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段时间,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分数至上,效益至上。這样一种畸形的教育价值观导致了应试教育现象愈演愈烈,进而引发了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校长,学校与家庭的关系紧张。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学校、教师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教师的职业怠倦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的学生疲于考试,厌学情绪也十分突出,人们开始呼唤和谐的教育。我以为:和谐的教育是通过和谐的校园去体现的,和谐校园的创建推动,和谐的教育春天就会来临!
【关键词】和谐;校园; 文化;生活;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031-01
1 “和谐校园”的理念
什么是和谐校园?就解字的内涵来看,“和”字由“禾”与“口”组成,意味着人人有饭吃,“谐”字由“言”与“皆”组成,意味着人人有发言权,和谐的体现就是民主与公平。从社会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是社会处于融洽状态。就教育系统来说,和谐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它至少涉及校园内、外两大系统要素,就内部环境体现为校园内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共处,外部环境体现为学校、家庭、社区和谐相处。
就教育本质来看,和谐教育是一种适性教育,提供适合孩子天性的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因而,必须以观念上完成从“孩子适应教育”到“教育适应孩子”的本质转变,这实际上是一个儿童的主体性发展,独立人格的形成为宗旨,处理好教育教学关系。
和谐校园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和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应当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发四大特征。科学是和谐校园的基石,所谓“科学”,是指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育教学,使校园生活有张有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民主是和谐校园之根本,所谓“民主”,是指校园的所有人与人的关系应当是平等、尊重的,尤其是师生关系的调整,使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人文是和谐校园之灵魂,教育的真谛是人文的关怀、心灵的沟通、生命的互动、精神的感召,所谓“人文”指的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开放是和谐校园之源泉,现代教育关注社会生活的变革,反映现代科技的发展,打破单一的课程观、禁锢的教育观、机械的学习观,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与多维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2 “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
和谐校园建设的宗旨,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创设最适宜的土壤。生命的成长,最根本的是个体精神的丰富,思想的成熟,以及人性与人格的发展。因而,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和活动,使之成为师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和谐教育中以学生体验着校园生活的愉悦、教师感受着职业的幸福与成就感,学校才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和谐校园建设的终极关怀是什么?应当是学生的幸福体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体验成长的快乐。成绩好不一定表明和谐,但幸福毫无疑问是一种和谐,我们绝不能以发展压倒幸福,以成绩牺牲快乐。和谐校园应当十分关注师生校园生活的幸福体验……
有没有拥有令人敬佩的教师,有没有结成促膝谈心的朋友,有没有发现乐此不疲的活动项目,有没有找到废寝忘食爱读的书……“和谐校园”建设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巅峰体验,在交往生活中获得归属体验,在休闲生活中获得审美体验。和谐教育最终要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和谐校园的建成最终让学生体验一份生命的精彩。
3 创建“和谐校园”需优先解决的三个问题
和谐校园的内涵很丰富,和谐校园的建设也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创建“和谐校园”需优先解决三个问题:重构师生关系、重构校园生活、重塑学校文化。
首先,重构师生关系。校园内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师生关系的重构,师生关系集中体现在教育与教学两个方面。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建立和谐关系,必须把握三种状态:“以学论教”、“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和谐的教育是心灵的相通,是人格的感召,是精神的引领,师生之间的和谐教育关系体现为一种亲近、融合、协调和激励的关系。
其次,重建校园生活。校园和谐的基础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和谐,校园不只是学生读书的地方,也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和谐的校园生活首先是丰富多彩的、游戏玩耍、运动健体、审美欣赏、科学探究、社会实践等。其次,和谐校园的生活必须是快乐的,不能因为读书而失去孩子快乐的童年;不能因为升学,而使孩子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其三,和谐的校园生活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的,要使学生脱离低级趣味,走向高尚典雅,就要引导学生的追求有志向、有教养、有情趣的生命。总之,“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在于营造丰富、快乐、高品位的校园生活。
再次,重塑学校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的营造,学校文化是指在一个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是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是一个学校精神和氛围的集中体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创设最适宜的土壤,这种文化的最大特征是生命平等的观念和尊重博爱的思想,不论智力优劣、外貌美丑、地位高低、经济贫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享有同等的尊严,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和谐文化是一种尊重文化、对话文化,处处渗透着平等精神、尊重气息,时时高扬人文品位、教养尊贵,每每彰显人性之美、人格之光。因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学校形成尊重文化的价值认同。
