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每次到河南采访,都听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两句话:“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怀念三书记”。这里群众所说的三位县委书记,是指兰考的焦裕禄、林县的杨贵和辉县的郑永和。
焦裕禄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杨贵同志虽然年轻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六十年代他领导修建的红旗渠至今仍是林县人民艰苦创业的骄傲。只有郑永和同志在辉县的业绩,由于当时正值“文革”那段荒诞的岁月,不仅未能很好地宣传,反而被埋没了。
我与郑永和相识已将近20年了。七十年代中期,我曾四次到辉县采访,近几年我与他又两次在辉县相聚,在多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钦佩他那股艰苦创业的干劲,更敬重他处处关心人民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不管人世间经历多少风云变幻,在我的心目中,以他为代表的辉县一代共产党人带领群众创造的辉煌业绩,已经与那巍巍太行融为一体。我忘不了辉县的山山水水,忘不了那些动人心魄的往事……
(一)
我最早听到郑永和的名字,是在国务院一次讨论生产的会议上。有人反映,社会上有个说法:“全国大乱,辉县大干”,说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为了发展生产、挖掉穷根,带领全体县委委员在一片乱石滚滚的河滩上安营扎寨,改土造田。这一消息在当时阴云翻滚的政治气候下,简直是透出云层的一束阳光。我不仅为之感动,更为之向往。不久,我便带着几个记者匆匆赶往辉县。
那时正值严冬,寒气逼人,在县委大院一间简陋的平房里,我第一次见到了郑永和。他大约50岁出头,中等个子,黑红脸膛,壮壮实实,一副山里农民的形象。如果不经介绍,谁也不会认为他就是县委第一书记。
我们围坐在火炉边烤着火,喝着热茶。郑永和介绍说,辉县是个穷山沟,三分平川七分山,特别是北部,大面积被山占了,好地被河滩占了,当地老百姓说是“光山秃岭干河滩”,耕地是“瓢一块碗一块”地“挂”在山腰上。解放20多年了,山区里还有群众缺吃少穿,有些地方吃水都困难。“不过,县里也有有利条件;造地有河滩,绿化有荒山,修水库有山沟,修渠道有石头,修电站有水有落差。”他说:“过去没能改变面貌,只怨我们没干好。想想焦裕禄,看看林县的红旗渠,我心里感到惭愧呵!这几年,我们发动群众,让大家明白了‘苦熬没有盼头,苦干才有奔头’的道理,这就干起来了。”最后,他激动地说:“再干不出个模样,我这个书记还有什么脸面去见老百姓啊!”
短短几句话,使我们看到了这位县委书记的胸怀。
第二天,我们便同他一起去了洪州城。
位于辉县西北部的洪州城,传说是个古战场,是几条山洪汇流的地方,方圆几十里乱石滚滚,荒无人烟,就像一片小戈壁。据郑永和介绍,1972年冬天,他领着县委全体委员和各级干部200多人来到这里,在乱石滩中安营扎寨。他们住帐篷,睡地铺,每天起五更,搭黄昏,用铁镐、铜钎给荒滩“开膛破肚”。他们把大石头起出来垒堰,小石头深埋于地下,然后取土造田,开路筑渠,植树造林。苦干一冬春,就造出600亩良田。群众看到干部带头大干,深受鼓舞,一队队人马从四面八方开来。人多地少的城关、梁村等公社专门组成了造田远征大军,元旦、春节也不回家。一时,沉睡千年的荒滩上地窖成排,窝棚林立,宛如鼓角连天的古代军营。
我们登上一块高地,俯视洪州城的情景,只见广阔的石海中浮出了一排排石砌的房舍,一片片平整的田畴。郑永和指点着告诉我,那边的15000亩土地已经长出了小麦,这边的防护林也已成活。在那正在修整的河滩上,更是一幅千军万马战天斗地的沸腾场面。寒风中,林立的红旗漫卷;深山里不时传来开山炸石的炮声。那雄浑壮观的劳动场景,着实令人激动。
这半天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忘。事实雄辨地说明,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乱石滩改变了面貌。正像郑永和说的,再过几年,这里将是一片新的农田,新的村庄。
在从工地返回县城的那天晚上,县里的一位同志悄悄对我披露了洪州大战的背景。他说:就在大战即将拉开序幕的时候,“上面”突然派来了工作组。他们撇开县委,分头下到各公社“突出政治”去了。一时间,什么“郑永和光说干干干,不抓纲和线,脱轨转向不称职”的小道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县。几天后,郑永和跟往常一样,背起锤钻下乡,有人把他拉到一边小声说:“风声不妙,你把工具收起来吧!”郑永和笑道:“毛主席说过,‘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谁敢反对这最基本的活动呀!”
他来到拍石头公社。公社书记孙钊像遇到了救星,拉着他焦急地问:“他们说我‘宁愿下地流身汗,不肯坐下把书看’,是典型的‘生产党’……这‘生产党’我怎么检查呵?”郑永和告诉他:“你就这样说:我学得不够,干得更不够;今后要认真学,更要下大力气干!”
回到县城郑永和与工作组发生了正面冲突。工作组给他扣上一大堆帽子。逼迫他检讨“犯了严重的路线错误”。郑永和回答:“真革命,假革命,要到生产实践中做鉴定!”不久,他又组织起200多名干部,顶着逆风恶浪开到了洪州城。
这是一段荒诞的历史插曲。但人们从中看出了当时郑永和的胆略和气质。
那些天,从断断续续的交谈中,我了解到郑永和的一些经历:他是当地人,出身贫苦,母亲饿死在家里,父亲死在外边被狼吃狗拖,兄弟几个都流离失所没了踪影。1944年,他参加了革命队伍,就在辉县一带的太行山上打游击。
有一次,我们坐在山坡上小憩,他对我说,老百姓曾这样批评我们干部:“过去在一起逃荒要饭,受压迫受剥削,一起打日本打老蒋,提着脑袋闹革命。现在胜利了,你们坐上小汽车了,我们山区还是肩挑人抬,连个小推车都进不了山。难道毛主席、共产党就光解放你们吗?”他说,他听了这话非常痛心,有生之年,决不会忘记!
