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诊断、反馈调节、鉴定总结、科学管理和激励导向的功能,学习评价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传统的小学生学习评价,重共性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在分析小学生全面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探究基于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模式构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全面发展 学习评价 学生主体 过程性评价
一、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分析
(一)小学生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而不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在传统的小学生学习评价中以成绩作为小学生评价的主要标准,认为成绩 分数=素质,学习评价单纯侧重于智的方面,在智这方面偏向于知识评价,对于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同伴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情感的体验和对数学美的认识则处于忽视的态度,影响了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传统的学习评价中常以“三好学生”的称号以评价学生的整体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三好学生”却偏向于“一好”,获得此称号的无一例外都是班级里成绩名列全茅的学生,而并不考虑这些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和能力。
(二)小学生的发展是协调的发展
小学生的协调发展包括学生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技能的协调发展;学生认知、情感、性格、社会性和语言等心理技能的协调发展;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协调发展;学生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等等。小学生的学习评价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学生面对社会实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传统的评价中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被忽视,出现“高分低能”、“能力高,素质低”等现象,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生的发展是个性化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除使每一个小学生达到国家统一要求的标准外,还需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可能性,采取特色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经将传统的应试教育比做生产罐头的工厂,学生成为装知识的容器,毫无个性地吸收教师传递的知识,教育结果以统一规格的罐头出厂,学生的个性被抹杀。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更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增强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二、基于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学习评价模式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
传统的学习评价注重的是比较和选拔,通过卷面考试对小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测验,并对学生进行排名,以了解班级学生整体的水平和学生个体在班级水平中的位置,忽视了学生个体在自我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在以统一考试为形式的考试中,注重的是对学生应该掌握的共性知识的考察,扼杀了学生在知识上的个性化理解和认识。这样的考察方式不仅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新课程背景下强调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增强灵活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考试试题中增加一题多解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在内容上不仅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考核,而且密切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在《年月日》的学习后,教师的评价作业是制作2015年的日历,然后展示,有学生互评作为考试分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制作的日历是各种各样的,突出了个性;在评价方式由重视选拔转向重视进步,不再对学生进行排名,而是以学生在已有水平基础上的进步作为评价的标准。
(二)从知识考核转向能力考核
在传统的学习评价中注重的是教材中数学知识的测验,大多通过书面试题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需要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数学知识点,机械地模仿解答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的大都是封闭的数学知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已由知识目标向情感目标转化,机械的数学题和固定的解答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由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转变,一是小学数学试题由单一的数学计算转向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解决。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测验中,教师围绕学生的一日生活设计测验。妈妈给小明20元钱,帮助买苹果,苹果每斤3元,请问小明能买多少斤?二是小学数学由直线问题转向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核,如在《面积》的测验中,教师不是简单地计算固定图形的面积,而是让学生计算靠墙田地为栅栏需要多少面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联系实际进行综合运用;三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核。增加对小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学能力的考核,通过预习的测验测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从终结评价转向过程评价
传统的学习评价关注的是学习结果的评价,通过期末测试完成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的积累,而且包括学生道德素质、身心健康、审美习惯和合作能力等的发展,这仅仅依靠终结评价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过程评价。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言,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记录学生在同伴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同伴互助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创新的思想和问题解法给予适当的加分和奖励;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并积极想办法克服的精神和行为进行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者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小发明的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思考,自主建构和灵活运用知识。
(四)增加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随着学生主体教学的开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他评已经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水平。在学生主体教学中,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同伴的交流互动,学生主体才是最了解学习状态的群体,因此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学主体应该增加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自评和同伴的互评。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同伴交流和小组展示完毕后,会邀请小组对本小组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有班级评价小组对各小组的表现,以“2 2”的形式进行评价,即说出小组学生在学习和展示环境中表现好的两处地方及需要改进的两处地方,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指体、智、德、美等方面的整体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评价重智轻德,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封闭性和机械性,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学习评价要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从知识考核转向能力考核,从终结评价转向过程评价,增加学生的自主评价。
参考文献:
[1]丁念金.小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人学基础[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3,01:38-42.
[2]张进辅,钱敏,肖永松.建立中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科学评价机制的研究构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37-40.
[3]蔡敏.小学生数学学习情感评价的研究[J].教育科学,2010,01:26-30.
