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初中住校生和非住校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处理,对住校生和非住校生从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均值、各维度均值、性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从而分析出住校生和非住校生各自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初中的教与学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依据。
[关键词]初中 住校生 非住校生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 简称SRL)指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整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自主学习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学习自主性高的同学的学业水平明显高于学习自主性低的同学。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家庭教育压力明显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倾向于送孩子到寄宿制学校读书,以达到提高学业成绩、减轻父母负担的双重目的。适应这一需求,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寄宿学校、寄宿班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住校生和非住校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住校生和非住校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是否有明显差异?住校形式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究竟影响几何?笔者通过对7—9年级住校生和非住校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访谈,发现住校生和非住校生分别存在着优势和不足,具体如下:
一、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班级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和各维度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表明住校形式对班级自主学习总体能力无明显影响。
调查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单志艳的《中学生学习自主性问卷》,对同一所学校的住校生班级和非住校生班级施测。该问卷共60个项目,分别从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时间管理、学习策略、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和学习环境的控制六个维度考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采用likert 6点量尺记分,记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班级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和各维度的调查结果如表1。
表1:住校生和非住校生自主学习总体平均数和各维度平均数比较
从表1可看出,住校生的自主学习得分的总体平均数是4.5900,非住校生的自主学习得分的平均数是4.6587,一般t检验显著性水平Sig.值为0.476,大于0.05,故认为住校生与非住校生两样本均值是相等的。因此,在自主学习的总体水平方面,住校生与非住校生没有明显差异。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策略、学习结果、学习环境五个维度上的一般t检验显著性水平Sig.值分别为0.268、0.838、0.516、0.989、0.326、0.459,均大于0.05,因此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自主学习个维度上的平均数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一结果表明,住校形式对于自主学习的总体水平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住校生周一至周五的学习生活基本在学校,学习日的晚自习有值班老师管理,学校和学生个人共同参与学习的管理;非住校生除周一至周五的白天外,其余的学习生活主要在家里进行,家长和学生个人共同参与学习的管理。由于被试来源于同一所学校,可认为他们有着相近的教育教学条件,因此,学习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但本调查中,管理主体的不同构成并没有导致明显的学习能力的差异,这表明,在相近的学校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个体是影响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和学校的管理作用的影响要相对小得多。
二、非住校班级的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大于住校班级,表明住校形式对缩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从表1看出,住校生的自主学习总体能力平均数的标准差是0.47768,非住校生的自主学习总体能力平均数的标准差是0. 55512,差值的标准误为0.07744,表明在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上,住校生的个体差异低于非住校生。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性维度进行方差齐次性检验,Sig.值为0.007,小于0.05,表明住校生与非住校生两组个体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即非住校生在学习过程自我监控和调节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别。
住校班级的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小于非住校班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控能力和家庭学习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住校生在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方面的个体差异明显小,这可能是因为住校生在学校学习时,老师的无形监控作用和相近的学习环境导致。因此,住校形式对缩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尤其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起始水平极低的同学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三、不同性别的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自主学习各维度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表明住校形式对青春期心理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
调查发现,不同性别的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合访谈结果,归纳如下:
(1)住校男生与非住校男生在自主学习各维度各有优势。
从表2中看出,住校男生和非住校男生的自主学习总体平均是分别为4.5703、4.5241,一般T检验Sig.值为0.778,大于0.05,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各维度的平均数上则各有优势。一方面,住校男生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时间管理、学习策略、学习过程监控与调节四个维度的平均数都高于非住校男生;尤其是学习过程监控与调节这一维度平均数明显高于非住校男生,均值差为0.23867,一般T检验Sig.值为0.015,小于0.05,说明两者存在着明显差异。另一方面,非住校男生在学习结果评价与强化和学习环境的控制两个维度上高于住校男生。
表2:不同性别的住校生和非住校生自主学习总体和各维度平均数
此结果表明,住校形式对于初中男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有利有弊。初中男生处于好动、调皮、注意力容易分散时期,故在老师管理下的住校男生其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比非住校男生好,尤其是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方面,住校男生的个体差异较小。但另一方面,访谈结果表明,住校男生由于相对多地依赖于老师的管理,其对于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和强化能力要弱于非住校男生,同时由于局限于学校范围的生活,住校男生较少到书店购买学习参考书,阅读课外书等,导致住校男生对于学习环境的自我控制能力较低。
(2)住校女生自主学习总体情况不如非住校女生,尤其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维度上明显低于非住校女生。
非住校女生各维度的平均数都高于住校女生,尤其是学习内容的自主性、学习结果评价与强化、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学习环境的控制方面。对自主学习各维度进行一般t检验发现,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显著性水平Sig.值为0.016,小于0.05,表明住校女生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维度上显著低于非住校女生。
