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总是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塑造着人们的行为。一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即可影响他对个人心理问题的认识,又可进一步影响他寻求帮助的行为。
关键词:社会文化因素;心理疾病;影响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0-0034-02中国人的社会化对心理疾病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是社会取向。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中国人的早期社会化多经历依赖、求同、自抑等方面的训练和塑造。具体说,依赖训练是出现于中国人际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在家庭中子代对亲代的依附。而且代际间在人格和自我上缺乏显著界限,父母往往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不希望代际间出现断裂,这造成了独立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神经症中的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的形成都与此有关。
中国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特别强调对冲动的控制和对成就的追求,自我控制情绪与对挫折的适应是传统文化中要求的东西。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是孩子面临的压力和焦虑之源。家庭取向、孝、长者为尊是中国学生不得不做出适合家长需要的努力。且中国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及其重要性也使不少人对此充满恐惧。中国人所患的社交恐怖症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传统文化中关系取向对个体的社交能力的过高要求。
传统文化下形成的认知因素控制点对心理疾病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以情景为中心的,其中个体的行为取决于情境中的人际关系。有研究表明,中国人大多是外控倾向,这是造成心理挫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外控,我们总是以他人的标准和看法生活。大众舆论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控制点理论也与归因理论有关。有人指出,中国人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人际间活动人物间的关系和体现在传统的“缘”的观点。“缘”的概念起源于佛教,它被用来对人际关系的结果加以解释,它暗示着命运、先决条件和外在的控制。研究者发现人们用此概念来当作一种决定人际关系状况的力量,同时它又是对和谐的人际关系本身的一种描述。“缘”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外在因素,它可以使人们将人际关系中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外界的控制,而这样一种归因又可以使人们对已有的结果不负责任,于是“缘”的概念就有着一种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作用,它通过使人们不丢脸面而保护个体,同时也不使别人丢失身份,并通过减少个体的自责和他人的责难而有助于个体理智地面对失败。研究者认为“缘”的概念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是有助于精神健康的,但过度依赖它就会阻止个体主动的应付行为。在现代,“缘”的概念已成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会因个体和社会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逐渐学会内在的控制。
但是“缘”仍是我们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解释,尤其是异性的关系。“缘”一个给人诸多浪漫想法的字,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人们为相识、相交、分离找到了一个无论何时什么情况下都合理的开脱理由。“一切都是命运”仍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语。也许这种现象较之以前已有了改变,但人类的进化是缓慢的,至少在现在它仍是人们生活中防御的底线。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心理疾病的表现
(1)躯体化
躯体化指一个人的某种情绪问题或心理障碍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患者本身并不知道有此机制,坚持认为自己身体不适,且否认自己有任何的心理或情绪症状。也就是中国人倾向于以躯体不适的方式去申述自己的情绪问题。
(2)神经衰弱
美国精神病学会1980年已取消了神经衰弱这一称谓,认为其属于抑郁症。但中国医学界仍保留使用是因为中国人更敏感于躯体症状而不是心理症状,并作为脑力劳动过度的代名词。高中生有很多人自视为神经衰弱,且都认为是用脑过度的原因。如果中国实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标准,相信不会再有如此多的中国人自视为神经衰弱。也许是这个原因,中国门诊多为神经衰弱,而抑郁症、强迫症较少。
(3)对多动症的难以忍受
中国文化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特别强调适度和克制性,反映在儿童身上,就是成人对儿童的好动与不安的难以接受。现代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与孩子一起玩耍,因此孩子见到父母就表现得特别的活跃,这就使得一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传统文化影响下心理疾病的原因及求助方式
传统文化影响下心理疾病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往由于生存条件差,形成了重体轻心的思想,至今仍应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2)在我国的传统世俗观念中,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偏见,导致中国人对心里困挠也有很深的偏见,认为心理咨询是很不光彩的。(3)我国文化强调群体取向,忽视个人价值。与此相关的,个人的隐私也往往不被尊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往往有更强的防御心理,不愿轻易向别人吐露自己的秘密。于是,也就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4)人际关系按亲疏程度可分为: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及生人关系。中国人特别强调内外有别,亲疏分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与自己人的关系大不同于与外人的关系。在这种文化环境里,人们不习惯向外人或陌生人坦露心扉,而是信任关系较近的。此外,对心理咨询的有用性的质疑也阻碍了人们求助心理咨询的行动。
当人们出现心理疾病时,通常是求助于家人与朋友,即使非常严重时也多是看普通医生而不是去找精神病院的医生。此外研究台湾人应对心理疾病的情况,发现以下应对策略:(1)依靠自我的策略,包括正视困难,找出解决方法或忍耐坚持等。(2)求助于社会支持,特别是私人关系的支持。(3)祈求超自然的力量。(4)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被动的道家的思想有关,即强调无为,顺其自然。调查发现采取哪一种与个体的认知过程有关,但社会阶层比较高的的和年轻的多采取主动的自我依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国枢. 中国人的社会取向[M]. 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1993.
[2] 李强. 中国人心理疾患与传统文化[J]. 江西社会科学2001, 增刊: 44-47.
[3] 马志国著. 心理咨询师实用技术[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41-43.
[4] 季建林, 张明岛, 等. 电话心理咨询的应用与评估[J]. 中国心理健康杂志,1995, 9(1): 24-26..
