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育界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开口表达,看似学生“说”的技能得到了训练,实际上更训练了学生倾听的能力。教师的引导更多时候起到了对学生思维的指引、纠偏和拓展,而学生表达、同伴倾听分析的方式也易于令學生接受,更易于获得认可,深入对文本的思考。笔者为理解难度较高的课文设计专门的导入情境,吸引学生“听”的注意力;为长文本划分层次,交由学生分组自行分析、自行讨论,促进“听”能力的生成;对故事性强、人物丰满的课文进行改编,让学生用声音展现文本,激发“听”时情感的涟漪。下面笔者结合《故乡》和《唐雎不辱使命》两篇课文谈谈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实践,辅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词”,谈谈“倾听”在语文素养形成中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回不去的“故乡”,再见“熟悉”的你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小说,篇幅长,意蕴深远,但时代特点与现在相差较大,学生不容易把握。因此,笔者选择以“熟”带“生”,以“闰土”为主线,进行人物分析和社会问题的剖析。课前我播放了小学教材《少年闰土》中“刺猹”的段落音频,果然有的学生一开始觉得奇怪,没有太多关注只是好奇,但一听到“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熟悉的文字立即引起他们的注意,纷纷开始讨论,此时再展示“闰土月夜刺猹”的图片,学生像中奖一般喜笑颜开。接下来趁热打铁,开始询问:“除了‘刺猹’这件趣事,闰土和‘我’还有什么童年趣事可以分享吗?”一时间七嘴八舌,件件都说得在理。继续追问:“关系这么好的哥俩,多年以后重逢会是什么场景?他们的关系会变成什么样?”有的同学立即开口:“还是这样。”有的思考片刻:“可能会变吧。”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教师趁势再让学生阅读文本寻找答案。以“熟”带“生”,让学生更快接受教师所说的,更快、更深入地融入文本,更快体会时代变迁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冷漠——“熟悉”也变陌生,也更易理解旧中国的弊端和革新的必要性,那个记忆中美好的故乡到底是“回不去”了。
二、《唐雎不辱使命》——三人一台戏
《唐雎不辱使命》虽是一篇文言文,但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人物个性突出,学生在课前预习后普遍能理解大意,重点难点就是其中的人物形象问题。因此,在简单的梳理情节后,我要求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安陵君1人,唐雎1人,秦王1人,旁白全体。第一遍,学生自荐,站在原位用声音表现人物个性;第二遍,学生PK,选择新人上台脱稿表演,一体机展示古文原文台词;第三遍,两组人可以再次上台也可推选新人,进行白话文即兴表演,想加什么台词、什么动作都可以。
说是听的后续,只有听了以后,才能有说的内容。学生在尝试时有些露怯,于是教师又展示了一段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和情感。好在男生比较活跃,第一组班长、学习委员和语文课代表三人打破坚冰。“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拖音“与”一下让学生感受到了秦王的霸者风范,虽然有些模仿音频,但不算胆怯,给后面两组同学做了好范例。于是,第二组来了更多的男生,同时教师把一些重点字词隐去,一体机上的台词不算完整,需要填空。“上山容易下山难”,“演员们”硬着头皮紧盯着台词,磕磕绊绊地说了出来:“以大小,哦,以大易小!”“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表演的同学一声怒吼,不仅完整说出了台词,也完美展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权、鱼死网破的气势,叫好声一片。
在两组学生的积淀下,第三组学生很快记住了大部分台词。当完全即兴表演时,还加入了自己的创作,如安陵君的拱手作揖以示婉拒,唐雎的身体前倾、双手虚握成拳似乎马上就要“挺剑而起”,配合上“安陵君”谦卑的言辞,“唐雎”不卑不亢的话语,“秦王”欺软怕硬的套话,一场视听盛宴圆满结束。
学生听过三遍后,对文本理解已经走向深入。此时教师再请人分析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全面且到位。最后,教师再出示部分重点字词的解释。在理解整个语境后,学生的回答既快又准,圆满解决了基本的字词问题。
三、动嘴,动脑,动人心
