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制造专业是培养机械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教学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市场经济接轨。本文对机械工程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机械 模块式课程体系
机械工程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工科专业,它是制造业的基础,计算机的应用使机械制造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计算机的应用已从设计、工艺、制造、检测、经营管理各个方面,构成计算机集成制造。传统的机械制造教育体系,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作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必须对相关的企业作广泛的调研,指导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必须根据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的研究,必须构建出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我校在近十年的机械工程专业教育实践中探索了2 M模块式课程体系。
一、“2 M”模块式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机械制造专业是培养机械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教学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市场经济接轨;随着科学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机械行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传统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存在严重的不足;作为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课程是决定教学质量最基本的因素,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M”模块式课程体系(以下简称“2+M”模式)是我校在总结实践模块式技能组合课程模式(MES)、职业群集课程模式、集群式模块(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更适合职教实际的新课程模式,是对国内外模块式课程模式的总结与发展。
二、“2 M”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含义
“2+M”中的“2”指熟练掌握一个职业群中各岗位所必须的一个职业通用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一个专业基本技能,即基本岗位能力;“M”即“多能”,指掌握某一职业群基本岗位能力以外的多个岗位的专项能力(亦可包括相关职业群的专项岗位能力)。“模块式”课程是指构成职业群各岗位专项能力的课程体系实现模块式结构;每一个能力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能力目标;学校具体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知识、态度、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和劳动市场的社会需求等组装设置配套的选修或必修的专项岗位能力课程。
“2+M”模式具体操作时,采取“多轨教育、多证考核、多‘学历’认证”的方法构建课程。其中,“多轨教育”是指采用正常课堂教学,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技能训练外,通过定向培训、技能强化训练、企业实习顶岗生产等多途径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养;“多证考核”是指参加劳动人事部门组织的技能等级考核,以获得多个工种的技能等级证书为标准,考核学生的多个职业岗位能力;“多‘学历’认证”是指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本专业的毕业证书外,学校根据学生掌握的职业岗位能力情况和实际职业能力发给相关专业的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
为实现使学生获得机械工程师素质和技能的基本训练,能从事机械工程专业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即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他是依据“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原则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重基础”是指重视学科基础,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要加强,只有这些基础夯实了,才能达到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且有利于学生继续深造与知识更新;“宽口径”是由现代工程实践呈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技术的交叉性所决定。“多方向”是指每个专业有四个以上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使学生学有专长,人人都有精于某道的“看家本领”;“强应用”是应用型本科对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所在,要求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在生产一线上手快,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
三、“2+M”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框架
在实践过程中,我校逐步形成以下课程主线,如表1所示。
在图2中是四个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不包含选修课程。“2 M” 模块式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并重为指导思想,对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和重组,实行课程整体优化。其目标是使学生精通某一职业群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水准等相类似的、共同的核心技术和知识,学生在获得某一类职业群的入口技能的同时掌握多个专项岗位能力,以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性和职业技能的通用性。
“2 M”的课程体系,学生在1—2年级,基本上是掌握文化基础课模块课程的知识和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的知识;学生到高年级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社会就业的需要,选择专业方向学习“M”中的1—2个专业方向的模块知识。
四、2 M课程体系实施的途径
“2+M”模式课程体系通过对传统的课程知识结构性调整和重组,实行课程整体优化的基本做法是:一方面把课程内容中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组合起来;另一方面把过于强调学科性、系统性而使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部分加以整合,删繁就简,强干弱枝;对于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按照模块的形式确定其专业能力及相应的专项技能,规范能力目标、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辅以一定的或专业或综合素质相配套的活动课,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1.树立新的职业教育观念