此结果表明,初中女生在青春期,对亲情、友情的心理需要更其强烈,非住校女生比住校女生更经常得到亲人的关爱和指导,从而不断强化学习内驱力,因此,非住校女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情况优于住校女生。住校女生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方面,个体差异大于非住校女生,其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这表明住校女生在学习的目标性和内容选择的自主性方面比较欠缺,较大程度的依赖于老师的安排,缺少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因此,初中女生在选择住校时要慎重考虑。
(3)住校男生、非住校男生的自主学习总体水平都分别低于住校女生、非住校女生,男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两极分化明显大于女生。
如表2,在住校男生和住校女生、非住校男生和非住校女生的比较中,女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及各维度的平均数基本高于男生。住校男生的学习策略维度的个体差异比住校女生大,方差齐次性检验中Sig.值为0.014,达到了显著性水平。非住校男生和非住校女生在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策略两个维度的个体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方差齐次性检验Sig.值分别为0.043、0.025,均小于0.05。
这表明,住校男生和非住校男生学习策略的习得情况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非住校男生在学习内容的目标性和选择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表明部分非住校男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习自控水平较差。学习动机和自控能力是学生个体内因,学校和家庭的外部作用对其直接影响很小。
综上所述,不同性别的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自主学习各维度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于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表明住校形式对学习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
4.学习策略维度的平均数始终非常接近,表明住校形式对于学习策略习得的影响不大。在自主学习总体水平、各维度水平及不同性别比较中,学习策略维度的平均数始终非常
接近,因此我们认为,相近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策略的习得结果相近,这说明了学习策略的习得主要源于教师教育教学。因此,住校形式对于学习策略习得的影响不大,重视和加强教学中的学习策略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初中住校生和非住校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各有优势和不足,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尤其要关注男生的学习策略的习得水平;另一方面,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要关注到初中生身心特点及其生活方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对非住校生加强学习过程自主性的培养,对住校男生加强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和强化、学习环境的控制能力的培养,对住校女生加强学习内容的自主性和学习环境的控制能力的培养等,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方玥 杨春,初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学业成绩相关[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6):98-102
[3]单志艳,中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26-28
[4]陈旭之,指导学生科学预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1):19-23
[5]陈艺岚,自主学习过程中教与学关系初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13-17
[6]刘加霞,中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3):32-37
[7]杨莲清,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因素交互作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3):242-245
(作者单位:1.常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常州,2.常州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 江苏常州)
[关键词]初中 住校生 非住校生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 简称SRL)指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整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自主学习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学习自主性高的同学的学业水平明显高于学习自主性低的同学。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家庭教育压力明显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倾向于送孩子到寄宿制学校读书,以达到提高学业成绩、减轻父母负担的双重目的。适应这一需求,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寄宿学校、寄宿班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住校生和非住校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住校生和非住校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是否有明显差异?住校形式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究竟影响几何?笔者通过对7—9年级住校生和非住校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访谈,发现住校生和非住校生分别存在着优势和不足,具体如下:
一、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班级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和各维度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表明住校形式对班级自主学习总体能力无明显影响。
调查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单志艳的《中学生学习自主性问卷》,对同一所学校的住校生班级和非住校生班级施测。该问卷共60个项目,分别从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时间管理、学习策略、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和学习环境的控制六个维度考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采用likert 6点量尺记分,记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班级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和各维度的调查结果如表1。
表1:住校生和非住校生自主学习总体平均数和各维度平均数比较
从表1可看出,住校生的自主学习得分的总体平均数是4.5900,非住校生的自主学习得分的平均数是4.6587,一般t检验显著性水平Sig.值为0.476,大于0.05,故认为住校生与非住校生两样本均值是相等的。因此,在自主学习的总体水平方面,住校生与非住校生没有明显差异。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策略、学习结果、学习环境五个维度上的一般t检验显著性水平Sig.值分别为0.268、0.838、0.516、0.989、0.326、0.459,均大于0.05,因此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自主学习个维度上的平均数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一结果表明,住校形式对于自主学习的总体水平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住校生周一至周五的学习生活基本在学校,学习日的晚自习有值班老师管理,学校和学生个人共同参与学习的管理;非住校生除周一至周五的白天外,其余的学习生活主要在家里进行,家长和学生个人共同参与学习的管理。由于被试来源于同一所学校,可认为他们有着相近的教育教学条件,因此,学习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但本调查中,管理主体的不同构成并没有导致明显的学习能力的差异,这表明,在相近的学校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个体是影响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和学校的管理作用的影响要相对小得多。
