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强调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唯有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我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三角形的一个基本特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一、教学设想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
教材是从现实问题情境切入的(如下图),但对“为什么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的解释,多数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的直觉(或者说是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数学公理的理解),很难与“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建立联系。经过思考,我认为把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更为合适。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但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以这一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显然十分符合前后知识的逻辑联系。
师:还有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吗?你们找到过吗?
(二)展开探索,解决问题
1.明确任务。
师:这是一根吸管,如果把它剪成三段,按照你们的意见,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现在老师要求你们把这根吸管剪成三段,要使这三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能行吗?
2.动手操作,寻找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
师:先不要急于动剪刀,想一想,怎样剪就一定围不成?
(学生思考,然后动手把吸管剪成三段,并试着围一围,检验是否真的围不成三角形)
3.展示。
(1)展示围不成三角形的线段。
先请一位学生展示剪下来的三条线段,然后自己围一围,发现围不成;再请一位学生展示,并请另一位学生操作,发现也围不成。
(2)请学生介绍围不成三角形的经验。
生1:我先剪一条长的和一条短的,然后把这条短的再剪成两段。
生2:这三条线段里面有一条要长一点。
生3:这三条线段里面有一条要特别长。
师:什么叫“特别长”?
生3:就是比另外两条加起来还长。
师: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谁听懂了?
生4:他的意思就是,最长的这一条线段要比另两条短的加起来还长。
(请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学生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也符合这样的特点,然后教师板书:较短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短)
(3)师:还有一些同学剪下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
生5:他们剪成的三条线段中,较短两条的和比第三条长。
生6:我剪的三条线段差不多长,没有一条特别长,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师板书:较短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长)
生7:我把较短两条线段拼起来,和第三条一样长,也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一会儿,几只小手迅速举了起来)
生8:如果较短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
生9:如果较短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相等,那么把两条较短的线段接起来的话,就重叠了。
(两位学生的发言并没有让生7信服,他主动要求在投影仪上展示,结果发现确实“围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学生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生10:我们这些吸管太粗了,如果很细很细,你就围不成了。
看着有不少学生依然将信将疑,教师通过演示多媒体动画进行验证,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较短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相等,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补充板书)。
4.小结。
师(指黑板上画好的那个三角形):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想一想,这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们能用字母式表示吗?
生1:a b>c。
生2:a c>b,b c>a。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我们不但可以肯定“三角形较短两边的和比第三条边长”,还可以说“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三)应用、拓展
1.判断每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即书本P86练习十四第4题,独立完成后集体修正。
2.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释现实问题。
3.拓展延伸:王老师要取三根小棒(整厘米数)围成一个三角形。他已经取了两根,第一根长4厘米,第二根长7厘米。第三根取几厘米,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课后反思
1.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强大动力。
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十分重要。在本节课中,“把一根吸管剪成三段,怎样剪才使这三段吸管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就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先要求学生在脑子里想,然后再安排动手操作。这样组织教学,一方面,能使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想像与操作过程中逐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动手操作后的反思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中的动手操作与手工劳动课不同,相对于操作活动本身而言,数学课更加重视操作活动后的反思和交流。本节课中,学生剪成的三段吸管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三段吸管的长度与能否围成三角形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进而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深刻地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空间观念。
3.合理利用教学生成资源是凸现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教师是否真正把学生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对教学生成资源的合理利用。本节课中,在对动手操作活动进行反思的最后环节,一位学生提出“我把较短两条线段拼起来,和第三条一样长,也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出乎教师预设之外。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为了分散教学重点与难点,准备在应用练习中再提出这一问题进行拓展,而教学实际却滑出了预设的轨道。这时,教师该怎样处理呢?教学中,教师迅速调整了预设教学路径,合理地利用教学生成资源,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我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三角形的一个基本特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一、教学设想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
教材是从现实问题情境切入的(如下图),但对“为什么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的解释,多数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的直觉(或者说是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数学公理的理解),很难与“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建立联系。经过思考,我认为把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更为合适。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但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以这一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显然十分符合前后知识的逻辑联系。
师:还有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吗?你们找到过吗?
(二)展开探索,解决问题
1.明确任务。
师:这是一根吸管,如果把它剪成三段,按照你们的意见,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现在老师要求你们把这根吸管剪成三段,要使这三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能行吗?
2.动手操作,寻找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
师:先不要急于动剪刀,想一想,怎样剪就一定围不成?
(学生思考,然后动手把吸管剪成三段,并试着围一围,检验是否真的围不成三角形)
3.展示。
(1)展示围不成三角形的线段。
先请一位学生展示剪下来的三条线段,然后自己围一围,发现围不成;再请一位学生展示,并请另一位学生操作,发现也围不成。
(2)请学生介绍围不成三角形的经验。
生1:我先剪一条长的和一条短的,然后把这条短的再剪成两段。
生2:这三条线段里面有一条要长一点。
生3:这三条线段里面有一条要特别长。
师:什么叫“特别长”?
生3:就是比另外两条加起来还长。
师: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谁听懂了?
生4:他的意思就是,最长的这一条线段要比另两条短的加起来还长。
(请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学生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也符合这样的特点,然后教师板书:较短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短)
(3)师:还有一些同学剪下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
生5:他们剪成的三条线段中,较短两条的和比第三条长。
生6:我剪的三条线段差不多长,没有一条特别长,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师板书:较短两条线段的和比第三条长)
生7:我把较短两条线段拼起来,和第三条一样长,也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一会儿,几只小手迅速举了起来)
生8:如果较短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
生9:如果较短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相等,那么把两条较短的线段接起来的话,就重叠了。
(两位学生的发言并没有让生7信服,他主动要求在投影仪上展示,结果发现确实“围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学生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生10:我们这些吸管太粗了,如果很细很细,你就围不成了。
看着有不少学生依然将信将疑,教师通过演示多媒体动画进行验证,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较短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相等,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补充板书)。
4.小结。
师(指黑板上画好的那个三角形):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想一想,这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们能用字母式表示吗?
生1:a b>c。
生2:a c>b,b c>a。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我们不但可以肯定“三角形较短两边的和比第三条边长”,还可以说“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三)应用、拓展
1.判断每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即书本P86练习十四第4题,独立完成后集体修正。
2.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释现实问题。
3.拓展延伸:王老师要取三根小棒(整厘米数)围成一个三角形。他已经取了两根,第一根长4厘米,第二根长7厘米。第三根取几厘米,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课后反思
1.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强大动力。
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十分重要。在本节课中,“把一根吸管剪成三段,怎样剪才使这三段吸管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就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先要求学生在脑子里想,然后再安排动手操作。这样组织教学,一方面,能使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想像与操作过程中逐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动手操作后的反思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中的动手操作与手工劳动课不同,相对于操作活动本身而言,数学课更加重视操作活动后的反思和交流。本节课中,学生剪成的三段吸管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三段吸管的长度与能否围成三角形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进而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深刻地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空间观念。
3.合理利用教学生成资源是凸现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教师是否真正把学生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对教学生成资源的合理利用。本节课中,在对动手操作活动进行反思的最后环节,一位学生提出“我把较短两条线段拼起来,和第三条一样长,也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出乎教师预设之外。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为了分散教学重点与难点,准备在应用练习中再提出这一问题进行拓展,而教学实际却滑出了预设的轨道。这时,教师该怎样处理呢?教学中,教师迅速调整了预设教学路径,合理地利用教学生成资源,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