要构建特色鲜明的“2 M”模块式课程体系,必须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前提。为此,我们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实现了以下“五个转变”:由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转变为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与社会适应性相统一”;由强调“能力本位”转变为强调“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并重”;由强调“终结教育”观念转变为“终身教育”观念;由强调“娴熟操作技能培养”转变为既重视“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又重视“创造能力培养”;树立“开放式办学,产学研一体化”观念。
2.专业课程整合,突出岗位群能力培养目标
“2+M”模块式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等机工程技术应用人才为教育目标,根据教育本身的规律,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出发整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克服一般专业设置课程门类多且内容细,不利于职业岗位群能力培养的矛盾。
“2+M”模式专业教育计划,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对各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如在机械类课程中,以开设“现代机械工程基础”取代传统机械类专业课程计划中四大力学独立开设、不可或缺的课程设置方式;以内容重组的方式开设《现代机械制图》课程代替《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如将《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刀具》和《金属切削原理》内容进行整合形成《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
对专业课程的整合,“2+M”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把握了三条原则:(1).因需设课、模块组合;各相关课程的内容按需取精,并按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和界面组成少学时、多模块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自主选择,循序渐进,不再拘谨于恪守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分类法则。(2).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专业教学课程模块化,并不是让学生零碎地、孤立地、盲目地、无序地进行学习。“2+M”模块式课程体系对各子系统课程模块确定一定的学习比例,指定或非指定课程组以帮助学生达到或满足学习相对系统性的要求。(3).专业整合的实用性和创造性,优化设计服从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总目标,突出专业理论的结果及应用领域、实用案例,注重应用领域的前瞻性和实用案例的创新性,以拓展学生视野和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对于理论渊源的推演,则强调尽量少讲或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3.模拟仿真、工场实训、生产实践——全方位落实岗位群专项能力训练
高等职业教育其实践性教学环节除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外,一般主要指实验和实习。为达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工作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 “2+M”提出了实训的概念,从计算机模拟仿真实训到实习工场实训,再到校企合作生产实践三个阶跃层次,全方位专项训练达到培养职业群专项岗位能力目标。
(1).岗位群专项能力训练采用实用软件或模拟仿真系统岗位群专项能力训练采用实用软件或模拟仿真系统有下列优点:第一,节约经费。一个数控机床仿真软件需1万元人民币,而一台国产的数控机床至少要10多万元。第二,减少占地空间,只需电脑及工作台,软件无需空间堆放。第三,安全,大型重装备设施的实训项目,采用软件系统或仿真运行后再使用实物系统,既能避免设施的损坏,更能有效地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第四,有利于学生创新和自信力的提高。采用仿真、模拟软件进行岗位群专项能力训练,具有克服高等职业教育固有的经费紧张,实验、实习设施不足等固有矛盾的特点,学校根据行业技术岗位的要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仿真、模拟软件,采用数字化、软件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实训项目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2).强调实训项目的功能应用性、工艺规范性和创造性,实现“零距离”上岗
首先,“2+M”模式在安排、布置实训场所时,尽力避免采用实验室的框架,学生使用的装备、工具根据经济、职业形态的多样性,采取少批量、多组合方式,尽可能贴近职业事实、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
其次,“2+M”模式在设计实训项目时,强调实训项目的功能应用性和工艺规范性。如数控加工技术与编程实训项目,学生的实训是一个月,是工厂使用的机械加工机床,加工的材料是金属而不是塑料棒或蜡模;不管是机床的调整、工件的装夹、切削刀具的对刀和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液的选择、切削刀具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的制订都是按工厂的实际要求,学生通过实习,可达到“零距离”上岗。
再次,“2+M”模式实训目的定位于主要技能的独立操作能力和熟练水平,而不是对某项技能的了解。
五、结束语
“2 M”模块式课程体系采用职业分析方法,研究某类职业群共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职业的入门技术,并进行教学分析发展系统的课程和教材,既重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又重多种岗位能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具有灵活的弹性和个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转岗的能力储备。既体现了“宽基础”的特点,又具有“活模块”的弹性和个性。这种新型的课程设置模式解决了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气氛不浓,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就业面窄的问题,是一种科学的、进步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新型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德发.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川.机械职业教育,2002,(5):12-13.
[2]刘迎春,宁立伟,邓奕等.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 [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14(3):59-62.
