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进不了《史记》,我们可以“记史”。
一个人的回忆仅是一片叶,只有一个班的集体回忆才是一棵树。
——题记
楔子
动心搞全一个班的“完整样本”
1966年6月18日,早间广播通知高考延期半年。那时我们在读高三,刚填好高考志愿草表。半年后再也没有说法,直到11年后的1977年,高考才恢复。
2015年,借毕业50周年同学会筹备之机,我想做一个全班的集体回忆录,为中国1966届高中留下一个班级的“完整样本”。
我以筹备小组之名向还在世的44人分别发了一篇约稿函,希望他们每人至少写一篇关于“我的人生”的文章。次年来稿极少,而且我正构思长篇小说,又需要准备某单位应聘,于是问同学有谁想做这件事,结果没有人响应,事情就这样“黄”了。
后来,上海育才中学1966届高三(4)班自印集体回忆录《落叶缤纷》,全班共47人,18人交上了手稿,有4人失联。如此,回忆录有了存史价值,但一开始就像一块残碑。
不日我想,我们的高考经历太特殊了,有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味道。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我来做。于是我辞了职,并搁置长篇创作,以便全身心做事。很快,半年又过去了,仅收到了几篇。这时我才梦醒:活着的同学都已成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庭、健康、心境各异,还有多少人能够坐下来,再握如椽之笔?现实告诉我,收集一个班的集体回忆是不可能的。
夜深人静我心不甘,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于是,我打电话给每一个同学,说明此事的重大意义,并告诉他们,孙、肖、高3人患病仍在写稿;移同学中过风,仍坚持用左手写稿;为寻找《插队日记》和毕业照,张同学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我根据每人的人生,为他们建议可写的内容。
又是一年春天,方、严等25个同学陆续来稿,各具特色,我校对修改。有8个同学是手写稿,许同学从加拿大发了2篇繁体稿,我打成了规范电子文本。
有位在宁的女同学写了篇议论文,文笔很好,但不适用,我向她说明,她受不了,发誓“不可能再写了”。我好话说尽,她仍坚持。我无奈,回一句:“既然你有抵触情绪,那就按你想的办。再见!”第五天,她主动在微信上给我说准备重写2篇。我兴奋回信息:“叫你一声好姐姐!”
有8位同学已逝去,为写怀念,我到处打听,风里雨里发疯一样找到他们的家人或生前同事并采访成文(王振汉采写3人)。2年过去了,还有18人未动笔。其中5人重病,3人表示“坚决不写”,10人称“没时间”。怎么办?如果等,怕是100年也等不全。我只能親自一一登门,采访代笔。
事分缓急,要优先帮5个重病的人写。采访3位后,剩下的2位分别于2017年11月和12月离世。采写的第四位是储姓同学,先是失联,一年后好不容易联系上,发现他已痴呆10年。许久,我才想到采访储的妻子帅。
若干次电话联系之后,约定2017年6月21日晚在姜堰见面。帅安排好丈夫,从上海乘便车来到姜堰。碰面后,我请她去小店吃饭,她给我讲述了储插队后和她的故事。言谈中,她不时称赞她丈夫文化好、人帅,毫不埋怨他的痴呆累人,这令我动容。临行时,她哽咽着说:“你们这些同学太有情意了,还没有忘掉我丈夫!”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要给这本书出钱。她的朴实、善良、隐忍、高尚,让我钦佩,也让我惭愧!天气炎热难耐,她还要乘车返回,望着她匆忙的背影,想到她真诚、善良的心,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采写的第五位是孙,他虽已病重,但积极要求我去采访他。我与他的弟弟多次联系后终于成行。2018年5月3日,我赶至溱潼采访孙,20日用微信将稿传给孙,孙看后表示感谢(次年2月去世)。
“坚决不写”的3人,我以为是“怕动笔”,岂料连采访也不肯。通过多次谈及“昔日美好回忆”,有2人松了口。
“没时间”的10人散居各地,我一一预约,常常是十次八次才能约成,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耐着性子等,顺着他们的时间。采访与翻拍旧照,前后拖了一年多。多少工夫在书外啊!
多数稿子需补充素材和细节。许在加拿大,2018年春节期间,我预先列出标题,考虑到12小时的时差,利用微信与她互动几日而成。
曾山穷水尽,5次被迫搁浅。整整4年,挑战不可能,52人一个不少,我却差点丧生。那是2018年7月的一天,我正在野外,突下雷阵雨,一个个响雷在我头顶上爆炸,其中一个响雷爆炸时,一棵大树瞬间被拦腰劈断起火,这棵树离我仅20余步!
1966年高考废止,1977年冬、1978年夏恢复高考时,52人是如何面对的?我从采访调查的“完整样本”中抽出这方面的材料,按当年高三班学号分述如下。
一
1977年冬高考:12人两进考场
我们生命的年轮中有两个重要的年份永志不忘。1966年是扎在心头的一颗钢钉,什么时候抚摸胸口,都有鲜血流淌;而1977年则是高悬在心田的冬日暖阳,只要一想起便让人感到煦暖、温馨。回想1977年,最值得回忆的就是高考。
当年的招生简章规定,考生的年龄不得超过30周岁。这样一来,我们班只有39人有报名资格,而实际进考场者仅12人(1人报名未进,4人想报未成)。资料表明,参加初试的30万江苏考生,通过的仅有2万人,而我们班12人全部通过。复试录取10人(第一批7人,第二批扩招3人),我们班的录取率83%,2人落榜(1人高分因公办教师未录取,1人可能考分不够)。
孙新民(学号001):妻子养家助高考
面对中断11年半的高考,孙新民决心报名,但遭遇四关考验。
家庭关。听说他要考大学,父母和全家都高兴。但是如果他要上学,妻子既要劳动,又要照料3个孩子,能行吗?妻子对他说:“放心吧!你上大学,家里有我、父母和弟弟,大不了我多吃些苦头,日子总能挺过去。” 学校关。有4人报名,若都停下复习,教学就乱了。学校要求,复习不能影响教学。
复习关。毕业时间长,书本早不见踪影,孙新民只能想办法借。每天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下班要做家务、带小孩。周日整天,他紧紧抓住早晚时间,确保每天至少有4个小时复习。晚上就着一盏煤油灯看书,不经意就到了凌晨。次日刚亮,赶紧起床阅读。一天夜里,他趴在桌边想休息片刻,不料一趴就睡着了。惊醒时,油尽灯灭,脸上、鼻孔已被烟熏黑。
议论关。“瞎子点灯——白費蜡”“30多岁考大学,瞎折腾”,孙新民对于不时入耳的社会议论,仍我行我素。
初试、复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最终他圆了大学美梦。
注:孙新民,男,1947年生,主持建筑获上海市优质工程“白玉兰杯”奖2项,申报获国家级施工工法5项,有论文获省科技论文一等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家振(学号002):录取后的尴尬
身高脸阔,有络腮胡子。
王家振的优势科目是化学,他的高考志愿就是天津大学化工系。高考停了,王家振回乡干农活,干了几年,到中学教课。
1977年冬季,王家振参加高考,初试、复试感觉还好,报了几个师院。1978年初春,在苦苦煎熬中终于等来了录取通知书。王家振一看心凉了半截:考的是大学,却被中师录取,他决心第二年再考。
人怕人劝。“上了中师你就是‘公办教师’。”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他想想也是这个理。
报到时,有15岁的学生,岁数没他一半大,他接受不了。谁知,让他接受不了的还在后面。原来,高中同班同学孙杰在这所学校任教,他成了同学的学生。这就完了?没有,昔日的一个学生刚被分配到这个学校,成了他今后必须天天面对的老师!
其实最尴尬的不是他,而是现在当他老师的学生。这个学生在别的班上讲得神情自若、口若悬河,到了这个班却是目光游离、结结巴巴,满头是汗。
“学生老师”把“老师学生”请到家,开诚布公地说:“王老师,我肚子里的墨水您晓得,我的课您就不要上了。”自此,凡中文课,王家振就在宿舍研读《红楼梦》。
上了2个月课,不少不如他成绩的考生,纷纷因大学扩招而考上了大学,有的还上了重点大学。全省24个中师学生代表联合去省教委讨说法,省教委领导的一句话让他们乖乖打道回府:“国家正在对外打仗,怎能顾到你们这等事?”
无独有偶,《新华日报》知名编辑、江苏杂文学会会长王向东,当年在该校读书时,也有同样经历。这样传奇的人和事,在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里也没有描述,而在20世纪70年代却切切实实发生过。
注:王家振(1947—2010),男,中学高级教师。
程强(学号004):折腾与抗争
读初二时,兴泰中学并入,班上有60多人,可是到了初三,只剩下24人,考高中5人被录取。
1968年,程强插队。一次夜工打麦结束,他们几个知青挤进支在场边的一顶蚊帐,他们睡得很香、很熟,天亮后发现身上布满了斑块。原来,上千只蚊子酣畅淋漓饱餐后挂在帐上,肚子鼓鼓,血红血红,好像无数只小红灯笼。
后来程强学了木匠活,做到哪儿,吃住到哪儿。一次打家具,他们吃了这家奶奶煮的饭菜后,个个上吐下泻软了筋。奶奶的儿媳回来一看,奶奶错把桐油当了菜油。
做木工,程强舍不得耽误白天时间,办事常常走夜路。一次途经坟地,怪声、黑影令人胆寒。时值深秋,脱衣渡河,凉水激凌。上岸后,他见到远处灯火一闪一闪,知是磷火,不由得加快脚步。
1977年高考恢复,程强毫不犹豫报了名。复试后步行18里地去公社填志愿。大雪纷飞,一条小河挡了他,他忽见一舟,登舟及岸。跨岸舟退,两脚落水。填好志愿他才想起倒掉鞋里冰冷的水。
程强考的是大学,却被中师录取,让他哭笑不得。哭的是大学路断,笑的是总算有了城市户口。工作后,程强自学本科,获表彰不少。老了,回首折腾与奋斗的人生,是苦是甜?
注:程强,男,1948年生,曾任姜堰职业中学校长。
潘宝国(学号007):3次高考4进考场
1958年正月十二,潘宝国的母亲走了。父亲叫他不要上学,他坚持要去。2年后考上初中,他要去看看新学校。一天,他赤身赤脚,只穿短裤,到了溱潼中学。同学领他见孙老师,孙老师笑着说:“好,来了就不要走。”接着给他书,送他到课堂上课。
下课铃响了,他想回去,孙老师已经在后门等他,给了他半斤饭票,叫他先去吃饭。他激动得流着泪对老师说:“我不是来上学,我只是来看看的。”可孙老师还是说,来了就不要走。晚上放学前孙老师对他说:“学校决定,你的书本费、学杂费全免,伙食费享受全助学金每月6元。”他就这样意外地上了中学。
学校里的伙食比家里好多了,2个星期后,他的浮肿病就好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冬天,学校发给他雨鞋,借给他棉衣、棉裤;寒、暑假让他留校劳动,解决生活困难。就这样,他读完了6年中学。
1966年高考废止,11月他与同学外出闯荡,直到次年3月才回家。1967年8月29日深夜,静悄悄的溱潼突然枪声大作,两派武斗,7人丧命。他被流弹击中,子弹从大腿穿出,鲜血汩汩,救后无恙。1968年他入伍,退伍后做木工。1977年报名高考,通过初试,复试名落孙山。
他分别于1966、1977、1978年参加了3次高考,4进考场,全国罕见。
1978年,他考取师院大专班。
注:潘宝国,男,1947年生,中学一级教师,擅长乐器。
高泰东(学号010):放下扁担去高考
高泰东读了高中,父亲希望他将来学医。1966年高考没了,带着失望,高泰东回家告诉父亲,正在整理农具的父亲“啊”了一声,呆坐在板凳上,许久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2年后,52岁正值壮年的父亲撒手人寰。他没有抱怨让高泰东上高中上错了,只把疼痛深深地埋在心底。 那年深秋,高泰东外出挑河。20岁的他1米75,却不足百斤,瘦得像根竹竿。天天担不离肩,任谁都吃不消。高泰东想到今后就要靠力气吃饭了,只能咬牙坚持。一段时间后,他的肩上磨出了一块茧子,挑担再也不疼了。一次挑土上大坝,十多人迎面而来,中间一位着长风衣、脸白净,后来才知道,那是江苏省委书记许家屯。
1977年恢复高考,高泰东却心如止水。一是他家成分高;二是他已结婚生子,1年有七八个月习惯赤足赤膊了。高泰东的二哥是中学教师,劝他报名,特地步行约10公里,赶到姜溱公路工地,在人山人海中找到高泰东。他将信将疑报了名。然而,拿大锹、罱篙惯了,复习时手握钢笔格外不习惯;再则,除了“人、手、足、刀、尺”,许多字似是而非,写到纸上都不像,反倒像一张张熟悉而陌生的脸狡黠地朝着高泰东笑。
高考初试,高泰东请了假,撂下扁担走进考场。进考场前,一个皮肤黑黝黝的老人向他走来,竟与高泰东脑海中一个翩翩少年同学形似,打量、确认、惊呼、拥抱、握手,2只粗糙的手都成了闰土的“松树皮”,他们纷纷感叹唏嘘,宛如隔世。
高泰东为高考恢复创作了春联:坚冰打破山河美,航路开通气象新。
新年一过,一双巨大的手把高泰东从水乡深处拽出来,他像里下河的一只水鸟,展翅飞上了蓝天。想到父亲,高泰东拿着录取通知单飞奔到父亲墓前,激动地说:“爸爸,我考上大学了!爸爸,您听到了吗?”泪眼朦胧中,但见坟头的枯草正在发芽。父亲没能看到他最小的儿子走进大学校门,这是高泰东一生的遗憾。
高泰东公社上百人参考,3人被大学录取。一个曾经多年被人踩在脚下的家庭竟然考出了一个大学生,口口相传。去农学院报到时,老师告诉高泰东,他的总分全校第一,这个成绩远超了清华、北大的分数线。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高泰东参加了2次高考,3进考场,实现了人生转折。国家和民族此时也正进入一个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左惜玉(学号017):哼着茅山号子进考场
左惜玉,高个子,白净,可谓一美男子。他的家乡腾马村身处兴化县茅山地区,茅山号子世代相传,1956年曾唱进中南海,其源头可追溯到秦汉,现被列为国家非文化遗产。“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这首歌在生产劳动中以茅山号子传唱,成了故乡的歌谣。
高中阶段,他的成绩一直不好,想不到毕业考试时,在强手如林的班上,他竟然考出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因此,他被列为考清华的9个种子选手之一。然而,高考废除。
回乡务农,他从高三学生蜕变为大劳力,后被推荐当电工。请示领导后,他筹建了粮饲加工厂,改变了乡村世世代代粮食加工的落后手段,得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在田间,他建起了乌龙泵,抗旱、排涝,效果显著。
1977年高考恢复,他欣喜万分,对做民办教师的妻子说:“我要考大学!”过了初试,开弓没有回头箭。“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他轻轻哼着茅山号子,壮着胆走进考场。
然而,左惜玉再也没有报考清华大学的雄心了,被师院录取后,面对全家1个老师4个学生的现状,他的忧虑重重:这个家怎样撑下去?妻子对即将落到肩上沉沉的担子,似乎显得很洒脱:“你去好好念書,家里有我。”40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句话,他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到扬州念书不久,国家考虑“老三届”的困难,出台了本科自愿转专科的政策,4年变成2年。他想尽快结束学业,给妻子减少压力。考虑后还是决定先写信征求一下妻子的意见。妻子的回信简洁明了:不就是多吃2年苦吗?以后你哪有这样的好机会?!
注:左惜玉,男,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所教1983届高中班,高考3人数学满分;有学生考上清华、复旦等,获县级嘉奖3次。
王金钰(学号024):师生同高考
王金钰在高考废止回乡后做了赤脚医生。1970年,他到母校溱潼中学做代课教师后转正。1977年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许多学生家长找他帮助子女复习。夜深人静时,王金钰不由地想到自己,1966年高三毕业时,王金钰曾决心报考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想成为国家的原子武器专家。
当他得知自己也可以报名时,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备考,不到2个月,他就瘦了一圈。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此壮志,王金钰初试通过,参加复试。当他进入考场时十分惊讶,除了自己,所有考生都是他的学生。他的成绩:做数学试卷用时一半,满分;物理、化学合卷95分;语文、政治也都得到相当高的分数。30岁的王金钰,仿佛成了一个抢手的香饽饽!
他的志愿全是名牌师范大学的物理系,他想毕业回母校。然而他被北京邮电学院录取了。更富有喜剧性的是,他的学生季晓勇也被这个学校录取,往昔的师生变成同年同校同级的同学,年龄相差十多岁。冬天高考,春天录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的情感古今相通。11年半的压抑终于被释放,他心中的冰川也融化成一江春水向东流去。
注:王金钰,男,1947年生,曾任高三班班长,高级工程师,武警副师级,曾是赴欧美访问学者,2018年被《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聘为审稿专家,现居北京。
王友兰(学号027):防震棚里备考
王友兰的父母都是农民,却重视教育。对于他和哥哥,不惜一切代价,哪怕举债也供他们读书。
1963年,他考取高中,母亲一狠心,卖了陪嫁的一只木箱。但这8元钱仍不够学费。还有什么可卖?母亲在家里边转边看,房子后墙上横着的一根边桁让她眼睛一亮,她想着法子拆下卖得12元,两物共20元,勉强凑齐了学杂费。
姐姐们虽然没进过学校,却十分支持弟弟读书。在中学读书的6年间,两个姐姐只要到溱潼,必带上熟鸡蛋、山芋、胡萝卜等食物去学校看王友兰。大姐出嫁后离溱潼近,星期天王友兰就常去大姐家。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大姐总是想尽办法,单独做饭给他吃。有时候,姐夫抱着孩子出去玩,王友兰要出去喊姐夫他们时,大姐骗他说,你来之前,他们已经吃过了。他吃饭时,大姐总是不动筷子。 王友兰高中毕业时遇高考被废停,只能回乡种田。1968年秋,他当上了民办教师。
1977年,高考恢复,一家人都支持他参加,所有好吃的都省着给他。他说,自己就是带着对家人的这份感激拼命复习的。他记得,那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响还在,他家附近都是防震棚。天气冷了,人们都回家去了。为了安静,他就选择一个人在防震棚里复习,每天从白天学到深夜。
一起高考的同班同学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程强、王家振考的是大学,却被中师录取。虽然不称心,毕竟能转户口,而王友兰却名落孙山。但他没有灰心,又开始投入复习,准备次年再考。想不到2个月后,王友兰被师院扩招录取。
注:王友兰,男,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淤溪中学校长。
程宏林(学号028):仓促上阵
高考取消后,程宏林回老家当农民,后来进了社办厂。1977年夏天,他参加了新产品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常常日夜两班连轴转。一天,有人对他说,高考恢复了,他立即报了名。毫无准备地参加了初考,程宏林觉得考的还行,就找出几本残缺的书本继续复习。复试后,填报了工学院,他想学化工。结果榜上无名。他又重新复习了2个月,随后意外接到南京气象学院扩招的通知。比起第一批被中师录取的同学,他的运气太好了。
注:程宏林,男,1948年生,高级工程师,曾任兴化市气象局局长。
刘德仁(学号036):信心满满考大学
刘德仁2岁丧父,母亲踏缝纫机供他读书。1965年,国家选拔飞行学员,刘德仁通过了初检和复检,他心花怒放,可是母亲赶到学校不让他去,他可是寡母的独苗。全校就他一人合格,于家于校,实在两难。母亲一闹,学校在县里丢了面子。
校长陈万庆让他去校长室,他非常惶恐。想不到陈校长劝慰他:我们学校有推荐军校生的资格,如果你一定要当兵,我答应保送你到海军舰艇学院,将来也有机会成为海军航空兵。经陈校长一劝,他心里释然。一年后,高考废停,什么军校、高校都远离他了。
刘德仁回乡任中学代课教师,1974年转正。1977年恢复高考,他立马报了名。本来成绩就好,离校后一直教书没有离开课堂。对于高考,他信心满满。初试通过,复试更是碗里抓菱——稳取。然而,一直到扩招他也没等到录取通知单。为什么?唯一令人信服的解释:他是公办教师。
注:刘德仁,男,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桥头中学校长。
姜近枢(学号039):数学奇才填志愿
到了高中,犹如马拉松,姜近枢一直跑在第一名,数学尤为突出。那年头,批判天才论,可是在我们班,因为姜近枢,大家都深信世上就是有天才。1966年6月,当班上许多人还在考虑高考志愿时,姜近枢的第一志愿已经确定为北京大学数学系。
高考大门关闭后,和所有农村学生一样,他回到那个里下河小村庄,拿起粗糙的农具下田干活,赤脚赤膊,黑脸黑皮,出力出汗。之后当地聘他到中学做民办教师。
1977年,参加复试后,我问他数学考的怎么样,他说,前面的100分不会丢分,后面的附加题20分,总能得到十几分吧。我说,如你所愿,你还是能上北大数学系。他苦笑一下,說,3个孩子,女孩又不能干重活,我现在选应用数学,就是要找一个与我家距离最短的大学,最好是专科,转了户口就行。
次年春,在挑粪船上他听到被录取的消息。大学毕业,姜近枢在县城从事农机工作一年后,他改行回乡当教师。除了教学,他种田、育平菇、做砖、烧窑、种田,真正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因为能吃苦,他在庄上抢在人前盖上了崭新的瓦房。
1987年春,他来县城种子公司买稻种时,就住在我家。我跟他说,你在家太累了,好好睡上一夜,明天早饭后,我用脚踏车帮你把稻种送到车站。早上起来一看,已经人走床空。我想,农时不等人,他大概要去车站赶头班车。50斤稻种,扛着要走三四里路啊!
