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旅共甘泉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479102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1月20日,“中华史诗美术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这个日子,成为雕塑家李先海的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而倍感珍惜的时刻。“我很高兴,也特别荣幸,我能参加这个展览,能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听着主持人宣读他的名字,捧着手中印有他作品《中华医学》的大型画册,他百感交集,心潮澎湃!
  是的,这样一个最高规格的国家性大展中有凝聚他创作才情的雕塑作品,他该高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历史画创作工程》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办,全国美术展览权威机构中国美协承办,从各方面看都堪称建国以来最宏伟的创作活动。这是体现一个发展崛起中的经济大国、文明古国、文化大国13亿人民意志、民族精神和国家文明形象的艺术图谱,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广,确实无可比拟。
  李先海的作品简约里带着率性,个性里有着稳重。在当前纷繁复杂的雕塑圈里,他偏安一隅,坚持用本真的美表现自己的情感,带着对品质生活的别样解读寻求生活与艺术的和谐,用自己艺术去征服人们,获得业界的关注与崇敬,这是他的人生态度,也是他的理想追求。
  关于李先海的成功之路,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
  刻苦之心
  对一个不折不扣的民间雕塑家来说,李先海14岁辍学当木匠,四次参加艺术高考而不中,连培训班都没有读过。为追求艺术而停薪留职,生活艰难,受到了家里及亲人的反对;因无法割舍艺术梦想,被迫离婚,净身出户,处在了人生的困頓与窘迫之中。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对李先海来说,绘画是他生活中唯一不可缺少的东西。他喜欢艺术,工作之余坚持看书、画画,认真解读与剖析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创作风格,深深为大师们艺术上的勤奋以及克服困难从事艺术探索的精神所鼓舞、打动。他全靠自学成才,安心工作、画画,尝尽了现实生活与情感的酸楚,艰辛而漫长的三十多年的艺术探索,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可以说是从许多的失败中走出来的。” 他的雕塑艺术创作之路,可用“苦”来概括,充满了艰辛与磨难。作品《小川戏》《四川老茶馆》《苦旅共甘泉》等作品所具有的饱经沧桑、枯瘦苦涩的审美特色,恰是他生活、艺术、情感的综合体现。
  贵人相助
  当船帆邂逅了海风,凭大自然赐予的速度和力量而任意驰骋,才能真正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蔚蓝。如果说李先海是帆船,那很多帮助过他的老师以及更多背后支持过的他的人,则是助力他向前的强劲海风。
  著名雕塑家赵树同作为伯乐挖掘了他,既是他年轻时的艺术指导,后来帮他确立了艺术风格,还推荐他参展获奖,获得了雕塑业界的首肯。白帝城博物馆馆长魏靖宇向他介绍西方雕塑大师亨利·摩尔、布朗库西、贾科梅蒂的美学思想,以及国内王朝闻、韩美林等国内著名雕塑家的艺术特色等,成为他雕塑方面的启蒙老师。根雕艺术家王学洲是李先海的妻舅,一直肯定他的艺术创作,给了他极大的鼓舞。湖北美术学院的师生的启发与指导,以及各届艺术赛展中慧眼独具的评委们对他作品风格的认可,都是对他的支持,是保证他艺术之路前行的驱动力。
  夫妻恩情
  贺继琼作为李先海善良能干的贤内助,特别理解与支持李先海的艺术创作。贺继琼与李先海夫唱妇随,相濡以沫,在李先海困顿、犹豫与迷茫时给与热情鼓励。她挣钱养家,照顾孩子,以自己柔弱的身体、奉献的爱心维系着整个家庭的运转,保证着李先海义无反顾地沉迷于雕塑艺术创作。《苦旅共甘泉》是李先海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获得银奖的一件雕塑作品,通过生活细节表现农村教书先生与妻子患难与共的感人场景,劝导人们珍惜生命、热爱家庭,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爱情观、婚姻观、道德观。这件作品实际也是他与妻子相濡以沫、共同前行的真实反映。从另一个意义上可以说,这也是李先海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乌木奇缘
  乌木被四川当地人叫做“阴沉木”,又称“炭化木”,多数已有几万年的历史。在前些年的成都偏远地区,乌木价值没有得到重视,许多农民挖到了大多当作柴火烧。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创作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了乌木雕塑的可贵,品味出了一种特别的审美情感,全力投入到乌木雕刻上去。
  《四川老茶馆》《盛典烛光下的婚礼》《小川戏》《老腊肉》《走街串巷》《锄禾日当午》《烈日正当午》……李先海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乌木雕刻创作,充分利用天然乌木的特殊性,把握自然之美,因材施艺,形成了自己的乌木雕刻艺术创作与审美观,成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符号与品牌。
  独辟蹊径
  统观李先海的乌木雕刻作品,地域情结与怀旧色彩浓厚,不少作品主要表现民国时期川西民族的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场面。他除了表现感情世界与生活经历,也关注社会人文。比如《小川戏》《股市风云》《巴山老腊肉》等乌木雕塑作品,作品人物虽然枯瘦,歪牙裂嘴,气氛苦涩,却充满世俗生活情趣,就是以民国时期该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为素材创作的。他敏锐地抓住了雕塑界对民国时期的题材不太关注的空白点,作为自己的艺术题材,成为艺术个性。
  专心致志
  李先海在创作上是极为专注的,几乎不与外界接触,心无旁骛地沉浸在他的艺术世界里。作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纯真的人,他一直忠诚于创造艺术的自由性,追求着原始的质朴、自然的神韵。在困境中坚守精神的自由、灵魂的升华、自尊的诉求,从不把自己的雕塑艺术迎合市场,他拒绝庸俗化、世俗化,他把自己献身于雕塑艺术创作,把办一个大型的个人雕塑展览,成立以自己名字为名的艺术馆,当作自己最大的心愿,认为是“对自己的艺术人生的一个交代”。
