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堂的与时俱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jmy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可是再一看,他们喜欢上的理由不是为了学习这门课的知识,而是为了能在课上玩一些小游戏。如何使信息技术的课堂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和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渗透新的教学理念,利用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校园生活;乐趣
  一、引趣乐学,激发热情
  课堂教学“引”的教育功能,表现在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之中。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去引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1.和谐氛围,引生乐学
  在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各种自然现象,让他们在生活中体会信息的含义、信息的特征以及现代生活中信息技术所带给我们的便利。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愉快地学完了本节课的知识,同时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情境课堂,激生想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创设这样的情境,比如,在教学《有效获取信息》这一课时,我认真地提炼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点。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法,我开始上课时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所有同学都来做宣传‘我的家乡——宿迁’的策划者。”这句话刚说完就有好多学生说这多难啊,怎么策划呢?紧跟着我说“作为宣传家乡的策划者你从哪些方面来宣传宿迁?你大概需要多少典型的事例?你会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这些方面的素材?”学生立刻茅塞顿开,开始讨论他们的方案和获取方法,这样极大地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自主驱动,敢于放手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就要引发学生的兴趣。
  1.任务驱动,自主发现乐趣
  巧妙地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保存一个页面、保存网页上的图片等子任务,对于“保存网页上的图片”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分为:保存“苏轼”的图片、“西湖”的图片等子任务。这样,学生就有明确的任务,而且学会方法之后也能触类旁通,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敢于放手,鼓励学生互助合作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内容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学习活动,它重在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在教学《幻灯片链接》的“文本链接”中,我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图文并茂的操作过程,利用相互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做中学,自我探索、自我展示、自我激励,学生之间协作互助,从而掌握了操作方法,完成了本节任务。
  三、认同求异,激发学习能力
  将已有的知识结构调整、重新组合可以激发思维,对已经熟悉的事物变换一个角度认识,可以引发新的思维,从众多的相同之处寻找不同的地方,爆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比如,在《电子邮箱》这课中,我只介绍了几个免费提供电子邮箱的网站,然后告诉学生我的电子邮箱地址,对于如何申请、如何发送我只字未提。要求每个学生通过浏览网页、相互讨论等方式,成功注册一个电子邮箱,并给我发一封邮件。几天后,我打开邮箱发现好多学生都给我发来了邮件,不光是文字,有图片,有音乐,还有动画。这些就说明了学生已经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并已经转化为他们的能力了。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草稿箱”“寄件箱”的用途,学生也很快学会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也在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与时俱进地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为提高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监察管理工作效率,本文运用网络平台,结合ASP技术开发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监察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B/S模式开发完成,可以在局域网内,用电脑实时对
本文结合某矿一四采区煤层瓦斯赋存情况,选用增透方法中顶板水力压裂法达到瓦斯抽采效果。重点阐述了水力压裂方案的技术原理与现场施工工艺的内容,并对此项技术进行分析和论证
摘 要:面对体育课改和中考体育,作为教学一线的体育老师,有时会感到很茫然,也看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对中考体育的利与弊进行了思考。中考体育只是短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兴趣才能长久,才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考体育;兴趣;终身体育  当前,面对中考体育考试的压力,学校对体育的突击训练也紧锣密鼓起来。于是,在临考前校园里便出现如火如荼的场面:早上课间操改成了耐力跑、变
阅读、写作两大模块内容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因为阅读和写作教学是否能够有效,直接关乎小学生能否形成较好的语文学习基础,所以受到了教师极大的关注,也给小
摘 要:体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小学生体质教育的幾个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学生;体质;教育  一、正确理解体质概念  体质,是人体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不同的个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期,体质也出现最佳状态、一般状态、功能障碍和出现病变等各种不同的情况。  我国在五十年代引入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和方法后,竞技体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常会有因学生的表现不如意而生气的时候,既影响师生情感交流,又影响教学效果。作为教师,不妨冷静地分析原因,转变教育理念,通过改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说不定会豁然开朗。  关键词:教学;恼怒;修养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自己做了好事,有了正确的主张,明明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不赞成、不支持、不褒扬,有时还会招致些误会、曲解甚至诽