深秋的凌晨,他起身撑船下田,趁着月色挑稻把,挑着挑着,肚子饿了,他一直等到妻子送早饭。一大盆稀饭,一小碗咸菜。姜近枢将咸菜倒入盆中,用筷子搅了搅,放下筷子,仰起头,捧起盆,对着嘴,把粥往嘴里倒。这盆粥,他不是一口一口吃下去的,而是倒下去的。
日夜苦干,积劳成疾。姜近枢英年早逝,年仅41岁。呜呼哀哉!
注:姜近枢(1948—1989),男,中学一级教师。
唐梅英(学号042):金榜题名,8兄弟姐妹一个不拉
唐梅英兄弟姐妹8人,2个哥哥和4个姐姐先后考上本科大学,父亲是工商业人士。
插队干活,唐梅英手上、肩上磨得满是血泡。每天晚上,她坚持写日记。2年后,表现突出的她成了小学教师,之后又成了高中数学教师。
1972年,听到推荐上大学的喜讯,她兴奋得一夜没睡。然而,一年又一年却轮不到她。她鼓起勇气找到领导,得到的答复是:你家已经出了6个大学生,这个机会应当让给其他人。
1975年国庆期间,她和丈夫抱着2岁儿子去了苏州。哥哥问她:“到哪儿玩?”她说:“想看看大学到底什么样子。”当远远看到苏州医学院大门时,她心跳得厉害,感叹道:虽然不能上大学,但终于看到大学了!来到门口,盯着那块又大又醒目的校牌,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有一天,唐梅英梦到自己背着书包如愿以偿地走进了苏州医学院。但是,她一直不停地走,就是找不到自己的教室,急得浑身是汗……梦醒时,弯月临窗,看着熟睡的儿子和丈夫,她抹泪叹息。
1977年冬,唐梅英走出考场,她感觉应该可以考取高分,然而她却落榜了。过了好长时间,她意外接到苏州医学院扩招的录取通知书。她说,自己上大学是为了圆梦,兄弟姐妹8人都先后上了大学。几十年来,她家的大学生成了当地年轻人的榜样。
注:唐梅英,女,1946年生,主任医师,终生名誉教授。
二
1978年高考:11人进考场
1978年,招生简章放开年龄限制,我们班除被推荐上学外,已毕业3人;1977年高考录取10人,其余39人中,进考场者仅11人(1977年落榜的潘宝国再次报考),占28.2%,本来录取应为100%,但因2人有病,1人为公办教师,最终录取8人,录取率72.7%。
曹家和(学号005):高分落榜
曹家和的二哥是新中国成立后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曹家和的成绩在班上也是前十名,高三毕业考试,物理94,全班第一。
1969年,他在公社中学代课,4年后转正。1977年冬高考恢复,曹家和没有参加考试,一是工作丢不开,二是也没有真正下决心。次年春,好几个同班同学上大学去了。他想,如果不参加高考,自己的人生就缺少这一重要经历,于是决心参加。试卷总分500,他考了437分,成为全县的高分之一。然而,最终他因病没能进入大学。
注:曹家和,男,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娄庄中学校长,获“泰州市名校长”称号。
王振汉(学号012):“复旦梦”一断再断
1966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并任语文教师的王献廷找王振汉谈话,鼓励他填报复旦中文系,他有点惶恐,更多的是激动。
高考废停,全家对他的期望变成失望。他哥哥原本与他同级,因为家里不宽裕,自动放弃中考做工赚钱,为的是让他上高中,考大学。
1977年冬恢复高考时,王振汉已经进入公务员序列,所以没有报名。岂料次年春,母校李节之主任遇到他后,劈头盖脑地责问:“去年为什么不参加高考?”他无言以对,羞惭得直冒冷汗。一语惊醒梦中人,12年前的激情被重新点燃,“我要上大学”在他的心中如火苗升腾。“今年我一定参加高考!”他的话让李主任的表情由阴转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后来,他的高考总分在全县名列前茅,超过复旦分数线。得知分数的那天,他独自走上树木葱郁的大堤,默默地告慰在那个特殊时期“畏罪投河”的王老师:“王老师,学生王振汉12年后参加高考,考上复旦了!”他想到王老师的惨死,潸然泪下。然而,世事难料,因体检未过,他的复旦梦再断。
注:王振汉,男,1947年生,副科级公务员。
花立中(学号021):乘上高考末班车
花立中,上有2哥1姐,下有3个弟弟,遂取名立中。
1960年,花立中小学毕业前,泰县文教助理乐正琏到他们学校检查工作讲话。说到他们村有一个人,十四五岁时,因为怨恨父亲没有送他读书,父亲死后,他将其牌位劈掉烧毁。并说,此人现在子女多,不管多困难,拼命送子女念书。后来他才知道,此人竟是自己的父亲!
花立中考上初中,学费从何而来?他家屋顶抽瓦卖,内墙敲砖售。临近开学走投无路时,他父亲写了1张10元钱的借条,让他带着录取通知单去找曾经共事的全支书,全支书批了“同意”,他觉得全支书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花立中进入高中,每到开学就要因学费折腾一番,往往要过三四天,甚至一星期后才能凑足学杂费进入课堂。那种无钱交费、在教室外羞愧难当的感觉,深深刺痛了他。为了节省费用,经学校同意,四弟随他同宿一床。每年暑假,花立中养十几只鸭子,到开学时卖掉,可以凑些学费。不仅如此,他还到生产队干活,挣点工分,减少欠粮款……
1966年高考废停,他先在生产队劳动,后当兵,然后又做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因超龄失去报名资格。1978年扩大年龄资格,他又惊又喜。他想到,不参加高考,对不起拼命送儿子读书的父亲。尽管困难多,他矢志不渝,终于上了大学。
注:花立中,男,1946年生,科级公务员。
肖苏林(学号022)、王云秋(学号041):夫妻双双考大学
因成分不好,高二时,肖苏林的班团支书职务被临时召集的会议选掉。2016年同学聚会,有人说,1966年他政审结论是“高校不宜录取”。王云秋擅长中国象棋,高二时获全校女子冠军。高考废停,他俩成了夫妻。
1977年恢复高考,他俩都超龄,次年不限年龄,他俩动了心。夫妇俩商量,只能王云秋报考,否则农村的活儿谁干?两个孩子怎么办?可是到了第二天,肖苏林一咬牙,一跺脚,扔下木工斧头,决定一起复习迎考。
夫妇俩先去母校,孙永年老师送他們《政治复习提纲》,叮嘱他们复习基本知识。次日,他们把两个女儿送到外婆家,在生产队抢收了2天麦子后,开始复习。王云秋说,因为年过30,一次复习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头昏脑胀,甚至头痛欲裂。临考前,公社开了动员会。会场走道、窗外都挤满了人,估计有300人。
高考第一天,太阳一露头就像个大火球。进考场前他们才知道答卷要用圆珠笔写,而他们带的是钢笔,不由得有点惊慌,急忙去学校商店买了圆珠笔。
夫妇俩考分皆越线,体检后得知自己被拟组建的扬州农业大学录取。这个大学未办成,他们整整等了一年,1979年8月,他们才接到江苏农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高中毕业13年后,他们终于如愿走进大学。寒假回家,3岁的二女儿不认识王云秋,她安抚了好一会,小孩子才想起眼前这个人是自己的妈妈。后来,每谈到此事,王云秋都忍不住流泪。
注:肖苏林,1945年生,推广研究员;王云秋,1946年生,高级农艺师。
田式光(学号026):被重新点燃的大学梦
田式光曾在上海读小学,参加过上海市小学生文艺汇演,在豪华的灯光舞台上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1957年,他如日中天的父亲成了右派(1979年被平反,已去世18年),被遣回苏北原籍从事砖瓦生产。随着父亲的人生起落,他从上海回到老家。读书读到高二暑假时,全班留校,边劳动,边复习功课。听从学校安排,他和同学严德明、花圣旺带着一些人做砖头,以备学校建筑之用。
1968年,他和弟弟一起插队,继而全家被下放。次年春,他与社员一起行船外出取泥渣作肥料,因连阴雨,任务未完成,粮却缺了。于是,他回头取粮。到了姜堰身无分文,他就去了县知青办,说明原因想借1元钱,被叶主任训了一通,但还是给了他1元钱。田式光饥饿难忍,花8分钱下了一碗面。想到被训斥,他沮丧地走在大街上。 “田式光老大哥!”一抬头,是一同插队的校友徐元林。徐元林对他说:“现在班车没有了,我在县里开会,你跟我一起去。”此时的徐元林就像一团火暖了他的心。跟着徐元林,他蹭了两顿饭,睡了一觉,感觉到这不就是共产主义?事后他想,要是遇不到徐元林,自己身上仅有的9角2分钱,吃饭有余,可睡哪儿呢?
1969年,他当上了教师,随后娶了个乡下老婆。1977年恢复高考,他超龄。一次,遇到教高中数学的朱老师,他告诫田式光,明年可能还有一次机会,千万不能放弃。朱老师的话点燃了他熄灭了十多年的大学梦。1978年不限年龄,他报名应试,梦想终于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注:田式光,男,1946年生,副科级公务员。
王金容(学号038):老婆撕了准考证
王金容成绩突出,高三毕业是学校推荐报考清华大学的9个种子选手之一。
高考废除后插队,因体力单薄,农活令他恐惧,滞留家中四五年。29岁时他进厂学徒,而同班同学徐根林因是独子未插队,在这个厂已经成了响当当的工程师。经人介绍,他与棉纺厂女工孙晓兰成婚。
1977年恢复高考,他超龄,次年放宽年龄,他赶紧报了名。当他拿着准考证回家时,妻子一把抢过准考证撕成碎片,后来家中的复习课本和资料也不翼而飞。有人说他妻子做事过激,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善良直率的小女人想要过安稳日子罢了。没有办法,王金容只得去找已被调到县文教局工作的大哥。大哥找招生办,得到同情后补办了准考证,号码安排在最后一个考场,并特地关照,对任何人都不讲,免得再生事端。
因为纺机厂的经历,他报考了华东纺织工学院,实力让他如愿以偿。妻子忙着拾掇家务,一时被传为佳话。工作后,妻子早逝,又因他自愿放弃事业编制,成为企业职工,退休收入较低,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带有一点悲剧色彩。
注:王金容,男,1946年生,曾任企业副厂长。
许馨(女)(学号043):波波折折,反反复复
1977年10月,許馨生了第二个孩子,没有参加高考,有点后悔。次年报名,她又瞻前顾后,两个孩子,大的不到3岁,小的要喂奶,考不上的话,脸往哪儿放?
许馨的先生是同济大学1970届毕业生,耐心做她的工作:“原来高考废除,没有办法,现在高考恢复了,你不考,将来会后悔一辈子。”这句话让她埋在心田十多年的大学梦发了芽。
许馨白天上班,晚上边喂奶边复习,有时孩子什么时候在怀里睡着了,她都不知道。许馨复习正酣,老二被诊断为小儿麻痺症。高考重要,还是孩子的腿重要?她无心复习。男人就是男人,丈夫坚定地对她说:“孩子的病我负责求医,你只管复习迎考!”为了她高考,丈夫只身支撑着风雨之家,人明显憔悴了,他却不喊一声苦。许馨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只有抹去泪水再次钻入课本,考上大学才算不辜负丈夫的一番辛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许馨患上了红眼病,那疼痛,直往心里钻。老大被隔离,老二将残,爱人奔波,自己成了“瞎子”,一家人身处水深火热,都是高考惹的祸。不考了!
“又说小孩话了”,“高考要看眼睛,不高考也要看眼睛”,关键时刻又是当家人的魄力起了作用。高考后成绩出来,她超出分数线49分!30多岁了,还能上大学,一来要感谢国家政策的开放,二来这功勋章有丈夫一半。
注:许馨,女,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现居加拿大。
全畅(学号047):陆老师逼考
1968年,全畅插队做农民,3年后当民办教师,后与南京知青阿罗成婚,并同在一小学任教初中班。
1977年恢复高考,她超龄,1978年放开年龄,她也没有动心。中考在即,她怎能撒手不管?曾教我们化学的陆老师知道后,急得直跺脚。一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陆老师突然汗水涔涔地出现在她家门前。冒着酷暑步行6里土路,她的眼眶湿了。原来这天是高考报名截止,陆老师是来逼考的。直到她答应报考,陆老师才往回走。望着如火骄阳里陆老师的背影,她再次流泪了。
为了不辜负陆老师的期望,她很快进入了1966年初夏的临考状态。当打开高考化学试卷后,她真想高呼一声“陆老师万岁”,因为每一道题型,陆老师都帮她复习过,有一道特地交待:只要阐明理由,不需要列式计算。因为列式计算,需10分钟,而回答理由只需2分钟。化学单科的高分,一定会让她的总分很高。走出考场,她像吃了蜜糖一样,心里甜丝丝的。
如愿以偿,她被师院录取,手捧迟到12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她泪流满面。全畅第一时间告诉陆老师,陆老师欣慰地哈哈大笑。
注:全畅,女,1945年生,南京九中高级教师。
王佩霞(学号050):两考清华
上高中时,王佩霞的成绩总是紧跟着几个男生,全班12个女生, 她是“一号种子”。1966年高考时,她准备填报南京大学物理系。教导主任找她谈话说:“根据实力,学校建议你报考清华大学,为自己争光,为学校争光。”人生能有几回搏?清华就清华,反正总要有人考。
刚刚填好表,似乎墨迹未干,高考就停了。家里太困难,她与父亲商量后,决定买部草绳机踏草绳。此后,唧唧复唧唧,她成了草绳女工。偶尔“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那时她想到了自己未卜的前途。她父亲是厂长,1968年插队,没有动员就替她报了名。大船送他们下乡,她正想劝送行的父亲回去,只见父亲在偷偷地流泪。
在农村,她学会了插秧、割稻等农活。记得一次挖田,双手是泡;一次起秧,一脚就踩到蛇的身上。起秧结束走上田埂,有人见她腿上有一只大蚂蟥,满肚是血,赶忙帮她拽下,血流未止,一会儿才停。
插队2年后,经母校老师推荐,她到县最西北的公社代课,1973年转正。1977年恢复高考,因女儿小,没有报名。第二年,她参加了高考,而且考得很好。填志愿时,她想,12年前是清华大学,如今反正是公办教师了,放手一搏,还报清华吧!结果名落孙山。 时间飞快,如今外孙女也读高中了,因成绩不错,目标定得高,要考清华大学。王佩霞心想:难道自己的清华梦隔了一代要被外孙女实现了?
注:王佩霞,女,1947年生,中学一级教师。
三
未进考场30人:原因各异
1977年恢复高考,对考生年龄有限制,1978年放开,但我们全班仍有30人未进考场,其中24人对报名都没有想),客观原因多种。
孙杰(学号003):刚刚中师毕业
1963年是孙杰家的大喜之年,在招生指标大幅度减少的形势下,他家弟兄3人,个个榜上有名,分别考上初中、高中、大学。“孙渊家出了3个文曲星”,小镇街谈巷议。
福又双至。1964年,孙杰的父亲、身为小镇的文化站长,竟然参加了江苏省群英会,工资从每月51元跳过57元,直接涨到了64元,成了小镇的爆炸性新闻。
1968年,孙杰插队,切身体会到饿肚子、精疲力尽、赤日炎热的磨炼,2年后当了民办教师。1974年,他成了工农兵上大学的候选人之一。名单中,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只有他一人是高三学生。大家提前向他祝贺,说一定能上名牌大学。结果,其中的初中生上了大学,他被推荐到了中师。要知道,上中师就是走回头路,他实在不想去浪费时间。但父亲和同事都劝他去,现实是,上中师马上就能还原成城镇户口,2年后就是正式教师。于是他欢喜地进了泰兴师范。
入学1年后入党,因为优秀,1976年毕业留校当教师。1978年春,原来高三的同班同学程强、王家振参加1977年高考,没有被大学录取,却被师范录取,孙杰竟然成了他们的老师。100分的高考数学,程强考了94分。孙杰心想,幸好自己1977年没有报名,否则很有可能也被中师录取,那样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注:孙杰(1948—2019),男,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副校长。
储顺林(学号006):生活安定
黄发、白面、高个、大眼。1968年,储顺林插队,因家境不宽裕,从城镇学生变成了鄉村大劳力。后进了舅舅当家的建筑站,学电焊工,学钢筋工。建筑站业务大了,需要设计人员,因曾是高三学生,他慢慢入了行。20世纪七八十年代,泰州不少楼房的设计皆出于他手。
站上有个瓦工负责人,介绍他和自己的妹妹帅小粉认识。这个帅小粉非同一般,她是民兵排长、副业队长、学习辅导员,是那个时代如大寨郭凤莲般的铁姑娘一样的人物。大多数知青嘴上说“扎根农村一辈子”,心里想的却是返城。知青与知青谈对象的不少,但很少有知青想娶村里的姑娘做老婆的。储顺林见了帅小粉,动了心。
1974年两人结婚,帅小粉嫁给帅小伙,一时成为乡村美谈。不久两人的儿子出生了。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储顺林都知道,也明白上大学好,他哥哥就是大学毕业,但怕考不上,丢脸不说,还白忙活一阵。
虚龄60岁后,他得了痴呆,妻子照顾着他的一切生活。为不让他有褥疮,她不断地给他翻身。有了褥疮,她除了用药,还经常人工按摩,用热水敷,一干就是半天,头上汗直滴。这件事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八年十年,还要继续下去。储顺林的姑母去看他,本以为他窝囊得不成人形,当惊奇地看到侄儿干干净净、精神焕发,忍不住抱住帅小粉泪流满面:“小粉啊,我们储家对不住你啊!”