  山城文化
  成都市有“锦城”“锦官城”之称,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即如李白诗句“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可以说,多年以来,这里都是一个适合文化艺术发展的土壤。成都宽厚包容的精神,接纳着往来过客,吸引着许多诗人和画家。它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艺术底蕴、建筑风格和社会成就积淀了独特的城市文化。对李先海来说,成都是个适合他做艺术的地方,这里大量的摩崖石刻、蜀绣蜀锦、木板年画、面人泥塑、遗址古迹,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李先海从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脚步。沉默、安静是李先海的生活常态,不善言语的他秉承着重庆山城人的质朴与敦厚,从事着属于自己的乌木雕刻,遵循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着属于自己的精神王国。如今,他阔步行走在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上。虽然行进途中获得了一些奖项,有了一些头衔,甚至摆满了迎接的鲜花与美酒,但对他这样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言,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当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清晨,都会看到李先海继续着自己的艺术苦旅,任风雨飘摇、潮起潮落!
其他文献
巴蜀大地从古至今都不缺女书画家,古有巴蜀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近代则有黄稚荃、隆莲法师、曾兰、朱佩君等巴蜀女书画家,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执著,在书法的海洋里勤奋临帖、用心感悟、执著探求、各体皆习。目前,仅笔者所知活跃于四川书坛的女书法家且有丰硕创作成绩者就不下百人,这里仅谈几位。  齐建霞是四川女书法家的代表人物,现为省书协理事,省书协妇女专委会副主任,也是四川省女书法家协会联
中华曲艺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表演的艺术形式、传递的人文情怀、宣扬的艺术思想、激发的社会能量等,均具有鲜明的广泛性、丰富性、深刻性和能动性。  我国的曲艺种类繁多,艺术特征各具特色,不仅有说有唱,还载歌载舞,若详谈之,则言之不尽。在此,笔者仅从曲艺音乐的创作出发,简要地谈一谈,现代音乐元素及编曲手法在
陈刚 郑板桥《墨竹图题诗》行书 235cm×53cm 2019年  陈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遂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2011年沈鹏工作室书法創作研究班学员。作品曾在《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等作专题介绍。
千里墨迹 米寿不息  他是“银发大军”中普通一员、平凡一族,却时刻牢记着“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懷”的艺术初心,时刻彰显着这个时代稀缺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现年88岁米寿的马良骥老先生,正是老年书法家群体中一位充满活力的“行者”,可谓“千里墨迹,米寿不息”。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教到老”,这句话用在马良骥老先生身上再贴切不过。他自幼学书,于颜、鲁公、黄山谷用功尤甚。后上溯北魏、大
张 勇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剧。  创作电视连续剧《伪装者》《一触即发》《天衣无缝》。长篇小说《一触即发》《伪装者》《贵婉日记》。越剧《香罗记》《沈光文》,川剧《黎明十二桥》,锡剧《紫砂梦》《草命天子》,舞剧《畫皮》等二十台舞台剧。获得中国越剧节剧目银奖,2015“文荣奖”最佳编剧奖,第22届上海白玉兰奖最佳编剧提名奖,第3届亚洲彩虹奖最佳编剧提名奖。  张勇,一个威武大气,兼具年代烙印的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和音乐家协会会员,雅安市作协副主席。在全国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300余篇,并有多篇收入文艺丛书。著有散文集《且歌且行》,长篇小说《蓝色子午线》《爱的天空》《谍战黑水》《丹麦情缘》《藏茶传奇》并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文艺作品奖。  电影剧本《爱不需要承诺》《大天地》《雨城故事》《厚土深痕》《北纬30度之爱》《三变》《云上的彩虹》
以根立馆 涵今茹古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也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根书博物馆在积极响应国家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由四川根石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而成,是国内唯一以根书法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填补了国内根书博物馆的空白。  中国根书博物馆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开馆,坐
满目流光溢彩的画作,更带着一股高原之风的冲撞力,着实滔滔如诉。魏葵兄说其作品“呈现出一种源承太古的洪荒之力,渗浸出东方哲学精神和神秘主义的力和美。”  艳月无楼、冷山无风、冻住的残照和挥霍着青春流淌的冰川……我看来,这是画面的HIFI声响。想看而不忍看。  被吴奇新派的雪山作品惊了一头。这被定性为“山水彩墨”的画作和当下看惯的山水画区分开来,吴奇自己说这些作品和成都画家的作品距离拉得有点大。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