[4]刘丽.重庆市城口县农村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
关键词: 全面发展 学习评价 学生主体 过程性评价
一、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分析
(一)小学生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而不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在传统的小学生学习评价中以成绩作为小学生评价的主要标准,认为成绩 分数=素质,学习评价单纯侧重于智的方面,在智这方面偏向于知识评价,对于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同伴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情感的体验和对数学美的认识则处于忽视的态度,影响了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传统的学习评价中常以“三好学生”的称号以评价学生的整体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三好学生”却偏向于“一好”,获得此称号的无一例外都是班级里成绩名列全茅的学生,而并不考虑这些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和能力。
(二)小学生的发展是协调的发展
小学生的协调发展包括学生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技能的协调发展;学生认知、情感、性格、社会性和语言等心理技能的协调发展;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协调发展;学生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等等。小学生的学习评价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学生面对社会实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传统的评价中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被忽视,出现“高分低能”、“能力高,素质低”等现象,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生的发展是个性化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除使每一个小学生达到国家统一要求的标准外,还需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可能性,采取特色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经将传统的应试教育比做生产罐头的工厂,学生成为装知识的容器,毫无个性地吸收教师传递的知识,教育结果以统一规格的罐头出厂,学生的个性被抹杀。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更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增强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二、基于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学习评价模式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
传统的学习评价注重的是比较和选拔,通过卷面考试对小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测验,并对学生进行排名,以了解班级学生整体的水平和学生个体在班级水平中的位置,忽视了学生个体在自我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在以统一考试为形式的考试中,注重的是对学生应该掌握的共性知识的考察,扼杀了学生在知识上的个性化理解和认识。这样的考察方式不仅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新课程背景下强调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增强灵活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考试试题中增加一题多解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在内容上不仅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考核,而且密切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在《年月日》的学习后,教师的评价作业是制作2015年的日历,然后展示,有学生互评作为考试分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制作的日历是各种各样的,突出了个性;在评价方式由重视选拔转向重视进步,不再对学生进行排名,而是以学生在已有水平基础上的进步作为评价的标准。
(二)从知识考核转向能力考核
在传统的学习评价中注重的是教材中数学知识的测验,大多通过书面试题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需要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数学知识点,机械地模仿解答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的大都是封闭的数学知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已由知识目标向情感目标转化,机械的数学题和固定的解答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由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转变,一是小学数学试题由单一的数学计算转向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解决。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测验中,教师围绕学生的一日生活设计测验。妈妈给小明20元钱,帮助买苹果,苹果每斤3元,请问小明能买多少斤?二是小学数学由直线问题转向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核,如在《面积》的测验中,教师不是简单地计算固定图形的面积,而是让学生计算靠墙田地为栅栏需要多少面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联系实际进行综合运用;三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核。增加对小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学能力的考核,通过预习的测验测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从终结评价转向过程评价
传统的学习评价关注的是学习结果的评价,通过期末测试完成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的积累,而且包括学生道德素质、身心健康、审美习惯和合作能力等的发展,这仅仅依靠终结评价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过程评价。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言,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记录学生在同伴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同伴互助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创新的思想和问题解法给予适当的加分和奖励;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并积极想办法克服的精神和行为进行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者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小发明的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思考,自主建构和灵活运用知识。
(四)增加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随着学生主体教学的开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他评已经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水平。在学生主体教学中,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同伴的交流互动,学生主体才是最了解学习状态的群体,因此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学主体应该增加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自评和同伴的互评。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同伴交流和小组展示完毕后,会邀请小组对本小组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有班级评价小组对各小组的表现,以“2 2”的形式进行评价,即说出小组学生在学习和展示环境中表现好的两处地方及需要改进的两处地方,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指体、智、德、美等方面的整体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评价重智轻德,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封闭性和机械性,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学习评价要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从知识考核转向能力考核,从终结评价转向过程评价,增加学生的自主评价。
参考文献:
[1]丁念金.小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人学基础[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3,01:38-42.
[2]张进辅,钱敏,肖永松.建立中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科学评价机制的研究构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37-40.
[3]蔡敏.小学生数学学习情感评价的研究[J].教育科学,2010,01:26-30.
[4]刘丽.重庆市城口县农村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