注:储顺林,1948年生,工程师,现居上海。
方增善(学号008):以工代干拖了腿
因为成分和文笔好,方曾善插队2年就被招工到县柴油机厂。次年5月,县委组织部让他以工代干调进县委宣传部,令他惊讶。1977年、1978年在他面前恢复的高考仿佛发生在国外,十多年前炽热的大学理想枯萎了。
1983年他被调到县委办公室,先后任秘书、副科长。应该说一路顺风。然而他发现有些人,原本是普通职员,没多久就成了县级机关部委办局的负责人。原来提拔领导干部,大学文凭成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1984年春节后,县委组织部通知他准备参加扬州市委党校首届大专班招生考试,期盼已久的机会降临了。那时,他已经38岁,虽然迟了,但仍抑制不住内心喜悦。机会来了,还得下决心。他和妻子分居多年刚刚团聚,孩子正读小学,他去了扬州,家里怎么忙得过来?爱人要他放心,表示自己一定能照顾好家庭。放下顾虑,方增善复习、考试并顺利入学,2年后毕业,被评为优秀学员。从1966年到1986年,一张大专文凭,他等了20年,此时已到了40岁。
注:方增善,男,1947年生,科级公务员,高中曾任班长、校学生会主席。
倪玉龙(学号009):脱不了身
与众不同,倪玉龙插队不种田,却拜师学艺,他的裁缝手艺在小镇上出了名。
二驼子姓王,20岁出头,衣着讲究。一天,他进了倪玉龙的门,倪玉龙问他,现在做什么“交易”(职业)。答:“修脚。”二驼子心里嘀咕,做衣裳,问这么多干嘛。倪玉龙叫他坐下、站起,向前走3步,向后退3步。二驼子说:“你让我出操?”接下来倪玉龙才给二驼子量体,并帮他选择了布料,让他3天后来试穿。为什么要试穿?除却认真,倪玉龙心里只有九分把握。
第三天,二驼子试穿新衬衫,对着镜子左瞧右瞧,连声说好。原来,倪玉龙做裁缝,除了量体裁衣,还要了解来者的身份、职业,以让衣服专人化。
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要不要报名?”倪玉龙连想都没有想,客户天天等着拿新衣,他实在脱不了身。
注:倪玉龙(1946—2014),男,个体工商户。
宋凤池(学号011):刚有工作
宋凤池有1个姐姐、2个弟弟,父亲是位旧时文人,给他们分别取名为凤筠、凤篪、凤笙、凤笺,名字最后一个字都是竹字头。青竹常绿,挺拔有节,父亲希望他们长大成人后,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
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叫“宋凤篪”,考上高中,他想改名,原因有二:一是“篪”字难写、笔画多;二是“篪”字很多人误读成“虎”,他听了不乐意。征得父亲同意,他将“宋凤篪”改为“宋凤池”,字变音不变,寓意家乡溱潼是“鱼米之乡”。 1966年高考停止,他回乡务农。1977年下半年,在靠近他家的田地上新建了洲城中学。学校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首任校长的陆正建(1967届高中校友)再三努力,多方协商,让他这个家庭成分不好的人于1977年9月10日脱去“泥”制服,换上净衣衫,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捧着教本,满怀信心地走向三尺讲台。
做教师后,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他一点没有动心,刚刚得来的工作多么不易啊!等看到招生简章,他发现自己超龄了。次年不限年龄,他也不想再参加高考。
埋头实干,他由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民办教师,1995年优先转正。3次受到县人民政府表彰。
注:宋凤池,男,1944年生,男,中学一级教师。
高泽甫(学号013):已是正式教师
高泽甫家是住着高堂瓦屋的贫农。高考停止,1966年11月,他和同学到北京。26日凌晨1点多起身,由解放军带领,从清华步行去西郊机场接受毛主席接见。他们一路跑,一路唱着《语录歌》,中午11点到达。他们焦急地等啊等,下午3点50分,洒水车、大卡车、摩托车驶过后就是6辆敞篷汽车。第一辆就是毛主席坐的,他老人家站着向他们招手致意,他们激动的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由于注意力集中在毛主席老身上,后面的几辆坐着朱总司令、周总理的车,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就驶过了。刘少奇主席是最后一辆车,他们倒是看清楚了。汽车都开走后,他们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
他说,停课闹革命,由于自己是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加之出身好,父母双亡,无管束,就糊里糊涂地跟在后面,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幼稚又可笑。
回乡务农后的1970年初,大队让他到小学代课,1974年转正。1977年恢复高考,他想,自己有正式工作,还考什么大学。
注:高泽甫,男,1946年生,小学高级教师。
徐德祥(学号014):已有稳定工作
徐德祥读初中时,母亲一闭眼永远离他而去。家境贫寒,他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寒冬腊月,上身一件单薄的棉衣,下身一条补丁摞补丁的夹裤。早晨5点从镇东头宿舍到镇西头湖心的学校约3里路,他赤脚踏着厚厚的积雪走路,在教室前的水沟里破冰洗净脚,穿上母亲留给他的旧布鞋进教室,一会儿脚就冻成冰了。
1964年夏季的一天,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学校后边宽阔河面上的一只小船在颠簸,船上有人。看到这一幕,他立即撑起河边的一只小船顶着风浪救起了他们,为此学校特地在全校师生大会予以表扬。
高考停止后,他被全班同学选为代表,去北京受毛主席接见。北京秋季凉,他受了风寒,回来就病倒了,病情一天天恶化。生活委员张顺益先是请工友用船把他送到溱潼医院,医生看过后说要赶快送去泰州。张顺益向学校领导汇报,学校连夜派人划船将他送到泰州,他住进了重症病房,经治疗转到普通病房。刚进院时,医生说这种病(脊髓炎)的死亡率高达95%。住院期间,陈万庆校长特地到医院看望他,还和当时住院的野徐公社书记交谈,请书记照料和帮助他。这位书记言而有信,让他感动至今。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他身为民办教师,有了稳定的工作(后转正),决定专心执教,遂未参加高考。
注:徐德祥,男,1944年生,中学一级教师。
顾椿红(学号015):已是干部
1968年,顾椿红插队,干了两三年农活后,被借调到公社从事宣传工作,后任公社书记秘书约4年时间,不拿工资,仍在生产队记工分。1974年起任公社放映员。
1976年回城,到县级泰州市教委任职。恢复高考时,他也想像当年哥哥那样上大学,但插队经历磨了锐气,加之工作繁忙,他也不愿折腾了,于是没有再参加高考。因为工作积极,他入了党、提了干。
1996年,他被调到地级泰州市教委任副科长。又因认真肯干,工作出色,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注:顾椿红(1947—2011),男,正科级公务员。
李泽(学号016):已是公办教师
李泽的二胡拉得出色,在宿舍我们曾陶醉于茉莉花在他弦上绽放的清香,梁祝化蝶围着他二胡翩翩起舞。他能拉出奔涌激荡的钱塘大潮,也能拉出万马奔腾的草原声响……
他的家境好,在那贫困的岁月,他的穿着显得很光鲜;他的面容好,一个白净净的“小生”形象;他的脾气好,慢语轻言,从不跟人红脸。
他的父亲是乡供销社主任,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该是何等的吃香。世事难料,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不足50岁的父亲受到批斗,那批斗既触及灵魂,又触及皮肉,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一次批斗结束,他父亲踉踉跄跄,从木排下了水。
高考停后,他因为善拉二胡,被聘为娄庄小学代课教师,两三年后转正。妻子是晚他一届的高中生,漂亮能干,在供销部门工作。
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他根本没往心里去。时过境迁,自己有了正式工作,考大学这件事似乎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后来,妻子患慢性病,李泽入不敷出,到处借钱,愁眉不展。1997年春节前,51岁的李泽在家中二楼悬梁自缢,好像他那心爱的二胡挂在墙上。
注:李泽(1946—1997),男,小学高级教师,副校长。
徐根林(学号018):离不开了
因为是独子,徐根林没有插队,1970年被安排到纺机厂技术科。一边向师傅学习,一边自学大学课程,渐渐地在机械方面有所成就。随着声名鹊起,他的职位,由厂技术员到技术科科长,由镇工业公司副经理到经理。
他家境本来殷实,自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妹妹相依为命,靠母亲磨米粉等微薄收入度日。他没有向成分、贫困低头,反而用行动证明唯有发奋学习才有出路。高一第一学期期终考试,他考了全班第一名;高三冲刺迎考时,他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高考废停,大学梦断。
他爱书法。师法古人,创作了许多篆、行、草楹联、条幅、中堂作品。墙上写标语,他胸有丘壑,握笔一气呵成。他爱画画和图案设计,为江苏风物丛书《宝应》《海安》等绘制插圖;为《水云楼杂咏》设计封面;绘制20多件商标图案;小镇电视大楼至今镶嵌着他的溱潼电视台标。 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徐根林好想披挂上阵显英雄本色,但他是镇工业的顶梁柱、衰老母亲的看护人、孩子的管教者、妻子的陪伴和帮手,一句话,他已经离不开了!
注:徐根林(1948—2007),男,工程师。
严德明(学号019)、张棣华(学号045):忙里忙外无精力
1968年11月11日,张棣华和同班同岁的同学严德明,同时在同一公社、同一大队插队。严德明稳重、有主见;张棣华则像从画上走出的美女,文笔好,歌声动人,乒乓高手。从此,他们同在广阔天地埋头苦干,准备同心扎根农村一辈子。
尤其珍贵的是,张棣华保存了当年完整的《插队日记》,真实地记载了那个时代一个刚涉世的青年在乡村的狂热、迷茫、寂寞和无奈,摘录3小节如下:
“吃完中饭,队长、小三娘、大队张盛林合计对我说,你也不小了,正好定旺比你大3岁,有文化,又是大队支书,还是公社先进……我感到很突然,束手无策,不知应如何回答,太突然了!”
“借着去拿麦秆的时候,我向四周望了一下,漆黑一片,偶尔几声犬吠。然而河对面闪着星星点点的光,还飘来飘去的。我问根娣那是哪里,怎么有灯光,她不以为然地说,十三亩,那是鬼火!我吓得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再也不敢朝那边看。”
“秧起好了,便去河对岸十三亩栽。河上用宽八寸左右的跳板架起一座桥。天上下着毛毛细雨,刮着东北风,跳板上有泥,赤脚走,很滑。我在她们的前搀后扶中过了河。而小吴害怕得不肯上跳板,她们前推后拥将她拽上跳板,她吓得蹲在跳板上哭了……”
1975年,严德明招工到了县城,3年后张棣华被调至姜堰中学,一家终于团聚。两个儿子上学,家里家外,两人都忙。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他们说:“那大学就像蓝蓝天幕上的月亮,很亮很圆,我们却摘不到。”
注:严德明,1947年生,曾任泰县五交化总公司常务总经理,高中曾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张棣华,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
齐平(学号020):多病缠身
1966年停课闹革命,齐平等一群人办了一份小报,在溱潼名声很响。
1968年插队,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中的好表现,矮小孱弱的他咬牙硬扛,身体渐渐地垮了下去。1977年恢复高考,他多想参加高考并实现自己的理想啊,可是多病缠身,实在没有气力复习了。
1979年秋,知青返城,他被安排在扬州轮船公司。然而他不断医病,1986年(时年39岁)去世,成为全班走得最早的一位同学!呜呼!
注:齐平(1947—1986),男,公司职工。
张顺(学号023):刚刚大学毕业
1968年插队,张顺挑稻把常常到天黑,肚子饿了,他就吃田头的山芋干。他每天干的第一个活儿就是去生产队鸭栏拾鸭蛋。鸭栏臭气熏天,冒着热气的鸭屎让他直恶心,但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拾鸭蛋有好处,破蛋、软壳蛋可以给知青他们。粮不够吃,他们就找队长,队长先让他们背诵毛主席语录,之后才给他们称粮。
1970年,他被推荐参加了泰县和扬州地区上山下乡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还在县大会上发言。之后他被招工进了县化肥厂,先当工人,后任厂团委副书记、县团委委员。1972年他获得上大学的推荐,但厂里舍不得放他。次年他被选为共青团江苏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并在大会上发言。这年,25岁的他经推荐,参加了考试,成为与“白卷英雄张铁生”同届的工农兵学员。与张铁生不同,他没有交白卷,而且考得很不错。
大学2个班60多人,学生的学历从初一到高三,参差不齐。他说话,上海人不懂。一次英语课,他有一句没听懂,随口来了句“夜笑大西”,全班人哄堂大笑。笑毕,老师问:“你们不要笑,谁能说出张顺说的是什么?”有人说:“张顺的土话哪个能懂?”老师正色道:“张顺说的是俄语,意思是‘请再来一遍’。”自此,全班人对他刮目相看。在学校,他是院团委委员、全国“团九大”代表。
1977年初,张顺大学毕业,这年冬恢复高考,他不可能报名。
注:张顺,男,1948年生,正处级公务员。
刘子林(学号025):被家牢牢拽住
在洪林公社,与刘子村小学同届的有上百人,上初中的几十人,困难时期退学一大半。他父母虽是农民,却不让他退学。到了高中只有2人,1人留级,高三就剩下他1人。
读高中时,家里太困难了,他实在不忍心再读书。回家时,父母强打着笑脸对他说,家里能过,不要你愁。他用功念书,不敢懈怠,毕业时,他心想,虽不能上清华北大,一般大学还是有把握的,可是高考停了。
于是,刘子林先种田,后到小学代课。1970年大队办厂,他被拉出来当供销员。
都说供销员全国到处跑,游山玩水,风光无限,等到自己当了才晓得,这活儿没那么好干。当年他主要跑东北,去时穿得不厚,秋末说冷就冷,零下20多度,冻得直哭。火车上人挤人,一次他从哈尔滨一直站到济南,2000多公里,2天1夜,脚肿得像馒头。每次出差,带的样品约20斤,炒面3~5斤,还有瓷碗等杂物。一下车就要找便宜旅社,晚了买不到吃的,就泡炒面。见到要找的领导,样子要乖巧;到了人家车间,要看做的什么,有哪些技术,要思考能不能搞;回来按每天补助1元算账,香烟、请客等开销全在这1元里,不知道钱用到哪儿去了。有个供销员描绘自己:下车像兔子,见到领导像孙子,到了车间像贼子,回来结账像呆子。有个供销员用成语形容:走过千山万水,到过千家万户,说过千言万语,吃过千辛万苦。
他说,听到恢复高考,就像听说邻居要买碗,与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父母老了,腿脚不便,一大家子的生活全在自己的肩上。上高中时,想上大学,差点没有想疯。如今,不要说考,就是不考直接上,他也不会去,自己已經被家牢牢地拽住了。
注:刘子林,男,1946年生,私营企业董事长。 孙之茂(学号029):被无形栅栏圈住
孙之茂听大姐说,他生下时没气,被撂到门口。第二天准备下乡埋掉时,有了气,母亲才把他拾回来。他的伯父很能干,1948年前把他父亲、姑母带到上海,成了工人,年轻的母亲在家,土改时成了地主分子。
1965年高中毕业时,孙之茂似乎觉得自己考大学没有太大把握,就停学到下一届,谁知这一停,自己与大学绝缘了。
1968年,他和弟弟一起下乡插队。干了2年,公社提拔他当干部,后来跟他说,政审没有过关。但是生产队很信任他,让他当记工员、扫盲教师、治虫员,特别是夏季,队里让他看瓜。他就以瓜为主食,专挑那种熟过的、有坏斑不好卖的吃,好的留着到城里卖。他常与别人一起去城里挑粪,夜里就睡在水泥船船头的洞里。记得一次下雨,洞口不断有东西往铺上掉,伸手一摸,原來是粪里的蛆子。
1977年恢复高考,家庭成分如毒蛇般缠绕着他的身躯,扼住了他的喉咙,他决定放弃。次年虽看到有成分不好的同学上了大学,然而长期在大脑中形成的思维,犹如坚固的无形栅栏,圈住了他的人生脚步。
注:孙之茂,男,1946年生,营业员。
张顺益(学号030):年龄大了
因为左手缺三指、左脚无指,张顺益懂事后知道只有读书,将来才能有饭吃。
上初中,他先当了小组长,后因成绩突出、表现好,被选为班长,入了团。1962年秋,“流生”现象严重,2个班近百人,仅剩下25人……
高二暑假,学校将农村学生全部留校劳动,实际上是以自学复习为主。他是学生会生活部长,校医放假,把医务室的钥匙交给他,并教给他一些小伤小病处理方法。一天,他淋雨受凉发热,头痛、肚子疼。他知道喝点碘茄汀,吃点安乃近就好了。过了约半小时,头痛松泛了,肚子不疼了,起身去学习。然而他一下床,头晕目眩,摔倒在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原来他医病心切,用了三四倍的量。同学发现后,“救命救人”喊成一片,值班领导李节之连忙向溱潼医垸求救。顶着狂风暴雨来的医生,施展全身解数保住他一命。此后,他行为异常,疯疯颠颠,胡言乱语,好长时间才变得正常。
1966年6月停课,8月经全体师生投票、泰县县委批准,他当上了泰县溱潼中学文化革命筹备委员会主任,行校长职能。县委书记赵柏生、县长丁沐到溱中检查工作时,给他发了任命书。任职期间,他曾抢救朱孝志老师,智救陈万庆校长,使他们脱离生命危险。
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已是公办教师,不想报名,加之超龄(他档案是1945年生,他妻透露,瞒报3岁)。次年不限年龄,他也无心报考。
注:张顺益,男,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桥头中学教务主任。
贲有祥(学号031):佝偻老人
贲有祥下乡插队,一次挑两桶河泥跨越田间墒口时,他感觉脊椎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扭了一下,还听到响声。为了表现,他没有停下来,硬撑着干了一整天。夜里,剧烈的疼痛将他叫醒,全身不能动。X光拍片,看到腰椎椎体成了S形,扭成一根弯曲的麻花。贲有祥四处求医,均不见效,吃过的中药有一板车。
1977年恢复高考,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报名一搏,改变命运。然而此时30岁的他,成了一个佝偻老人,走路只能靠缓慢移步。就是进了考场,他也不能坐2个小时,于是偃旗息鼓。1978年高考报名,他更是想也没想。
1991年他已经难以下蹲, X光片上S形椎体上长满了增生的骨刺,如鸟喙一般咬噬着他的神经。去上海求治时,老专家摇头说,你回去开点止痛药吃吃吧,平时尽量躺着,以减缓病情的发展。之后病情不断恶化,到了洗脚无法脱袜子的程度。才48岁,怎么能甘心下半生只躺在床上度过呢?
求医无望,只能靠自己。他分析,引起疼痛的原因是长歪的腰椎和增生的骨刺,只要能去除歪部和骨刺,病情自然会好转。于是,他想当然地认为,通过不断扭动,磨小歪部、磨平骨刺,就能好。
从小幅度开始,每天做几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一个月下来,一点效果也没有。做还是不做?做,没有效果;不做,等着卧床。他决心继续做下去,并逐步加大扭动幅度。2个月,无效;3个月,无效;4个月,无效;5个月,无效,6个月,还是无效。7个月还是8个月后,终于见效了!原来,不到那一刻,天是不会亮的!从此,他彻底摆脱了这个病的痛苦。后来,曾经与他一起插队的陈章平,用同样的方法,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也治愈了久治不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久病成良医。没能参加高考的贲有祥,却发明了一套缓解腰椎病的体操,真是人间奇迹!
注:贲有祥,男,1947年生,企业职工。
花圣旺(学号032):人生最后悔的一件事
花圣旺兄弟姐妹6人,上面2个姐姐,父母没有让她们读书,下面1个弟弟、2个妹妹在那段特殊时期也没能读书,全家把希望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1977年高考恢复,他热血沸腾,立即报了名。回家想想,考不上会丢人;就是考上了,这大学上还是不上?上,自己没了工资,还有2个孩子,就靠妻子一个人,怎么办?不上,怎么舍得?满心忧虑的他没敢跨进考场。
都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可是这个刻骨铭心的事怎能过去?现在想想,前面那么多的苦日子都熬过去了,如果1977年考上去上学,也一定能扛过去。当年怎么就那么怕?