我们渐渐地熟悉起来,彼此了解更多了,尽管郑永和谈起辉县人大干时,只谈群众从不谈自己,但他的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却在干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
那是兴修陈家院水库的时候,大坝急需石料,工地的6000多名民工中只有300多人会石匠活,几十万方石料靠这些石匠锻,要锻到哪年哪月?工地指挥部心急火燎,一天三遍给县委打电话,要求增派石匠。 郑永和背着锤钻来到工地,把干部和施工人员一齐叫到山坡上。他对大家说:“有太行山,就有石匠。群众可以当石匠,干部为啥就不能?”他号召干部都拿起锤钻,跟石匠师傅学手艺,限期掌握基本的锻石技术。
20多天后,还是在那个山坡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考石匠的比赛开始了。20几名县和公社一级的干部背着锤钻来到了考场。郑永和宣布:“今天考试破石头,20分钟一个眼,看谁锻得好,锻得快!”赶来观赛的群众把考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那时正是三伏天,树枝纹丝不动,岩石热得火烫。一声令下,干部们围着两间房大的岩石叮叮当当干起来,顿时火星飞迸,石屑横飞。经石匠师傅组成的“监考组”评议,20几位干部,只有两个不合格,县委书记郑永和考了个第三名。
消息传到各工地,群众学石匠的浪潮涌遍全县,全县的石匠很快从3000人激增到40000人。许多群众举起铁锤自豪地说:“俺是在陈家院水库工地学的手艺,跟郑书记是师兄师弟。”妇女们也组织起“石姑娘队”喊着“男女都一样,姑娘当石匠”的口号来到工地参战。从此,郑永和又被群众亲昵地称为“石匠书记”。
另一件事发生在一个春节的前夕。那天晚上,大雪纷飞,北风呼啸。郑永和刚躺上床,就想起明天是大年三十,原定明天一早要给深山里的黄道水群众送煤,这大雪一封山,群众没有煤怎么过年呢?!他连忙披衣起床,叫醒县委常委王合保、李灿等同志,又召集起一批干部,连夜拉起板车冒雪送煤去了。
山高路陡,雪大风紧,黑夜沉沉,人们外衣结成了冰甲,内衣却被汗水浸透。40多里的山路,他们走了七八个小时。第二天清晨,当他们到达黄道水大队时,整个山村沸腾了。群众纷纷拥到村头,迎接为他们雪中送炭的亲人。许多人从满身冰甲的雪人中认出了郑永和,感动得哭了起来。他们说:“当年的老八路回来了!”
这真是一幅感人肺腑的、名副其实的雪中送炭图。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为像郑永和这样关心群众的县委书记感到骄傲!
(二)
半年之后,我第二次到辉县采访。
两名上次同来采访留在这里蹲点的记者听说我来了,赶来与我会合。这一段时间,他俩积累了不少采访素材,也学会了打钢钎、锻石头的本领,脸晒黑了,手上结出了厚厚的老茧。
他俩告诉我郑永和经常身穿补丁衣脚蹬打掌鞋,深入山村为群众办实事。他下乡时总是带着劳动工具,沿途为群众挑担、拉车、嫁接果树,走到哪里干到哪里。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项工程都倾注着他的心血。辉县的男女老少,几乎无人不认识郑书记,一些群众说,郑永和就是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有一年种麦季节,郑永和在固村蹲点。县里规定麦地必须深翻一尺以上,每个干部要翻一亩半地。正在这时,地委通知郑永和去开了两天会。会刚开完,他就连夜赶回固村,一清早扛着三把抓钩下地了。一把抓钩他自己用;另外两把放在地头,有干部来找他商谈工作,拿起抓钩跟他边刨边谈。与他一起蹲点的青年干部说:“你那点活,我们捎带着就完成了,你何必那么认真呢?”郑永和说:“领导不能欠帐。领导欠一笔帐,就得允许群众欠十笔帐。”为了追回耽误的时间,晚上,他提着马灯去翻地。一个星期下来,郑永和超额完成了任务。
这次采访,我提出系统地看一看山区的交通。此后的几天,郑永和便带着我驱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蜿蜒的公路在群山之间伸展,深沟峡谷间飞架起长虹般的石桥,汽车载着水泥、砂石、粮食、山货,奔跑在山腰,骡马大车、平板车、小推车逶逶迤迤,宛如舞动的长龙。让我特别振奋的是,辉县人民在基本没有机械和设备的条件下,就是凭着钢钎打、炸药崩,凿通了十几条公路隧道,总长达9300多米。郑永和告诉我,县里有个“愚公移山专业队”,只有200多人,当时全国最长的公路隧道――800米的愚公洞,1200米的友谊洞,1400米的向阳洞,1800米的胜利洞,都是以这支队伍为骨干打通的,打向阳洞时,原想总得三四年时间,结果只用一年零十个月就奇迹般地打通了。
公路修起来了,隧道打通了,急需培养一批年轻的汽车司机。郑永和培训司机的故事,也是非常感人的;1974年秋天,国家拨来18辆解放牌汽车,县里选出80多名青年组成了“第二汽车队”,郑永和兼任车队的队长。他先把这些汽车全部封存,然后带领司机训练班的学员翻山越岭,拉起平车给水库工地运材料,担起箩筐给山区群众送煤。许多人心里纳闷:放着汽车不开,用这种“落后工具”来培训司机,简直是“出洋相”。郑永和说:“这是要求他们日后进城不要忘了农村,当了工人不要忘记农民,开了汽车不要忘了拉平车、担箩筐的艰难。”经过85天的培训,这批学员学会了驾驶、修理技术,而更重要的是,牢牢掌握了为人民服务这个正确的方向盘。他们提出:生活不搞特殊,开车不要补助,新人、新车、新思想,开车要开出新风尚。他们在辉县的建设中,干得非常出色,正像一位司机所说:“郑书记一心牵挂着群众,也培养我们心里想着农民。”
一天,途经石门水库,我们下车休息,站在90米高的水库大坝上,郑永和遥指巍巍耸立的石门峰说:在战争年代,我们一个班12名战士被敌人围困在峰顶上,他们打尽了最后一颗子弹,集体跳崖,全部壮烈牺牲。他说:“解放这块土地,需要流血牺牲;建设这块土地,同样需要这种英勇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接着,郑永和充满激情地给我讲述了一家普通农民的动人事迹。
在石门水库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塌方事故,民工白永义不幸牺牲。他的老伴流着泪对前来慰问的郑永和说:“俺难过的是,永义的任务没有完成,俺家不能欠着。”她把大儿子白福才送到了工地。白福才继承父志,接连三次被评为模范。后来工地推荐福才去小煤窑当工人,这位老大娘又把二儿子送到工地,拿起父兄的工具接着干。不久,工地接到白福才寄来的一笔汇款,他在信中说,自己不能直接参加水库建设了,愿将节余的工资寄给工地,尽一点心意。
