大学可能整体不是很出名,但是它的商科专业确实排在美国的前十。美国人对教育的选择是多元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没理解这种多元的观念。我们按照中国的大学入学制度、中国的评价体系、中国的就业观念看国外的高等教育,目前很多教育观点都是错的,我们并没有真正融入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是个性化教育、多元化教育、平等的选择、公平的竞争。
  学生退学在国外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美国有转学的制度。但是在中国学生退学是很不正常的,因为我们没有转学的制度,国内是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所以国内的学生如果上清华后发现对学校不满意,想转学也很难,因为制度不支持。他必须回到高三,重新参加高考,除此之外别无方法。有人就会很奇怪,清华多好为什么要转学,一定是学生学不好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学生也有自己的特点,转学是双向选择的结果。
  留学生:对此有什么建议?
  熊丙奇:对于出国留学,我国当前受教育者群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由于中外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同,我国实行国家授予学位制度,与之对应的是计划入学、计划管理体制,美国实行学校自主办学、自授学位制度,与之对应的是自由申请入学、自由转学制度,加之一些出国留学机构并没有给公众确切的解释,导致大家对出国留学产生误解,从而也出现一些盲目、不理性的行为。因此,留学前必须了解国外的教育体系、制度,不了解的话会出现问题。
其他文献
吉尼斯是当今爱尔兰最富声望的老家族(也是全国首富),不仅因为它在休斯顿火车站边站了两个半世纪、每年向全世界卖出8.5亿升黑啤的巨型酒厂,还因为他家与英国新教贵族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姻亲关系,以及由此诞生的无数八卦。  薇克洛是我在爱尔兰最喜欢的一个郡。不仅因为此郡的地名多有一种激越而矜持的萌,比如“进击峡”、“糖面包山”、“羽绒床垫”,还因为它桀骜不驯的地形—荒凉的群山怀抱着黑黢黢的泥炭沼,泥炭中封存
期刊
据BBC英伦网报道,英格兰的桑德兰大学和北爱尔兰的阿尔斯特大学对留学生使用指纹扫描技术来查核他们的到课率,但是该校的英国本地学生却不需要扫描指纹,引起学生会严厉批评。英国全国大学生联合会(NUS)指责大学的做法“针对单一对象”,“不公平而且极其不受欢迎”。
期刊
《留学公寓》,这部以“留学”为主题拍摄的情景剧自7月4日上映以来,备受关注,点击量不断刷新。《留学公寓》故事情节大多以导演刘潘思懿、制片人崔予缨的留学经历改编而成,是记录留学生的真实生活、刻画当今海外学子留学期间成长心路历程的情景剧。  想要独立的富二代兰城、诚实憨厚的大一新生付小言、冷艳优质女蔚嘉、滑头搞怪的打工仔Kevin,他们不停地奋斗,不断地折腾,与父母斗智斗勇,与老师耍小聪明,为学业烦恼
期刊
作者毕业于中国名校,在国内一家大型报社从事多年教育新闻工作后,前往英国攻读硕士学位,又在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台供职。他密切体验了中英两国的教育,又以一个新闻人的超出和高屋建瓴眼光来比较他们的异同,提出    这些年在国内外摸爬滚打,去过很多地方,到过不少国家,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对一些问题看得愈来愈淡了,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却始终不能释怀。  我当年是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走进北京景山学校大门的。对我这样
期刊
黄西,1999年取得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生化博士学位。2009年4月12日,黄西凭借在美国深夜节目收视冠军“大卫·莱特曼秀”中近6分钟的演出一炮而红。2013年4月开始,黄西正式亮相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担任嘉宾主持。  黄瓜的黄,西瓜的西,黄西要来啦!  12月27-31日,黄西将在上海共舞台ET聚场上演他的脱口秀内地首秀—“开什么国际玩笑”,并连演5场。  黄西回国发展的动作,实际上在前
期刊
在法学院上宪法课,研读美国宪法史上的经典案例,是对美国法律和政治的理性认识,而看以美国政治题材为主的美剧,是对美国法律和政治的感性认识。  在美国留学期间,看美剧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娱乐生活之一。在美国看美剧跟在中国看美剧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在中国看美剧,虽心随剧动,仿佛身临其境,但在关闭视频后,心就回到了中国,剧中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彻底分开的。在美国看美剧,即使观剧结束关上电脑,走出房门却发现自己仍站
期刊
郑建伟,患先天性双目失明,但他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个雅思盲考生,也是英国埃塞克斯大学2013届唯一盲人学生。他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实现了出国留学读书的梦想。  他入选2013年感动重庆年度人物评选;他患先天性双目失明,但不甘接受一生只能做盲人技师的命运,他想像正常人一样“看”世界;他用双手“摸”出雅思6.5分(满分9分),被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录取,9月30日独自
期刊
启程到巴黎  有朋友问我,坐着欧洲之星能看到海底吗?如果你也是一个坐在欧洲之星上觉得说不定能看到海底的孩子,那么来和我握握手吧!从伦敦的King’s cross station(也就是哈利·波特的取景地)到巴黎 Gare du Nord 。一共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能让你从英国到法国。当然了,在穿过海底隧道的时候是什么都看不到的。初到巴黎时已经是傍晚,放下行李后就急匆匆地开始游览入夜巴黎的街头。如果有
期刊
网上热传的“中国留学生美国名校退学率达25%”属于假新闻,实际上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名校退学并不普遍。  “中国留学生美国名校退学率达25%”,这条在网络与媒体上热传的新闻引起了众多的读者好奇心,以前听说的都是海外留学生在国外勤奋苦读的故事,但眼前如此之高的退学率从根本上击碎了留学生在读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真相到底是什么?《留学生》记者登录美国常春藤盟校网站,并没有发现所谓的退学率数据。  6月就有此
期刊
学生留学前准备不足,可能会对留学前中后期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留学“失败”。  虽然留学带来的收获有很多,但留学后的职业发展被认为是判断留学成败最为直观的方法。启德教育集团总裁李朱认为,部分海归就业不好是留学不成功的体现,其实留学失败可能发生在留学前中后期,但根本原因都是留学前准备不足。  留学前失败  晓晨是去年高三应届生,在刚升读高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申请留学第一选择的美国莱斯大学的语言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