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图讲述是一种创造性的讲述活动,开展排图讲述活动对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近年来,我园围绕着5~6岁幼儿排图讲述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积累和总结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下面我就从排图讲述的四个关键步骤“看、想、排、讲”分别阐述具体的指导策略。
一、观察引导法——帮助幼儿学会“看”
观察是排图讲述的基础,如何让幼儿学会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关键点,发现图与图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为更好地“排”奠定基础呢?首先,教师要针对图片信息的关键点并结合形象的肢体语言,帮助幼儿学会重点观察。如在排图讲述“小狗的骨头”中有一张图片上,小狗发现了一根骨头,显得特别高兴,这时教师指着小狗的头,引导幼儿观察小狗的眼睛、嘴巴、眉毛、头,并与另一张图中的小狗进行比较,这样的动作指示能聚焦幼儿的观察点,有效帮助其进行细致观察,发现小狗高兴时面部表情的变化,进而体会小狗的内心想法。其次,教师要用巧妙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根据不同的图片,教师可采取不同的语言引导。如针对排图讲述“西瓜船”,教师遵循从概括到具体的观察原则,对幼儿说:你们在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准备去做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幼儿持续细致地观察图片。针对“小狗的骨头”活动,教师采取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方法,语言引导更加生动具体,如问:这只小狗在哪里?它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狗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样的问题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在具体观察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抽象的观察思考,从而帮助幼儿学会了看。
二、巧妙提问法——启发幼儿学会“想”
排图讲述中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幼儿的“想”。怎样启发幼儿想得合理、想得细致、想得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巧妙提问与引导。因此,在排图讲述活动中,教师运用了四个富有启发性的关键提问,引发幼儿的联想和想象,让幼儿有选择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分析与组合。
一是问题猜想法。在排图讲述“好玩的皮球”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张小狗和大象鼻子的局部图片,并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看小狗发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呢?接下来会发生一件怎样有趣的事情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幼儿的猜想,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断地进行着推理、判断和想象,进而会带着问题更加细致地去观察,发现其中的秘密,寻找答案。
二是重点提问法。所谓重点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排图讲述图片,寻找其中的关键点,以暗示的方法,将幼儿的关注点引到重点图片所蕴含的内涵这一细节上,有效发挥重点提问的作用,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例如,在“好玩的皮球”讲述中,教师提出四个问题:小狗发现了什么?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皮球去哪了?小狗与谁做游戏呢?在这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引领下,幼儿的观察、猜想和讲述便有了一定的指向,他们开始注意并联系皮球、小狗、物体的外形特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合理的猜想。
三是因果分析法。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序讲述。如在“小狗的骨头”排图讲述中,出示两张图片,第一张是小狗在草地上大哭,第二张是小狗在河边高兴地笑着,教师问:刚才小狗还哭呢,为什么现在又笑了呢?启发幼儿联系两张图片的内容,分析图片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进行因果分析。有的幼儿说:刚才小狗把骨头丢了,所以它哇哇地大哭,一会儿,小狗又在河边的草丛里发现了一根新骨头,就开心地笑了起来。还有的幼儿说:小狗找不到家,所以它哇哇地大哭,后来,小狗听到妈妈在叫它,它就高兴地笑了。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幼儿都能够从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出发,进行因果分析,从而得出相对合理的解释。这是排图讲述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四是启发追问法。当幼儿针对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马上进行追问,目的是更好地启发幼儿深入思考,为合理有效地“排”图片做准备。如在排图讲述“西瓜船”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小船怎么了?为什么?有幼儿回答:小船要翻了,因为海上刮大风了。教师马上追问:你怎么看出来刮大风了?幼儿回答:图上有一道一道刮过的风,船上小老鼠灰灰和吱吱的头发被风吹得都飘起来了,衣服也被风吹飞起来了……教师再次追问:灰灰和吱吱怎么样了?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幼儿回答:他们俩吓坏了,都要哭了,灰灰的嘴张得大大的,吱吱的眼睛闭得紧紧的,双手还紧紧抓着船边……这样循环地追问,使得幼儿的思维逐渐深入。
三、灵活构思法——引导幼儿学会“排”