[3]李焕锋,刘自然.适应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深化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2):50-52.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
【关键词】高职机械 模块式课程体系
机械工程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工科专业,它是制造业的基础,计算机的应用使机械制造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计算机的应用已从设计、工艺、制造、检测、经营管理各个方面,构成计算机集成制造。传统的机械制造教育体系,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作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必须对相关的企业作广泛的调研,指导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必须根据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的研究,必须构建出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我校在近十年的机械工程专业教育实践中探索了2 M模块式课程体系。
一、“2 M”模块式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机械制造专业是培养机械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教学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市场经济接轨;随着科学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机械行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传统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存在严重的不足;作为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课程是决定教学质量最基本的因素,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M”模块式课程体系(以下简称“2+M”模式)是我校在总结实践模块式技能组合课程模式(MES)、职业群集课程模式、集群式模块(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更适合职教实际的新课程模式,是对国内外模块式课程模式的总结与发展。
二、“2 M”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含义
“2+M”中的“2”指熟练掌握一个职业群中各岗位所必须的一个职业通用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一个专业基本技能,即基本岗位能力;“M”即“多能”,指掌握某一职业群基本岗位能力以外的多个岗位的专项能力(亦可包括相关职业群的专项岗位能力)。“模块式”课程是指构成职业群各岗位专项能力的课程体系实现模块式结构;每一个能力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能力目标;学校具体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知识、态度、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和劳动市场的社会需求等组装设置配套的选修或必修的专项岗位能力课程。
“2+M”模式具体操作时,采取“多轨教育、多证考核、多‘学历’认证”的方法构建课程。其中,“多轨教育”是指采用正常课堂教学,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技能训练外,通过定向培训、技能强化训练、企业实习顶岗生产等多途径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养;“多证考核”是指参加劳动人事部门组织的技能等级考核,以获得多个工种的技能等级证书为标准,考核学生的多个职业岗位能力;“多‘学历’认证”是指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本专业的毕业证书外,学校根据学生掌握的职业岗位能力情况和实际职业能力发给相关专业的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
为实现使学生获得机械工程师素质和技能的基本训练,能从事机械工程专业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即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他是依据“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原则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重基础”是指重视学科基础,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要加强,只有这些基础夯实了,才能达到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且有利于学生继续深造与知识更新;“宽口径”是由现代工程实践呈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技术的交叉性所决定。“多方向”是指每个专业有四个以上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使学生学有专长,人人都有精于某道的“看家本领”;“强应用”是应用型本科对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所在,要求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在生产一线上手快,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
三、“2+M”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框架
在实践过程中,我校逐步形成以下课程主线,如表1所示。
在图2中是四个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不包含选修课程。“2 M” 模块式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并重为指导思想,对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和重组,实行课程整体优化。其目标是使学生精通某一职业群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水准等相类似的、共同的核心技术和知识,学生在获得某一类职业群的入口技能的同时掌握多个专项岗位能力,以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性和职业技能的通用性。
“2 M”的课程体系,学生在1—2年级,基本上是掌握文化基础课模块课程的知识和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的知识;学生到高年级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社会就业的需要,选择专业方向学习“M”中的1—2个专业方向的模块知识。
四、2 M课程体系实施的途径
“2+M”模式课程体系通过对传统的课程知识结构性调整和重组,实行课程整体优化的基本做法是:一方面把课程内容中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组合起来;另一方面把过于强调学科性、系统性而使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部分加以整合,删繁就简,强干弱枝;对于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按照模块的形式确定其专业能力及相应的专项技能,规范能力目标、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辅以一定的或专业或综合素质相配套的活动课,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1.树立新的职业教育观念
