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数学文化提升数学兴趣的实践探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entong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懂得以数学文化为载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逐步培养数学兴趣,让数学课堂教学更为高效.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依旧存在部分教师沿用老旧的教学方式,过于看重学生的理论性灌输以及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此类情况若不及时解决,很有可能影响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以数学文化为切入点,探索提升数学兴趣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兴趣;实践策略;探索
  引 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显示:作为数学教材的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应当渗透在整套教材之中.由此可见,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将数学文化所能发挥的作用进行最大化挖掘,将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千万不能让学生认为数学就是简单的计算,要立足于将数学课程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有效傳递.[1]笔者下面将结合自身多年来相关的教育实践,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从开设数学文化专题、渗透数学文化、开展数学文化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以此探究借助数学文化提升数学兴趣的实践策略.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足
  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地区的小学师资力量都存在不足之处.某些学校的教师不仅需要承担数学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还担任小学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其余科目的教师,这种“身兼数职”的情况不仅会加重教师的教学负担,也不利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汲取新知识,最终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种情况在一些较为偏远的落后山区尤为严重.[2]另外,很多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不高,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切实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打算.
  2.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干扰,很多学校虽然愿意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有关数学文化的实践活动,但是采用的方式太过机械化,而且教学理念也不够先进,很多教学活动都缺乏灵活性,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同时,某些教师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讲台上进行“填鸭式”教育,学生只能机械地听讲,未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还原,教育地位颠倒,学生的学习方式过于被动.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与抵触的负面心理,这样不仅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干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3.缺乏精准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最新内容表明新时期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基础性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灵活运用,全面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未能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在课堂上过于重视一些重点考试内容,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系统化讲解.[3]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只预留了很少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忽略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借助数学文化提升数学兴趣的实践策略
  1.创设数学文化专题课,领悟数学趣味
  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这样的见解:独立思维的开始,起源于对新生事物的惊奇与疑问.可见,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应该立足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待数学知识.数学这门课程不同于其他科目,不仅包含许多严谨的数学公式,而且每一道习题背后都蕴藏了数学真理.教师要做的就是利用数学文化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料、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意识等.小学生由于年龄、心智等的限制,自然无法领略数学背后的玄妙之初,那么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数学文化专题,以此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趣味,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进行转换,让学生逐渐爱上数学,热衷于探索数学问题.[4]
  例如,在青岛版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个以《西游记》为主题的文化专题课.因为小学生普遍对这类神话故事比较感兴趣,心目中都住着一个“齐天大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幅以树、小猴子为素材的情境图,然后向学生提问:“现在树上一共有10只小猴子,孙悟空派出去3只猴子采集野果,请问还剩下几只.”通过此类问题,学生会陷入思考之中,激发探索10以内加减法的兴趣,这时教师只需要在一旁加以引导,同时可以将四大名著《西游记》中蕴含的人生真谛进行传导,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2.善用数学材料,在常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客观而言,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承载着传播数学基础知识的任务,常规数学教学的时间往往大于数学实践活动,因此很多时候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常规教学汇总渗透数学文化,以此来发挥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就目前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其中包含的数学文化素材其实非常多,具体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进行教学模式的灵活转换,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各个生活领域之中,逐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类似于各种数学材料的应用,某些内容是以数学知识为主要背景的,那么这时候主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辨明这些数学材料的具体用途是什么.对于数学解题类的材料,中心教育目的应该放在解题的思维方式上,利用数学文化来激发学生挑战难题的决心.而对于一些历史性的数学材料,类似于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领悟这些数学家在面对困境时付出的努力,让他们逐步领悟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顽强拼搏精神.
  例如,教师传授有关体积计算方面的知识时,可以利用下面的一则民间小故事来进行辅助教学[5]:国王打了一场胜仗,于是找了全国最好的工匠打造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作为献给神明的礼物.但是王冠打造好之后,国王怀疑王冠材料中掺假,于是委派阿基米德去验明真伪.为了求出王冠的体积,阿基米德反复推理和计算,茶不思饭不想,连洗澡都忘记了,几天后身上开始发臭,他的妻子忍受不了将其赶去洗澡.然而就在洗澡的时候他看着溢出的水,突然灵光一现——若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鉴定关键就在于王冠的体积,考虑到王冠属于不规则形状,只需要将王冠置入装满水的容器,则溢出水的体积就刚好等于王冠的体积.通过此类故事的渗透,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趣味性,同时能领悟到阿基米德追寻数学真理的精神.   3.大力开展数学文化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可玩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告诉我们:任何难题,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感同身受,才能从实际经验中体会数学真理.因此,学校平时一定要大力开展数学文化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可玩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感染力,决不能让学生以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只要教育方法引导得当,学习数学也是极富趣味性的一件事.[6]当然,具体的数学文化实践活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能用某一类“公式化”的内容进行概括.
