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的实践性要求以培养学生道德为目标的品德课程是知行统一的过程。基于此,本文从小学品德学科入手,探析学生品德培养的“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该教学模式具有教师角色转型、知行统一、人性回归三大特征,包括课前感知、课堂教学、课后延伸在内的三个操作流程以及体现适切性、形式多样化、评价助力三个注意点。
【关键词】品德培养 实践体验 教学模式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这种实践包括学习性的实践、人际交往的实践、社会公益性的实践、自立自理的实践等。《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品德课程具有实践性,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要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根据课程实践性这一性质,我区以“实践体验”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努力使学生成为品德课堂与行为的主人,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外化为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1.“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从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我们把“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内涵表述为:在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学品德学科特点,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实践体验为主要活动,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道德观点和信念,并获得情感上的触动,从而外化为行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践是学习的主要形式,体验则是主线。
2.“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真实感受,从而引发情感共鸣,指导行为。其基本特征有以下方面:
(1)角色的转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知识经验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帮助者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变”:变“道德说教者”为“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变“道德评价者”为“德性欣赏者”,变“金字塔学者”为“合作交往者”。因此,“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转型,学生在教学中拥有充分的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师生角色的转型,是对传统品德学科以讲授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式的重大突破与挑战,也是“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
(2)知行的统一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使自己的感官获得感性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理智的理解,形成健全而独立的心灵。杜威提倡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是“做中学”。他认为教学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还是情感过程,是师生对世界的探究、欣赏、体验与感动。“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借鉴这些教育理论,从学生道德行为的规律入手,体现知行的有机统一。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通过亲历与实践才能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有行为上的跟进。因此,知行有机统一是本模式最大的特征。
(3)人性的回归
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品德教育的人性回归,尤其是着重于道德的体验来实现道德的内化。体验是一种情绪、情感现象,是通过实践——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来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体验是内化的前提,只有引起学生的自主体验,才能促进品德的内化。“实践体验式”教学把实践作为品德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引导学生在体验别人的认知和情感中,学会理解、关心、尊重;在体验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活动中,认识自我,提高自主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
二、“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
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品德学科特点,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梳理了“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课前:初步感知;课堂教学:联中激趣→实践探究→体验交流→多元评价;课后:延伸拓展。在这个流程中,我们以“实践学习单”为有形载体,引导、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下面结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隔海相望》一课的教学将具体操作流程作一简述。
1.课前:初步感知。
根据品德教学内容和主题,课前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和信息的搜集。搜集的途径是多元化的,根据活动的内容而定,可以是网络搜集、图书搜集,也可以通过采访征询的方式向身边的家长或同学了解信息。为规范学生信息获取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表格,有效引导学生的活动。在《隔海相望》一课的教学前,教师设计了三份实践学习单,分别为:(1)阅读教材梳理“台湾大事记年表”;(2)借助网络或咨询父母老师了解关于“现在台湾问题的由来”;(3)分组选择主题找一找关于两岸人民情深的事例。三份实践学习单既有学生个体的活动又有小组合作的内容,既有教材内容的提前预热,更有课外知识的拓展准备。课前感知为课堂活动做好了积极的素材储备。当然,根据教学内容,课前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亲身体验与实践活动,获得初步的认识与感知。
2.课堂教学。
(1)联中激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伊始以生动形象的事例或直观的媒体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逐步引出本课活动的主题。此时,借助文本中的案例,可以使学生产生实践的兴趣与热情。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然引出体验或探究的主题。在《隔海相望》课始,教师呈现祖国版图,引导学生在图中看到祖国大陆与台湾在地理位置上仅相隔小小的台湾海峡,接着出示温家宝总理在访问美国会见纽约华侨华人时曾说的话,“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从学生对“国殇”“乡愁”这两个词理解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什么这湾海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伤害与忧愁呢?台湾与大陆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自然引入具体实践探究的内容。 (2)实践探究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以及课前补充搜集的素材,开展多形式的实践体验活动。形式可以是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采用课题探究形式的活动。本课实践探究活动基于课前开展的三份“实践学习单”展开。根据教学活动的进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开展关于台湾历史的探究、台湾问题的现状以及两岸人民友好往来情况等主题探究活动。学生充分运用课前所搜集的信息与资料,和小组成员开展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究活动。在具体活动形式上,可以采用辩一辩、演一演、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可以是学生独立体验,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形式的实践活动。