现在,儿女已成家立业,家里也不差钱。夜深人静时,回首自己的人生,花圣旺觉得一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放弃了高考。每当想起,心里都隐隐作痛,不由得潸然泪下。
注:花圣旺,男,1947年生,企业职工。
移准荣(学号033):已读军医大学
上高中时,王老师推荐移准荣为语文课代表,因为他中考语文第一。高二上学期,母亲去世犹如晴天霹雳让他崩溃。王老师及时找他谈心,使他化悲痛为力量。后来他面神经炎复发,又是王老师为他开方抓药,并让师母煎好后每天带给他。 高考停止后,因为斗争,他去常州躲避,听说王老师不堪忍受批斗投河自尽了,他悲痛不已。1969年,移准荣入伍,后被推荐至第三军医大学深造,当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已毕业,没有必要报考了。
1996年,移准荣50周岁时突然中风,虽康复较好,但右手不能书写。他想,自己右脑健全,于是改左手书写。刚开始,字写得歪歪斜斜,半天写不了几个。一个月下来,字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写病历、开处方得心应手。此后,他又练习左手腹部触诊等技術。想到中风20多年,他能用左手书写、左手触诊延续了行医生涯,心里十分欣慰和满足。
注:移准荣,男,1946年生,主治医师,写一手漂亮的柳体。
徐晓春(学号034):南京工作正忙
徐晓春和哥哥尚年幼,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天天以泪洗面,最终哭瞎了双眼。外婆迈着一双小脚,走田埂,穿村庄,叫摆渡,从15里外的桥头村背着米面赶到他家。母女抱头痛哭后,外婆便不停地收拾房间,家里久违的有了条理。舅舅也常去看他们,送些吃的。1958年夏天,母亲又去世了,那年他12岁,哥哥14岁。
大队和亲戚亲切关照,弟兄俩先是读了小学,后又分别考入令人羡慕的中学。他们的学杂费学校全免,并享受最高助学金。有一次,他从家带了一点杂粮粉倒入一个瓦罐,并用水调好,煨在学校猪场烧猪食的锅里。猪食烧熟了,他的瓦罐子也翻了,杂粮粉粥和猪食混在一起。他顾不得脏不脏,端起瓦罐一下子就吃光了。
没有钱,他就干活挣。一年暑假,他与同学划着小船捞水浮莲。天气炎热,汗流浃背,他俩捞了一船送到学校猪场,得了几角钱。平日肚子饿,但学习不敢耽误。初中阶段,他常是前十名,有一次还得了5元奖金。他哥哥上了初二就辍学务农,后来哥哥告诉他,丢卒保车,为的是挣工分供他上高中、考大学。
冬日降温,被子单薄,他缩在床上没有热气。同学孙新民见了,就主动提出两人合睡,皮肉相靠,体温叠加,酣然入梦。刘德仁同学家中也不宽裕,有时晚上还拿出仅有的一点点炒面与他分享。现在想来,那哪是炒面,那是天下最香、最可口的珍品!
回想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本村同学由30多人逐年减少,最后只剩下他和王云秋两人。1966年高考停止后,徐晓春回乡务农,2年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后转业至南京市政府工作。恢复高考时,他的工作十分繁忙,根本没时间投入复习,上大学的理想被岁月吞没了。
注:徐晓春,男,1946年生,正处级公务员,现居南京。
沈尔顺(学号035):不敢动筷子
沈尔顺父亲去世早,看到母亲的艰辛,他从小发奋念书。读高中时数学一直不错,他想考个大学,工作后好好孝顺母亲。高考停止,他的梦想落空了。
1968年沈尔顺插队,7年后回城,人家纷纷找关系留在镇上进粮站、商店、工厂。他没有关系,于是被分配到偏僻的麻风病医院。报到时才知道,这不是一般的医院,这个医院的病人是固定的,长期住在那。他看到的那些病人形态各异,断膀、少腿、歪嘴,皆满脸焦皮,样子瘆人。他吓得行李不敢往下放,马上想走,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能去哪儿?自己快30岁,母亲要他养活,有一份工资,他和母亲就能过下去。他留了下来,做财务工作。
1977年高考恢复,真的还是假的?他仿佛在梦里。他多么渴望上大学啊,自己复习复习也能考上大学,但是自己如果没有工资,母亲就不能生活。他形象地说出当年的想法,高考就像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晓得它好吃,但是不敢动筷子。
1970年,医院住着近2000名病人,由于国家的投入,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他们医院的治疗效果在全国出了名,还引来联合国官员参观和考察。到了1990年,原来争着留在镇上的知青,又一次遇到生计问题,甚至有考上名牌大学的同学工资并不高。而他属事业编制,旱涝保收,工资不断增长,母亲也因此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偏僻封闭的医院病人锐减,只要少数人留守即可,他被派遣到县城医院上班,购了商品房,真正做到了自己心里的安居乐业。这是过去他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生活。
注:沈尔顺,男,1947年生,助理会计师。
刘觉仁(学号037):想法多
刘觉仁和左惜玉是同村人。农家子弟,跨县读书,土路迢迢,更加不易。高考停止后,2年后回乡务农。后来在小学做民办教师,又过了2年调至中学教物理。因为要帮着家里种田,他的学生时常会看到卷着裤管的刘老师匆匆走进教室。
1977年恢复高考,他超过年龄。1978年不限年龄,他本想报名一搏,以改变自己民办教师的身份。转念想,自己虽说不是公办教师,但也是铁饭碗。另外,自己年龄偏大,复习要吃苦,考不上也丢面子。其次,自己有了家庭,比单身时忙。再加上前两年老是调查他的政治问题,怕政审又要惹麻烦。想来想去,他不想报名,也不敢报名。1990年,他的民办教师随着大批人转了正。
注:刘觉仁(1944—2017),男,中学一级教师。
徐景春(学号040):肚大腰圆
徐景春下乡插队,有一天在水田干活,傍晚收工时,腿上的皮肤就像刀子割一样,原来是皮肤皴了。没有办法,只好买蛤蜊油涂。可是腿上的皮一点碰不得,涂油时钻心地疼,1个星期后才好转。学会插秧后,她的腰又疼得直不起身,大腿上的肌肉硬得像木头,晚上上不了床,要用手使劲往上搬才能上去。
徐景春下乡2年后,公社和县里的工厂都在招工,按照家庭出身和表现应该能招上,可是她却没被招上。后来知道,是大队支书想让她成为自己的儿媳妇,当然不能让她“飞掉”。1974年,经公社推荐,她进入泰县社教工作队。
1977年,恢复高考,她的心中翻腾起波澜,上大学曾是她金色的梦想,她要报名!可是肚大腰圆,预产期与高考日差不多,一声叹息,她无奈地放弃了。“这就是我的命!”1978年报名时,她工作繁忙,小孩待哺,连想都没想。 注:徐景春(1948—2017),女,副科级公务员。
严双九(学号044):已经转正
高考停止后,严双九回乡务农,什么农活都要从头学起,慢慢地,她像一个真正的女农民了。因为家庭成分是下中农,1967年10月,公社请她代课3个月。她想,一去3个月,农活又要生疏了,再说,3个月完全是个临时工。尽管如此,考虑到学生没有老师上课是个急事,于是她爽快地答应下来。
去外庄的小学都是田间土路,单趟约1小时。一天天色晚了,严双九独自穿过一片坟地,她心里“怦怦”直跳,回首一看,鬼火闪烁,她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第二天大风大雨,她提前半小时出门,一步一滑,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学校。校长见了,称赞了她的工作态度。转眼3个月过去了,她领了72元工资全部给了母亲。母亲拿着钱,流着泪,好久说不出话。
因为工作表现好,公社决定让她担任耕读教师。报酬是记同等劳力工分,每月补助6元钱,月收入约13.6元。不久她被转为编内代课教师,月工资25元。
1974年,全乡有了几个转正名额,竞争十分激烈。她分析,自己工作表现、学历没话说,可资历确实不如人家,能转当然好,不转就等等。想不到,乡里搞测评,她的分数高出他人,成了转正人选。岂料,有人来信揭发说,她的姑父是富农子女。平日里不争不抢、包容心很强的严双九忍不了了,忍了这次还有下次。她向公社书记反映实际情况,公社书记亲自出面,使她的转正彻底落实。
1977年恢復高考,她已转正4年,并结婚生子,不想再劳神了。
注:严双九,女,1947年生,中学一级教师。
刘素英(学号046):要大学还是要儿子
1977年,恢复高考,刘素英不相信老三届考了能被录取,又因女儿小,也没在意,报名时间就过去了。1978年春节一过,原来同班十几位同学参加高考,大多数人考上了大学,她有点后悔。她的丈夫在南京工作,她的单位属城镇小集体,文件规定不好办理工作调动。她想,要是参加高考,考取了大学,毕业后就能争取分到南京,从而夫妻团聚。丈夫回家探亲,赞同她的想法,于是她翻箱倒柜,找出了沉睡多年的书本,与插队的侄儿一起复习。
工作、复习、带孩子,精力实在不足。丈夫与她商量,要把女儿带走,为了上大学,她就狠下心答应了。谁知,临行时,4岁的女儿抱住她的腿声嘶力竭哭喊着“妈妈”,死死地抱着,她怎么拽也拽不开。她想,不狠心,女儿就不可能离开她;不离开她,她的复习就不会有大的效果;没有大的效果,她的大学梦就将再一次破灭。于是,她淌着泪使出了很大的劲才把女儿的小手掰开。被掰开手的女儿哭了一声,接不上气,她吓得魂飞魄散……待女儿缓过气,她叫丈夫赶紧抱走,不然自己真的要改变主意了……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复习3个月,十多年前的知识慢慢“苏醒”时,刘素英突然感觉浑身乏力,吃不下东西。坏了!难道怀孕了?去医院一查,果不其然。为了上大学,她决定去做人流。父母急了,把她的书藏起来,要她好好保胎。那时国家政策允许生两个孩子,而她那年好不容易有了二胎指标,母亲见她这次孕症反映与上一胎的不一样,认定这次是个儿子,看着不让她去医院。丈夫是家里长子,她第一胎是女儿,公婆就不大高兴,一心要长房长孙。公婆住在县城,听到风声,急忙赶到溱潼,说,已为人妻,有了工作,还要去读什么书?当然要以生儿子为头等大事!说就说吧,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两个姐姐也不息事,特地跑来劝她:“听说政策紧了,马上不让生二胎了,你以后怎么向婆家交代?”
要大学还是要儿子?她的思绪乱极了。最后拗不过父母、公婆、姐姐,她妥协了。一躺就是3个月!当年的秋天,当侄儿告诉她,自己已接到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笑着笑着流下了眼泪。紧接着,1979年国家果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她也如母亲预言,生了一个儿子。
十多年后,女儿、儿子相继考上了大学,算是圆了她的大学梦。可是多少年过去了,直到如今她心里仍然不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女儿和儿子真的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吗?
注:刘素英,女,1948年生,企业职工,现居南京。
姜月玲(学号048):自己没有下定决心
姜月玲心灵手巧,外语特好,心直口快,宛如史湘云。
她听母亲说,开奶前也被灌过墨水。小学二年级,她浑身肿了,油亮油亮的。镇上得这病的2个孩子死了,老中医丁少白用偏方,只把她一人从死神手上硬拽了过来。
高三后,插队的第一个春节早上,队长带他们到每户社员家拜年,受到了热情接待。姜月玲下午闲着想家了,归心似箭。步行15里到泰州,赶到轮船码头,可是船已离了岸。上哪儿去呢?外面雪下得正大,只能在候船室等第二天的早班船。因为急着赶路,姜月玲出了一身汗,回凉后冻得直打哆嗦,牙齿“咯咯”响。冷天夜长盼天明,候船室的一夜,那种痛苦至极的感觉令她终生难忘。第二天一到家,姜月玲就发了高烧,直到晚上才模糊醒来,母亲心疼极了。
春天连阴雨,她与孙振瑜在知青屋拣稻种。灶后的柴火没了,缸里的水、坛里的米都到了底,两人同时失声痛哭。戚队长及时送来热饭菜及生活用品,两人哭得更凶,像失散已久的小孩,见到父母一样不能自已。
夏收夏种连着干。夜里起秧,蛇抓到手里凉凉的;插秧时腰酸背痛,还是跟不上趟。薅秧草、打肉耙,晚上回到知青屋一看,腿被稻叶刮过,满是鲜红的疙瘩。手、脚丫全烂了,可以看到红肉。她把这一切都看作是对自己的考验。
1970年她被招工回城,经人介绍嫁了人,丈夫品质很好,但文化不如她。1977年恢复高考,她怀了二胎,没有报名。次年春便复习备考,她公婆也答应带2个小孩,但见不到真正的行动。姜月玲如能上大学,对家庭肯定是件大好事,可是公婆是怎样想的呢?看着一双年幼的儿女,姜月玲曾想用自己的工资雇人带,但终究没有下定决心,她的大学梦就这样被自己的软弱湮灭了。
注:姜月玲,女,1947年生,企业职工,现居扬州。 宋朝珍(学号049):让没有工作的同学考吧
1958年,宋朝珍的爷爷真是胆大,举家从兴化县迁徙到东海边开荒种田。她有个小舅,比她大7岁,在无锡上学。暑假时见她整天无所事事,就责问她父母:“为什么不让朝珍上学?” 她父母说:“这里是海边,上学不方便。”爷爷说:“一个女孩子家,要多少文化?将来总要嫁给人家,不要花这个冤枉钱。” 她小舅不跟爷爷辩论。有一天,趁爷爷在田里,跟她父母打了个招呼,就带着她来到泰县外婆家。外婆见到她,犹如贾母见到林黛玉,怎不怜惜?
宋朝珍用功念书,初中毕业顺利考上高中,1966年考大学,然而高考说停就停了!
1969年,宋朝珍当代课教师,1973年转正。虽然转正了,看到那些教书多年,按政策却不能转正的民办教师,她心里总不是滋味,仿佛是她欠了人家一样。直到全部转正了,她才摆脱了心里的不安。其实,当年她也有一份难诉的苦:不是高考停止,凭成绩,1970年就能大学毕业,还要什么转正?还当什么小学教师?
1977年恢复高考,她高兴不已,心想,自己有工作,就不掺和了,让那些没有工作的同学考吧,10多年了,他们太苦了。
时间过得真快,教了30多年书,宋朝珍不知不觉老了。路上有人叫一声“宋老师”,她就停下来问一问,她教的学生太多了,又都是小学生,长大都变样了。她说:“老是老了,但我不敢老,也不能老,因为每过一段时间,我都要回海边弟弟家,去服侍我那快百岁的母亲。”风从东边的大海吹过来,带着潮涨潮落的声音,一阵接着一阵。在悠闲的午后,她和母亲一起捡拾逝去的岁月,有笑声,有泪水,品味艰难过来的幸福生活,回忆母女两代人相同和不相同的人生。
注:宋朝珍,女,1946年生,小学高级教师。
李秀珍(学号051):一个绰号的利与弊
李秀珍曾获全校女生跳高冠军,成绩好。
1960年初,溱潼中学考试,每次,她都能考进年级前十名。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后开表彰会,年级组长孙枫老师说,这次考试是穆桂英挂帅——李秀珍同学获得第一名。她听了不敢相信,老师、同学都朝她看,她感觉脸上刹那间热了起来。从此以后,同学们遇到她,也都会跟她开玩笑,要么说“穆桂英来了”,要么说“穆桂英上哪儿去”,“李秀珍”倒很少有人喊了。她表面嗔怪,心里却不反对。
高中时,她的个子长高了,成了班上女生第一高。虽然天天吃不饱,学习劲头仍然不减。高三下学期,老师说,到了冲刺阶段了,她看看全班队伍,感觉自己还是跑在前面。白天不敢胡思乱想,自从填写了志愿草表后,宿舍熄灯,她偶尔会憧憬着进入大学的美好情景。
高考停了,她回生产队劳动。干农活,她远不如妹妹。有人就跟她说,上了学废了人,倒是你妹妹不上学,成了干活的好把式。有好心人给她介绍对象,男方是本乡人,退伍后在南京上班,是城市户口,会开车,长她3岁。按那时的标准属一等,而人家竟然不嫌她农村户口。
农村中学缺教师,公社首先想到“穆桂英”,她就成了代课教师。2年后,全公社只有5个转正指标,又因她“穆桂英”的名声大,转了正。
1977年恢复高考,她想到自己曾经成绩好,第一反应就是要报名,她要上大学。在这以前,“穆桂英”的名声对她帮助太大了,然而此时,“穆桂英”的名声却害了她。因为这个名声,似乎她一考必中,而她是公办教师,上大学就要带薪,于是公社劝她不要考。她想了想,自己提前转正,才教了几年,就要飞,有点说不过去,于是就没有坚持。这成了她一生的遗憾。
注:李秀珍,女,1947年生,经济师,现居南京。
王明礼(学号052):成了疯子
高考停止后,一次在镇上开批斗大会,台下的王明礼呼起了口号。其时,江渭清任江苏省委书记,因此,省内各地的批判大会都有“打倒江苏最大的‘走资派’江渭清”的口号。王明礼声调激昂地呼喊这一口号时,掉了一个“渭”字,“江渭清”变成“江青”。呼错了这样的口号,就是现行反革命,当知道犯了大法后,王明礼的脸“唰”地成了一张白纸。他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患上精神分裂症。学校送他到镇江看病,看好病后他去插队。
干了三四年农活,一次与队长发生口角,旧病复发,由县知青办开出介绍信到扬州看病,看好了又回生产队劳动。年岁大了,王明礼家里房子不丑,但因病,没有姑娘愿意上门,父母为他的亲事发愁。有人上门献出换亲之计,王家的女儿为了哥哥,马家的女儿为了弟弟,都愿意作出牺牲。换亲后,王明礼还是过了一两年就发了病。
1977年恢复高考时,王明礼超龄,这年他的户口上调,被安排在商店做营业员。1978年,他正在发病,何谈备考复习。
1996年夏天,他的弟弟接到姜堰精神病院电话,说王明礼上吊自尽。次日,他的弟弟和姐姐、姐夫等人去看,王明礼的额部凹陷,是明显的外力所致。他们质问医院,进院时,连裤带也被搜掉,他拿什么上吊?想打官司,有人劝说,一是取证难,二是时间拖得长,你们耗不起。何况,死者已经到了你们放心的地方。他们考虑,确实没有人与王明礼有仇,估计是他发病时被他人回击失手致死,何必再造成另一家的悲剧呢?另外,各家都忙,时间长了真的拖不起,于是免予起诉,民政部门妥善处理了后事。这一年,王明礼51岁。一个努力向上的人,一个曾被家人、社会寄予厚望的人,因为一个字,悲惨地、过早地结束了生命。真是要命的一个字啊!
注:王明礼(1945—1996),男,农民。
结语
一、1966年我们高三同班同学52人,除2人体检不合格外,50人参加高考,但因高考突然废止,无一人被大学录取。
二、1972~1976年,推荐上学3人(大专2人、中师1人)。
三、1977年冬高考恢复,12人参加高考,初试全部通过参加复试,录取10人(本科7人、专科1人、中师2人),高中毕业11年半后进入高校或中师学习;1978年,11人参加高考(其中1人是上年落榜者),录取8人(本科2人、专科6人),高中毕业12年或13年后进入高校学习。其中,主要为户口、工作而考的17人,全部被录取;主要为深造而考的5人(王金钰、刘德仁、曹家和、王振汉、王佩霞),仅录取1人(2人因病,2人因公办教师)。
四、30人(已报名、想报名未成、未报名)未进入考场,主观原因是不想劳神、怕落榜丢面子等,而客观原因多种多样:已有工作、工作忙、工作放不下、家里离不开、年龄大、被推荐上大专或中师刚毕业、患病怀孕等。
調查得到健在同学和逝去同学家人亲友的支持,谨致谢忱!
