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还是存在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对如何改善这种现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主观能动性;情感教育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有所思考。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性
在现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室中心的教育方式为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地发挥,其主要原因包括:
(1)传统教育的模式很难改变。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教师的本质工作就是传授知识,也就是韩愈先生所指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历来被当作讲授者、控制者和评估者,摆在中心的位置。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成绩和分数,而不是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他们很难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能被动地听讲。
(2)班级人数过多也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固然有很多先天的优势,但是,班内人数较多,一般在60人左右,教师可能会无法完全照顾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因此可能会大打折扣。
二、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1.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教师的传授所得,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对意义进行自行建构的结果。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才有意义。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仅是在客观上用好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器材和教学手段,更主要的是还应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丰富的表情、眼神、肢体语言和切合实际的授课技巧方面做足文章,让教学工作有血有肉,消除学习的紧张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具体而言:
一是借助多媒体手段,加大英语文化的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已逐步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许多地方多媒体教学应用得还比较单调、机械,甚至有的还流于形式,没有能充分发挥好多媒体这一科技手段的先进作用。我们更多地可以利用它作为立体媒介的多功能性,将英语母语文化的丰富内容,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技巧。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3.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活动
高中课本的篇幅较长,难度大,抽象概念多,语法知识也更加的深入和复杂,对于学生而言,进行适当地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学生在没有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就走入教室,那么他们就只能被动地听,被动地看,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教导学生进行适当地预习互动,而且,还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预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如上课勤做笔记、学会提出问题,并学会对问题进行思索、分析和探讨,必要时可以借助一定的学习工具。
4.重视情感因素,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学困生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学优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学困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其稳.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及其启示[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4).
[2]赵一农.言语学的兴起与繁荣[J].山东外语教学,2005—6:18.
[3]蔡蓓芳.浅谈培养初中英语学习的主动性[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2).
作者简介:
李国龙(1988.12—),男,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英语)。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主观能动性;情感教育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有所思考。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性
在现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室中心的教育方式为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地发挥,其主要原因包括:
(1)传统教育的模式很难改变。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教师的本质工作就是传授知识,也就是韩愈先生所指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历来被当作讲授者、控制者和评估者,摆在中心的位置。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成绩和分数,而不是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他们很难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能被动地听讲。
(2)班级人数过多也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固然有很多先天的优势,但是,班内人数较多,一般在60人左右,教师可能会无法完全照顾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因此可能会大打折扣。
二、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1.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教师的传授所得,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对意义进行自行建构的结果。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才有意义。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仅是在客观上用好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器材和教学手段,更主要的是还应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丰富的表情、眼神、肢体语言和切合实际的授课技巧方面做足文章,让教学工作有血有肉,消除学习的紧张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具体而言:
一是借助多媒体手段,加大英语文化的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已逐步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许多地方多媒体教学应用得还比较单调、机械,甚至有的还流于形式,没有能充分发挥好多媒体这一科技手段的先进作用。我们更多地可以利用它作为立体媒介的多功能性,将英语母语文化的丰富内容,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技巧。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3.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活动
高中课本的篇幅较长,难度大,抽象概念多,语法知识也更加的深入和复杂,对于学生而言,进行适当地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学生在没有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就走入教室,那么他们就只能被动地听,被动地看,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教导学生进行适当地预习互动,而且,还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预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如上课勤做笔记、学会提出问题,并学会对问题进行思索、分析和探讨,必要时可以借助一定的学习工具。
4.重视情感因素,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学困生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学优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学困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其稳.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及其启示[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4).
[2]赵一农.言语学的兴起与繁荣[J].山东外语教学,2005—6:18.
[3]蔡蓓芳.浅谈培养初中英语学习的主动性[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2).
作者简介:
李国龙(1988.12—),男,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英语)。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