【关键词】和谐;校园; 文化;生活;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031-01
1 “和谐校园”的理念
什么是和谐校园?就解字的内涵来看,“和”字由“禾”与“口”组成,意味着人人有饭吃,“谐”字由“言”与“皆”组成,意味着人人有发言权,和谐的体现就是民主与公平。从社会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是社会处于融洽状态。就教育系统来说,和谐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它至少涉及校园内、外两大系统要素,就内部环境体现为校园内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共处,外部环境体现为学校、家庭、社区和谐相处。
就教育本质来看,和谐教育是一种适性教育,提供适合孩子天性的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因而,必须以观念上完成从“孩子适应教育”到“教育适应孩子”的本质转变,这实际上是一个儿童的主体性发展,独立人格的形成为宗旨,处理好教育教学关系。
和谐校园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和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应当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发四大特征。科学是和谐校园的基石,所谓“科学”,是指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育教学,使校园生活有张有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民主是和谐校园之根本,所谓“民主”,是指校园的所有人与人的关系应当是平等、尊重的,尤其是师生关系的调整,使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人文是和谐校园之灵魂,教育的真谛是人文的关怀、心灵的沟通、生命的互动、精神的感召,所谓“人文”指的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开放是和谐校园之源泉,现代教育关注社会生活的变革,反映现代科技的发展,打破单一的课程观、禁锢的教育观、机械的学习观,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与多维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2 “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
和谐校园建设的宗旨,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创设最适宜的土壤。生命的成长,最根本的是个体精神的丰富,思想的成熟,以及人性与人格的发展。因而,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和活动,使之成为师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和谐教育中以学生体验着校园生活的愉悦、教师感受着职业的幸福与成就感,学校才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和谐校园建设的终极关怀是什么?应当是学生的幸福体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体验成长的快乐。成绩好不一定表明和谐,但幸福毫无疑问是一种和谐,我们绝不能以发展压倒幸福,以成绩牺牲快乐。和谐校园应当十分关注师生校园生活的幸福体验……
有没有拥有令人敬佩的教师,有没有结成促膝谈心的朋友,有没有发现乐此不疲的活动项目,有没有找到废寝忘食爱读的书……“和谐校园”建设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巅峰体验,在交往生活中获得归属体验,在休闲生活中获得审美体验。和谐教育最终要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和谐校园的建成最终让学生体验一份生命的精彩。
3 创建“和谐校园”需优先解决的三个问题
和谐校园的内涵很丰富,和谐校园的建设也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创建“和谐校园”需优先解决三个问题:重构师生关系、重构校园生活、重塑学校文化。
首先,重构师生关系。校园内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师生关系的重构,师生关系集中体现在教育与教学两个方面。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建立和谐关系,必须把握三种状态:“以学论教”、“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和谐的教育是心灵的相通,是人格的感召,是精神的引领,师生之间的和谐教育关系体现为一种亲近、融合、协调和激励的关系。
其次,重建校园生活。校园和谐的基础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和谐,校园不只是学生读书的地方,也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和谐的校园生活首先是丰富多彩的、游戏玩耍、运动健体、审美欣赏、科学探究、社会实践等。其次,和谐校园的生活必须是快乐的,不能因为读书而失去孩子快乐的童年;不能因为升学,而使孩子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其三,和谐的校园生活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的,要使学生脱离低级趣味,走向高尚典雅,就要引导学生的追求有志向、有教养、有情趣的生命。总之,“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在于营造丰富、快乐、高品位的校园生活。
再次,重塑学校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的营造,学校文化是指在一个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是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是一个学校精神和氛围的集中体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创设最适宜的土壤,这种文化的最大特征是生命平等的观念和尊重博爱的思想,不论智力优劣、外貌美丑、地位高低、经济贫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享有同等的尊严,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和谐文化是一种尊重文化、对话文化,处处渗透着平等精神、尊重气息,时时高扬人文品位、教养尊贵,每每彰显人性之美、人格之光。因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学校形成尊重文化的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