在2020年这一年,疫情是关键词,影响了全国乃至全球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也是在这一年涌现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人物故事。因此,年初央视如期举行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格外引人注意,也格外令共同经历疫情的人们产生共鸣。在这样的时事背景下,盛典上的人物故事、颁奖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有了盛典的视听素材,笔者在备课时就打定了少讲、引导补充的方案,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分析、仿写,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十位人物、十篇颁奖词的全部解读。
第一课,45分钟用35分钟让学生自我分析、圈划、批注,10分钟用于讨论。第二课,提出问题1:“颁奖词的特点是什么?”限定10分钟四人讨论。难度不大,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全面到位,如善用修辞、采用第二人称、语言简洁、高度概括事迹精神等。问题2:“根据以上颁奖词特点,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某一颁奖词。”难度提升后,学生仍认真思考、积极表达。从起初只关注简单的修辞:比喻(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反复(滴答,滴答)、对偶(不信天,不认命),到难度较大的引用、化用诗句歌词(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物化化抽象为具体(烹煮焦虑和苦涩)、巧嵌名字(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一点一滴全由学生自我分析解读而成,有困难的学生主动请会的同学帮助,不时的小异议也会引发一些小争论,直至说服对方,已经许久不见这样的课堂。
学生的潜力无限,想象无穷。既然颁奖词只是那么几个字,每个字都不会被轻易使用,每个字、词、句都有独特的意蕴,于是更多学生参与到“寻宝”之中,找到颁奖词中使用的手法、典故、隐含的道理等,不放过一丝一毫。如毛相林颁奖词“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未曾提及“井”又为何写?叶嘉莹颁奖词“转蓬万里”涉及到哪个意象哪些诗句?万佐成、熊庚香夫妇颁奖词“这陋巷中的厨房”又会想到孔子的哪句话?展现什么品质?……人物故事历历在目、人物形象清晰明了、人物精神动人心魄。颁奖词解读结束后,我让学生挑选两位代表针对其事迹、精神进行颁奖词仿写。尽管有的学生仍有些苦恼没有文采,但学生早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互相交流中再次评析优劣之处。
良好、有效的阅读指导有利于学生真正走进丰富的文本世界。高效、充实的听课指导有利于了解世间百态、展示自我、协同合作。教师不用“满堂灌”,学会让学生听课,有时“蜻蜓点水”也能激起层层浪花。“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课堂听讲十分重要,但如何提高听的专注度、精准度,如何增强反馈的效果,又如何平衡“听”与“说读写”三者的技能训练,纸上浅谈总觉不妥,实践之路还很漫长,且教且学,让“教”与“学”在语文课堂上共同开花。
一、回不去的“故乡”,再见“熟悉”的你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小说,篇幅长,意蕴深远,但时代特点与现在相差较大,学生不容易把握。因此,笔者选择以“熟”带“生”,以“闰土”为主线,进行人物分析和社会问题的剖析。课前我播放了小学教材《少年闰土》中“刺猹”的段落音频,果然有的学生一开始觉得奇怪,没有太多关注只是好奇,但一听到“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熟悉的文字立即引起他们的注意,纷纷开始讨论,此时再展示“闰土月夜刺猹”的图片,学生像中奖一般喜笑颜开。接下来趁热打铁,开始询问:“除了‘刺猹’这件趣事,闰土和‘我’还有什么童年趣事可以分享吗?”一时间七嘴八舌,件件都说得在理。继续追问:“关系这么好的哥俩,多年以后重逢会是什么场景?他们的关系会变成什么样?”有的同学立即开口:“还是这样。”有的思考片刻:“可能会变吧。”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教师趁势再让学生阅读文本寻找答案。以“熟”带“生”,让学生更快接受教师所说的,更快、更深入地融入文本,更快体会时代变迁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冷漠——“熟悉”也变陌生,也更易理解旧中国的弊端和革新的必要性,那个记忆中美好的故乡到底是“回不去”了。
二、《唐雎不辱使命》——三人一台戏
《唐雎不辱使命》虽是一篇文言文,但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人物个性突出,学生在课前预习后普遍能理解大意,重点难点就是其中的人物形象问题。因此,在简单的梳理情节后,我要求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安陵君1人,唐雎1人,秦王1人,旁白全体。第一遍,学生自荐,站在原位用声音表现人物个性;第二遍,学生PK,选择新人上台脱稿表演,一体机展示古文原文台词;第三遍,两组人可以再次上台也可推选新人,进行白话文即兴表演,想加什么台词、什么动作都可以。