要构建特色鲜明的“2 M”模块式课程体系,必须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前提。为此,我们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实现了以下“五个转变”:由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转变为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与社会适应性相统一”;由强调“能力本位”转变为强调“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并重”;由强调“终结教育”观念转变为“终身教育”观念;由强调“娴熟操作技能培养”转变为既重视“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又重视“创造能力培养”;树立“开放式办学,产学研一体化”观念。
2.专业课程整合,突出岗位群能力培养目标
“2+M”模块式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等机工程技术应用人才为教育目标,根据教育本身的规律,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出发整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克服一般专业设置课程门类多且内容细,不利于职业岗位群能力培养的矛盾。
“2+M”模式专业教育计划,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对各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如在机械类课程中,以开设“现代机械工程基础”取代传统机械类专业课程计划中四大力学独立开设、不可或缺的课程设置方式;以内容重组的方式开设《现代机械制图》课程代替《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如将《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刀具》和《金属切削原理》内容进行整合形成《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
对专业课程的整合,“2+M”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把握了三条原则:(1).因需设课、模块组合;各相关课程的内容按需取精,并按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和界面组成少学时、多模块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自主选择,循序渐进,不再拘谨于恪守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分类法则。(2).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专业教学课程模块化,并不是让学生零碎地、孤立地、盲目地、无序地进行学习。“2+M”模块式课程体系对各子系统课程模块确定一定的学习比例,指定或非指定课程组以帮助学生达到或满足学习相对系统性的要求。(3).专业整合的实用性和创造性,优化设计服从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总目标,突出专业理论的结果及应用领域、实用案例,注重应用领域的前瞻性和实用案例的创新性,以拓展学生视野和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对于理论渊源的推演,则强调尽量少讲或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3.模拟仿真、工场实训、生产实践——全方位落实岗位群专项能力训练
高等职业教育其实践性教学环节除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外,一般主要指实验和实习。为达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工作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 “2+M”提出了实训的概念,从计算机模拟仿真实训到实习工场实训,再到校企合作生产实践三个阶跃层次,全方位专项训练达到培养职业群专项岗位能力目标。
(1).岗位群专项能力训练采用实用软件或模拟仿真系统岗位群专项能力训练采用实用软件或模拟仿真系统有下列优点:第一,节约经费。一个数控机床仿真软件需1万元人民币,而一台国产的数控机床至少要10多万元。第二,减少占地空间,只需电脑及工作台,软件无需空间堆放。第三,安全,大型重装备设施的实训项目,采用软件系统或仿真运行后再使用实物系统,既能避免设施的损坏,更能有效地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第四,有利于学生创新和自信力的提高。采用仿真、模拟软件进行岗位群专项能力训练,具有克服高等职业教育固有的经费紧张,实验、实习设施不足等固有矛盾的特点,学校根据行业技术岗位的要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仿真、模拟软件,采用数字化、软件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实训项目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2).强调实训项目的功能应用性、工艺规范性和创造性,实现“零距离”上岗
首先,“2+M”模式在安排、布置实训场所时,尽力避免采用实验室的框架,学生使用的装备、工具根据经济、职业形态的多样性,采取少批量、多组合方式,尽可能贴近职业事实、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
其次,“2+M”模式在设计实训项目时,强调实训项目的功能应用性和工艺规范性。如数控加工技术与编程实训项目,学生的实训是一个月,是工厂使用的机械加工机床,加工的材料是金属而不是塑料棒或蜡模;不管是机床的调整、工件的装夹、切削刀具的对刀和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液的选择、切削刀具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的制订都是按工厂的实际要求,学生通过实习,可达到“零距离”上岗。
再次,“2+M”模式实训目的定位于主要技能的独立操作能力和熟练水平,而不是对某项技能的了解。
五、结束语
“2 M”模块式课程体系采用职业分析方法,研究某类职业群共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职业的入门技术,并进行教学分析发展系统的课程和教材,既重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又重多种岗位能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具有灵活的弹性和个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转岗的能力储备。既体现了“宽基础”的特点,又具有“活模块”的弹性和个性。这种新型的课程设置模式解决了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气氛不浓,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就业面窄的问题,是一种科学的、进步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新型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德发.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川.机械职业教育,2002,(5):12-13.
[2]刘迎春,宁立伟,邓奕等.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 [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14(3):59-62.
[3]李焕锋,刘自然.适应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深化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2):50-52.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