(3)体验交流
在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开展成果汇报。结合实践或探究的主题进行成果的交流与汇报活动。在汇报形式上可以采用小组代表交流,也可以采用全体组员分别交流的形式,在交流的内容上,不仅关注知识与信息获取方式的交流,而且关注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尤其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情感、态度、能力等的提升。《隔海相望》一课中,学生对两岸人民友好往来这一主题比较感兴趣,在小组活动中更丰富了认识,因而活动的感受是丰富而真切的。尤其是对两岸人民互相捐赠骨髓救治同胞的事例记忆深刻。通过活动,学生不仅感受到两岸隔不断的血缘亲情,更充满了早日团圆的热切期盼。同时,在活动中,学生也提高了上网搜索、资料筛选、信息共享等能力。
(4)多元评价
多元化的评价能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激励,从而促进成长。“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的空间和时间,因此,对学生的研究及实践成果开展多角度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可以是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在评价内容上既有对所得信息资料的评比,更有对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等情况的评价。《隔海相望》一课中,针对实践学习单三中关于两岸情深的事例开展了分组活动,分别从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生命救助、寻亲事例和思乡诗词等方面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体现了小组成员的有序分工、有效合作。在交流汇报后,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最佳资料选择小组、最佳汇报小组等,从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多方面给予学生评价,激发其积极性。
3.课后:延伸拓展。
四十分钟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活动的结束,在本模式中,积极将课堂行为的指导、实践体验活动延伸到学生的课后生活中,并对行为延伸的要求作出明确指示,以活动跟踪卡、记录卡等形式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隔海相望》一课中涉及较多关于台湾历史、地理、人文等知识,因此,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探知欲望,因此,在课尾布置了拓展学习活动,建议学生通过访问相关的网站(如推荐给学生中国台湾网(http://travel.taiwan.cn),引导课后可以通过网络继续了解关于台湾的相关信息),有效地将课堂实践引向课外,引向深入。
通过“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有效提高了我区小学品德学科的教学效果。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参与度、兴趣度,更在多元的体验中获得认识、提升能力,实现品德学科多维目标。当然,关于本模式,我们还将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使其内涵更丰富、操作更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关键词】品德培养 实践体验 教学模式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这种实践包括学习性的实践、人际交往的实践、社会公益性的实践、自立自理的实践等。《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品德课程具有实践性,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要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根据课程实践性这一性质,我区以“实践体验”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努力使学生成为品德课堂与行为的主人,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外化为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1.“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从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我们把“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内涵表述为:在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学品德学科特点,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实践体验为主要活动,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道德观点和信念,并获得情感上的触动,从而外化为行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践是学习的主要形式,体验则是主线。
2.“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真实感受,从而引发情感共鸣,指导行为。其基本特征有以下方面:
(1)角色的转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知识经验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帮助者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变”:变“道德说教者”为“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变“道德评价者”为“德性欣赏者”,变“金字塔学者”为“合作交往者”。因此,“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转型,学生在教学中拥有充分的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师生角色的转型,是对传统品德学科以讲授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式的重大突破与挑战,也是“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
(2)知行的统一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使自己的感官获得感性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理智的理解,形成健全而独立的心灵。杜威提倡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是“做中学”。他认为教学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还是情感过程,是师生对世界的探究、欣赏、体验与感动。“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借鉴这些教育理论,从学生道德行为的规律入手,体现知行的有机统一。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通过亲历与实践才能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有行为上的跟进。因此,知行有机统一是本模式最大的特征。