  (1)开展趣味性游戏活动.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青岛版教材四年级关于“混合运算”的部分时,可以利用“二十四点”小游戏来开设实践活动,玩法就是将四到五个游戏小道具进行随机组合,组合在一起的道具必须经过加减乘除的混合计算方式来进行,计算结果最终要等于24.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随机分组,让各个小组成员自行将需要用到的游戏小道具提前准备好,增加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既可以利用传统类的扑克牌作为主要道具,也可以让学生去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矿泉水瓶盖(在瓶盖上刻上数字)作为游戏道具,然后让各小组展开良性竞争,看一看哪一组计算最快.通过此类游戏活动,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了充分训练,还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与思维敏捷度,团队意识也越来越强,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很多人都反映这种游戏活动非常好玩,表现出了高昂的参与热情.
  (2)开展针对性的数学史料查阅活动.类似于数学故事比赛、数学手抄报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会让学生在实际搜集过程中加深对古今中外数学家的了解,而且让他们更加明白数学家执着追求数学真理的决心,触发学生源自内心的热爱,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创設“接地气”的学习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年龄等各方面都处在发展阶段,对外界新生事物保持着好奇心与探索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懂得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是数学文化在生活实践教学中的一种纵向延伸.而关于学习情境的创设过程,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进行融合,在“接地气”的同时渗透数学文化,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在传授如何认识人民币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能够联想到生活实际,并将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首先随机选择几名同学分别扮演喜羊羊、[HJ1.4mm]美羊羊以及慢羊羊,情境可设定为:慢羊羊给喜羊羊与美羊羊一人10元人民币,需要购回三种不同价格的零食,而且必须剩余1元钱.若条件允许,教师甚至可以亲自带领学生去完成一些采购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学习关于人民币的各类知识.教学实践证明此类贴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境更加有利于数学文化的渗透与融合,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练就了解决生活实际难题的能力.
  5.注重个性化发展
  客观而言,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尊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梯度式教学,特别是面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时教师必须保持一视同仁.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所设置的各个教育案例,本身不应该被某类固定的模式所束缚,过程中主要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基础来进行巧妙安排,要懂得注重个性化发展,冲破传统教育瓶颈,将数学文化的精髓进行最大化挖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进行分级划分,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把数学文化始终如一地贯穿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青岛版教材“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大小”之类的问题,引出测量体积的学习任务.既然要测量体积,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测量标准的问题.然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回顾面积单位的建立过程,通过类比提出猜想.这里需要注意,可以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与学习基础薄弱的组成一个小组,以此达到“以强带弱,共同进步”的教育目的.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来相关的教育实践,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从开设数学文化专题、渗透数学文化、开设数学文化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以此探究借助数学文化提升数学兴趣的实践策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未来小学数学教育格局势必将发展得越来越多元化、创新化.身为小学时期的数学引路人,利用不断充实自身、定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做好迎合新时代教育潮流的准备,同时敢于突破传统教育瓶颈,将数学文化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成长为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1]陈星福.数学文化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4):153-154.
  [2]符文芳.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兴趣:如何上好职高数学第一课[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04):171.
  [3]徐奎.基于数学广角 提升数学素养[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09):26-27.
  [4]黄学文.数学文化融入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中学教研(数学),2020(05):38-40.
  [5]丁花.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尝试[J].新课程,2020(12):31.
  [6]巴德霞.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教学实践[J].青海教育,2020(01):82.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但目前齐齐哈尔市的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基础设施差及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文章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对齐齐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其中,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改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影响下,构建美育课堂已经成为我国各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课程,更应该积极顺应新课改的趋势,有效地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美育课堂,为小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创设小学数学美育课堂进行了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斑秃(AA)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科就医的120例AA患者进行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依从性与性别、年龄、病程
案例背景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时,有一道习题引起了我的思考,题目如下:在一张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纸里剪下4个最大的笑脸,这张纸的利用率是多少?
棒槌花边是山东地区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是艺术设计和工艺技术结合的产物,富有表现力和装饰性。文章以棒槌花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此门技艺目前的困境,认为在保护传统手工艺的
为加强对棉花质量的监督管理,推动棉花市场稳定发展,保护棉花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国务院颁布并多次修订了《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棉花检验结果直接影响到棉花最终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