作者简介:
高泰东,1948年生,男,推广研究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3项主持),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8篇被联合国期刊收录;两次入选江苏省委学科带头人“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获“感动泰州十大人物”“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次从县城走向农业部讲台,用30年时间为当地一位抗日尼姑“找”出法名等;出版《走近全球茶花王》《姜堰佛教史稿》《1966年我们读高三》等,约125万字;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六十年的“春联故事”刊2009年《新华每日电讯》,由CNTV采访对外播出,成为世界新闻。
责任编辑/李慧
一个人的回忆仅是一片叶,只有一个班的集体回忆才是一棵树。
——题记
楔子
动心搞全一个班的“完整样本”
1966年6月18日,早间广播通知高考延期半年。那时我们在读高三,刚填好高考志愿草表。半年后再也没有说法,直到11年后的1977年,高考才恢复。
2015年,借毕业50周年同学会筹备之机,我想做一个全班的集体回忆录,为中国1966届高中留下一个班级的“完整样本”。
我以筹备小组之名向还在世的44人分别发了一篇约稿函,希望他们每人至少写一篇关于“我的人生”的文章。次年来稿极少,而且我正构思长篇小说,又需要准备某单位应聘,于是问同学有谁想做这件事,结果没有人响应,事情就这样“黄”了。
后来,上海育才中学1966届高三(4)班自印集体回忆录《落叶缤纷》,全班共47人,18人交上了手稿,有4人失联。如此,回忆录有了存史价值,但一开始就像一块残碑。
不日我想,我们的高考经历太特殊了,有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味道。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我来做。于是我辞了职,并搁置长篇创作,以便全身心做事。很快,半年又过去了,仅收到了几篇。这时我才梦醒:活着的同学都已成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庭、健康、心境各异,还有多少人能够坐下来,再握如椽之笔?现实告诉我,收集一个班的集体回忆是不可能的。
夜深人静我心不甘,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于是,我打电话给每一个同学,说明此事的重大意义,并告诉他们,孙、肖、高3人患病仍在写稿;移同学中过风,仍坚持用左手写稿;为寻找《插队日记》和毕业照,张同学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我根据每人的人生,为他们建议可写的内容。
又是一年春天,方、严等25个同学陆续来稿,各具特色,我校对修改。有8个同学是手写稿,许同学从加拿大发了2篇繁体稿,我打成了规范电子文本。
有位在宁的女同学写了篇议论文,文笔很好,但不适用,我向她说明,她受不了,发誓“不可能再写了”。我好话说尽,她仍坚持。我无奈,回一句:“既然你有抵触情绪,那就按你想的办。再见!”第五天,她主动在微信上给我说准备重写2篇。我兴奋回信息:“叫你一声好姐姐!”
有8位同学已逝去,为写怀念,我到处打听,风里雨里发疯一样找到他们的家人或生前同事并采访成文(王振汉采写3人)。2年过去了,还有18人未动笔。其中5人重病,3人表示“坚决不写”,10人称“没时间”。怎么办?如果等,怕是100年也等不全。我只能親自一一登门,采访代笔。
事分缓急,要优先帮5个重病的人写。采访3位后,剩下的2位分别于2017年11月和12月离世。采写的第四位是储姓同学,先是失联,一年后好不容易联系上,发现他已痴呆10年。许久,我才想到采访储的妻子帅。
若干次电话联系之后,约定2017年6月21日晚在姜堰见面。帅安排好丈夫,从上海乘便车来到姜堰。碰面后,我请她去小店吃饭,她给我讲述了储插队后和她的故事。言谈中,她不时称赞她丈夫文化好、人帅,毫不埋怨他的痴呆累人,这令我动容。临行时,她哽咽着说:“你们这些同学太有情意了,还没有忘掉我丈夫!”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要给这本书出钱。她的朴实、善良、隐忍、高尚,让我钦佩,也让我惭愧!天气炎热难耐,她还要乘车返回,望着她匆忙的背影,想到她真诚、善良的心,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采写的第五位是孙,他虽已病重,但积极要求我去采访他。我与他的弟弟多次联系后终于成行。2018年5月3日,我赶至溱潼采访孙,20日用微信将稿传给孙,孙看后表示感谢(次年2月去世)。
“坚决不写”的3人,我以为是“怕动笔”,岂料连采访也不肯。通过多次谈及“昔日美好回忆”,有2人松了口。
“没时间”的10人散居各地,我一一预约,常常是十次八次才能约成,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耐着性子等,顺着他们的时间。采访与翻拍旧照,前后拖了一年多。多少工夫在书外啊!
多数稿子需补充素材和细节。许在加拿大,2018年春节期间,我预先列出标题,考虑到12小时的时差,利用微信与她互动几日而成。
曾山穷水尽,5次被迫搁浅。整整4年,挑战不可能,52人一个不少,我却差点丧生。那是2018年7月的一天,我正在野外,突下雷阵雨,一个个响雷在我头顶上爆炸,其中一个响雷爆炸时,一棵大树瞬间被拦腰劈断起火,这棵树离我仅20余步!
1966年高考废止,1977年冬、1978年夏恢复高考时,52人是如何面对的?我从采访调查的“完整样本”中抽出这方面的材料,按当年高三班学号分述如下。
一
1977年冬高考:12人两进考场
我们生命的年轮中有两个重要的年份永志不忘。1966年是扎在心头的一颗钢钉,什么时候抚摸胸口,都有鲜血流淌;而1977年则是高悬在心田的冬日暖阳,只要一想起便让人感到煦暖、温馨。回想1977年,最值得回忆的就是高考。
当年的招生简章规定,考生的年龄不得超过30周岁。这样一来,我们班只有39人有报名资格,而实际进考场者仅12人(1人报名未进,4人想报未成)。资料表明,参加初试的30万江苏考生,通过的仅有2万人,而我们班12人全部通过。复试录取10人(第一批7人,第二批扩招3人),我们班的录取率83%,2人落榜(1人高分因公办教师未录取,1人可能考分不够)。
孙新民(学号001):妻子养家助高考
面对中断11年半的高考,孙新民决心报名,但遭遇四关考验。
家庭关。听说他要考大学,父母和全家都高兴。但是如果他要上学,妻子既要劳动,又要照料3个孩子,能行吗?妻子对他说:“放心吧!你上大学,家里有我、父母和弟弟,大不了我多吃些苦头,日子总能挺过去。” 学校关。有4人报名,若都停下复习,教学就乱了。学校要求,复习不能影响教学。
复习关。毕业时间长,书本早不见踪影,孙新民只能想办法借。每天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下班要做家务、带小孩。周日整天,他紧紧抓住早晚时间,确保每天至少有4个小时复习。晚上就着一盏煤油灯看书,不经意就到了凌晨。次日刚亮,赶紧起床阅读。一天夜里,他趴在桌边想休息片刻,不料一趴就睡着了。惊醒时,油尽灯灭,脸上、鼻孔已被烟熏黑。
议论关。“瞎子点灯——白費蜡”“30多岁考大学,瞎折腾”,孙新民对于不时入耳的社会议论,仍我行我素。
初试、复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最终他圆了大学美梦。
注:孙新民,男,1947年生,主持建筑获上海市优质工程“白玉兰杯”奖2项,申报获国家级施工工法5项,有论文获省科技论文一等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家振(学号002):录取后的尴尬
身高脸阔,有络腮胡子。
王家振的优势科目是化学,他的高考志愿就是天津大学化工系。高考停了,王家振回乡干农活,干了几年,到中学教课。
1977年冬季,王家振参加高考,初试、复试感觉还好,报了几个师院。1978年初春,在苦苦煎熬中终于等来了录取通知书。王家振一看心凉了半截:考的是大学,却被中师录取,他决心第二年再考。
人怕人劝。“上了中师你就是‘公办教师’。”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他想想也是这个理。
报到时,有15岁的学生,岁数没他一半大,他接受不了。谁知,让他接受不了的还在后面。原来,高中同班同学孙杰在这所学校任教,他成了同学的学生。这就完了?没有,昔日的一个学生刚被分配到这个学校,成了他今后必须天天面对的老师!
其实最尴尬的不是他,而是现在当他老师的学生。这个学生在别的班上讲得神情自若、口若悬河,到了这个班却是目光游离、结结巴巴,满头是汗。
“学生老师”把“老师学生”请到家,开诚布公地说:“王老师,我肚子里的墨水您晓得,我的课您就不要上了。”自此,凡中文课,王家振就在宿舍研读《红楼梦》。
上了2个月课,不少不如他成绩的考生,纷纷因大学扩招而考上了大学,有的还上了重点大学。全省24个中师学生代表联合去省教委讨说法,省教委领导的一句话让他们乖乖打道回府:“国家正在对外打仗,怎能顾到你们这等事?”
无独有偶,《新华日报》知名编辑、江苏杂文学会会长王向东,当年在该校读书时,也有同样经历。这样传奇的人和事,在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里也没有描述,而在20世纪70年代却切切实实发生过。
注:王家振(1947—2010),男,中学高级教师。
程强(学号004):折腾与抗争
读初二时,兴泰中学并入,班上有60多人,可是到了初三,只剩下24人,考高中5人被录取。
1968年,程强插队。一次夜工打麦结束,他们几个知青挤进支在场边的一顶蚊帐,他们睡得很香、很熟,天亮后发现身上布满了斑块。原来,上千只蚊子酣畅淋漓饱餐后挂在帐上,肚子鼓鼓,血红血红,好像无数只小红灯笼。
后来程强学了木匠活,做到哪儿,吃住到哪儿。一次打家具,他们吃了这家奶奶煮的饭菜后,个个上吐下泻软了筋。奶奶的儿媳回来一看,奶奶错把桐油当了菜油。
做木工,程强舍不得耽误白天时间,办事常常走夜路。一次途经坟地,怪声、黑影令人胆寒。时值深秋,脱衣渡河,凉水激凌。上岸后,他见到远处灯火一闪一闪,知是磷火,不由得加快脚步。
1977年高考恢复,程强毫不犹豫报了名。复试后步行18里地去公社填志愿。大雪纷飞,一条小河挡了他,他忽见一舟,登舟及岸。跨岸舟退,两脚落水。填好志愿他才想起倒掉鞋里冰冷的水。
程强考的是大学,却被中师录取,让他哭笑不得。哭的是大学路断,笑的是总算有了城市户口。工作后,程强自学本科,获表彰不少。老了,回首折腾与奋斗的人生,是苦是甜?
注:程强,男,1948年生,曾任姜堰职业中学校长。
潘宝国(学号007):3次高考4进考场
1958年正月十二,潘宝国的母亲走了。父亲叫他不要上学,他坚持要去。2年后考上初中,他要去看看新学校。一天,他赤身赤脚,只穿短裤,到了溱潼中学。同学领他见孙老师,孙老师笑着说:“好,来了就不要走。”接着给他书,送他到课堂上课。
下课铃响了,他想回去,孙老师已经在后门等他,给了他半斤饭票,叫他先去吃饭。他激动得流着泪对老师说:“我不是来上学,我只是来看看的。”可孙老师还是说,来了就不要走。晚上放学前孙老师对他说:“学校决定,你的书本费、学杂费全免,伙食费享受全助学金每月6元。”他就这样意外地上了中学。
学校里的伙食比家里好多了,2个星期后,他的浮肿病就好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冬天,学校发给他雨鞋,借给他棉衣、棉裤;寒、暑假让他留校劳动,解决生活困难。就这样,他读完了6年中学。
1966年高考废止,11月他与同学外出闯荡,直到次年3月才回家。1967年8月29日深夜,静悄悄的溱潼突然枪声大作,两派武斗,7人丧命。他被流弹击中,子弹从大腿穿出,鲜血汩汩,救后无恙。1968年他入伍,退伍后做木工。1977年报名高考,通过初试,复试名落孙山。
他分别于1966、1977、1978年参加了3次高考,4进考场,全国罕见。
1978年,他考取师院大专班。
注:潘宝国,男,1947年生,中学一级教师,擅长乐器。
高泰东(学号010):放下扁担去高考
高泰东读了高中,父亲希望他将来学医。1966年高考没了,带着失望,高泰东回家告诉父亲,正在整理农具的父亲“啊”了一声,呆坐在板凳上,许久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2年后,52岁正值壮年的父亲撒手人寰。他没有抱怨让高泰东上高中上错了,只把疼痛深深地埋在心底。 那年深秋,高泰东外出挑河。20岁的他1米75,却不足百斤,瘦得像根竹竿。天天担不离肩,任谁都吃不消。高泰东想到今后就要靠力气吃饭了,只能咬牙坚持。一段时间后,他的肩上磨出了一块茧子,挑担再也不疼了。一次挑土上大坝,十多人迎面而来,中间一位着长风衣、脸白净,后来才知道,那是江苏省委书记许家屯。
1977年恢复高考,高泰东却心如止水。一是他家成分高;二是他已结婚生子,1年有七八个月习惯赤足赤膊了。高泰东的二哥是中学教师,劝他报名,特地步行约10公里,赶到姜溱公路工地,在人山人海中找到高泰东。他将信将疑报了名。然而,拿大锹、罱篙惯了,复习时手握钢笔格外不习惯;再则,除了“人、手、足、刀、尺”,许多字似是而非,写到纸上都不像,反倒像一张张熟悉而陌生的脸狡黠地朝着高泰东笑。
高考初试,高泰东请了假,撂下扁担走进考场。进考场前,一个皮肤黑黝黝的老人向他走来,竟与高泰东脑海中一个翩翩少年同学形似,打量、确认、惊呼、拥抱、握手,2只粗糙的手都成了闰土的“松树皮”,他们纷纷感叹唏嘘,宛如隔世。
高泰东为高考恢复创作了春联:坚冰打破山河美,航路开通气象新。
新年一过,一双巨大的手把高泰东从水乡深处拽出来,他像里下河的一只水鸟,展翅飞上了蓝天。想到父亲,高泰东拿着录取通知单飞奔到父亲墓前,激动地说:“爸爸,我考上大学了!爸爸,您听到了吗?”泪眼朦胧中,但见坟头的枯草正在发芽。父亲没能看到他最小的儿子走进大学校门,这是高泰东一生的遗憾。
高泰东公社上百人参考,3人被大学录取。一个曾经多年被人踩在脚下的家庭竟然考出了一个大学生,口口相传。去农学院报到时,老师告诉高泰东,他的总分全校第一,这个成绩远超了清华、北大的分数线。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高泰东参加了2次高考,3进考场,实现了人生转折。国家和民族此时也正进入一个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左惜玉(学号017):哼着茅山号子进考场
左惜玉,高个子,白净,可谓一美男子。他的家乡腾马村身处兴化县茅山地区,茅山号子世代相传,1956年曾唱进中南海,其源头可追溯到秦汉,现被列为国家非文化遗产。“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这首歌在生产劳动中以茅山号子传唱,成了故乡的歌谣。
高中阶段,他的成绩一直不好,想不到毕业考试时,在强手如林的班上,他竟然考出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因此,他被列为考清华的9个种子选手之一。然而,高考废除。
回乡务农,他从高三学生蜕变为大劳力,后被推荐当电工。请示领导后,他筹建了粮饲加工厂,改变了乡村世世代代粮食加工的落后手段,得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在田间,他建起了乌龙泵,抗旱、排涝,效果显著。
1977年高考恢复,他欣喜万分,对做民办教师的妻子说:“我要考大学!”过了初试,开弓没有回头箭。“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他轻轻哼着茅山号子,壮着胆走进考场。
然而,左惜玉再也没有报考清华大学的雄心了,被师院录取后,面对全家1个老师4个学生的现状,他的忧虑重重:这个家怎样撑下去?妻子对即将落到肩上沉沉的担子,似乎显得很洒脱:“你去好好念書,家里有我。”40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句话,他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到扬州念书不久,国家考虑“老三届”的困难,出台了本科自愿转专科的政策,4年变成2年。他想尽快结束学业,给妻子减少压力。考虑后还是决定先写信征求一下妻子的意见。妻子的回信简洁明了:不就是多吃2年苦吗?以后你哪有这样的好机会?!
注:左惜玉,男,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所教1983届高中班,高考3人数学满分;有学生考上清华、复旦等,获县级嘉奖3次。
王金钰(学号024):师生同高考
王金钰在高考废止回乡后做了赤脚医生。1970年,他到母校溱潼中学做代课教师后转正。1977年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许多学生家长找他帮助子女复习。夜深人静时,王金钰不由地想到自己,1966年高三毕业时,王金钰曾决心报考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想成为国家的原子武器专家。
当他得知自己也可以报名时,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备考,不到2个月,他就瘦了一圈。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此壮志,王金钰初试通过,参加复试。当他进入考场时十分惊讶,除了自己,所有考生都是他的学生。他的成绩:做数学试卷用时一半,满分;物理、化学合卷95分;语文、政治也都得到相当高的分数。30岁的王金钰,仿佛成了一个抢手的香饽饽!
他的志愿全是名牌师范大学的物理系,他想毕业回母校。然而他被北京邮电学院录取了。更富有喜剧性的是,他的学生季晓勇也被这个学校录取,往昔的师生变成同年同校同级的同学,年龄相差十多岁。冬天高考,春天录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的情感古今相通。11年半的压抑终于被释放,他心中的冰川也融化成一江春水向东流去。
注:王金钰,男,1947年生,曾任高三班班长,高级工程师,武警副师级,曾是赴欧美访问学者,2018年被《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聘为审稿专家,现居北京。
王友兰(学号027):防震棚里备考
王友兰的父母都是农民,却重视教育。对于他和哥哥,不惜一切代价,哪怕举债也供他们读书。
1963年,他考取高中,母亲一狠心,卖了陪嫁的一只木箱。但这8元钱仍不够学费。还有什么可卖?母亲在家里边转边看,房子后墙上横着的一根边桁让她眼睛一亮,她想着法子拆下卖得12元,两物共20元,勉强凑齐了学杂费。
姐姐们虽然没进过学校,却十分支持弟弟读书。在中学读书的6年间,两个姐姐只要到溱潼,必带上熟鸡蛋、山芋、胡萝卜等食物去学校看王友兰。大姐出嫁后离溱潼近,星期天王友兰就常去大姐家。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大姐总是想尽办法,单独做饭给他吃。有时候,姐夫抱着孩子出去玩,王友兰要出去喊姐夫他们时,大姐骗他说,你来之前,他们已经吃过了。他吃饭时,大姐总是不动筷子。 王友兰高中毕业时遇高考被废停,只能回乡种田。1968年秋,他当上了民办教师。
1977年,高考恢复,一家人都支持他参加,所有好吃的都省着给他。他说,自己就是带着对家人的这份感激拼命复习的。他记得,那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响还在,他家附近都是防震棚。天气冷了,人们都回家去了。为了安静,他就选择一个人在防震棚里复习,每天从白天学到深夜。
一起高考的同班同学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程强、王家振考的是大学,却被中师录取。虽然不称心,毕竟能转户口,而王友兰却名落孙山。但他没有灰心,又开始投入复习,准备次年再考。想不到2个月后,王友兰被师院扩招录取。
注:王友兰,男,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淤溪中学校长。
程宏林(学号028):仓促上阵
高考取消后,程宏林回老家当农民,后来进了社办厂。1977年夏天,他参加了新产品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常常日夜两班连轴转。一天,有人对他说,高考恢复了,他立即报了名。毫无准备地参加了初考,程宏林觉得考的还行,就找出几本残缺的书本继续复习。复试后,填报了工学院,他想学化工。结果榜上无名。他又重新复习了2个月,随后意外接到南京气象学院扩招的通知。比起第一批被中师录取的同学,他的运气太好了。
注:程宏林,男,1948年生,高级工程师,曾任兴化市气象局局长。
刘德仁(学号036):信心满满考大学
刘德仁2岁丧父,母亲踏缝纫机供他读书。1965年,国家选拔飞行学员,刘德仁通过了初检和复检,他心花怒放,可是母亲赶到学校不让他去,他可是寡母的独苗。全校就他一人合格,于家于校,实在两难。母亲一闹,学校在县里丢了面子。
校长陈万庆让他去校长室,他非常惶恐。想不到陈校长劝慰他:我们学校有推荐军校生的资格,如果你一定要当兵,我答应保送你到海军舰艇学院,将来也有机会成为海军航空兵。经陈校长一劝,他心里释然。一年后,高考废停,什么军校、高校都远离他了。
刘德仁回乡任中学代课教师,1974年转正。1977年恢复高考,他立马报了名。本来成绩就好,离校后一直教书没有离开课堂。对于高考,他信心满满。初试通过,复试更是碗里抓菱——稳取。然而,一直到扩招他也没等到录取通知单。为什么?唯一令人信服的解释:他是公办教师。
注:刘德仁,男,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桥头中学校长。
姜近枢(学号039):数学奇才填志愿
到了高中,犹如马拉松,姜近枢一直跑在第一名,数学尤为突出。那年头,批判天才论,可是在我们班,因为姜近枢,大家都深信世上就是有天才。1966年6月,当班上许多人还在考虑高考志愿时,姜近枢的第一志愿已经确定为北京大学数学系。
高考大门关闭后,和所有农村学生一样,他回到那个里下河小村庄,拿起粗糙的农具下田干活,赤脚赤膊,黑脸黑皮,出力出汗。之后当地聘他到中学做民办教师。
1977年,参加复试后,我问他数学考的怎么样,他说,前面的100分不会丢分,后面的附加题20分,总能得到十几分吧。我说,如你所愿,你还是能上北大数学系。他苦笑一下,說,3个孩子,女孩又不能干重活,我现在选应用数学,就是要找一个与我家距离最短的大学,最好是专科,转了户口就行。
次年春,在挑粪船上他听到被录取的消息。大学毕业,姜近枢在县城从事农机工作一年后,他改行回乡当教师。除了教学,他种田、育平菇、做砖、烧窑、种田,真正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因为能吃苦,他在庄上抢在人前盖上了崭新的瓦房。
1987年春,他来县城种子公司买稻种时,就住在我家。我跟他说,你在家太累了,好好睡上一夜,明天早饭后,我用脚踏车帮你把稻种送到车站。早上起来一看,已经人走床空。我想,农时不等人,他大概要去车站赶头班车。50斤稻种,扛着要走三四里路啊!