“比一比群众的贡献,我们干部做的那点工作算个啥呀。”说到这里,郑永和沉默了,目光久久凝视着巍峨的大坝,凝视着那一层又一层洒满群众汗水的数不清的石块。 谈起辉县群众的功绩,郑永和有说不完的话语。他还对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傍晚,我们一起察看了郊东沟的大片造地之后,攀着山间小径来到拍石头公社党委办公地。这是一座用石块垒起围墙的破旧小院,有十来间矮墙小窗的旧式民房。小院门旁有一间小屋,地势较低,屋顶平平的。公社书记孙钊在屋顶铺上草席,端来大碗茶,我们三人席地而坐,畅谈了很久,从当时的苦干谈到拍石头和辉县的未来。
晚风驱散了炎热,蝈蝈在低吟轻唱。郑永和说,太行深处有个营寺沟,历来被认为是“鸡蛋壳里发面――没啥发头”的穷地方。这里有位三代扛长工出身的老汉元家清,从土改分得一面山坡起,就不声不响地刨土造田。20多年过去了。他硬是把一沟石头变成了一沟庄稼。他都近80岁了,身子骨种不得地了,还常常告诉队里人:“东山有咱队二分地,看节气种上”,“西坡插上红薯了,操点心管管。”队里的家业不断增加。却从未见他找会计记过工。老汉临终前还挣扎着让儿孙们扶他到地边,捧起一把土,留下遗言:“东山的树,我没栽完,后山还修块好地,你们要接着干啊……”
郑永和说:“我永远也忘不掉这个可敬的老人……老汉造的地,后来成了县里的样板,我们在洪州城和郊东沟大规模地造地,就是照他的办法干的。他的精神一直鞭策着我们。”
不知什么时候起,风停了。树叶纹丝不动,山岩肃立在静穆之中,连蝈蝈也不再吟唱,似乎都在倾听一个共产党员的心曲。
其实元家清老汉的那股韧劲,就生动地体现在郑永和身上。辉县的干部告诉我,全县第一支绿化荒山突击队就是由郑书记带上山的。由于有1958年造林失败的教训,有人认为荒山难变绿,石头山上难长树。郑永和不信这个邪,偏偏选择石硬、水少、土薄的方山来试点。数九寒冬,他带着30多个共青团书记,背着行李,带着工具,攀过艰险的鸡冠峰,登上方山顶。他拿起镢头刨坑,垒起石头棚上草,教青年们盖窝棚。山上缺水,吃水用水都要到山下挑,饭后他就拔起一把白草把饭碗抹干净,说:“这样洗碗就节省下水了。”白天,他和青年们一道把石山炸出一个个深坑,筑起一条条长坎,担起黄土,栽下幼树。夜晚,点起篝火,青年们围坐在他的周围,听他讲当年游击队的战斗故事。他们一连好多个日夜吃住在山上,郑永和的眼熬红了,脸冻肿了,青年们心疼地说:“郑书记,你脸肿了。”他摸摸脸笑着说:“不,是吃胖了。”
春风再起时,光秃灰黄的方山顶上泛起一片新绿。人们从这里看到了希望。第二年冬天,郑永和在方山顶上搭起的那种窝棚,在大大小小的山梁上成群出现,一年全县就造林数万亩。几年下来,一些光秃岭都陆续披上了绿装。
在此后直到“文革”结束前的一段时间里,我又两次踏访辉县。这四次采访,辉县人民在郑永和领导下改天换地的壮举,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这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山坡上,支离破碎的小片耕地变成了层层梯田;河滩里,几十里长的乱石沟中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大小山沟中,星罗棋布着水库、大型蓄水池,加上电灌站、截流坝、暗渠、渡槽,组成了巨大的山区灌溉网,全县粮食产量由二亿斤逐年增加到六亿八千万斤。与此同进,全县大部分地区实现了水通、路通、电通。化肥厂、水泥厂、炸药厂、发电厂、轴承厂、机械厂、动力修配厂等骨干企业也兴办起来了。这一切,为辉县经济的起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从八十年代开始,期间有七八年间,我没有见过郑永和。工作繁忙,人各一方,尽管总念着他。却始终未能相聚。后来,听说他离休后,在辉县组织一批离退休老同志,成立了一个“老头林果病虫害防治队”,无偿帮助群众治虫,这越发引起了我对他的思念。
1991年10月间,我又一次去了辉县。今日的县城已与昔日判然两样:宽敞的街道、高大的楼房,使我几乎找不到过去的印象了。
郑永和听说我专程前来看望他,急忙从深山区赶回来。在百泉宾馆,我俩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时间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好多年不见了,我发现郑永和并不显老,快70岁的人了,头上竟不见白发,那种精神劲,还和当年一样,半晌,他打破了沉默:“多少年不见了,我们想你啊!”我说:“我也忘不了你,忘不了辉县。”
当天下午,我们一道沿着郊东沟向深山走去。就是这条沟,我曾多次来过,那时候乱石滚滚,一片荒凉;如今层层梯田长满了庄稼,从沟底一直向深山里伸延。汽车驶过一段山道之后,再也爬不上去了,大家徒步向山上攀去。
位于山顶上的山道绝村,只有几户人家,由于这一带黄楝树较多,被郑永和选作治黄楝峰的试点基地。他每次来,都在老百姓家吃住,一住就是一二十天。
我们走进郑永和借住于老乡家的那间小屋。屋内光线很暗,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张挂着蚊帐的单人板床。与过去不同的是,桌上没有文件,只零散地摆放着一些防治果树病虫害的科普书刊。他的劳动工具也由镐、锤、钎、钻换成了喷雾器、短梯、剪刀和放大镜了。
郑永和领我们到山上去看黄楝树。他指着树枝上的楝子对我说:“治好了的,没有虫的楝子是绿色;没治好的,有虫的是红色。”他还说:“从1952年到1969年,这一带的黄楝树一直不结籽,生了一种黄楝蜂,很顽固。它们每年春天繁仔繁到楝子壳里,随着楝子一起生长,正好到楝子熟的季节,它也把楝子全都吃光了。你来采访的那两年,我们曾治过黄楝蜂,没想到近些年,它又猖狂起来了。”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我打趣地说:“没想到这些年没见面,你这个治山治水专家又变成治虫专家了。”
郑永和笑了,大家都笑了。
谈到“老头队”的情况,郑永和对我说:“人老了,干不成多少大事啦,但我们都是老党员,有生之年总还想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他说,“老头队”于1989年初春成立,开始时只有几个人,请了几位大学教授、治虫专家和林业技术员来当老师,向他们学习治虫知识与治虫技术。掌握技术后,他们便从防治柿蒂虫起步,继而又对山楂、黄楝、核桃等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治虫三年,“老头队”不断壮大,试点村已从8个增加到46个。 第二天,我们又去常村乡燕窝村看柿树。那里是郑永和防治柿蒂虫的试点基地,他还义务承包管理着一个小柿园。
汽车在山谷间奔驰。我轻轻地摇下车窗,让秋风吹动白发,尽情地浏览着山区的风景。温煦的阳光抚慰着峻峭的崖壁,峰峦间云蒸雾涌,翻滚着金色的光柱。一树树灿黄的柿子、深红的山楂,衬着青蓝色的群峦叠嶂,缓缓地从车旁移过。秋风中送来阵阵谷香,十月的太行,到处充满着迷人的魅力。
我转过身对郑永和说:“这么多年没来,没想到,这里的山水变得这么迷人。”他笑着说:“这里的景色原来就很美,那些年,你怎么就没注意到呢?”我说:“那时,光注意这里的人美、工程美了,哪有心思观赏风景啊!”