二、非住校班级的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大于住校班级,表明住校形式对缩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从表1看出,住校生的自主学习总体能力平均数的标准差是0.47768,非住校生的自主学习总体能力平均数的标准差是0. 55512,差值的标准误为0.07744,表明在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上,住校生的个体差异低于非住校生。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性维度进行方差齐次性检验,Sig.值为0.007,小于0.05,表明住校生与非住校生两组个体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即非住校生在学习过程自我监控和调节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别。
住校班级的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小于非住校班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控能力和家庭学习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住校生在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方面的个体差异明显小,这可能是因为住校生在学校学习时,老师的无形监控作用和相近的学习环境导致。因此,住校形式对缩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尤其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起始水平极低的同学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三、不同性别的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自主学习各维度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表明住校形式对青春期心理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
调查发现,不同性别的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合访谈结果,归纳如下:
(1)住校男生与非住校男生在自主学习各维度各有优势。
从表2中看出,住校男生和非住校男生的自主学习总体平均是分别为4.5703、4.5241,一般T检验Sig.值为0.778,大于0.05,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各维度的平均数上则各有优势。一方面,住校男生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时间管理、学习策略、学习过程监控与调节四个维度的平均数都高于非住校男生;尤其是学习过程监控与调节这一维度平均数明显高于非住校男生,均值差为0.23867,一般T检验Sig.值为0.015,小于0.05,说明两者存在着明显差异。另一方面,非住校男生在学习结果评价与强化和学习环境的控制两个维度上高于住校男生。
表2:不同性别的住校生和非住校生自主学习总体和各维度平均数
此结果表明,住校形式对于初中男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有利有弊。初中男生处于好动、调皮、注意力容易分散时期,故在老师管理下的住校男生其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比非住校男生好,尤其是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方面,住校男生的个体差异较小。但另一方面,访谈结果表明,住校男生由于相对多地依赖于老师的管理,其对于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和强化能力要弱于非住校男生,同时由于局限于学校范围的生活,住校男生较少到书店购买学习参考书,阅读课外书等,导致住校男生对于学习环境的自我控制能力较低。
(2)住校女生自主学习总体情况不如非住校女生,尤其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维度上明显低于非住校女生。
非住校女生各维度的平均数都高于住校女生,尤其是学习内容的自主性、学习结果评价与强化、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学习环境的控制方面。对自主学习各维度进行一般t检验发现,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显著性水平Sig.值为0.016,小于0.05,表明住校女生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维度上显著低于非住校女生。
此结果表明,初中女生在青春期,对亲情、友情的心理需要更其强烈,非住校女生比住校女生更经常得到亲人的关爱和指导,从而不断强化学习内驱力,因此,非住校女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情况优于住校女生。住校女生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方面,个体差异大于非住校女生,其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这表明住校女生在学习的目标性和内容选择的自主性方面比较欠缺,较大程度的依赖于老师的安排,缺少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因此,初中女生在选择住校时要慎重考虑。
(3)住校男生、非住校男生的自主学习总体水平都分别低于住校女生、非住校女生,男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两极分化明显大于女生。
如表2,在住校男生和住校女生、非住校男生和非住校女生的比较中,女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及各维度的平均数基本高于男生。住校男生的学习策略维度的个体差异比住校女生大,方差齐次性检验中Sig.值为0.014,达到了显著性水平。非住校男生和非住校女生在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策略两个维度的个体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方差齐次性检验Sig.值分别为0.043、0.025,均小于0.05。
这表明,住校男生和非住校男生学习策略的习得情况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非住校男生在学习内容的目标性和选择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表明部分非住校男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习自控水平较差。学习动机和自控能力是学生个体内因,学校和家庭的外部作用对其直接影响很小。
综上所述,不同性别的住校生与非住校生在自主学习各维度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于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表明住校形式对学习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
4.学习策略维度的平均数始终非常接近,表明住校形式对于学习策略习得的影响不大。在自主学习总体水平、各维度水平及不同性别比较中,学习策略维度的平均数始终非常
接近,因此我们认为,相近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策略的习得结果相近,这说明了学习策略的习得主要源于教师教育教学。因此,住校形式对于学习策略习得的影响不大,重视和加强教学中的学习策略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初中住校生和非住校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各有优势和不足,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尤其要关注男生的学习策略的习得水平;另一方面,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要关注到初中生身心特点及其生活方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对非住校生加强学习过程自主性的培养,对住校男生加强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和强化、学习环境的控制能力的培养,对住校女生加强学习内容的自主性和学习环境的控制能力的培养等,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方玥 杨春,初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学业成绩相关[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6):98-102
[3]单志艳,中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26-28
[4]陈旭之,指导学生科学预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1):19-23
[5]陈艺岚,自主学习过程中教与学关系初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13-17
[6]刘加霞,中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3):32-37
[7]杨莲清,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因素交互作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3):242-245
(作者单位:1.常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常州,2.常州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 江苏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