深秋的凌晨,他起身撑船下田,趁着月色挑稻把,挑着挑着,肚子饿了,他一直等到妻子送早饭。一大盆稀饭,一小碗咸菜。姜近枢将咸菜倒入盆中,用筷子搅了搅,放下筷子,仰起头,捧起盆,对着嘴,把粥往嘴里倒。这盆粥,他不是一口一口吃下去的,而是倒下去的。
日夜苦干,积劳成疾。姜近枢英年早逝,年仅41岁。呜呼哀哉!
注:姜近枢(1948—1989),男,中学一级教师。
唐梅英(学号042):金榜题名,8兄弟姐妹一个不拉
唐梅英兄弟姐妹8人,2个哥哥和4个姐姐先后考上本科大学,父亲是工商业人士。
插队干活,唐梅英手上、肩上磨得满是血泡。每天晚上,她坚持写日记。2年后,表现突出的她成了小学教师,之后又成了高中数学教师。
1972年,听到推荐上大学的喜讯,她兴奋得一夜没睡。然而,一年又一年却轮不到她。她鼓起勇气找到领导,得到的答复是:你家已经出了6个大学生,这个机会应当让给其他人。
1975年国庆期间,她和丈夫抱着2岁儿子去了苏州。哥哥问她:“到哪儿玩?”她说:“想看看大学到底什么样子。”当远远看到苏州医学院大门时,她心跳得厉害,感叹道:虽然不能上大学,但终于看到大学了!来到门口,盯着那块又大又醒目的校牌,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有一天,唐梅英梦到自己背着书包如愿以偿地走进了苏州医学院。但是,她一直不停地走,就是找不到自己的教室,急得浑身是汗……梦醒时,弯月临窗,看着熟睡的儿子和丈夫,她抹泪叹息。
1977年冬,唐梅英走出考场,她感觉应该可以考取高分,然而她却落榜了。过了好长时间,她意外接到苏州医学院扩招的录取通知书。她说,自己上大学是为了圆梦,兄弟姐妹8人都先后上了大学。几十年来,她家的大学生成了当地年轻人的榜样。
注:唐梅英,女,1946年生,主任医师,终生名誉教授。
二
1978年高考:11人进考场
1978年,招生简章放开年龄限制,我们班除被推荐上学外,已毕业3人;1977年高考录取10人,其余39人中,进考场者仅11人(1977年落榜的潘宝国再次报考),占28.2%,本来录取应为100%,但因2人有病,1人为公办教师,最终录取8人,录取率72.7%。
曹家和(学号005):高分落榜
曹家和的二哥是新中国成立后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曹家和的成绩在班上也是前十名,高三毕业考试,物理94,全班第一。
1969年,他在公社中学代课,4年后转正。1977年冬高考恢复,曹家和没有参加考试,一是工作丢不开,二是也没有真正下决心。次年春,好几个同班同学上大学去了。他想,如果不参加高考,自己的人生就缺少这一重要经历,于是决心参加。试卷总分500,他考了437分,成为全县的高分之一。然而,最终他因病没能进入大学。
注:曹家和,男,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娄庄中学校长,获“泰州市名校长”称号。
王振汉(学号012):“复旦梦”一断再断
1966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并任语文教师的王献廷找王振汉谈话,鼓励他填报复旦中文系,他有点惶恐,更多的是激动。
高考废停,全家对他的期望变成失望。他哥哥原本与他同级,因为家里不宽裕,自动放弃中考做工赚钱,为的是让他上高中,考大学。
1977年冬恢复高考时,王振汉已经进入公务员序列,所以没有报名。岂料次年春,母校李节之主任遇到他后,劈头盖脑地责问:“去年为什么不参加高考?”他无言以对,羞惭得直冒冷汗。一语惊醒梦中人,12年前的激情被重新点燃,“我要上大学”在他的心中如火苗升腾。“今年我一定参加高考!”他的话让李主任的表情由阴转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后来,他的高考总分在全县名列前茅,超过复旦分数线。得知分数的那天,他独自走上树木葱郁的大堤,默默地告慰在那个特殊时期“畏罪投河”的王老师:“王老师,学生王振汉12年后参加高考,考上复旦了!”他想到王老师的惨死,潸然泪下。然而,世事难料,因体检未过,他的复旦梦再断。
注:王振汉,男,1947年生,副科级公务员。
花立中(学号021):乘上高考末班车
花立中,上有2哥1姐,下有3个弟弟,遂取名立中。
1960年,花立中小学毕业前,泰县文教助理乐正琏到他们学校检查工作讲话。说到他们村有一个人,十四五岁时,因为怨恨父亲没有送他读书,父亲死后,他将其牌位劈掉烧毁。并说,此人现在子女多,不管多困难,拼命送子女念书。后来他才知道,此人竟是自己的父亲!
花立中考上初中,学费从何而来?他家屋顶抽瓦卖,内墙敲砖售。临近开学走投无路时,他父亲写了1张10元钱的借条,让他带着录取通知单去找曾经共事的全支书,全支书批了“同意”,他觉得全支书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花立中进入高中,每到开学就要因学费折腾一番,往往要过三四天,甚至一星期后才能凑足学杂费进入课堂。那种无钱交费、在教室外羞愧难当的感觉,深深刺痛了他。为了节省费用,经学校同意,四弟随他同宿一床。每年暑假,花立中养十几只鸭子,到开学时卖掉,可以凑些学费。不仅如此,他还到生产队干活,挣点工分,减少欠粮款……
1966年高考废停,他先在生产队劳动,后当兵,然后又做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因超龄失去报名资格。1978年扩大年龄资格,他又惊又喜。他想到,不参加高考,对不起拼命送儿子读书的父亲。尽管困难多,他矢志不渝,终于上了大学。
注:花立中,男,1946年生,科级公务员。
肖苏林(学号022)、王云秋(学号041):夫妻双双考大学
因成分不好,高二时,肖苏林的班团支书职务被临时召集的会议选掉。2016年同学聚会,有人说,1966年他政审结论是“高校不宜录取”。王云秋擅长中国象棋,高二时获全校女子冠军。高考废停,他俩成了夫妻。
1977年恢复高考,他俩都超龄,次年不限年龄,他俩动了心。夫妇俩商量,只能王云秋报考,否则农村的活儿谁干?两个孩子怎么办?可是到了第二天,肖苏林一咬牙,一跺脚,扔下木工斧头,决定一起复习迎考。
夫妇俩先去母校,孙永年老师送他們《政治复习提纲》,叮嘱他们复习基本知识。次日,他们把两个女儿送到外婆家,在生产队抢收了2天麦子后,开始复习。王云秋说,因为年过30,一次复习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头昏脑胀,甚至头痛欲裂。临考前,公社开了动员会。会场走道、窗外都挤满了人,估计有300人。
高考第一天,太阳一露头就像个大火球。进考场前他们才知道答卷要用圆珠笔写,而他们带的是钢笔,不由得有点惊慌,急忙去学校商店买了圆珠笔。
夫妇俩考分皆越线,体检后得知自己被拟组建的扬州农业大学录取。这个大学未办成,他们整整等了一年,1979年8月,他们才接到江苏农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高中毕业13年后,他们终于如愿走进大学。寒假回家,3岁的二女儿不认识王云秋,她安抚了好一会,小孩子才想起眼前这个人是自己的妈妈。后来,每谈到此事,王云秋都忍不住流泪。
注:肖苏林,1945年生,推广研究员;王云秋,1946年生,高级农艺师。
田式光(学号026):被重新点燃的大学梦
田式光曾在上海读小学,参加过上海市小学生文艺汇演,在豪华的灯光舞台上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1957年,他如日中天的父亲成了右派(1979年被平反,已去世18年),被遣回苏北原籍从事砖瓦生产。随着父亲的人生起落,他从上海回到老家。读书读到高二暑假时,全班留校,边劳动,边复习功课。听从学校安排,他和同学严德明、花圣旺带着一些人做砖头,以备学校建筑之用。
1968年,他和弟弟一起插队,继而全家被下放。次年春,他与社员一起行船外出取泥渣作肥料,因连阴雨,任务未完成,粮却缺了。于是,他回头取粮。到了姜堰身无分文,他就去了县知青办,说明原因想借1元钱,被叶主任训了一通,但还是给了他1元钱。田式光饥饿难忍,花8分钱下了一碗面。想到被训斥,他沮丧地走在大街上。 “田式光老大哥!”一抬头,是一同插队的校友徐元林。徐元林对他说:“现在班车没有了,我在县里开会,你跟我一起去。”此时的徐元林就像一团火暖了他的心。跟着徐元林,他蹭了两顿饭,睡了一觉,感觉到这不就是共产主义?事后他想,要是遇不到徐元林,自己身上仅有的9角2分钱,吃饭有余,可睡哪儿呢?
1969年,他当上了教师,随后娶了个乡下老婆。1977年恢复高考,他超龄。一次,遇到教高中数学的朱老师,他告诫田式光,明年可能还有一次机会,千万不能放弃。朱老师的话点燃了他熄灭了十多年的大学梦。1978年不限年龄,他报名应试,梦想终于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注:田式光,男,1946年生,副科级公务员。
王金容(学号038):老婆撕了准考证
王金容成绩突出,高三毕业是学校推荐报考清华大学的9个种子选手之一。
高考废除后插队,因体力单薄,农活令他恐惧,滞留家中四五年。29岁时他进厂学徒,而同班同学徐根林因是独子未插队,在这个厂已经成了响当当的工程师。经人介绍,他与棉纺厂女工孙晓兰成婚。
1977年恢复高考,他超龄,次年放宽年龄,他赶紧报了名。当他拿着准考证回家时,妻子一把抢过准考证撕成碎片,后来家中的复习课本和资料也不翼而飞。有人说他妻子做事过激,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善良直率的小女人想要过安稳日子罢了。没有办法,王金容只得去找已被调到县文教局工作的大哥。大哥找招生办,得到同情后补办了准考证,号码安排在最后一个考场,并特地关照,对任何人都不讲,免得再生事端。
因为纺机厂的经历,他报考了华东纺织工学院,实力让他如愿以偿。妻子忙着拾掇家务,一时被传为佳话。工作后,妻子早逝,又因他自愿放弃事业编制,成为企业职工,退休收入较低,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带有一点悲剧色彩。
注:王金容,男,1946年生,曾任企业副厂长。
许馨(女)(学号043):波波折折,反反复复
1977年10月,許馨生了第二个孩子,没有参加高考,有点后悔。次年报名,她又瞻前顾后,两个孩子,大的不到3岁,小的要喂奶,考不上的话,脸往哪儿放?
许馨的先生是同济大学1970届毕业生,耐心做她的工作:“原来高考废除,没有办法,现在高考恢复了,你不考,将来会后悔一辈子。”这句话让她埋在心田十多年的大学梦发了芽。
许馨白天上班,晚上边喂奶边复习,有时孩子什么时候在怀里睡着了,她都不知道。许馨复习正酣,老二被诊断为小儿麻痺症。高考重要,还是孩子的腿重要?她无心复习。男人就是男人,丈夫坚定地对她说:“孩子的病我负责求医,你只管复习迎考!”为了她高考,丈夫只身支撑着风雨之家,人明显憔悴了,他却不喊一声苦。许馨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只有抹去泪水再次钻入课本,考上大学才算不辜负丈夫的一番辛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许馨患上了红眼病,那疼痛,直往心里钻。老大被隔离,老二将残,爱人奔波,自己成了“瞎子”,一家人身处水深火热,都是高考惹的祸。不考了!
“又说小孩话了”,“高考要看眼睛,不高考也要看眼睛”,关键时刻又是当家人的魄力起了作用。高考后成绩出来,她超出分数线49分!30多岁了,还能上大学,一来要感谢国家政策的开放,二来这功勋章有丈夫一半。
注:许馨,女,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现居加拿大。
全畅(学号047):陆老师逼考
1968年,全畅插队做农民,3年后当民办教师,后与南京知青阿罗成婚,并同在一小学任教初中班。
1977年恢复高考,她超龄,1978年放开年龄,她也没有动心。中考在即,她怎能撒手不管?曾教我们化学的陆老师知道后,急得直跺脚。一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陆老师突然汗水涔涔地出现在她家门前。冒着酷暑步行6里土路,她的眼眶湿了。原来这天是高考报名截止,陆老师是来逼考的。直到她答应报考,陆老师才往回走。望着如火骄阳里陆老师的背影,她再次流泪了。
为了不辜负陆老师的期望,她很快进入了1966年初夏的临考状态。当打开高考化学试卷后,她真想高呼一声“陆老师万岁”,因为每一道题型,陆老师都帮她复习过,有一道特地交待:只要阐明理由,不需要列式计算。因为列式计算,需10分钟,而回答理由只需2分钟。化学单科的高分,一定会让她的总分很高。走出考场,她像吃了蜜糖一样,心里甜丝丝的。
如愿以偿,她被师院录取,手捧迟到12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她泪流满面。全畅第一时间告诉陆老师,陆老师欣慰地哈哈大笑。
注:全畅,女,1945年生,南京九中高级教师。
王佩霞(学号050):两考清华
上高中时,王佩霞的成绩总是紧跟着几个男生,全班12个女生, 她是“一号种子”。1966年高考时,她准备填报南京大学物理系。教导主任找她谈话说:“根据实力,学校建议你报考清华大学,为自己争光,为学校争光。”人生能有几回搏?清华就清华,反正总要有人考。
刚刚填好表,似乎墨迹未干,高考就停了。家里太困难,她与父亲商量后,决定买部草绳机踏草绳。此后,唧唧复唧唧,她成了草绳女工。偶尔“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那时她想到了自己未卜的前途。她父亲是厂长,1968年插队,没有动员就替她报了名。大船送他们下乡,她正想劝送行的父亲回去,只见父亲在偷偷地流泪。
在农村,她学会了插秧、割稻等农活。记得一次挖田,双手是泡;一次起秧,一脚就踩到蛇的身上。起秧结束走上田埂,有人见她腿上有一只大蚂蟥,满肚是血,赶忙帮她拽下,血流未止,一会儿才停。
插队2年后,经母校老师推荐,她到县最西北的公社代课,1973年转正。1977年恢复高考,因女儿小,没有报名。第二年,她参加了高考,而且考得很好。填志愿时,她想,12年前是清华大学,如今反正是公办教师了,放手一搏,还报清华吧!结果名落孙山。 时间飞快,如今外孙女也读高中了,因成绩不错,目标定得高,要考清华大学。王佩霞心想:难道自己的清华梦隔了一代要被外孙女实现了?
注:王佩霞,女,1947年生,中学一级教师。
三
未进考场30人:原因各异
1977年恢复高考,对考生年龄有限制,1978年放开,但我们全班仍有30人未进考场,其中24人对报名都没有想),客观原因多种。
孙杰(学号003):刚刚中师毕业
1963年是孙杰家的大喜之年,在招生指标大幅度减少的形势下,他家弟兄3人,个个榜上有名,分别考上初中、高中、大学。“孙渊家出了3个文曲星”,小镇街谈巷议。
福又双至。1964年,孙杰的父亲、身为小镇的文化站长,竟然参加了江苏省群英会,工资从每月51元跳过57元,直接涨到了64元,成了小镇的爆炸性新闻。
1968年,孙杰插队,切身体会到饿肚子、精疲力尽、赤日炎热的磨炼,2年后当了民办教师。1974年,他成了工农兵上大学的候选人之一。名单中,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只有他一人是高三学生。大家提前向他祝贺,说一定能上名牌大学。结果,其中的初中生上了大学,他被推荐到了中师。要知道,上中师就是走回头路,他实在不想去浪费时间。但父亲和同事都劝他去,现实是,上中师马上就能还原成城镇户口,2年后就是正式教师。于是他欢喜地进了泰兴师范。
入学1年后入党,因为优秀,1976年毕业留校当教师。1978年春,原来高三的同班同学程强、王家振参加1977年高考,没有被大学录取,却被师范录取,孙杰竟然成了他们的老师。100分的高考数学,程强考了94分。孙杰心想,幸好自己1977年没有报名,否则很有可能也被中师录取,那样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注:孙杰(1948—2019),男,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副校长。
储顺林(学号006):生活安定
黄发、白面、高个、大眼。1968年,储顺林插队,因家境不宽裕,从城镇学生变成了鄉村大劳力。后进了舅舅当家的建筑站,学电焊工,学钢筋工。建筑站业务大了,需要设计人员,因曾是高三学生,他慢慢入了行。20世纪七八十年代,泰州不少楼房的设计皆出于他手。
站上有个瓦工负责人,介绍他和自己的妹妹帅小粉认识。这个帅小粉非同一般,她是民兵排长、副业队长、学习辅导员,是那个时代如大寨郭凤莲般的铁姑娘一样的人物。大多数知青嘴上说“扎根农村一辈子”,心里想的却是返城。知青与知青谈对象的不少,但很少有知青想娶村里的姑娘做老婆的。储顺林见了帅小粉,动了心。
1974年两人结婚,帅小粉嫁给帅小伙,一时成为乡村美谈。不久两人的儿子出生了。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储顺林都知道,也明白上大学好,他哥哥就是大学毕业,但怕考不上,丢脸不说,还白忙活一阵。
虚龄60岁后,他得了痴呆,妻子照顾着他的一切生活。为不让他有褥疮,她不断地给他翻身。有了褥疮,她除了用药,还经常人工按摩,用热水敷,一干就是半天,头上汗直滴。这件事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八年十年,还要继续下去。储顺林的姑母去看他,本以为他窝囊得不成人形,当惊奇地看到侄儿干干净净、精神焕发,忍不住抱住帅小粉泪流满面:“小粉啊,我们储家对不住你啊!”