到了燕窝村,我们走进郑永和管理的小柿园。柿园里只有12棵柿树,每棵枝头上,都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有的枝条已被压弯得快接近地面了。看到这喜人的情景,大家都很兴奋。我在树下左转右转拍了不少照片;后来又拿起一个喷雾器要老郑教我如何给柿树喷药。那一看就是外行的架势,把很多人都逗笑了。
我们坐在柿树下休息,村里的乡亲们围拢过来。一个老乡说:“前些年,这小柿园只能摘200公斤柿子,老郑来的第一年,就摘下350公斤。今年看这模样,少说也能摘下1000公斤。”又一个老乡对我说:“郑书记来俺村,就住在俺家。村里为照顾他的生活,说要给俺家补贴。可郑书记不同意,他从自己家里给俺带来了两袋面粉一袋大米。”
谈到治虫的效果,辉县随行的同志说:“1988年,辉县柿子产量才99万公斤;1989年上升到220万公斤;1990年,达到360万公斤;今年,怎么也能收450万公斤。这里面,就有‘老头队’很大的功劳!”
郑永和说:“我们‘老头队’最近制定了‘星火计划’争取用三年时间让治虫活动在全县林果区普及,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山楂无虫,楝子不红,核桃不黑,柿子不落’。”
离开燕窝村时,老郑让人找出一套治虫工具交给我。他说:“送你一套工具,等你离休后,侍弄侍弄花树吧。”我接过了工具,笑着说:“我退下来也参加‘老头治虫队’,你们要不要?”老郑说:“那当然欢迎。”
回到县城的那天晚上,郑永和把方圆几十里内我熟悉的老同志都找来了。我们一起围坐在宾馆大会议室里,说不完当年的人和事,掏不尽心窝窝里的知心话。我发现当年一些县级的干部,大都已白发苍苍,其中许多人也都是“老头治虫队”的队员。过去我采访过的一些石姑娘如今都是中年妇女了,她们当中有些人已成为工厂和企业的骨干。我对他们说:在辉县的建设中,你们都是出过大力的人。没有你们当年的苦干,就没有今天辉县的兴旺。你们的贡献展示在辉县的山山水水,深刻在人民的心中,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这次难忘的聚会,直到午夜十二点,人们还不愿散去……
(四)
1993年11月,我又一次去河南采访,听说郑永和的老伴去世了,我担心他因悲伤而影响身体,在回京途中,特意绕道辉县去探望他。那天晚上,郑永和已在宾馆等我。我进房刚刚放下行李,擦了一把脸,他就把我拉到一边,掏出一张图纸摊开沙发上,急急忙忙地说起修建北干渠的事来。这件事,我上次来时,他就多次向我提起,说他离开辉县时有两件事没有完成,心里很不安。一是宝泉水库没有建成,二是北干渠始终未能上马;特别是北干渠,因为关系到山区几万人口的吃水、用水问题,至今未开工修建,简直成了他一块心病。他说:“这是北干渠的图纸。原来的方案修这条90华里长的渠,要打14个洞,花上千万元;现在的方案只需打9个洞,渠长缩短到只有70多华里,有个五六百万元,发动群众起来干,准能修成。”他还告诉我,七八月伏天,他带了几个老头和水利勘测人员沿着渠线来回走了6趟,重新勘测、丈量,搞出了这张新图。修成北干渠,可以解决山区近4万群众吃水和4万多亩耕地灌溉问题,还可成为8万亩荒山发展林果业的水源。说着,他又指点着图上的一些标记,详细地解释起来。我屏声静气地听着,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采访他时的情景,完全忘记了此行是安慰他的。
夜深人静,他跟我说起妻子去世前的一些事情。他说:“去年4月里,我去张村乡平岭村的尖山洼治虫。那里原有52户人家,因为北干渠没修,他们长期没有水吃,已经搬走了30户,只剩下22户了。我到了农民王明富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围来了。他们说,有门路、有本事的都搬走了,连原来的队长也走了,只剩下他们这些穷庄户人没人管。他们围着我哭,我也掉眼泪。 ”
“那时,作为北干渠序幕工程的‘方山引水工程’已经开工,我是这个工程的顾问,完成这个工程,就可以解决尖山洼一带7000多人的吃水、用水问题。回到家,妻了已经生病,她多想我能在家陪陪她、照顾照顾她啊。可是,当我把尖山洼群众盼水的情况告诉她后,她却对我说:听说愚公移山专业队在方山打洞生活很苦,你最好想办法弄些食品,‘五一’去慰问慰问,给大家鼓鼓劲,也好加快点进度。听了她的话,我随即找了一些有关单位,筹集了一些肉、油、大米等,并同他们一道于4月30日下午送到了工地。这之后,我满脑子装的都是‘七一’通水,而妻子的病却越来越重。6月9日,她在医院动了手术,17日就去世了……”
停了一会儿,郑永和又说:“一想到妻子,我就想到《十五的月亮》这首歌,想到‘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这句歌词……她生前也和我一样,关心群众的吃水,关心北干渠。修不成北干渠,我对不起乡亲们,也对不起去世的妻子。”窗外,风声萧飒,我低头听着郑永和的絮语,不敢抬头注视他的眼睛,我怕我俩的泪水会同时冲破感情的闸门,越发使他难过。
第二天清晨,空中飘着雪花,我同郑永和在百泉公园的湖边散步。我劝他说:“你要是心情不好,就上北京我那里住些日子,看看北京的变化,散散心也好吗?”他说:“不用啦。最难过伤心的时辰已经熬过来了。现在慢慢适应了。再说,县里的同志都对我关心备至,用不着耽心。”雪花越飘越大,湖面上又刮起了小风,我俩沿着小径缓缓地走着,走着。半晌,郑永和又对我说:“其实,我现在的身体还是很好的,老伴的去世,虽然对我打击太大,但更使我揪心的还是北干渠至今仍没有修起来,县里还有几万人吃不上水。我都70出头了,干不了多少年了,修不成北干渠,我死有遗憾,死难瞑目啊。”
听了这些话,我激动地握紧他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情:这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真正出自肺腑的心声。岁月的更替,可以改变他的年龄,可以改变他的职务,却永远改变不了他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分手之前,郑永和要我写几个字留作纪念。我毫不犹豫地挥笔写下了八个大字:“心怀河山,情系人民”。我看到他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1994年5月30日