说是听的后续,只有听了以后,才能有说的内容。学生在尝试时有些露怯,于是教师又展示了一段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和情感。好在男生比较活跃,第一组班长、学习委员和语文课代表三人打破坚冰。“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拖音“与”一下让学生感受到了秦王的霸者风范,虽然有些模仿音频,但不算胆怯,给后面两组同学做了好范例。于是,第二组来了更多的男生,同时教师把一些重点字词隐去,一体机上的台词不算完整,需要填空。“上山容易下山难”,“演员们”硬着头皮紧盯着台词,磕磕绊绊地说了出来:“以大小,哦,以大易小!”“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表演的同学一声怒吼,不仅完整说出了台词,也完美展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权、鱼死网破的气势,叫好声一片。
在两组学生的积淀下,第三组学生很快记住了大部分台词。当完全即兴表演时,还加入了自己的创作,如安陵君的拱手作揖以示婉拒,唐雎的身体前倾、双手虚握成拳似乎马上就要“挺剑而起”,配合上“安陵君”谦卑的言辞,“唐雎”不卑不亢的话语,“秦王”欺软怕硬的套话,一场视听盛宴圆满结束。
学生听过三遍后,对文本理解已经走向深入。此时教师再请人分析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全面且到位。最后,教师再出示部分重点字词的解释。在理解整个语境后,学生的回答既快又准,圆满解决了基本的字词问题。
三、动嘴,动脑,动人心
在2020年这一年,疫情是关键词,影响了全国乃至全球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也是在这一年涌现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人物故事。因此,年初央视如期举行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格外引人注意,也格外令共同经历疫情的人们产生共鸣。在这样的时事背景下,盛典上的人物故事、颁奖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有了盛典的视听素材,笔者在备课时就打定了少讲、引导补充的方案,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分析、仿写,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十位人物、十篇颁奖词的全部解读。
第一课,45分钟用35分钟让学生自我分析、圈划、批注,10分钟用于讨论。第二课,提出问题1:“颁奖词的特点是什么?”限定10分钟四人讨论。难度不大,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全面到位,如善用修辞、采用第二人称、语言简洁、高度概括事迹精神等。问题2:“根据以上颁奖词特点,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某一颁奖词。”难度提升后,学生仍认真思考、积极表达。从起初只关注简单的修辞:比喻(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反复(滴答,滴答)、对偶(不信天,不认命),到难度较大的引用、化用诗句歌词(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物化化抽象为具体(烹煮焦虑和苦涩)、巧嵌名字(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一点一滴全由学生自我分析解读而成,有困难的学生主动请会的同学帮助,不时的小异议也会引发一些小争论,直至说服对方,已经许久不见这样的课堂。
学生的潜力无限,想象无穷。既然颁奖词只是那么几个字,每个字都不会被轻易使用,每个字、词、句都有独特的意蕴,于是更多学生参与到“寻宝”之中,找到颁奖词中使用的手法、典故、隐含的道理等,不放过一丝一毫。如毛相林颁奖词“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未曾提及“井”又为何写?叶嘉莹颁奖词“转蓬万里”涉及到哪个意象哪些诗句?万佐成、熊庚香夫妇颁奖词“这陋巷中的厨房”又会想到孔子的哪句话?展现什么品质?……人物故事历历在目、人物形象清晰明了、人物精神动人心魄。颁奖词解读结束后,我让学生挑选两位代表针对其事迹、精神进行颁奖词仿写。尽管有的学生仍有些苦恼没有文采,但学生早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互相交流中再次评析优劣之处。
良好、有效的阅读指导有利于学生真正走进丰富的文本世界。高效、充实的听课指导有利于了解世间百态、展示自我、协同合作。教师不用“满堂灌”,学会让学生听课,有时“蜻蜓点水”也能激起层层浪花。“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课堂听讲十分重要,但如何提高听的专注度、精准度,如何增强反馈的效果,又如何平衡“听”与“说读写”三者的技能训练,纸上浅谈总觉不妥,实践之路还很漫长,且教且学,让“教”与“学”在语文课堂上共同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