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分承研究”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1.“分承研究”创新型大课堂的概念
根据“5·3”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设计为“分承研究—思维碰撞—自主探究”三个流程,“分承研究”主要应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阶段,“思维碰撞”主要应用于课堂阶段,“自主探究”主要应用于课后阶段,无论课前、课堂还是课后,创新性思维贯穿始终,“创新性思维”是一条主线。无论课前、课堂、课后,学生都能进行创新性思维的训练,这就形成了超越45分钟的大课堂。
2.环节流程
(1)分组。先将班级按学习水平分成学习小组,一般四人为一小组。
(2)选定组长。学习小组组长人选既要考虑学学习能力,又要注重组织能力。
(3)课前分承研究。學习小组主要承担课堂问题研究,主要应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各小组承担同样的目标问题。各小组可将目标问题分割成四个问题,每个学生分承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不属于自己分承的问题要进行一般性研究。对分承问题作深入研究时要做到查资料,提前和部分同学交流、讨论,提前和老师交流,将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考虑明白,以备提供给组内其他同学参考。小组成员通过自主预习—组内交流—解决疑难—集中问题四个步骤进行预习,教师预知小组集中起来的问题,并检查小组自主学习的情况。预知学生提出问题的难度,调整解决问题的角度及授课技巧。教师通过了解预习情况进行课堂预测并根据研究小组的反馈设计当堂检测题。
(4)课堂思维碰撞。第一步,集中释疑。按照目标顺序解决疑问。各组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自由作答,学生回答不了的教师作答。第二步,思维碰撞。各组将自己的思考成果设成问题,提问其他组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吸收其他组的成果。第三步,教师补遗。教师补充学生遗漏的知识点。第四步,当堂测试。教师用准备好的测试题进行当堂检测,并当堂反馈,表扬优秀小组。
(5)课后自主探究。教师分别与各小组一起讨论课后自主探究内容。自主探究内容可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高探究,可就某方面内容进行延伸探究,重点培养探究兴趣,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时间可自定,教师不定期加入某一组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交流,并针对交流的情况调整以后的探究方向。其余组不作统一检查。
《鸿门宴》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史记·项羽本纪》,梳理基础知识并分析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可通过网络与教师展开讨论,教师可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分承研究”在教师备课中的应用
“分承研究”创新型大课堂对教师的素质及备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素质是创新型大课堂的关键。教师具备了探索创新的精神,整个课堂就形成了探索创新的氛围,学生就具备了探索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但有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缺少探索创新的热情,跟不上素质教育下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个体存在局限,教案不成熟,课堂上无效时间太多。教师合作流程不规范,集体备课效果不佳。
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要实现“四化”:①将目标课时化:每节课分担固定的有效目标;②课堂实现化: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完全实现;③教师示范化:激发教师探索创新的热情,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将教师的思想情感渗透到教案中,让教师和学生形成合作关系;④教师合力化:将教师资源化零为整,使教师水平整齐划一。让每个老师都有成功的事业,让每个学生都热爱自己的老师。
具体方法就是运用“分承研究—交流讨论—课堂实践—循环试用—共享改进”五步备课法形成研究成果。
(1)分承研究:确定一周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各自独立。针对目标每个老师各自写出课时教案。每个老师负责一节课的调查研究,就自己的教案广泛征求其他未参加实验老师的意见。教案要求以激发学生探索创新为宗旨,以实现目标为目的。
(2)交流讨论:在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实验老师展示自己的备课,逐个讨论各个教案,从知识挖掘到学生情况。教师本着精诚协作、肝胆相照的原则讨论、研究,帮助主研教师确定教案初稿。
(3)课堂实践:主研教师就自己的备课进行课堂实验,实践课堂效果。实践目标:①目标设置是否合理;②体系划分是否得当;③课堂讲解是否有效;④习题设置是否适当;⑤学生是否积极研究;⑥学生是否大胆求新;⑦学生是否透彻理解;⑧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自如;⑨是否体现出和谐、融洽、平等、自主的课堂氛围及师生关系。
(4)循环试用:主研教师根据课堂实践调整自己的教案,并将教案传给其他实验教师循环试用,各试用教师在取得主研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各自通过课堂实践对该教案进行完善。
(5)共享改进:将确定的教案形成书面成果,供未参加实验的教师参考使用,主研教师及时听课调查,反馈记录使用情况,以此作为下一轮创新改进的依托。
三、“分承研究”在教与学当中的意义
(1)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目标分承:每个学生都承担研究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培养学生独立承担问题、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3)思维大碰撞: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课堂集体碰撞,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以课堂思维碰撞为契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目标问题进行拓展、进行深入探究。强化学生创新的成就感,坚定学生创新的信心。
