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是让所有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是当我们把目光定格在现在的许多青少年身上时,不禁有点心寒、迷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思想品德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也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如何培养和教育青少年一代,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不引起深思,我们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选用了许多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很多课文描绘和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描绘了草原的空旷辽阔,有的再现了林区的广大富饶,有的赞美了山水的奇特秀丽,有的记叙了奇异景观。通过这些课文,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与可爱,从而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它们,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这么说,语文教师如能根据各篇课文的特点,深钻教材,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使德育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渗透、交融、同步,对学生的 思想品德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雷雨》《哈姆莱特》时,我抓住两篇课文的共同点:都是悲剧。在教案里,我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都写到“从美学的高度鉴赏悲剧:陶冶高尚的情操”。欣赏悲剧是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们情操、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的手段。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已经认识到悲剧的功能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和净化”。鲁迅先生则指出:“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引导学生鉴赏悲剧。要突出事物的价值被毁灭的过程,让学生在欣赏时反思价值被毁灭的原因,这有助于学生吸取教训,少在现实生活中犯同样的错误;引导学生产生怜悯和恐惧之心,这两种情感会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愿亲手毁灭美好事物的价值,许多害人害己的事就可能因此被避免。“喜欢看悲剧的人不会犯罪”。《哈姆莱特》中的克劳狄斯为了篡夺王位,毒死国王老哈姆莱特,最终酿成大量无辜人物的死亡惨剧,学生在对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产生同情和悲痛之心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己不能像克劳狄斯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毁灭他人的价值,给他人带来不幸。这样的怜悯和恐惧心也会促使他们无法容忍别人在现实生活中毁灭美好事物的价值,看到坏人危害他人利益、毁灭他人价值的事情就会挺身而出阻止价值被毁灭,我们的社会正气也将得以弘扬。
  我们知道课文中有许多古今名人,他们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他们的业绩彪炳千秋,永垂史册。如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家衰亡而疾心疾首的爱国情怀,博学多才,刚直不阿的气质,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的愤世疾俗的凛然正气,都为人们所倾慕和景仰。这样的英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他们的光辉业绩和高贵品质是我们后代学习、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头脑中树立起英雄形象,让这样的英雄深入学生心中,成为他们追求的真正的“明星”,照亮学生的人生。我们知道在诗词当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
  二、注重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叶圣陶先生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在审题中,可以确定德育导向。而且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直是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立意,即要求做到思想健康、立意深刻,高考改卷的老师一般都是将作品的立意、思想作为打分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可见作品思想健康、立意深刻的重要性。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自然应当重视德育教育。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种启迪。教师在指导中的坚定、鲜明的政治态度,从而体现了社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具有导向作用。学生作文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理想追求、思想方法的一面镜子,要学生写出观点正确、格调高尚、看法全面的文章,作文教学中就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渗透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特殊功能。
  三、在生活中言教身教、以身作则。
  叶圣陶先生说过:“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进行思想教育,教师自己首先要接受课文思想内容的教育,并内化为思想行动,为学生作出榜样,这样,学生才觉得老师的话真实可信。作为老师,如果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就会失信,这样的老师,即使能说出大道理也不能说服学生,因此我在教学中地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已,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所以我从教以来,认真教学,从未旷课,从未说谎,要求学生做的,自已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通过自己的言教、身教,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敬业爱生的精神教育学生,学生好的思想品德自然就形成了。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这牵涉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牵涉到教师熟练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正确处理教材及对教学各环节的设计,牵涉到教师如何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失时机地选取渗透点和教法实施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语文老师有浓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意识地渗透德育于教学实践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有可能如同“春雨”随“春风”“潜入”学生的心田,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语文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制浆造纸漂白废水具有毒性且较难生化降解,是造纸工业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传统的二级生化法对漂白废水的脱毒脱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目前较广泛使用的Fenton氧化深度处理
论文针对石油炼制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125-2003)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国家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实际情况,通过归纳总结国家有关清洁生产发展的历程和系列法律、法规、
【摘要】通過对《呼兰河传》文本的细读分析以及分析文中的几个主要女性,从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设置和社会舆论和这两个方面,解读隐藏在文本中萧红的女性意识。  【关键字】呼兰河传 女性意识 异化 男权社会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代表作,是一本回忆录式的小说,叙写了呼兰河这个小镇上的人与事。这样一部没有完整情节和丰满人物的小说,却承载着萧红沉郁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包括了萧红的女性意识。本文将从两个方面阐
【摘要】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应该贯彻于整个信息网络的筹划、组成、测试的全过程。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安全 网络威胁  一、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概述  所谓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是指根据计算机通信网络特性,通过相应的安全技术和措施,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数据等加以保护,防止遭到破坏或窃取,其实质就是要保护
阐述了在Delphi6.0中VCL构件的消息处理机制和消息处理过程,介绍了在两应用程序间进行消息传递的程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