[5] (英) 迈克彭等著, 邹海燕等译. 中国人的心理[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150-183.
关键词:社会文化因素;心理疾病;影响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0-0034-02中国人的社会化对心理疾病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是社会取向。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中国人的早期社会化多经历依赖、求同、自抑等方面的训练和塑造。具体说,依赖训练是出现于中国人际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在家庭中子代对亲代的依附。而且代际间在人格和自我上缺乏显著界限,父母往往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不希望代际间出现断裂,这造成了独立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神经症中的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的形成都与此有关。
中国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特别强调对冲动的控制和对成就的追求,自我控制情绪与对挫折的适应是传统文化中要求的东西。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是孩子面临的压力和焦虑之源。家庭取向、孝、长者为尊是中国学生不得不做出适合家长需要的努力。且中国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及其重要性也使不少人对此充满恐惧。中国人所患的社交恐怖症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传统文化中关系取向对个体的社交能力的过高要求。
传统文化下形成的认知因素控制点对心理疾病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以情景为中心的,其中个体的行为取决于情境中的人际关系。有研究表明,中国人大多是外控倾向,这是造成心理挫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外控,我们总是以他人的标准和看法生活。大众舆论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控制点理论也与归因理论有关。有人指出,中国人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人际间活动人物间的关系和体现在传统的“缘”的观点。“缘”的概念起源于佛教,它被用来对人际关系的结果加以解释,它暗示着命运、先决条件和外在的控制。研究者发现人们用此概念来当作一种决定人际关系状况的力量,同时它又是对和谐的人际关系本身的一种描述。“缘”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外在因素,它可以使人们将人际关系中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外界的控制,而这样一种归因又可以使人们对已有的结果不负责任,于是“缘”的概念就有着一种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作用,它通过使人们不丢脸面而保护个体,同时也不使别人丢失身份,并通过减少个体的自责和他人的责难而有助于个体理智地面对失败。研究者认为“缘”的概念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是有助于精神健康的,但过度依赖它就会阻止个体主动的应付行为。在现代,“缘”的概念已成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会因个体和社会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逐渐学会内在的控制。
但是“缘”仍是我们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解释,尤其是异性的关系。“缘”一个给人诸多浪漫想法的字,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人们为相识、相交、分离找到了一个无论何时什么情况下都合理的开脱理由。“一切都是命运”仍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语。也许这种现象较之以前已有了改变,但人类的进化是缓慢的,至少在现在它仍是人们生活中防御的底线。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心理疾病的表现
(1)躯体化
躯体化指一个人的某种情绪问题或心理障碍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患者本身并不知道有此机制,坚持认为自己身体不适,且否认自己有任何的心理或情绪症状。也就是中国人倾向于以躯体不适的方式去申述自己的情绪问题。
(2)神经衰弱
美国精神病学会1980年已取消了神经衰弱这一称谓,认为其属于抑郁症。但中国医学界仍保留使用是因为中国人更敏感于躯体症状而不是心理症状,并作为脑力劳动过度的代名词。高中生有很多人自视为神经衰弱,且都认为是用脑过度的原因。如果中国实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标准,相信不会再有如此多的中国人自视为神经衰弱。也许是这个原因,中国门诊多为神经衰弱,而抑郁症、强迫症较少。
(3)对多动症的难以忍受
中国文化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特别强调适度和克制性,反映在儿童身上,就是成人对儿童的好动与不安的难以接受。现代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与孩子一起玩耍,因此孩子见到父母就表现得特别的活跃,这就使得一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传统文化影响下心理疾病的原因及求助方式
传统文化影响下心理疾病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往由于生存条件差,形成了重体轻心的思想,至今仍应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2)在我国的传统世俗观念中,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偏见,导致中国人对心里困挠也有很深的偏见,认为心理咨询是很不光彩的。(3)我国文化强调群体取向,忽视个人价值。与此相关的,个人的隐私也往往不被尊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往往有更强的防御心理,不愿轻易向别人吐露自己的秘密。于是,也就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4)人际关系按亲疏程度可分为: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及生人关系。中国人特别强调内外有别,亲疏分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与自己人的关系大不同于与外人的关系。在这种文化环境里,人们不习惯向外人或陌生人坦露心扉,而是信任关系较近的。此外,对心理咨询的有用性的质疑也阻碍了人们求助心理咨询的行动。
当人们出现心理疾病时,通常是求助于家人与朋友,即使非常严重时也多是看普通医生而不是去找精神病院的医生。此外研究台湾人应对心理疾病的情况,发现以下应对策略:(1)依靠自我的策略,包括正视困难,找出解决方法或忍耐坚持等。(2)求助于社会支持,特别是私人关系的支持。(3)祈求超自然的力量。(4)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被动的道家的思想有关,即强调无为,顺其自然。调查发现采取哪一种与个体的认知过程有关,但社会阶层比较高的的和年轻的多采取主动的自我依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国枢. 中国人的社会取向[M]. 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1993.
[2] 李强. 中国人心理疾患与传统文化[J]. 江西社会科学2001, 增刊: 44-47.
[3] 马志国著. 心理咨询师实用技术[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41-43.
[4] 季建林, 张明岛, 等. 电话心理咨询的应用与评估[J]. 中国心理健康杂志,1995, 9(1): 24-26..
[5] (英) 迈克彭等著, 邹海燕等译. 中国人的心理[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15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