焦裕禄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杨贵同志虽然年轻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六十年代他领导修建的红旗渠至今仍是林县人民艰苦创业的骄傲。只有郑永和同志在辉县的业绩,由于当时正值“文革”那段荒诞的岁月,不仅未能很好地宣传,反而被埋没了。
我与郑永和相识已将近20年了。七十年代中期,我曾四次到辉县采访,近几年我与他又两次在辉县相聚,在多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钦佩他那股艰苦创业的干劲,更敬重他处处关心人民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不管人世间经历多少风云变幻,在我的心目中,以他为代表的辉县一代共产党人带领群众创造的辉煌业绩,已经与那巍巍太行融为一体。我忘不了辉县的山山水水,忘不了那些动人心魄的往事……
(一)
我最早听到郑永和的名字,是在国务院一次讨论生产的会议上。有人反映,社会上有个说法:“全国大乱,辉县大干”,说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为了发展生产、挖掉穷根,带领全体县委委员在一片乱石滚滚的河滩上安营扎寨,改土造田。这一消息在当时阴云翻滚的政治气候下,简直是透出云层的一束阳光。我不仅为之感动,更为之向往。不久,我便带着几个记者匆匆赶往辉县。
那时正值严冬,寒气逼人,在县委大院一间简陋的平房里,我第一次见到了郑永和。他大约50岁出头,中等个子,黑红脸膛,壮壮实实,一副山里农民的形象。如果不经介绍,谁也不会认为他就是县委第一书记。
我们围坐在火炉边烤着火,喝着热茶。郑永和介绍说,辉县是个穷山沟,三分平川七分山,特别是北部,大面积被山占了,好地被河滩占了,当地老百姓说是“光山秃岭干河滩”,耕地是“瓢一块碗一块”地“挂”在山腰上。解放20多年了,山区里还有群众缺吃少穿,有些地方吃水都困难。“不过,县里也有有利条件;造地有河滩,绿化有荒山,修水库有山沟,修渠道有石头,修电站有水有落差。”他说:“过去没能改变面貌,只怨我们没干好。想想焦裕禄,看看林县的红旗渠,我心里感到惭愧呵!这几年,我们发动群众,让大家明白了‘苦熬没有盼头,苦干才有奔头’的道理,这就干起来了。”最后,他激动地说:“再干不出个模样,我这个书记还有什么脸面去见老百姓啊!”
短短几句话,使我们看到了这位县委书记的胸怀。
第二天,我们便同他一起去了洪州城。
位于辉县西北部的洪州城,传说是个古战场,是几条山洪汇流的地方,方圆几十里乱石滚滚,荒无人烟,就像一片小戈壁。据郑永和介绍,1972年冬天,他领着县委全体委员和各级干部200多人来到这里,在乱石滩中安营扎寨。他们住帐篷,睡地铺,每天起五更,搭黄昏,用铁镐、铜钎给荒滩“开膛破肚”。他们把大石头起出来垒堰,小石头深埋于地下,然后取土造田,开路筑渠,植树造林。苦干一冬春,就造出600亩良田。群众看到干部带头大干,深受鼓舞,一队队人马从四面八方开来。人多地少的城关、梁村等公社专门组成了造田远征大军,元旦、春节也不回家。一时,沉睡千年的荒滩上地窖成排,窝棚林立,宛如鼓角连天的古代军营。
我们登上一块高地,俯视洪州城的情景,只见广阔的石海中浮出了一排排石砌的房舍,一片片平整的田畴。郑永和指点着告诉我,那边的15000亩土地已经长出了小麦,这边的防护林也已成活。在那正在修整的河滩上,更是一幅千军万马战天斗地的沸腾场面。寒风中,林立的红旗漫卷;深山里不时传来开山炸石的炮声。那雄浑壮观的劳动场景,着实令人激动。
这半天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忘。事实雄辨地说明,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乱石滩改变了面貌。正像郑永和说的,再过几年,这里将是一片新的农田,新的村庄。
在从工地返回县城的那天晚上,县里的一位同志悄悄对我披露了洪州大战的背景。他说:就在大战即将拉开序幕的时候,“上面”突然派来了工作组。他们撇开县委,分头下到各公社“突出政治”去了。一时间,什么“郑永和光说干干干,不抓纲和线,脱轨转向不称职”的小道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县。几天后,郑永和跟往常一样,背起锤钻下乡,有人把他拉到一边小声说:“风声不妙,你把工具收起来吧!”郑永和笑道:“毛主席说过,‘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谁敢反对这最基本的活动呀!”
他来到拍石头公社。公社书记孙钊像遇到了救星,拉着他焦急地问:“他们说我‘宁愿下地流身汗,不肯坐下把书看’,是典型的‘生产党’……这‘生产党’我怎么检查呵?”郑永和告诉他:“你就这样说:我学得不够,干得更不够;今后要认真学,更要下大力气干!”
回到县城郑永和与工作组发生了正面冲突。工作组给他扣上一大堆帽子。逼迫他检讨“犯了严重的路线错误”。郑永和回答:“真革命,假革命,要到生产实践中做鉴定!”不久,他又组织起200多名干部,顶着逆风恶浪开到了洪州城。
这是一段荒诞的历史插曲。但人们从中看出了当时郑永和的胆略和气质。
那些天,从断断续续的交谈中,我了解到郑永和的一些经历:他是当地人,出身贫苦,母亲饿死在家里,父亲死在外边被狼吃狗拖,兄弟几个都流离失所没了踪影。1944年,他参加了革命队伍,就在辉县一带的太行山上打游击。
有一次,我们坐在山坡上小憩,他对我说,老百姓曾这样批评我们干部:“过去在一起逃荒要饭,受压迫受剥削,一起打日本打老蒋,提着脑袋闹革命。现在胜利了,你们坐上小汽车了,我们山区还是肩挑人抬,连个小推车都进不了山。难道毛主席、共产党就光解放你们吗?”他说,他听了这话非常痛心,有生之年,决不会忘记!
