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浅析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chang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一是教师要树立“以德为首”的教育理念,将德育贯穿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中;二是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深挖教材中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
  【关键词】地理教学;德育
   学校教学计划常提到:“以德为首,以教学为中心”。可见,德育是学校首要工作,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是科任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才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呢?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培养,我觉得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 树立“以德为首”的教育理念,将德育贯穿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中
   德育教学是科任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施教者的教师,要树立“以德为首”的教育理念,将德育贯穿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中。
   1.1 备课中,教师要备德育。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树立“以德为首”的教育理念,在备课时精心准备,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因此,备课时,教师不仅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深挖教材中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信息,而且要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来考虑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这样,学生才会接受德育教育,教育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1.2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对学进行德育引导。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德为首”的教育理念,结合课堂教学的情景,根据教学计划对学生适时的进行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2. 深挖教材中德育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
   在地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深挖教材中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1 挖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本,搜集优美的景观图片、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受到自然的山川美景、祖国山河的壮观;同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细品味自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从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通过对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等地理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2.2 根据地理国情对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不仅展示我国地理国情的优势,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指出我国地理国情的劣势来增加危机感。
   2.3 根据地理规律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地理规律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变化是互相联系和对立统一的。例如:在教学地理环境时,教师要讲清楚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以及工业、农业、交通等,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有意识的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地理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而对立双方的矛盾斗争,使地理事物发展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统一思想。
   2.4 根据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来对学进行环保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来对学进行环保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例如:讲授《黄河的治理》时,先引导学生读景观图,然后让学生们一一列举黄河水患:上游——土地沙漠化、凌汛;中游——“地上河”以及目前存在的断流现象,最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存在这些严重水患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黄河上游滥砍滥伐滥挖,导致地面植被遭到破坏,使泥沙流入下游,沉积形成了“地上河”造成的。从而使学生明确人类不仅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而且要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着眼未来,才可可持续发展。
   2.5 通过地理学教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地理教材中有血多地理学家的故事,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声绘色地介绍这些地理学家为了完成科学研究,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研究方法,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2.6 综合家乡的巨大变迁,培养学生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结合教材内容对家乡的介绍和乡土地理的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家乡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化,用事实来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如通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比较,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比较,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成就的比较,家乡人民文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比较,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想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既要树立“以德为首”的德育理念,把德育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又要根据地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深挖教材中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
  收稿日期:2012-04-11
  
其他文献
材料分析题是高中政治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题型,它具有时代性、时政性强,灵活多样,信息量大等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的观察、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因为这些,使得这一题型的解题难度加大,所以,材料分析题既是政治教学的难点,又是重点。学生往往面对材料无从下笔,答非所问或以偏概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现总结几点解答政治材料题的方法和技巧。  1. 审题
期刊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学习共同体。我在一堂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希望通过师生合作来让学生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希望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过程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即使这些探索不一定直接指向传统的数学理解。这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 案例描述   在一节数学课上,我出示了一道思考题:“期末考试,小红的语文和常识成绩加起来是197分;语文和数学成绩加起来是
期刊
【摘要】最优解不是通过任何手段去精确得到的,利用“竹排法”通过一点一点移动参照线从可行域中找出来的才是真正的最优解。  【关键词】可行域;滑动;参照线   线性规划类的实际问题中,可行域一般都是一整片区域不存在间断现象,所以题目所要求的最优解无论精确到0.1还是精确到0.01,符合要求的最优解都确实存在在可行域中,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把它找出来,而不是通过任何手段去精确。如何才能把它找出来呢?我的
期刊
当前,无论是当老师的还是做家长的,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写字、作文、解题、迎考,而不大重视学生的语言状况。久而久之,学生便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交流感情,有的甚至到了“高低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的地步。因此,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十分必要。笔者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口头作文”是一种训练“说”的能力的好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训练,家长也可以对孩子进行训练。下面具体谈谈“口头作文”的几种形式。  1.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克服“高消耗,低效率”的现象,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要质量。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和师生情感交流的工具,它包括板书和讲授两个部分。那么,怎样才能加强课堂教学呢?   1. 激活课堂气氛,情感投入   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参与学习,比之与苦闷或惶恐的心情参与学习效果要好过几倍。首先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课堂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表现在教师应善于使用直观形象的语言,或作生动的比喻,
期刊
【摘要】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成为数学课改的主旋律,贯注了新课标理念的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性教学方式脱颖而出。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的周围环境和生活实际为参照,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强调生师互动、教学相长的一种崭新的模式。学生探究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与
期刊
解读小学语文教材中历史题材的课文,不应停留在历史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掘其中的生活启迪,希冀从历史中找到普适性规律和适合于儿童的经验,引导他们科学、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1. 课文价值定位于“礼贤下士”的商榷之处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礼贤下士”的典故,如姜太公之遇周文王、小臣稷之遇齐桓公,一般是指地位尊贵者(如帝王或诸侯)降低自己的身份,去敬重和结交那些地位低下的平民知识分子,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也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从家庭生活中寻找语文学习素材    在家庭里,儿童从无形中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
期刊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我通过课堂进行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对新教材进行了实践运用,并分析研究了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阻碍新问题,不断思索着如何让新教材成为师生在音乐课堂交流的好伙伴,以及通过设想和努力为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发展尽一分微薄之力。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研究;素质;教育     1. 指导思想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告诉我们:音乐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目标是“育人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奠基的作用。中学思想政治课,各年级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初三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教育的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初步懂得生产的观点、阶级的观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