排图讲述中的“排”是讲的关键,亦为合理地讲做好铺垫。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不同想法,满足幼儿自主排的心理需求,并在排的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幼儿梳理讲述情节,引发幼儿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大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反复调整排的顺序,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小狗的骨头”排图过程中,许多幼儿都排得不一样,当教师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排时,幼儿都讲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有的幼儿将小狗哭了排第一,他们说因为小狗找不到妈妈了,所以它就哭了起来;有的将小狗叼着骨头过河排第一,他们说小狗出去玩,发现了一根骨头,它就叼着骨头过河去找好伙伴一起吃;有的将小狗笑了排第一,他们说小狗在草地上发现了一根骨头,它高兴地笑了起来;还有的将小狗站在草地上排第一,他们说小狗早早地起来在草地上晒太阳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幼儿变换不同的排图方式,看看故事的内容会有什么变化?如“放风筝”排图活动中,如果将风筝飞到树上排在第一张,小狗和小猴一起放风筝排最后一张,这样的排法与小狗自己玩风筝排第一张,风筝飞到树上排最后一张,故事发展的内容就会不一样,幼儿会按照不同的排图顺序和线索进行讲述。在反复调整排序的过程中,幼儿对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为接下来有逻辑的讲述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有序讲述法——鼓励幼儿学会“讲”
排图讲述中的“讲”是最后结果的呈现,是幼儿独白语言的表现,也是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达和体现。在经过了看、想、排的过程后,教师就要引导幼儿按照自己排的顺序,根据故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整有序地进行自主讲述,并且在用词造句方面尽量体现正确性、准确性,合乎语言规则。在“小狗的骨头”排图讲述中,幼儿将四张图片分别排出了10多种不同的顺序,他们先自主讲述,然后小组内分享讲述,进而为全班幼儿讲述。在讲述中幼儿的词汇运用会变得更加适宜,如表现小狗哭了,他们使用的詞汇有:哇哇地大哭、伤心地大哭、痛苦地哭了、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等;表现小狗笑了的词汇有:开心地笑了、放声大笑、心里美滋滋地笑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等。句子说得也更加完整了,如:小狗叼着骨头在过河的时候,发现河里也有一只小狗,与自己长得一样,小狗惊讶地张开了嘴,骨头就掉河里了,小狗伤心地哭了。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在幼儿充分排图的基础上,每名幼儿都充满了不同的想法,他们的表达欲望更加强烈,都积极踊跃地进行讲述。教师则用积极的语言、赞美的手势、肯定的态度,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心中的故事,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极大提升。
总之,排图讲述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创造性讲述活动,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正式的口头语言表达的情景,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幼儿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真正达到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观察引导法——帮助幼儿学会“看”
观察是排图讲述的基础,如何让幼儿学会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关键点,发现图与图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为更好地“排”奠定基础呢?首先,教师要针对图片信息的关键点并结合形象的肢体语言,帮助幼儿学会重点观察。如在排图讲述“小狗的骨头”中有一张图片上,小狗发现了一根骨头,显得特别高兴,这时教师指着小狗的头,引导幼儿观察小狗的眼睛、嘴巴、眉毛、头,并与另一张图中的小狗进行比较,这样的动作指示能聚焦幼儿的观察点,有效帮助其进行细致观察,发现小狗高兴时面部表情的变化,进而体会小狗的内心想法。其次,教师要用巧妙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根据不同的图片,教师可采取不同的语言引导。如针对排图讲述“西瓜船”,教师遵循从概括到具体的观察原则,对幼儿说:你们在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准备去做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幼儿持续细致地观察图片。针对“小狗的骨头”活动,教师采取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方法,语言引导更加生动具体,如问:这只小狗在哪里?它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狗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样的问题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在具体观察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抽象的观察思考,从而帮助幼儿学会了看。
二、巧妙提问法——启发幼儿学会“想”
排图讲述中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幼儿的“想”。怎样启发幼儿想得合理、想得细致、想得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巧妙提问与引导。因此,在排图讲述活动中,教师运用了四个富有启发性的关键提问,引发幼儿的联想和想象,让幼儿有选择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分析与组合。
一是问题猜想法。在排图讲述“好玩的皮球”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张小狗和大象鼻子的局部图片,并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看小狗发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呢?接下来会发生一件怎样有趣的事情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幼儿的猜想,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断地进行着推理、判断和想象,进而会带着问题更加细致地去观察,发现其中的秘密,寻找答案。