我们渐渐地熟悉起来,彼此了解更多了,尽管郑永和谈起辉县人大干时,只谈群众从不谈自己,但他的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却在干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
那是兴修陈家院水库的时候,大坝急需石料,工地的6000多名民工中只有300多人会石匠活,几十万方石料靠这些石匠锻,要锻到哪年哪月?工地指挥部心急火燎,一天三遍给县委打电话,要求增派石匠。 郑永和背着锤钻来到工地,把干部和施工人员一齐叫到山坡上。他对大家说:“有太行山,就有石匠。群众可以当石匠,干部为啥就不能?”他号召干部都拿起锤钻,跟石匠师傅学手艺,限期掌握基本的锻石技术。
20多天后,还是在那个山坡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考石匠的比赛开始了。20几名县和公社一级的干部背着锤钻来到了考场。郑永和宣布:“今天考试破石头,20分钟一个眼,看谁锻得好,锻得快!”赶来观赛的群众把考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那时正是三伏天,树枝纹丝不动,岩石热得火烫。一声令下,干部们围着两间房大的岩石叮叮当当干起来,顿时火星飞迸,石屑横飞。经石匠师傅组成的“监考组”评议,20几位干部,只有两个不合格,县委书记郑永和考了个第三名。
消息传到各工地,群众学石匠的浪潮涌遍全县,全县的石匠很快从3000人激增到40000人。许多群众举起铁锤自豪地说:“俺是在陈家院水库工地学的手艺,跟郑书记是师兄师弟。”妇女们也组织起“石姑娘队”喊着“男女都一样,姑娘当石匠”的口号来到工地参战。从此,郑永和又被群众亲昵地称为“石匠书记”。
另一件事发生在一个春节的前夕。那天晚上,大雪纷飞,北风呼啸。郑永和刚躺上床,就想起明天是大年三十,原定明天一早要给深山里的黄道水群众送煤,这大雪一封山,群众没有煤怎么过年呢?!他连忙披衣起床,叫醒县委常委王合保、李灿等同志,又召集起一批干部,连夜拉起板车冒雪送煤去了。
山高路陡,雪大风紧,黑夜沉沉,人们外衣结成了冰甲,内衣却被汗水浸透。40多里的山路,他们走了七八个小时。第二天清晨,当他们到达黄道水大队时,整个山村沸腾了。群众纷纷拥到村头,迎接为他们雪中送炭的亲人。许多人从满身冰甲的雪人中认出了郑永和,感动得哭了起来。他们说:“当年的老八路回来了!”
这真是一幅感人肺腑的、名副其实的雪中送炭图。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为像郑永和这样关心群众的县委书记感到骄傲!
(二)
半年之后,我第二次到辉县采访。
两名上次同来采访留在这里蹲点的记者听说我来了,赶来与我会合。这一段时间,他俩积累了不少采访素材,也学会了打钢钎、锻石头的本领,脸晒黑了,手上结出了厚厚的老茧。
他俩告诉我郑永和经常身穿补丁衣脚蹬打掌鞋,深入山村为群众办实事。他下乡时总是带着劳动工具,沿途为群众挑担、拉车、嫁接果树,走到哪里干到哪里。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项工程都倾注着他的心血。辉县的男女老少,几乎无人不认识郑书记,一些群众说,郑永和就是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有一年种麦季节,郑永和在固村蹲点。县里规定麦地必须深翻一尺以上,每个干部要翻一亩半地。正在这时,地委通知郑永和去开了两天会。会刚开完,他就连夜赶回固村,一清早扛着三把抓钩下地了。一把抓钩他自己用;另外两把放在地头,有干部来找他商谈工作,拿起抓钩跟他边刨边谈。与他一起蹲点的青年干部说:“你那点活,我们捎带着就完成了,你何必那么认真呢?”郑永和说:“领导不能欠帐。领导欠一笔帐,就得允许群众欠十笔帐。”为了追回耽误的时间,晚上,他提着马灯去翻地。一个星期下来,郑永和超额完成了任务。
这次采访,我提出系统地看一看山区的交通。此后的几天,郑永和便带着我驱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蜿蜒的公路在群山之间伸展,深沟峡谷间飞架起长虹般的石桥,汽车载着水泥、砂石、粮食、山货,奔跑在山腰,骡马大车、平板车、小推车逶逶迤迤,宛如舞动的长龙。让我特别振奋的是,辉县人民在基本没有机械和设备的条件下,就是凭着钢钎打、炸药崩,凿通了十几条公路隧道,总长达9300多米。郑永和告诉我,县里有个“愚公移山专业队”,只有200多人,当时全国最长的公路隧道――800米的愚公洞,1200米的友谊洞,1400米的向阳洞,1800米的胜利洞,都是以这支队伍为骨干打通的,打向阳洞时,原想总得三四年时间,结果只用一年零十个月就奇迹般地打通了。
公路修起来了,隧道打通了,急需培养一批年轻的汽车司机。郑永和培训司机的故事,也是非常感人的;1974年秋天,国家拨来18辆解放牌汽车,县里选出80多名青年组成了“第二汽车队”,郑永和兼任车队的队长。他先把这些汽车全部封存,然后带领司机训练班的学员翻山越岭,拉起平车给水库工地运材料,担起箩筐给山区群众送煤。许多人心里纳闷:放着汽车不开,用这种“落后工具”来培训司机,简直是“出洋相”。郑永和说:“这是要求他们日后进城不要忘了农村,当了工人不要忘记农民,开了汽车不要忘了拉平车、担箩筐的艰难。”经过85天的培训,这批学员学会了驾驶、修理技术,而更重要的是,牢牢掌握了为人民服务这个正确的方向盘。他们提出:生活不搞特殊,开车不要补助,新人、新车、新思想,开车要开出新风尚。他们在辉县的建设中,干得非常出色,正像一位司机所说:“郑书记一心牵挂着群众,也培养我们心里想着农民。”
一天,途经石门水库,我们下车休息,站在90米高的水库大坝上,郑永和遥指巍巍耸立的石门峰说:在战争年代,我们一个班12名战士被敌人围困在峰顶上,他们打尽了最后一颗子弹,集体跳崖,全部壮烈牺牲。他说:“解放这块土地,需要流血牺牲;建设这块土地,同样需要这种英勇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接着,郑永和充满激情地给我讲述了一家普通农民的动人事迹。
在石门水库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塌方事故,民工白永义不幸牺牲。他的老伴流着泪对前来慰问的郑永和说:“俺难过的是,永义的任务没有完成,俺家不能欠着。”她把大儿子白福才送到了工地。白福才继承父志,接连三次被评为模范。后来工地推荐福才去小煤窑当工人,这位老大娘又把二儿子送到工地,拿起父兄的工具接着干。不久,工地接到白福才寄来的一笔汇款,他在信中说,自己不能直接参加水库建设了,愿将节余的工资寄给工地,尽一点心意。