(3)人性的回归
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品德教育的人性回归,尤其是着重于道德的体验来实现道德的内化。体验是一种情绪、情感现象,是通过实践——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来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体验是内化的前提,只有引起学生的自主体验,才能促进品德的内化。“实践体验式”教学把实践作为品德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引导学生在体验别人的认知和情感中,学会理解、关心、尊重;在体验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活动中,认识自我,提高自主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
二、“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
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品德学科特点,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梳理了“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课前:初步感知;课堂教学:联中激趣→实践探究→体验交流→多元评价;课后:延伸拓展。在这个流程中,我们以“实践学习单”为有形载体,引导、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下面结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隔海相望》一课的教学将具体操作流程作一简述。
1.课前:初步感知。
根据品德教学内容和主题,课前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和信息的搜集。搜集的途径是多元化的,根据活动的内容而定,可以是网络搜集、图书搜集,也可以通过采访征询的方式向身边的家长或同学了解信息。为规范学生信息获取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表格,有效引导学生的活动。在《隔海相望》一课的教学前,教师设计了三份实践学习单,分别为:(1)阅读教材梳理“台湾大事记年表”;(2)借助网络或咨询父母老师了解关于“现在台湾问题的由来”;(3)分组选择主题找一找关于两岸人民情深的事例。三份实践学习单既有学生个体的活动又有小组合作的内容,既有教材内容的提前预热,更有课外知识的拓展准备。课前感知为课堂活动做好了积极的素材储备。当然,根据教学内容,课前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亲身体验与实践活动,获得初步的认识与感知。
2.课堂教学。
(1)联中激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伊始以生动形象的事例或直观的媒体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逐步引出本课活动的主题。此时,借助文本中的案例,可以使学生产生实践的兴趣与热情。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然引出体验或探究的主题。在《隔海相望》课始,教师呈现祖国版图,引导学生在图中看到祖国大陆与台湾在地理位置上仅相隔小小的台湾海峡,接着出示温家宝总理在访问美国会见纽约华侨华人时曾说的话,“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从学生对“国殇”“乡愁”这两个词理解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什么这湾海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伤害与忧愁呢?台湾与大陆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自然引入具体实践探究的内容。 (2)实践探究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以及课前补充搜集的素材,开展多形式的实践体验活动。形式可以是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采用课题探究形式的活动。本课实践探究活动基于课前开展的三份“实践学习单”展开。根据教学活动的进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开展关于台湾历史的探究、台湾问题的现状以及两岸人民友好往来情况等主题探究活动。学生充分运用课前所搜集的信息与资料,和小组成员开展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究活动。在具体活动形式上,可以采用辩一辩、演一演、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可以是学生独立体验,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形式的实践活动。
(3)体验交流
在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开展成果汇报。结合实践或探究的主题进行成果的交流与汇报活动。在汇报形式上可以采用小组代表交流,也可以采用全体组员分别交流的形式,在交流的内容上,不仅关注知识与信息获取方式的交流,而且关注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尤其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情感、态度、能力等的提升。《隔海相望》一课中,学生对两岸人民友好往来这一主题比较感兴趣,在小组活动中更丰富了认识,因而活动的感受是丰富而真切的。尤其是对两岸人民互相捐赠骨髓救治同胞的事例记忆深刻。通过活动,学生不仅感受到两岸隔不断的血缘亲情,更充满了早日团圆的热切期盼。同时,在活动中,学生也提高了上网搜索、资料筛选、信息共享等能力。
(4)多元评价
多元化的评价能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激励,从而促进成长。“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的空间和时间,因此,对学生的研究及实践成果开展多角度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可以是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在评价内容上既有对所得信息资料的评比,更有对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等情况的评价。《隔海相望》一课中,针对实践学习单三中关于两岸情深的事例开展了分组活动,分别从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生命救助、寻亲事例和思乡诗词等方面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体现了小组成员的有序分工、有效合作。在交流汇报后,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最佳资料选择小组、最佳汇报小组等,从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多方面给予学生评价,激发其积极性。
3.课后:延伸拓展。
四十分钟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活动的结束,在本模式中,积极将课堂行为的指导、实践体验活动延伸到学生的课后生活中,并对行为延伸的要求作出明确指示,以活动跟踪卡、记录卡等形式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隔海相望》一课中涉及较多关于台湾历史、地理、人文等知识,因此,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探知欲望,因此,在课尾布置了拓展学习活动,建议学生通过访问相关的网站(如推荐给学生中国台湾网(http://travel.taiwan.cn),引导课后可以通过网络继续了解关于台湾的相关信息),有效地将课堂实践引向课外,引向深入。
通过“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有效提高了我区小学品德学科的教学效果。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参与度、兴趣度,更在多元的体验中获得认识、提升能力,实现品德学科多维目标。当然,关于本模式,我们还将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使其内涵更丰富、操作更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