二是重点提问法。所谓重点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排图讲述图片,寻找其中的关键点,以暗示的方法,将幼儿的关注点引到重点图片所蕴含的内涵这一细节上,有效发挥重点提问的作用,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例如,在“好玩的皮球”讲述中,教师提出四个问题:小狗发现了什么?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皮球去哪了?小狗与谁做游戏呢?在这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引领下,幼儿的观察、猜想和讲述便有了一定的指向,他们开始注意并联系皮球、小狗、物体的外形特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合理的猜想。
三是因果分析法。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序讲述。如在“小狗的骨头”排图讲述中,出示两张图片,第一张是小狗在草地上大哭,第二张是小狗在河边高兴地笑着,教师问:刚才小狗还哭呢,为什么现在又笑了呢?启发幼儿联系两张图片的内容,分析图片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进行因果分析。有的幼儿说:刚才小狗把骨头丢了,所以它哇哇地大哭,一会儿,小狗又在河边的草丛里发现了一根新骨头,就开心地笑了起来。还有的幼儿说:小狗找不到家,所以它哇哇地大哭,后来,小狗听到妈妈在叫它,它就高兴地笑了。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幼儿都能够从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出发,进行因果分析,从而得出相对合理的解释。这是排图讲述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四是启发追问法。当幼儿针对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马上进行追问,目的是更好地启发幼儿深入思考,为合理有效地“排”图片做准备。如在排图讲述“西瓜船”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小船怎么了?为什么?有幼儿回答:小船要翻了,因为海上刮大风了。教师马上追问:你怎么看出来刮大风了?幼儿回答:图上有一道一道刮过的风,船上小老鼠灰灰和吱吱的头发被风吹得都飘起来了,衣服也被风吹飞起来了……教师再次追问:灰灰和吱吱怎么样了?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幼儿回答:他们俩吓坏了,都要哭了,灰灰的嘴张得大大的,吱吱的眼睛闭得紧紧的,双手还紧紧抓着船边……这样循环地追问,使得幼儿的思维逐渐深入。
三、灵活构思法——引导幼儿学会“排”
排图讲述中的“排”是讲的关键,亦为合理地讲做好铺垫。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不同想法,满足幼儿自主排的心理需求,并在排的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幼儿梳理讲述情节,引发幼儿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大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反复调整排的顺序,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小狗的骨头”排图过程中,许多幼儿都排得不一样,当教师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排时,幼儿都讲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有的幼儿将小狗哭了排第一,他们说因为小狗找不到妈妈了,所以它就哭了起来;有的将小狗叼着骨头过河排第一,他们说小狗出去玩,发现了一根骨头,它就叼着骨头过河去找好伙伴一起吃;有的将小狗笑了排第一,他们说小狗在草地上发现了一根骨头,它高兴地笑了起来;还有的将小狗站在草地上排第一,他们说小狗早早地起来在草地上晒太阳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幼儿变换不同的排图方式,看看故事的内容会有什么变化?如“放风筝”排图活动中,如果将风筝飞到树上排在第一张,小狗和小猴一起放风筝排最后一张,这样的排法与小狗自己玩风筝排第一张,风筝飞到树上排最后一张,故事发展的内容就会不一样,幼儿会按照不同的排图顺序和线索进行讲述。在反复调整排序的过程中,幼儿对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为接下来有逻辑的讲述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有序讲述法——鼓励幼儿学会“讲”
排图讲述中的“讲”是最后结果的呈现,是幼儿独白语言的表现,也是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达和体现。在经过了看、想、排的过程后,教师就要引导幼儿按照自己排的顺序,根据故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整有序地进行自主讲述,并且在用词造句方面尽量体现正确性、准确性,合乎语言规则。在“小狗的骨头”排图讲述中,幼儿将四张图片分别排出了10多种不同的顺序,他们先自主讲述,然后小组内分享讲述,进而为全班幼儿讲述。在讲述中幼儿的词汇运用会变得更加适宜,如表现小狗哭了,他们使用的詞汇有:哇哇地大哭、伤心地大哭、痛苦地哭了、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等;表现小狗笑了的词汇有:开心地笑了、放声大笑、心里美滋滋地笑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等。句子说得也更加完整了,如:小狗叼着骨头在过河的时候,发现河里也有一只小狗,与自己长得一样,小狗惊讶地张开了嘴,骨头就掉河里了,小狗伤心地哭了。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在幼儿充分排图的基础上,每名幼儿都充满了不同的想法,他们的表达欲望更加强烈,都积极踊跃地进行讲述。教师则用积极的语言、赞美的手势、肯定的态度,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心中的故事,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极大提升。
总之,排图讲述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创造性讲述活动,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正式的口头语言表达的情景,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幼儿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真正达到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