“比一比群众的贡献,我们干部做的那点工作算个啥呀。”说到这里,郑永和沉默了,目光久久凝视着巍峨的大坝,凝视着那一层又一层洒满群众汗水的数不清的石块。 谈起辉县群众的功绩,郑永和有说不完的话语。他还对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傍晚,我们一起察看了郊东沟的大片造地之后,攀着山间小径来到拍石头公社党委办公地。这是一座用石块垒起围墙的破旧小院,有十来间矮墙小窗的旧式民房。小院门旁有一间小屋,地势较低,屋顶平平的。公社书记孙钊在屋顶铺上草席,端来大碗茶,我们三人席地而坐,畅谈了很久,从当时的苦干谈到拍石头和辉县的未来。
晚风驱散了炎热,蝈蝈在低吟轻唱。郑永和说,太行深处有个营寺沟,历来被认为是“鸡蛋壳里发面――没啥发头”的穷地方。这里有位三代扛长工出身的老汉元家清,从土改分得一面山坡起,就不声不响地刨土造田。20多年过去了。他硬是把一沟石头变成了一沟庄稼。他都近80岁了,身子骨种不得地了,还常常告诉队里人:“东山有咱队二分地,看节气种上”,“西坡插上红薯了,操点心管管。”队里的家业不断增加。却从未见他找会计记过工。老汉临终前还挣扎着让儿孙们扶他到地边,捧起一把土,留下遗言:“东山的树,我没栽完,后山还修块好地,你们要接着干啊……”
郑永和说:“我永远也忘不掉这个可敬的老人……老汉造的地,后来成了县里的样板,我们在洪州城和郊东沟大规模地造地,就是照他的办法干的。他的精神一直鞭策着我们。”
不知什么时候起,风停了。树叶纹丝不动,山岩肃立在静穆之中,连蝈蝈也不再吟唱,似乎都在倾听一个共产党员的心曲。
其实元家清老汉的那股韧劲,就生动地体现在郑永和身上。辉县的干部告诉我,全县第一支绿化荒山突击队就是由郑书记带上山的。由于有1958年造林失败的教训,有人认为荒山难变绿,石头山上难长树。郑永和不信这个邪,偏偏选择石硬、水少、土薄的方山来试点。数九寒冬,他带着30多个共青团书记,背着行李,带着工具,攀过艰险的鸡冠峰,登上方山顶。他拿起镢头刨坑,垒起石头棚上草,教青年们盖窝棚。山上缺水,吃水用水都要到山下挑,饭后他就拔起一把白草把饭碗抹干净,说:“这样洗碗就节省下水了。”白天,他和青年们一道把石山炸出一个个深坑,筑起一条条长坎,担起黄土,栽下幼树。夜晚,点起篝火,青年们围坐在他的周围,听他讲当年游击队的战斗故事。他们一连好多个日夜吃住在山上,郑永和的眼熬红了,脸冻肿了,青年们心疼地说:“郑书记,你脸肿了。”他摸摸脸笑着说:“不,是吃胖了。”
春风再起时,光秃灰黄的方山顶上泛起一片新绿。人们从这里看到了希望。第二年冬天,郑永和在方山顶上搭起的那种窝棚,在大大小小的山梁上成群出现,一年全县就造林数万亩。几年下来,一些光秃岭都陆续披上了绿装。
在此后直到“文革”结束前的一段时间里,我又两次踏访辉县。这四次采访,辉县人民在郑永和领导下改天换地的壮举,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这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山坡上,支离破碎的小片耕地变成了层层梯田;河滩里,几十里长的乱石沟中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大小山沟中,星罗棋布着水库、大型蓄水池,加上电灌站、截流坝、暗渠、渡槽,组成了巨大的山区灌溉网,全县粮食产量由二亿斤逐年增加到六亿八千万斤。与此同进,全县大部分地区实现了水通、路通、电通。化肥厂、水泥厂、炸药厂、发电厂、轴承厂、机械厂、动力修配厂等骨干企业也兴办起来了。这一切,为辉县经济的起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从八十年代开始,期间有七八年间,我没有见过郑永和。工作繁忙,人各一方,尽管总念着他。却始终未能相聚。后来,听说他离休后,在辉县组织一批离退休老同志,成立了一个“老头林果病虫害防治队”,无偿帮助群众治虫,这越发引起了我对他的思念。
1991年10月间,我又一次去了辉县。今日的县城已与昔日判然两样:宽敞的街道、高大的楼房,使我几乎找不到过去的印象了。
郑永和听说我专程前来看望他,急忙从深山区赶回来。在百泉宾馆,我俩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时间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好多年不见了,我发现郑永和并不显老,快70岁的人了,头上竟不见白发,那种精神劲,还和当年一样,半晌,他打破了沉默:“多少年不见了,我们想你啊!”我说:“我也忘不了你,忘不了辉县。”
当天下午,我们一道沿着郊东沟向深山走去。就是这条沟,我曾多次来过,那时候乱石滚滚,一片荒凉;如今层层梯田长满了庄稼,从沟底一直向深山里伸延。汽车驶过一段山道之后,再也爬不上去了,大家徒步向山上攀去。
位于山顶上的山道绝村,只有几户人家,由于这一带黄楝树较多,被郑永和选作治黄楝峰的试点基地。他每次来,都在老百姓家吃住,一住就是一二十天。
我们走进郑永和借住于老乡家的那间小屋。屋内光线很暗,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张挂着蚊帐的单人板床。与过去不同的是,桌上没有文件,只零散地摆放着一些防治果树病虫害的科普书刊。他的劳动工具也由镐、锤、钎、钻换成了喷雾器、短梯、剪刀和放大镜了。
郑永和领我们到山上去看黄楝树。他指着树枝上的楝子对我说:“治好了的,没有虫的楝子是绿色;没治好的,有虫的是红色。”他还说:“从1952年到1969年,这一带的黄楝树一直不结籽,生了一种黄楝蜂,很顽固。它们每年春天繁仔繁到楝子壳里,随着楝子一起生长,正好到楝子熟的季节,它也把楝子全都吃光了。你来采访的那两年,我们曾治过黄楝蜂,没想到近些年,它又猖狂起来了。”听他说得头头是道,我打趣地说:“没想到这些年没见面,你这个治山治水专家又变成治虫专家了。”
郑永和笑了,大家都笑了。
谈到“老头队”的情况,郑永和对我说:“人老了,干不成多少大事啦,但我们都是老党员,有生之年总还想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他说,“老头队”于1989年初春成立,开始时只有几个人,请了几位大学教授、治虫专家和林业技术员来当老师,向他们学习治虫知识与治虫技术。掌握技术后,他们便从防治柿蒂虫起步,继而又对山楂、黄楝、核桃等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治虫三年,“老头队”不断壮大,试点村已从8个增加到46个。 第二天,我们又去常村乡燕窝村看柿树。那里是郑永和防治柿蒂虫的试点基地,他还义务承包管理着一个小柿园。
汽车在山谷间奔驰。我轻轻地摇下车窗,让秋风吹动白发,尽情地浏览着山区的风景。温煦的阳光抚慰着峻峭的崖壁,峰峦间云蒸雾涌,翻滚着金色的光柱。一树树灿黄的柿子、深红的山楂,衬着青蓝色的群峦叠嶂,缓缓地从车旁移过。秋风中送来阵阵谷香,十月的太行,到处充满着迷人的魅力。
我转过身对郑永和说:“这么多年没来,没想到,这里的山水变得这么迷人。”他笑着说:“这里的景色原来就很美,那些年,你怎么就没注意到呢?”我说:“那时,光注意这里的人美、工程美了,哪有心思观赏风景啊!”