注:储顺林,1948年生,工程师,现居上海。
方增善(学号008):以工代干拖了腿
因为成分和文笔好,方曾善插队2年就被招工到县柴油机厂。次年5月,县委组织部让他以工代干调进县委宣传部,令他惊讶。1977年、1978年在他面前恢复的高考仿佛发生在国外,十多年前炽热的大学理想枯萎了。
1983年他被调到县委办公室,先后任秘书、副科长。应该说一路顺风。然而他发现有些人,原本是普通职员,没多久就成了县级机关部委办局的负责人。原来提拔领导干部,大学文凭成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1984年春节后,县委组织部通知他准备参加扬州市委党校首届大专班招生考试,期盼已久的机会降临了。那时,他已经38岁,虽然迟了,但仍抑制不住内心喜悦。机会来了,还得下决心。他和妻子分居多年刚刚团聚,孩子正读小学,他去了扬州,家里怎么忙得过来?爱人要他放心,表示自己一定能照顾好家庭。放下顾虑,方增善复习、考试并顺利入学,2年后毕业,被评为优秀学员。从1966年到1986年,一张大专文凭,他等了20年,此时已到了40岁。
注:方增善,男,1947年生,科级公务员,高中曾任班长、校学生会主席。
倪玉龙(学号009):脱不了身
与众不同,倪玉龙插队不种田,却拜师学艺,他的裁缝手艺在小镇上出了名。
二驼子姓王,20岁出头,衣着讲究。一天,他进了倪玉龙的门,倪玉龙问他,现在做什么“交易”(职业)。答:“修脚。”二驼子心里嘀咕,做衣裳,问这么多干嘛。倪玉龙叫他坐下、站起,向前走3步,向后退3步。二驼子说:“你让我出操?”接下来倪玉龙才给二驼子量体,并帮他选择了布料,让他3天后来试穿。为什么要试穿?除却认真,倪玉龙心里只有九分把握。
第三天,二驼子试穿新衬衫,对着镜子左瞧右瞧,连声说好。原来,倪玉龙做裁缝,除了量体裁衣,还要了解来者的身份、职业,以让衣服专人化。
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要不要报名?”倪玉龙连想都没有想,客户天天等着拿新衣,他实在脱不了身。
注:倪玉龙(1946—2014),男,个体工商户。
宋凤池(学号011):刚有工作
宋凤池有1个姐姐、2个弟弟,父亲是位旧时文人,给他们分别取名为凤筠、凤篪、凤笙、凤笺,名字最后一个字都是竹字头。青竹常绿,挺拔有节,父亲希望他们长大成人后,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
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叫“宋凤篪”,考上高中,他想改名,原因有二:一是“篪”字难写、笔画多;二是“篪”字很多人误读成“虎”,他听了不乐意。征得父亲同意,他将“宋凤篪”改为“宋凤池”,字变音不变,寓意家乡溱潼是“鱼米之乡”。 1966年高考停止,他回乡务农。1977年下半年,在靠近他家的田地上新建了洲城中学。学校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首任校长的陆正建(1967届高中校友)再三努力,多方协商,让他这个家庭成分不好的人于1977年9月10日脱去“泥”制服,换上净衣衫,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捧着教本,满怀信心地走向三尺讲台。
做教师后,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他一点没有动心,刚刚得来的工作多么不易啊!等看到招生简章,他发现自己超龄了。次年不限年龄,他也不想再参加高考。
埋头实干,他由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民办教师,1995年优先转正。3次受到县人民政府表彰。
注:宋凤池,男,1944年生,男,中学一级教师。
高泽甫(学号013):已是正式教师
高泽甫家是住着高堂瓦屋的贫农。高考停止,1966年11月,他和同学到北京。26日凌晨1点多起身,由解放军带领,从清华步行去西郊机场接受毛主席接见。他们一路跑,一路唱着《语录歌》,中午11点到达。他们焦急地等啊等,下午3点50分,洒水车、大卡车、摩托车驶过后就是6辆敞篷汽车。第一辆就是毛主席坐的,他老人家站着向他们招手致意,他们激动的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由于注意力集中在毛主席老身上,后面的几辆坐着朱总司令、周总理的车,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就驶过了。刘少奇主席是最后一辆车,他们倒是看清楚了。汽车都开走后,他们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
他说,停课闹革命,由于自己是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加之出身好,父母双亡,无管束,就糊里糊涂地跟在后面,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幼稚又可笑。
回乡务农后的1970年初,大队让他到小学代课,1974年转正。1977年恢复高考,他想,自己有正式工作,还考什么大学。
注:高泽甫,男,1946年生,小学高级教师。
徐德祥(学号014):已有稳定工作
徐德祥读初中时,母亲一闭眼永远离他而去。家境贫寒,他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寒冬腊月,上身一件单薄的棉衣,下身一条补丁摞补丁的夹裤。早晨5点从镇东头宿舍到镇西头湖心的学校约3里路,他赤脚踏着厚厚的积雪走路,在教室前的水沟里破冰洗净脚,穿上母亲留给他的旧布鞋进教室,一会儿脚就冻成冰了。
1964年夏季的一天,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学校后边宽阔河面上的一只小船在颠簸,船上有人。看到这一幕,他立即撑起河边的一只小船顶着风浪救起了他们,为此学校特地在全校师生大会予以表扬。
高考停止后,他被全班同学选为代表,去北京受毛主席接见。北京秋季凉,他受了风寒,回来就病倒了,病情一天天恶化。生活委员张顺益先是请工友用船把他送到溱潼医院,医生看过后说要赶快送去泰州。张顺益向学校领导汇报,学校连夜派人划船将他送到泰州,他住进了重症病房,经治疗转到普通病房。刚进院时,医生说这种病(脊髓炎)的死亡率高达95%。住院期间,陈万庆校长特地到医院看望他,还和当时住院的野徐公社书记交谈,请书记照料和帮助他。这位书记言而有信,让他感动至今。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他身为民办教师,有了稳定的工作(后转正),决定专心执教,遂未参加高考。
注:徐德祥,男,1944年生,中学一级教师。
顾椿红(学号015):已是干部
1968年,顾椿红插队,干了两三年农活后,被借调到公社从事宣传工作,后任公社书记秘书约4年时间,不拿工资,仍在生产队记工分。1974年起任公社放映员。
1976年回城,到县级泰州市教委任职。恢复高考时,他也想像当年哥哥那样上大学,但插队经历磨了锐气,加之工作繁忙,他也不愿折腾了,于是没有再参加高考。因为工作积极,他入了党、提了干。
1996年,他被调到地级泰州市教委任副科长。又因认真肯干,工作出色,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注:顾椿红(1947—2011),男,正科级公务员。
李泽(学号016):已是公办教师
李泽的二胡拉得出色,在宿舍我们曾陶醉于茉莉花在他弦上绽放的清香,梁祝化蝶围着他二胡翩翩起舞。他能拉出奔涌激荡的钱塘大潮,也能拉出万马奔腾的草原声响……
他的家境好,在那贫困的岁月,他的穿着显得很光鲜;他的面容好,一个白净净的“小生”形象;他的脾气好,慢语轻言,从不跟人红脸。
他的父亲是乡供销社主任,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该是何等的吃香。世事难料,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不足50岁的父亲受到批斗,那批斗既触及灵魂,又触及皮肉,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一次批斗结束,他父亲踉踉跄跄,从木排下了水。
高考停后,他因为善拉二胡,被聘为娄庄小学代课教师,两三年后转正。妻子是晚他一届的高中生,漂亮能干,在供销部门工作。
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他根本没往心里去。时过境迁,自己有了正式工作,考大学这件事似乎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后来,妻子患慢性病,李泽入不敷出,到处借钱,愁眉不展。1997年春节前,51岁的李泽在家中二楼悬梁自缢,好像他那心爱的二胡挂在墙上。
注:李泽(1946—1997),男,小学高级教师,副校长。
徐根林(学号018):离不开了
因为是独子,徐根林没有插队,1970年被安排到纺机厂技术科。一边向师傅学习,一边自学大学课程,渐渐地在机械方面有所成就。随着声名鹊起,他的职位,由厂技术员到技术科科长,由镇工业公司副经理到经理。
他家境本来殷实,自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妹妹相依为命,靠母亲磨米粉等微薄收入度日。他没有向成分、贫困低头,反而用行动证明唯有发奋学习才有出路。高一第一学期期终考试,他考了全班第一名;高三冲刺迎考时,他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高考废停,大学梦断。
他爱书法。师法古人,创作了许多篆、行、草楹联、条幅、中堂作品。墙上写标语,他胸有丘壑,握笔一气呵成。他爱画画和图案设计,为江苏风物丛书《宝应》《海安》等绘制插圖;为《水云楼杂咏》设计封面;绘制20多件商标图案;小镇电视大楼至今镶嵌着他的溱潼电视台标。 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徐根林好想披挂上阵显英雄本色,但他是镇工业的顶梁柱、衰老母亲的看护人、孩子的管教者、妻子的陪伴和帮手,一句话,他已经离不开了!
注:徐根林(1948—2007),男,工程师。
严德明(学号019)、张棣华(学号045):忙里忙外无精力
1968年11月11日,张棣华和同班同岁的同学严德明,同时在同一公社、同一大队插队。严德明稳重、有主见;张棣华则像从画上走出的美女,文笔好,歌声动人,乒乓高手。从此,他们同在广阔天地埋头苦干,准备同心扎根农村一辈子。
尤其珍贵的是,张棣华保存了当年完整的《插队日记》,真实地记载了那个时代一个刚涉世的青年在乡村的狂热、迷茫、寂寞和无奈,摘录3小节如下:
“吃完中饭,队长、小三娘、大队张盛林合计对我说,你也不小了,正好定旺比你大3岁,有文化,又是大队支书,还是公社先进……我感到很突然,束手无策,不知应如何回答,太突然了!”
“借着去拿麦秆的时候,我向四周望了一下,漆黑一片,偶尔几声犬吠。然而河对面闪着星星点点的光,还飘来飘去的。我问根娣那是哪里,怎么有灯光,她不以为然地说,十三亩,那是鬼火!我吓得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再也不敢朝那边看。”
“秧起好了,便去河对岸十三亩栽。河上用宽八寸左右的跳板架起一座桥。天上下着毛毛细雨,刮着东北风,跳板上有泥,赤脚走,很滑。我在她们的前搀后扶中过了河。而小吴害怕得不肯上跳板,她们前推后拥将她拽上跳板,她吓得蹲在跳板上哭了……”
1975年,严德明招工到了县城,3年后张棣华被调至姜堰中学,一家终于团聚。两个儿子上学,家里家外,两人都忙。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他们说:“那大学就像蓝蓝天幕上的月亮,很亮很圆,我们却摘不到。”
注:严德明,1947年生,曾任泰县五交化总公司常务总经理,高中曾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张棣华,194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
齐平(学号020):多病缠身
1966年停课闹革命,齐平等一群人办了一份小报,在溱潼名声很响。
1968年插队,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中的好表现,矮小孱弱的他咬牙硬扛,身体渐渐地垮了下去。1977年恢复高考,他多想参加高考并实现自己的理想啊,可是多病缠身,实在没有气力复习了。
1979年秋,知青返城,他被安排在扬州轮船公司。然而他不断医病,1986年(时年39岁)去世,成为全班走得最早的一位同学!呜呼!
注:齐平(1947—1986),男,公司职工。
张顺(学号023):刚刚大学毕业
1968年插队,张顺挑稻把常常到天黑,肚子饿了,他就吃田头的山芋干。他每天干的第一个活儿就是去生产队鸭栏拾鸭蛋。鸭栏臭气熏天,冒着热气的鸭屎让他直恶心,但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拾鸭蛋有好处,破蛋、软壳蛋可以给知青他们。粮不够吃,他们就找队长,队长先让他们背诵毛主席语录,之后才给他们称粮。
1970年,他被推荐参加了泰县和扬州地区上山下乡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还在县大会上发言。之后他被招工进了县化肥厂,先当工人,后任厂团委副书记、县团委委员。1972年他获得上大学的推荐,但厂里舍不得放他。次年他被选为共青团江苏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并在大会上发言。这年,25岁的他经推荐,参加了考试,成为与“白卷英雄张铁生”同届的工农兵学员。与张铁生不同,他没有交白卷,而且考得很不错。
大学2个班60多人,学生的学历从初一到高三,参差不齐。他说话,上海人不懂。一次英语课,他有一句没听懂,随口来了句“夜笑大西”,全班人哄堂大笑。笑毕,老师问:“你们不要笑,谁能说出张顺说的是什么?”有人说:“张顺的土话哪个能懂?”老师正色道:“张顺说的是俄语,意思是‘请再来一遍’。”自此,全班人对他刮目相看。在学校,他是院团委委员、全国“团九大”代表。
1977年初,张顺大学毕业,这年冬恢复高考,他不可能报名。
注:张顺,男,1948年生,正处级公务员。
刘子林(学号025):被家牢牢拽住
在洪林公社,与刘子村小学同届的有上百人,上初中的几十人,困难时期退学一大半。他父母虽是农民,却不让他退学。到了高中只有2人,1人留级,高三就剩下他1人。
读高中时,家里太困难了,他实在不忍心再读书。回家时,父母强打着笑脸对他说,家里能过,不要你愁。他用功念书,不敢懈怠,毕业时,他心想,虽不能上清华北大,一般大学还是有把握的,可是高考停了。
于是,刘子林先种田,后到小学代课。1970年大队办厂,他被拉出来当供销员。
都说供销员全国到处跑,游山玩水,风光无限,等到自己当了才晓得,这活儿没那么好干。当年他主要跑东北,去时穿得不厚,秋末说冷就冷,零下20多度,冻得直哭。火车上人挤人,一次他从哈尔滨一直站到济南,2000多公里,2天1夜,脚肿得像馒头。每次出差,带的样品约20斤,炒面3~5斤,还有瓷碗等杂物。一下车就要找便宜旅社,晚了买不到吃的,就泡炒面。见到要找的领导,样子要乖巧;到了人家车间,要看做的什么,有哪些技术,要思考能不能搞;回来按每天补助1元算账,香烟、请客等开销全在这1元里,不知道钱用到哪儿去了。有个供销员描绘自己:下车像兔子,见到领导像孙子,到了车间像贼子,回来结账像呆子。有个供销员用成语形容:走过千山万水,到过千家万户,说过千言万语,吃过千辛万苦。
他说,听到恢复高考,就像听说邻居要买碗,与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父母老了,腿脚不便,一大家子的生活全在自己的肩上。上高中时,想上大学,差点没有想疯。如今,不要说考,就是不考直接上,他也不会去,自己已經被家牢牢地拽住了。
注:刘子林,男,1946年生,私营企业董事长。 孙之茂(学号029):被无形栅栏圈住
孙之茂听大姐说,他生下时没气,被撂到门口。第二天准备下乡埋掉时,有了气,母亲才把他拾回来。他的伯父很能干,1948年前把他父亲、姑母带到上海,成了工人,年轻的母亲在家,土改时成了地主分子。
1965年高中毕业时,孙之茂似乎觉得自己考大学没有太大把握,就停学到下一届,谁知这一停,自己与大学绝缘了。
1968年,他和弟弟一起下乡插队。干了2年,公社提拔他当干部,后来跟他说,政审没有过关。但是生产队很信任他,让他当记工员、扫盲教师、治虫员,特别是夏季,队里让他看瓜。他就以瓜为主食,专挑那种熟过的、有坏斑不好卖的吃,好的留着到城里卖。他常与别人一起去城里挑粪,夜里就睡在水泥船船头的洞里。记得一次下雨,洞口不断有东西往铺上掉,伸手一摸,原來是粪里的蛆子。
1977年恢复高考,家庭成分如毒蛇般缠绕着他的身躯,扼住了他的喉咙,他决定放弃。次年虽看到有成分不好的同学上了大学,然而长期在大脑中形成的思维,犹如坚固的无形栅栏,圈住了他的人生脚步。
注:孙之茂,男,1946年生,营业员。
张顺益(学号030):年龄大了
因为左手缺三指、左脚无指,张顺益懂事后知道只有读书,将来才能有饭吃。
上初中,他先当了小组长,后因成绩突出、表现好,被选为班长,入了团。1962年秋,“流生”现象严重,2个班近百人,仅剩下25人……
高二暑假,学校将农村学生全部留校劳动,实际上是以自学复习为主。他是学生会生活部长,校医放假,把医务室的钥匙交给他,并教给他一些小伤小病处理方法。一天,他淋雨受凉发热,头痛、肚子疼。他知道喝点碘茄汀,吃点安乃近就好了。过了约半小时,头痛松泛了,肚子不疼了,起身去学习。然而他一下床,头晕目眩,摔倒在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原来他医病心切,用了三四倍的量。同学发现后,“救命救人”喊成一片,值班领导李节之连忙向溱潼医垸求救。顶着狂风暴雨来的医生,施展全身解数保住他一命。此后,他行为异常,疯疯颠颠,胡言乱语,好长时间才变得正常。
1966年6月停课,8月经全体师生投票、泰县县委批准,他当上了泰县溱潼中学文化革命筹备委员会主任,行校长职能。县委书记赵柏生、县长丁沐到溱中检查工作时,给他发了任命书。任职期间,他曾抢救朱孝志老师,智救陈万庆校长,使他们脱离生命危险。
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已是公办教师,不想报名,加之超龄(他档案是1945年生,他妻透露,瞒报3岁)。次年不限年龄,他也无心报考。
注:张顺益,男,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桥头中学教务主任。
贲有祥(学号031):佝偻老人
贲有祥下乡插队,一次挑两桶河泥跨越田间墒口时,他感觉脊椎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扭了一下,还听到响声。为了表现,他没有停下来,硬撑着干了一整天。夜里,剧烈的疼痛将他叫醒,全身不能动。X光拍片,看到腰椎椎体成了S形,扭成一根弯曲的麻花。贲有祥四处求医,均不见效,吃过的中药有一板车。
1977年恢复高考,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报名一搏,改变命运。然而此时30岁的他,成了一个佝偻老人,走路只能靠缓慢移步。就是进了考场,他也不能坐2个小时,于是偃旗息鼓。1978年高考报名,他更是想也没想。
1991年他已经难以下蹲, X光片上S形椎体上长满了增生的骨刺,如鸟喙一般咬噬着他的神经。去上海求治时,老专家摇头说,你回去开点止痛药吃吃吧,平时尽量躺着,以减缓病情的发展。之后病情不断恶化,到了洗脚无法脱袜子的程度。才48岁,怎么能甘心下半生只躺在床上度过呢?
求医无望,只能靠自己。他分析,引起疼痛的原因是长歪的腰椎和增生的骨刺,只要能去除歪部和骨刺,病情自然会好转。于是,他想当然地认为,通过不断扭动,磨小歪部、磨平骨刺,就能好。
从小幅度开始,每天做几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一个月下来,一点效果也没有。做还是不做?做,没有效果;不做,等着卧床。他决心继续做下去,并逐步加大扭动幅度。2个月,无效;3个月,无效;4个月,无效;5个月,无效,6个月,还是无效。7个月还是8个月后,终于见效了!原来,不到那一刻,天是不会亮的!从此,他彻底摆脱了这个病的痛苦。后来,曾经与他一起插队的陈章平,用同样的方法,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也治愈了久治不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久病成良医。没能参加高考的贲有祥,却发明了一套缓解腰椎病的体操,真是人间奇迹!
注:贲有祥,男,1947年生,企业职工。
花圣旺(学号032):人生最后悔的一件事
花圣旺兄弟姐妹6人,上面2个姐姐,父母没有让她们读书,下面1个弟弟、2个妹妹在那段特殊时期也没能读书,全家把希望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1977年高考恢复,他热血沸腾,立即报了名。回家想想,考不上会丢人;就是考上了,这大学上还是不上?上,自己没了工资,还有2个孩子,就靠妻子一个人,怎么办?不上,怎么舍得?满心忧虑的他没敢跨进考场。
都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可是这个刻骨铭心的事怎能过去?现在想想,前面那么多的苦日子都熬过去了,如果1977年考上去上学,也一定能扛过去。当年怎么就那么怕?