总之,“分承研究”在学生学习中预知了课堂重点、难点,在课堂中能够集中、高效地解决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
1.“分承研究”创新型大课堂的概念
根据“5·3”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设计为“分承研究—思维碰撞—自主探究”三个流程,“分承研究”主要应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阶段,“思维碰撞”主要应用于课堂阶段,“自主探究”主要应用于课后阶段,无论课前、课堂还是课后,创新性思维贯穿始终,“创新性思维”是一条主线。无论课前、课堂、课后,学生都能进行创新性思维的训练,这就形成了超越45分钟的大课堂。
2.环节流程
(1)分组。先将班级按学习水平分成学习小组,一般四人为一小组。
(2)选定组长。学习小组组长人选既要考虑学学习能力,又要注重组织能力。
(3)课前分承研究。學习小组主要承担课堂问题研究,主要应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各小组承担同样的目标问题。各小组可将目标问题分割成四个问题,每个学生分承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不属于自己分承的问题要进行一般性研究。对分承问题作深入研究时要做到查资料,提前和部分同学交流、讨论,提前和老师交流,将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考虑明白,以备提供给组内其他同学参考。小组成员通过自主预习—组内交流—解决疑难—集中问题四个步骤进行预习,教师预知小组集中起来的问题,并检查小组自主学习的情况。预知学生提出问题的难度,调整解决问题的角度及授课技巧。教师通过了解预习情况进行课堂预测并根据研究小组的反馈设计当堂检测题。
(4)课堂思维碰撞。第一步,集中释疑。按照目标顺序解决疑问。各组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自由作答,学生回答不了的教师作答。第二步,思维碰撞。各组将自己的思考成果设成问题,提问其他组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吸收其他组的成果。第三步,教师补遗。教师补充学生遗漏的知识点。第四步,当堂测试。教师用准备好的测试题进行当堂检测,并当堂反馈,表扬优秀小组。
(5)课后自主探究。教师分别与各小组一起讨论课后自主探究内容。自主探究内容可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高探究,可就某方面内容进行延伸探究,重点培养探究兴趣,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时间可自定,教师不定期加入某一组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交流,并针对交流的情况调整以后的探究方向。其余组不作统一检查。
《鸿门宴》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史记·项羽本纪》,梳理基础知识并分析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可通过网络与教师展开讨论,教师可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分承研究”在教师备课中的应用
“分承研究”创新型大课堂对教师的素质及备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素质是创新型大课堂的关键。教师具备了探索创新的精神,整个课堂就形成了探索创新的氛围,学生就具备了探索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但有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缺少探索创新的热情,跟不上素质教育下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个体存在局限,教案不成熟,课堂上无效时间太多。教师合作流程不规范,集体备课效果不佳。
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要实现“四化”:①将目标课时化:每节课分担固定的有效目标;②课堂实现化: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完全实现;③教师示范化:激发教师探索创新的热情,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将教师的思想情感渗透到教案中,让教师和学生形成合作关系;④教师合力化:将教师资源化零为整,使教师水平整齐划一。让每个老师都有成功的事业,让每个学生都热爱自己的老师。
具体方法就是运用“分承研究—交流讨论—课堂实践—循环试用—共享改进”五步备课法形成研究成果。
(1)分承研究:确定一周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各自独立。针对目标每个老师各自写出课时教案。每个老师负责一节课的调查研究,就自己的教案广泛征求其他未参加实验老师的意见。教案要求以激发学生探索创新为宗旨,以实现目标为目的。
(2)交流讨论:在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实验老师展示自己的备课,逐个讨论各个教案,从知识挖掘到学生情况。教师本着精诚协作、肝胆相照的原则讨论、研究,帮助主研教师确定教案初稿。
(3)课堂实践:主研教师就自己的备课进行课堂实验,实践课堂效果。实践目标:①目标设置是否合理;②体系划分是否得当;③课堂讲解是否有效;④习题设置是否适当;⑤学生是否积极研究;⑥学生是否大胆求新;⑦学生是否透彻理解;⑧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自如;⑨是否体现出和谐、融洽、平等、自主的课堂氛围及师生关系。
(4)循环试用:主研教师根据课堂实践调整自己的教案,并将教案传给其他实验教师循环试用,各试用教师在取得主研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各自通过课堂实践对该教案进行完善。
(5)共享改进:将确定的教案形成书面成果,供未参加实验的教师参考使用,主研教师及时听课调查,反馈记录使用情况,以此作为下一轮创新改进的依托。
三、“分承研究”在教与学当中的意义
(1)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目标分承:每个学生都承担研究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培养学生独立承担问题、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3)思维大碰撞: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课堂集体碰撞,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以课堂思维碰撞为契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目标问题进行拓展、进行深入探究。强化学生创新的成就感,坚定学生创新的信心。
总之,“分承研究”在学生学习中预知了课堂重点、难点,在课堂中能够集中、高效地解决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