到了燕窝村,我们走进郑永和管理的小柿园。柿园里只有12棵柿树,每棵枝头上,都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有的枝条已被压弯得快接近地面了。看到这喜人的情景,大家都很兴奋。我在树下左转右转拍了不少照片;后来又拿起一个喷雾器要老郑教我如何给柿树喷药。那一看就是外行的架势,把很多人都逗笑了。
我们坐在柿树下休息,村里的乡亲们围拢过来。一个老乡说:“前些年,这小柿园只能摘200公斤柿子,老郑来的第一年,就摘下350公斤。今年看这模样,少说也能摘下1000公斤。”又一个老乡对我说:“郑书记来俺村,就住在俺家。村里为照顾他的生活,说要给俺家补贴。可郑书记不同意,他从自己家里给俺带来了两袋面粉一袋大米。”
谈到治虫的效果,辉县随行的同志说:“1988年,辉县柿子产量才99万公斤;1989年上升到220万公斤;1990年,达到360万公斤;今年,怎么也能收450万公斤。这里面,就有‘老头队’很大的功劳!”
郑永和说:“我们‘老头队’最近制定了‘星火计划’争取用三年时间让治虫活动在全县林果区普及,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山楂无虫,楝子不红,核桃不黑,柿子不落’。”
离开燕窝村时,老郑让人找出一套治虫工具交给我。他说:“送你一套工具,等你离休后,侍弄侍弄花树吧。”我接过了工具,笑着说:“我退下来也参加‘老头治虫队’,你们要不要?”老郑说:“那当然欢迎。”
回到县城的那天晚上,郑永和把方圆几十里内我熟悉的老同志都找来了。我们一起围坐在宾馆大会议室里,说不完当年的人和事,掏不尽心窝窝里的知心话。我发现当年一些县级的干部,大都已白发苍苍,其中许多人也都是“老头治虫队”的队员。过去我采访过的一些石姑娘如今都是中年妇女了,她们当中有些人已成为工厂和企业的骨干。我对他们说:在辉县的建设中,你们都是出过大力的人。没有你们当年的苦干,就没有今天辉县的兴旺。你们的贡献展示在辉县的山山水水,深刻在人民的心中,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这次难忘的聚会,直到午夜十二点,人们还不愿散去……
(四)
1993年11月,我又一次去河南采访,听说郑永和的老伴去世了,我担心他因悲伤而影响身体,在回京途中,特意绕道辉县去探望他。那天晚上,郑永和已在宾馆等我。我进房刚刚放下行李,擦了一把脸,他就把我拉到一边,掏出一张图纸摊开沙发上,急急忙忙地说起修建北干渠的事来。这件事,我上次来时,他就多次向我提起,说他离开辉县时有两件事没有完成,心里很不安。一是宝泉水库没有建成,二是北干渠始终未能上马;特别是北干渠,因为关系到山区几万人口的吃水、用水问题,至今未开工修建,简直成了他一块心病。他说:“这是北干渠的图纸。原来的方案修这条90华里长的渠,要打14个洞,花上千万元;现在的方案只需打9个洞,渠长缩短到只有70多华里,有个五六百万元,发动群众起来干,准能修成。”他还告诉我,七八月伏天,他带了几个老头和水利勘测人员沿着渠线来回走了6趟,重新勘测、丈量,搞出了这张新图。修成北干渠,可以解决山区近4万群众吃水和4万多亩耕地灌溉问题,还可成为8万亩荒山发展林果业的水源。说着,他又指点着图上的一些标记,详细地解释起来。我屏声静气地听着,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采访他时的情景,完全忘记了此行是安慰他的。
夜深人静,他跟我说起妻子去世前的一些事情。他说:“去年4月里,我去张村乡平岭村的尖山洼治虫。那里原有52户人家,因为北干渠没修,他们长期没有水吃,已经搬走了30户,只剩下22户了。我到了农民王明富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围来了。他们说,有门路、有本事的都搬走了,连原来的队长也走了,只剩下他们这些穷庄户人没人管。他们围着我哭,我也掉眼泪。 ”
“那时,作为北干渠序幕工程的‘方山引水工程’已经开工,我是这个工程的顾问,完成这个工程,就可以解决尖山洼一带7000多人的吃水、用水问题。回到家,妻了已经生病,她多想我能在家陪陪她、照顾照顾她啊。可是,当我把尖山洼群众盼水的情况告诉她后,她却对我说:听说愚公移山专业队在方山打洞生活很苦,你最好想办法弄些食品,‘五一’去慰问慰问,给大家鼓鼓劲,也好加快点进度。听了她的话,我随即找了一些有关单位,筹集了一些肉、油、大米等,并同他们一道于4月30日下午送到了工地。这之后,我满脑子装的都是‘七一’通水,而妻子的病却越来越重。6月9日,她在医院动了手术,17日就去世了……”
停了一会儿,郑永和又说:“一想到妻子,我就想到《十五的月亮》这首歌,想到‘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这句歌词……她生前也和我一样,关心群众的吃水,关心北干渠。修不成北干渠,我对不起乡亲们,也对不起去世的妻子。”窗外,风声萧飒,我低头听着郑永和的絮语,不敢抬头注视他的眼睛,我怕我俩的泪水会同时冲破感情的闸门,越发使他难过。
第二天清晨,空中飘着雪花,我同郑永和在百泉公园的湖边散步。我劝他说:“你要是心情不好,就上北京我那里住些日子,看看北京的变化,散散心也好吗?”他说:“不用啦。最难过伤心的时辰已经熬过来了。现在慢慢适应了。再说,县里的同志都对我关心备至,用不着耽心。”雪花越飘越大,湖面上又刮起了小风,我俩沿着小径缓缓地走着,走着。半晌,郑永和又对我说:“其实,我现在的身体还是很好的,老伴的去世,虽然对我打击太大,但更使我揪心的还是北干渠至今仍没有修起来,县里还有几万人吃不上水。我都70出头了,干不了多少年了,修不成北干渠,我死有遗憾,死难瞑目啊。”
听了这些话,我激动地握紧他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情:这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真正出自肺腑的心声。岁月的更替,可以改变他的年龄,可以改变他的职务,却永远改变不了他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分手之前,郑永和要我写几个字留作纪念。我毫不犹豫地挥笔写下了八个大字:“心怀河山,情系人民”。我看到他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199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