现在,儿女已成家立业,家里也不差钱。夜深人静时,回首自己的人生,花圣旺觉得一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放弃了高考。每当想起,心里都隐隐作痛,不由得潸然泪下。
注:花圣旺,男,1947年生,企业职工。
移准荣(学号033):已读军医大学
上高中时,王老师推荐移准荣为语文课代表,因为他中考语文第一。高二上学期,母亲去世犹如晴天霹雳让他崩溃。王老师及时找他谈心,使他化悲痛为力量。后来他面神经炎复发,又是王老师为他开方抓药,并让师母煎好后每天带给他。 高考停止后,因为斗争,他去常州躲避,听说王老师不堪忍受批斗投河自尽了,他悲痛不已。1969年,移准荣入伍,后被推荐至第三军医大学深造,当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已毕业,没有必要报考了。
1996年,移准荣50周岁时突然中风,虽康复较好,但右手不能书写。他想,自己右脑健全,于是改左手书写。刚开始,字写得歪歪斜斜,半天写不了几个。一个月下来,字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写病历、开处方得心应手。此后,他又练习左手腹部触诊等技術。想到中风20多年,他能用左手书写、左手触诊延续了行医生涯,心里十分欣慰和满足。
注:移准荣,男,1946年生,主治医师,写一手漂亮的柳体。
徐晓春(学号034):南京工作正忙
徐晓春和哥哥尚年幼,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天天以泪洗面,最终哭瞎了双眼。外婆迈着一双小脚,走田埂,穿村庄,叫摆渡,从15里外的桥头村背着米面赶到他家。母女抱头痛哭后,外婆便不停地收拾房间,家里久违的有了条理。舅舅也常去看他们,送些吃的。1958年夏天,母亲又去世了,那年他12岁,哥哥14岁。
大队和亲戚亲切关照,弟兄俩先是读了小学,后又分别考入令人羡慕的中学。他们的学杂费学校全免,并享受最高助学金。有一次,他从家带了一点杂粮粉倒入一个瓦罐,并用水调好,煨在学校猪场烧猪食的锅里。猪食烧熟了,他的瓦罐子也翻了,杂粮粉粥和猪食混在一起。他顾不得脏不脏,端起瓦罐一下子就吃光了。
没有钱,他就干活挣。一年暑假,他与同学划着小船捞水浮莲。天气炎热,汗流浃背,他俩捞了一船送到学校猪场,得了几角钱。平日肚子饿,但学习不敢耽误。初中阶段,他常是前十名,有一次还得了5元奖金。他哥哥上了初二就辍学务农,后来哥哥告诉他,丢卒保车,为的是挣工分供他上高中、考大学。
冬日降温,被子单薄,他缩在床上没有热气。同学孙新民见了,就主动提出两人合睡,皮肉相靠,体温叠加,酣然入梦。刘德仁同学家中也不宽裕,有时晚上还拿出仅有的一点点炒面与他分享。现在想来,那哪是炒面,那是天下最香、最可口的珍品!
回想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本村同学由30多人逐年减少,最后只剩下他和王云秋两人。1966年高考停止后,徐晓春回乡务农,2年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后转业至南京市政府工作。恢复高考时,他的工作十分繁忙,根本没时间投入复习,上大学的理想被岁月吞没了。
注:徐晓春,男,1946年生,正处级公务员,现居南京。
沈尔顺(学号035):不敢动筷子
沈尔顺父亲去世早,看到母亲的艰辛,他从小发奋念书。读高中时数学一直不错,他想考个大学,工作后好好孝顺母亲。高考停止,他的梦想落空了。
1968年沈尔顺插队,7年后回城,人家纷纷找关系留在镇上进粮站、商店、工厂。他没有关系,于是被分配到偏僻的麻风病医院。报到时才知道,这不是一般的医院,这个医院的病人是固定的,长期住在那。他看到的那些病人形态各异,断膀、少腿、歪嘴,皆满脸焦皮,样子瘆人。他吓得行李不敢往下放,马上想走,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能去哪儿?自己快30岁,母亲要他养活,有一份工资,他和母亲就能过下去。他留了下来,做财务工作。
1977年高考恢复,真的还是假的?他仿佛在梦里。他多么渴望上大学啊,自己复习复习也能考上大学,但是自己如果没有工资,母亲就不能生活。他形象地说出当年的想法,高考就像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晓得它好吃,但是不敢动筷子。
1970年,医院住着近2000名病人,由于国家的投入,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他们医院的治疗效果在全国出了名,还引来联合国官员参观和考察。到了1990年,原来争着留在镇上的知青,又一次遇到生计问题,甚至有考上名牌大学的同学工资并不高。而他属事业编制,旱涝保收,工资不断增长,母亲也因此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偏僻封闭的医院病人锐减,只要少数人留守即可,他被派遣到县城医院上班,购了商品房,真正做到了自己心里的安居乐业。这是过去他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生活。
注:沈尔顺,男,1947年生,助理会计师。
刘觉仁(学号037):想法多
刘觉仁和左惜玉是同村人。农家子弟,跨县读书,土路迢迢,更加不易。高考停止后,2年后回乡务农。后来在小学做民办教师,又过了2年调至中学教物理。因为要帮着家里种田,他的学生时常会看到卷着裤管的刘老师匆匆走进教室。
1977年恢复高考,他超过年龄。1978年不限年龄,他本想报名一搏,以改变自己民办教师的身份。转念想,自己虽说不是公办教师,但也是铁饭碗。另外,自己年龄偏大,复习要吃苦,考不上也丢面子。其次,自己有了家庭,比单身时忙。再加上前两年老是调查他的政治问题,怕政审又要惹麻烦。想来想去,他不想报名,也不敢报名。1990年,他的民办教师随着大批人转了正。
注:刘觉仁(1944—2017),男,中学一级教师。
徐景春(学号040):肚大腰圆
徐景春下乡插队,有一天在水田干活,傍晚收工时,腿上的皮肤就像刀子割一样,原来是皮肤皴了。没有办法,只好买蛤蜊油涂。可是腿上的皮一点碰不得,涂油时钻心地疼,1个星期后才好转。学会插秧后,她的腰又疼得直不起身,大腿上的肌肉硬得像木头,晚上上不了床,要用手使劲往上搬才能上去。
徐景春下乡2年后,公社和县里的工厂都在招工,按照家庭出身和表现应该能招上,可是她却没被招上。后来知道,是大队支书想让她成为自己的儿媳妇,当然不能让她“飞掉”。1974年,经公社推荐,她进入泰县社教工作队。
1977年,恢复高考,她的心中翻腾起波澜,上大学曾是她金色的梦想,她要报名!可是肚大腰圆,预产期与高考日差不多,一声叹息,她无奈地放弃了。“这就是我的命!”1978年报名时,她工作繁忙,小孩待哺,连想都没想。 注:徐景春(1948—2017),女,副科级公务员。
严双九(学号044):已经转正
高考停止后,严双九回乡务农,什么农活都要从头学起,慢慢地,她像一个真正的女农民了。因为家庭成分是下中农,1967年10月,公社请她代课3个月。她想,一去3个月,农活又要生疏了,再说,3个月完全是个临时工。尽管如此,考虑到学生没有老师上课是个急事,于是她爽快地答应下来。
去外庄的小学都是田间土路,单趟约1小时。一天天色晚了,严双九独自穿过一片坟地,她心里“怦怦”直跳,回首一看,鬼火闪烁,她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第二天大风大雨,她提前半小时出门,一步一滑,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学校。校长见了,称赞了她的工作态度。转眼3个月过去了,她领了72元工资全部给了母亲。母亲拿着钱,流着泪,好久说不出话。
因为工作表现好,公社决定让她担任耕读教师。报酬是记同等劳力工分,每月补助6元钱,月收入约13.6元。不久她被转为编内代课教师,月工资25元。
1974年,全乡有了几个转正名额,竞争十分激烈。她分析,自己工作表现、学历没话说,可资历确实不如人家,能转当然好,不转就等等。想不到,乡里搞测评,她的分数高出他人,成了转正人选。岂料,有人来信揭发说,她的姑父是富农子女。平日里不争不抢、包容心很强的严双九忍不了了,忍了这次还有下次。她向公社书记反映实际情况,公社书记亲自出面,使她的转正彻底落实。
1977年恢復高考,她已转正4年,并结婚生子,不想再劳神了。
注:严双九,女,1947年生,中学一级教师。
刘素英(学号046):要大学还是要儿子
1977年,恢复高考,刘素英不相信老三届考了能被录取,又因女儿小,也没在意,报名时间就过去了。1978年春节一过,原来同班十几位同学参加高考,大多数人考上了大学,她有点后悔。她的丈夫在南京工作,她的单位属城镇小集体,文件规定不好办理工作调动。她想,要是参加高考,考取了大学,毕业后就能争取分到南京,从而夫妻团聚。丈夫回家探亲,赞同她的想法,于是她翻箱倒柜,找出了沉睡多年的书本,与插队的侄儿一起复习。
工作、复习、带孩子,精力实在不足。丈夫与她商量,要把女儿带走,为了上大学,她就狠下心答应了。谁知,临行时,4岁的女儿抱住她的腿声嘶力竭哭喊着“妈妈”,死死地抱着,她怎么拽也拽不开。她想,不狠心,女儿就不可能离开她;不离开她,她的复习就不会有大的效果;没有大的效果,她的大学梦就将再一次破灭。于是,她淌着泪使出了很大的劲才把女儿的小手掰开。被掰开手的女儿哭了一声,接不上气,她吓得魂飞魄散……待女儿缓过气,她叫丈夫赶紧抱走,不然自己真的要改变主意了……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复习3个月,十多年前的知识慢慢“苏醒”时,刘素英突然感觉浑身乏力,吃不下东西。坏了!难道怀孕了?去医院一查,果不其然。为了上大学,她决定去做人流。父母急了,把她的书藏起来,要她好好保胎。那时国家政策允许生两个孩子,而她那年好不容易有了二胎指标,母亲见她这次孕症反映与上一胎的不一样,认定这次是个儿子,看着不让她去医院。丈夫是家里长子,她第一胎是女儿,公婆就不大高兴,一心要长房长孙。公婆住在县城,听到风声,急忙赶到溱潼,说,已为人妻,有了工作,还要去读什么书?当然要以生儿子为头等大事!说就说吧,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两个姐姐也不息事,特地跑来劝她:“听说政策紧了,马上不让生二胎了,你以后怎么向婆家交代?”
要大学还是要儿子?她的思绪乱极了。最后拗不过父母、公婆、姐姐,她妥协了。一躺就是3个月!当年的秋天,当侄儿告诉她,自己已接到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笑着笑着流下了眼泪。紧接着,1979年国家果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她也如母亲预言,生了一个儿子。
十多年后,女儿、儿子相继考上了大学,算是圆了她的大学梦。可是多少年过去了,直到如今她心里仍然不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女儿和儿子真的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吗?
注:刘素英,女,1948年生,企业职工,现居南京。
姜月玲(学号048):自己没有下定决心
姜月玲心灵手巧,外语特好,心直口快,宛如史湘云。
她听母亲说,开奶前也被灌过墨水。小学二年级,她浑身肿了,油亮油亮的。镇上得这病的2个孩子死了,老中医丁少白用偏方,只把她一人从死神手上硬拽了过来。
高三后,插队的第一个春节早上,队长带他们到每户社员家拜年,受到了热情接待。姜月玲下午闲着想家了,归心似箭。步行15里到泰州,赶到轮船码头,可是船已离了岸。上哪儿去呢?外面雪下得正大,只能在候船室等第二天的早班船。因为急着赶路,姜月玲出了一身汗,回凉后冻得直打哆嗦,牙齿“咯咯”响。冷天夜长盼天明,候船室的一夜,那种痛苦至极的感觉令她终生难忘。第二天一到家,姜月玲就发了高烧,直到晚上才模糊醒来,母亲心疼极了。
春天连阴雨,她与孙振瑜在知青屋拣稻种。灶后的柴火没了,缸里的水、坛里的米都到了底,两人同时失声痛哭。戚队长及时送来热饭菜及生活用品,两人哭得更凶,像失散已久的小孩,见到父母一样不能自已。
夏收夏种连着干。夜里起秧,蛇抓到手里凉凉的;插秧时腰酸背痛,还是跟不上趟。薅秧草、打肉耙,晚上回到知青屋一看,腿被稻叶刮过,满是鲜红的疙瘩。手、脚丫全烂了,可以看到红肉。她把这一切都看作是对自己的考验。
1970年她被招工回城,经人介绍嫁了人,丈夫品质很好,但文化不如她。1977年恢复高考,她怀了二胎,没有报名。次年春便复习备考,她公婆也答应带2个小孩,但见不到真正的行动。姜月玲如能上大学,对家庭肯定是件大好事,可是公婆是怎样想的呢?看着一双年幼的儿女,姜月玲曾想用自己的工资雇人带,但终究没有下定决心,她的大学梦就这样被自己的软弱湮灭了。
注:姜月玲,女,1947年生,企业职工,现居扬州。 宋朝珍(学号049):让没有工作的同学考吧
1958年,宋朝珍的爷爷真是胆大,举家从兴化县迁徙到东海边开荒种田。她有个小舅,比她大7岁,在无锡上学。暑假时见她整天无所事事,就责问她父母:“为什么不让朝珍上学?” 她父母说:“这里是海边,上学不方便。”爷爷说:“一个女孩子家,要多少文化?将来总要嫁给人家,不要花这个冤枉钱。” 她小舅不跟爷爷辩论。有一天,趁爷爷在田里,跟她父母打了个招呼,就带着她来到泰县外婆家。外婆见到她,犹如贾母见到林黛玉,怎不怜惜?
宋朝珍用功念书,初中毕业顺利考上高中,1966年考大学,然而高考说停就停了!
1969年,宋朝珍当代课教师,1973年转正。虽然转正了,看到那些教书多年,按政策却不能转正的民办教师,她心里总不是滋味,仿佛是她欠了人家一样。直到全部转正了,她才摆脱了心里的不安。其实,当年她也有一份难诉的苦:不是高考停止,凭成绩,1970年就能大学毕业,还要什么转正?还当什么小学教师?
1977年恢复高考,她高兴不已,心想,自己有工作,就不掺和了,让那些没有工作的同学考吧,10多年了,他们太苦了。
时间过得真快,教了30多年书,宋朝珍不知不觉老了。路上有人叫一声“宋老师”,她就停下来问一问,她教的学生太多了,又都是小学生,长大都变样了。她说:“老是老了,但我不敢老,也不能老,因为每过一段时间,我都要回海边弟弟家,去服侍我那快百岁的母亲。”风从东边的大海吹过来,带着潮涨潮落的声音,一阵接着一阵。在悠闲的午后,她和母亲一起捡拾逝去的岁月,有笑声,有泪水,品味艰难过来的幸福生活,回忆母女两代人相同和不相同的人生。
注:宋朝珍,女,1946年生,小学高级教师。
李秀珍(学号051):一个绰号的利与弊
李秀珍曾获全校女生跳高冠军,成绩好。
1960年初,溱潼中学考试,每次,她都能考进年级前十名。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后开表彰会,年级组长孙枫老师说,这次考试是穆桂英挂帅——李秀珍同学获得第一名。她听了不敢相信,老师、同学都朝她看,她感觉脸上刹那间热了起来。从此以后,同学们遇到她,也都会跟她开玩笑,要么说“穆桂英来了”,要么说“穆桂英上哪儿去”,“李秀珍”倒很少有人喊了。她表面嗔怪,心里却不反对。
高中时,她的个子长高了,成了班上女生第一高。虽然天天吃不饱,学习劲头仍然不减。高三下学期,老师说,到了冲刺阶段了,她看看全班队伍,感觉自己还是跑在前面。白天不敢胡思乱想,自从填写了志愿草表后,宿舍熄灯,她偶尔会憧憬着进入大学的美好情景。
高考停了,她回生产队劳动。干农活,她远不如妹妹。有人就跟她说,上了学废了人,倒是你妹妹不上学,成了干活的好把式。有好心人给她介绍对象,男方是本乡人,退伍后在南京上班,是城市户口,会开车,长她3岁。按那时的标准属一等,而人家竟然不嫌她农村户口。
农村中学缺教师,公社首先想到“穆桂英”,她就成了代课教师。2年后,全公社只有5个转正指标,又因她“穆桂英”的名声大,转了正。
1977年恢复高考,她想到自己曾经成绩好,第一反应就是要报名,她要上大学。在这以前,“穆桂英”的名声对她帮助太大了,然而此时,“穆桂英”的名声却害了她。因为这个名声,似乎她一考必中,而她是公办教师,上大学就要带薪,于是公社劝她不要考。她想了想,自己提前转正,才教了几年,就要飞,有点说不过去,于是就没有坚持。这成了她一生的遗憾。
注:李秀珍,女,1947年生,经济师,现居南京。
王明礼(学号052):成了疯子
高考停止后,一次在镇上开批斗大会,台下的王明礼呼起了口号。其时,江渭清任江苏省委书记,因此,省内各地的批判大会都有“打倒江苏最大的‘走资派’江渭清”的口号。王明礼声调激昂地呼喊这一口号时,掉了一个“渭”字,“江渭清”变成“江青”。呼错了这样的口号,就是现行反革命,当知道犯了大法后,王明礼的脸“唰”地成了一张白纸。他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患上精神分裂症。学校送他到镇江看病,看好病后他去插队。
干了三四年农活,一次与队长发生口角,旧病复发,由县知青办开出介绍信到扬州看病,看好了又回生产队劳动。年岁大了,王明礼家里房子不丑,但因病,没有姑娘愿意上门,父母为他的亲事发愁。有人上门献出换亲之计,王家的女儿为了哥哥,马家的女儿为了弟弟,都愿意作出牺牲。换亲后,王明礼还是过了一两年就发了病。
1977年恢复高考时,王明礼超龄,这年他的户口上调,被安排在商店做营业员。1978年,他正在发病,何谈备考复习。
1996年夏天,他的弟弟接到姜堰精神病院电话,说王明礼上吊自尽。次日,他的弟弟和姐姐、姐夫等人去看,王明礼的额部凹陷,是明显的外力所致。他们质问医院,进院时,连裤带也被搜掉,他拿什么上吊?想打官司,有人劝说,一是取证难,二是时间拖得长,你们耗不起。何况,死者已经到了你们放心的地方。他们考虑,确实没有人与王明礼有仇,估计是他发病时被他人回击失手致死,何必再造成另一家的悲剧呢?另外,各家都忙,时间长了真的拖不起,于是免予起诉,民政部门妥善处理了后事。这一年,王明礼51岁。一个努力向上的人,一个曾被家人、社会寄予厚望的人,因为一个字,悲惨地、过早地结束了生命。真是要命的一个字啊!
注:王明礼(1945—1996),男,农民。
结语
一、1966年我们高三同班同学52人,除2人体检不合格外,50人参加高考,但因高考突然废止,无一人被大学录取。
二、1972~1976年,推荐上学3人(大专2人、中师1人)。
三、1977年冬高考恢复,12人参加高考,初试全部通过参加复试,录取10人(本科7人、专科1人、中师2人),高中毕业11年半后进入高校或中师学习;1978年,11人参加高考(其中1人是上年落榜者),录取8人(本科2人、专科6人),高中毕业12年或13年后进入高校学习。其中,主要为户口、工作而考的17人,全部被录取;主要为深造而考的5人(王金钰、刘德仁、曹家和、王振汉、王佩霞),仅录取1人(2人因病,2人因公办教师)。
四、30人(已报名、想报名未成、未报名)未进入考场,主观原因是不想劳神、怕落榜丢面子等,而客观原因多种多样:已有工作、工作忙、工作放不下、家里离不开、年龄大、被推荐上大专或中师刚毕业、患病怀孕等。
調查得到健在同学和逝去同学家人亲友的支持,谨致谢忱!
作者简介:
高泰东,1948年生,男,推广研究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3项主持),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8篇被联合国期刊收录;两次入选江苏省委学科带头人“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获“感动泰州十大人物”“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次从县城走向农业部讲台,用30年时间为当地一位抗日尼姑“找”出法名等;出版《走近全球茶花王》《姜堰佛教史稿》《1966年我们读高三》等,约125万字;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六十年的“春联故事”刊2009年《新华每日电讯》,由CNTV采访对外播出,成为世界新闻。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